niusouti.com
更多“二分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二分法”将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适用于链表的查找方法是

    A.顺序

    B.二分法

    C.顺序,也能二分法

    D.随机


    正确答案:A
    解析:线性表的查找有顺序查找和二分法查找两种。由于链表不能随机访问,要访问某个结点,必须从它的直接前驱的指针域出发才能找到。因此,链式存储的线性表,即使是有序表,也只能使用顺序查找。

  • 第3题:

    古典二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


    答案:
    解析:
    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这称为“古典二分法”。实际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例如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表示的变量,例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古典二分法的产生是由于在古典经济理论中,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这种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称为货币中性。在现实中,在长期,货币供给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而在短期,货币供给量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古典二分法是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它简化了经济理论,考察实际变量而不考虑名义变量。

  • 第4题:

    阐述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适用范围及步骤.并说明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引入二分法的意义。


    答案:
    解析:
    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适用范围:对于函数y=f(x)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满足f(a)·f(b)<0的函数。
    步骤:给定精度£,用二分法求函数厂(x)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度£;
    (2)求区间(a,b)的中点x1;
    (3)计算f(x1):①若f(x1)=0,则x1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f(a)·f(x1)<0,则令b=x1(此时零点x0∈(a,x1));
    ③若f(x1)·f(b)<0,则令a=x1(此时零点x0∈(x1,b));
    (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
    即若|a-b|<∈,则得到零点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2)~(4)。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引入二分法的意义:首先,“二分法”简便而又应用广泛,它对函数没有要求,任何方程都可以用“二分法”求近似解,这就为教材后面函数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必需的工具。其次,它体现现代而又根植传统,算法作为一种计算机时代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将作为新课程新增的内容安排在数学必修l中进行教学.“二分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前奏和准备,它所涉及的主要是函数知识,其理论依据是“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再次,“二分法”朴素而又寓意深刻,体现了数学逼近的过程,二分法虽然简单,但包含了许多以后可以在算法以及其他地方运用和推广的朴素的思想,可以让学生感受“整体一局部”、“定性一定量”、“精确一近似”、“计算一技术”、“技法一算法”这些数学思想发展的过程,具有萌发数学思想萌芽的数学教育的价值。

  • 第5题:

    面前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二分法,二分法只适合作判断而不太适合作决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社会福利包括二分法和()。


    正确答案:三分法

  • 第7题:

    链表适用于()查找。

    • A、顺序
    • B、二分法
    • C、顺序,也能二分法
    • D、随机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符号表项的组织常采用线性法、二分法和()。


    正确答案:散列法

  • 第9题:

    但丁开启了西方文学文本构成二分法的源头,到德国美学家(),这种“二分法”正式成熟。


    正确答案:黑格尔

  • 第10题:

    填空题
    但丁开启了西方文学文本构成二分法的源头,到德国美学家(),这种“二分法”正式成熟。

    正确答案: 黑格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古德诺在政治—行政二分法问题上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率先提出了政治—行政二分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开启了西方文学文本构成二分法的源头,到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这种“二分法”正式成熟。
    A

    亚里士多德

    B

    但丁

    C

    贺拉斯

    D

    德谟克利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链表适用于______查找

    A.顺序

    B.二分法

    C.顺序,也能二分法

    D.随机


    正确答案:A
    解析:线性表的查找有顺序查找和二分法查找两种。由于链表不能随机访问,要访问某个结点,必须从它的直接前趋指针域出发才能找到。因此,链式存储的线性表,即使是有序表,也只能使用顺序查找。

  • 第14题:

    二分法(或你不能越过运动场)


    参考答案:

    一个物体由甲地到乙地运动,永远到达不了终点。因为物体到终点前,先须通过全程的一半,但到这一半前,又须通过这一半的一半。依此类推以至无穷。这个物体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惠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 第15题:

    阐述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适用范围及步骤,并说明高中数学新课程引入二分法的意义。


    答案:
    解析:
    由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我们可用二分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首先需要有初始搜索区间,即一个存在解的区间(要用到此区间的两端点),为此,有时需要初步了解函数的性质或形态;其次需要有迭代,即循环运算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不断“二分”搜索区间;最后需要有一个运算结束的标志,即当最终搜索区间的两端点的精确度均满足预设的要求时(两端点的近似值相同),运算终止。

  • 第16题:

    发情周期的四分法和二分法。


    正确答案: 1、四分法根据母畜的发情表现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4个阶段。①发情前期(即发情准备期,相当于发情周期的第17-19天)黄体已经退化,新的卵泡开始生长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加,孕激素逐渐降低。②发情期(有明显发情征状的时期,相当于发情周期第1-2天)卵泡发育较快,雌激素迅速达到最高水平,孕激素降低至最低水平。③发情后期(发情征状逐渐消失的时期,相当于发情周期第3-4天)卵泡破裂并排卵,新的黄体开始生成,雌激素含量下降,孕激素分泌逐渐增加。④间情期(又称为休情期,相当于发情周期第4-16天)黄体生成并发育至最大,孕激素分泌逐渐增加乃至最高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黄体开始萎缩。
    2、二分法根据卵泡的发育情况,可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①卵泡期:指卵泡从开始发育到成熟、破裂并排卵的时期。相当于四分法中的发情前期至发情后期阶段(在牛、猪、马、驴、山羊等家畜相当于本次发情周期第16天至下次发情周期的第2天或第3天)②黄体期:指黄体开始形成至消失的时期,相当于四分法中的间情期,牛、羊等大家畜黄体期是从发情周期的第2-3天开始至第21天。

  • 第17题:

    十二分法


    正确答案: 除《七略》、四部外,我国还有一些其它的分类法,最主要的是南宋郑樵的《通志·艺文略》。该书标新立异地将图书“总十二类,百家,四百二十二种”,体系完备,精详周到。但因为不是“正统”,影响不是很大。

  • 第18题:

    对无序表用二分法查找比顺序查找快。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威尔逊提出(),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

    • A、政治与管理二分法
    • B、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 C、行政与管理二分法
    • D、行政与立法二分法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开启了西方文学文本构成二分法的源头,到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这种“二分法”正式成熟。

    • A、亚里士多德
    • B、但丁
    • C、贺拉斯
    • D、德谟克利特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古德诺的()盛行,为这一轮公共改革提供了保障,也是这一轮公共改革的标志。

    • A、政治——行政二分法
    • B、政治——经济二分法
    • C、政治——社会二分法
    • D、国家——市场二分法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按照对变动环境适应能力的强弱,三种思维的顺序依次为()
    A

    二分法>一分法>三分法

    B

    三分法>一分法>二分法

    C

    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

    D

    三分法>二分法>一分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二分法

    正确答案: 以对象有无某种属性作为划分标准,将一个属概念划分为一个正概念和一个负概念。A—非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