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分析刘勰的感物说”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感物说”和“摹仿说”的共同点和差异。


    正确答案: 两者都强调了文学必须依赖社会生活,这是它们最大的共同点。
    两者差异在于分析文学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着眼点不同。中国古代的"感物说"主要是从思想感情的发生只能源于丰富的人生经验来讲的,西方的"摹仿说"则强调了社会生活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前者揭示了生活基础对文学活动主体的制约,后者阐明了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对象的重要性,二者都是文学活动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 第2题:

    刘勰《文心雕龙》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竟萌,规矩虚位,刻缕无形。”其中的“神思”指的是()。

    • A、想象
    • B、情感
    • C、通感
    • D、理解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刘勰的“文笔”说


    正确答案: 有情、采、韵者为文,无情、采、韵者为笔

  • 第4题:

    刘勰——风骨说


    正确答案: 语出刘勰《文心雕龙》。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刘勰风骨说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其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风骨说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 第5题:

    感物说


    正确答案:强调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 第6题:

    与前人相比,钟嵘的“物感说”有什么发展。


    正确答案:(1)钟嵘的“物感说”的观点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绪舞咏”,他把气的概念和“物感说”相结合,使其“物感说”具有更广泛的哲学意味。(2)他认为,除自然景物可以感发诗歌外,不同寻常的社会生活更可使人们产生创作激情,从而立生“可以群、可以怨”的动人诗歌。(3)他列举出大量形形色色的人生遭际,绝大部分都是属于哀怨不平之情,反映出封建社会里苦难多欢乐少的社会现实,说明了被压迫、被迫害人们的痛苦生活是产生诗歌的土壤,从而突出了“诗可以怨”的作用。

  • 第7题:

    单选题
    刘勰《文心雕龙》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竟萌,规矩虚位,刻缕无形。”其中的“神思”指的是()。
    A

    想象

    B

    情感

    C

    通感

    D

    理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论述刘勰比兴说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刘勰比兴说主要探讨的是文学表现手法问题,《文心雕龙》有《比兴》专篇。
    (2)刘勰认为:比是比附,兴是起情。比附事理是通过事物相同之处来说明事物,引起情感是根据对于事物之间微妙之处的体悟来寄托意义。比是直接比喻,故其意思明显;兴是通过联想来感悟形象中的思想意义,故较为隐蔽。
    (3)刘勰主张比兴兼用,批评汉人重比轻兴。
    (4)刘勰的比兴说实际上包含了艺术的形象思维规律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两方面的理论意蕴,是在继承汉儒学说的基础上的重大发展。
    (5)刘勰比兴说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兴象”说和“兴寄”说即是对它的重要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刘勰——风骨说

    正确答案: 语出刘勰《文心雕龙》。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刘勰风骨说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其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风骨说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刘勰的“文笔”说

    正确答案: 有情、采、韵者为文,无情、采、韵者为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心物交融说”出自()
    A

    刘勰

    B

    王元化

    C

    司空图

    D

    曹丕


    正确答案: D
    解析: “心物交融说”出自刘勰。对于作家如何来感受和描写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感物说”和“摹仿说”的共同点和差异。

    正确答案: 两者都强调了文学必须依赖社会生活,这是它们最大的共同点。
    两者差异在于分析文学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着眼点不同。中国古代的"感物说"主要是从思想感情的发生只能源于丰富的人生经验来讲的,西方的"摹仿说"则强调了社会生活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前者揭示了生活基础对文学活动主体的制约,后者阐明了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对象的重要性,二者都是文学活动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这一学说可以概括为()。

    • A、滋味说
    • B、感物说(物感说)
    • C、直寻说
    • D、风力说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感物说的集大成者是()

    • A、陆机
    • B、刘勰
    • C、司空图
    • D、王船山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比较曹丕与曹植说:“文帝以(),思王以()。”


    正确答案:位尊减才;势窘益价

  • 第16题:

    关于文学创作的主要理论有()

    • A、感物说
    • B、养气说
    • C、“胸有成竹”说
    • D、“镜子”说
    • E、深层心理说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

    • A、陆机的《文赋》
    • B、曹丕的《典论·论文》
    • C、钟嵘的《诗品》
    • D、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填空题
    刘勰曾说的“五言之冠冕”是指()。

    正确答案: 古诗十九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感物说的集大成者是()
    A

    陆机

    B

    刘勰

    C

    司空图

    D

    王船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关于刘勰的“通变”说认识。

    正确答案: 刘勰“通变”说对今人的文章写作,究竟留有怎样的启迪?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点值得后人借鉴:  首先,把构成文学作品的内在质素分为“有常之体”和“无方之数”两方面,这就告诉我们要“因”、“革”结合,在写作时要学会用因袭与革新两条腿走路。前面引文已清楚表明,所谓“有常之体”不仅指诗、赋、书、记等各种体裁样式,同时也包括各种文章的体制规格及写作原理,两者是“明理相因”的关系。各种文体及其体制规格、写作原理都是在发展进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刘勰主张“体必资于故实”,即学习过去的作品,以既有的成例和成法为凭借,也就是赞语中所说的“参古定法”。所谓“无方之数”,则是指作品的文辞和风格,那是随时而变、无规则可循的,所以刘勰提出“数必酌于新声”,即无妨参考新兴作品的新鲜经验,以便有所酌取,这也就是赞语中所说的“望今制奇”。前者渊源于传统、重在“因”,后者植根于现实、主于“变”,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文学创作“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此不可谓不是一种很好的写作策略。
    其次,刘勰“通变”说不仅是写作策略,同时也是写作者对文学传统、文学遗产的一种态度和方法。文学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代文学的繁荣,固然首先与特定的时代社会相关,但在文学本身,也有其相承相续、递变革新的规律。
    事实证明,文学传统、文学遗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必须加以学习和钻研,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因”与“革”的关系,则势必对文学创作造成危害。为此,刘勰批评刘宋之后的“讹滥”文风,认为其症结在于“竞今疏古”,是片面地追求“新变”、抛弃优良传统的恶果。针对这一时弊,刘勰提出“矫讹翻浅,还经宗诰”。与此同时,刘勰也反对因袭传统而不思革新的思想,在他看来,“因”与“革”是辩证统一的,“因”是“革”之前提,而“革”乃是“因”的目的,不可为继承而继承,继承的目的在于求变革求发展。刘勰讲“通变”之术,就是讲“参伍因革”,正确地处理好文章创作中古与今、因与革的关系。
    最后,刘勰提出,作家要贯彻通变思想,就应当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作家是自由的创作主体。如同时代社会等外部条件必须内化为作家的审美个性,才能进入创作过程一样,尽管通变讲的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刘勰认为也需把它落实到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实践当中,才能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对作家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宜宏大体”,即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钻研,掌握各体文章的规格要求和写作原理;二是“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即按照表达情志的需要和根据作家的才性特点贯彻通变的原则。文学既不能背离优良传统,又要求应时适变,这中间关键靠人、靠作家。无数创作实践证明,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作家个性的发展和文学风格的多样化——文学的恒久生命力,正在作家不断提高人文修养和写作技术的过程中,唯其“通变”,作家才能在历史境遇的不断挑战下与时俱进,并最终站在优秀的文章写作者之列。   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除了政治,刘勰还认为,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例如建安文学,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心理,所以其呈现的面貌很鲜明:
    此外,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根据刘勰之所述,大抵可归纳出三点:
    (1)文学随时代、社会诸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规律表现为“质文代变”,即文学内部两种质素――质朴与文华――的相互消长;
    (2)从上古到宋齐,“质文代变”的具体表现是,或质胜于文(黄唐虞夏、曹魏后期、东晋),或文胜于质(楚、西汉、西晋、宋齐),或质文相兼(商周、东汉、曹魏前期),总的趋势是由质朴向文华发展;
    (3)指出楚汉之后,文华胜过质朴,有悖于雅正之道,对此不良倾向必须予以矫正。刘勰的这些看法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大体还是可信的;至于具体描述则稍有粗疏之嫌,甚至带有历史循环论的色彩。好在刘勰的思考并未就此停下,在《通变》篇中,他还进一步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中找原因,并就如何纠正“从质及讹,弥近弥澹”的不良文风,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综观整个“通变”论,可以说,刘勰是站在一个“惟务折衷”、朴素辩证的立场上看问题的,其文学发展观以“通”(继承)为基础而以“变”(革新)为旨归,以“通”求“变”,以“变”葆“通”,初步建立起了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学史观。就像刘勰自己所说的,“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通变》),这样一种文学史观,不说在当时,即使放在今天,仍能给我们留下诸多的启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分析刘勰的感物说

    正确答案: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这里,刘勰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感物说。诗人受景物的影响有所感触,引起无穷的联想,在经深入的观察、体验之后,随物赋形,意随物转,而后形于言。在同一篇,作者分析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同样是强调“物”对“情”的生成意义和触发作用,景色变化影响人的心灵,于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铺写而成文。这里,存在着一种心与物、主体与客体的互感关系,不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现实生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总而言之,感物说认为,作家诗情文意的萌生,得之于外物的感发,是事、物触我,意有所动,有感而发,文辞随焉。另一方面,刘勰认为,“情”的抒发应是自然的流露。“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既如此,他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感情的真诚自然远胜于矫饰虚夸。
    感物说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古人认为,人和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是相通的,是互相感应的;因而,能够保持内心空明,以天合天,与物为一,“与万化冥合”,那是一种极致的人生了悟与审美体验。感物说,应物而感,情动于中,发而为声,传达那种人与自然的际会神合,而不失自然不损自然,也就是在靠近上述的了悟与体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物感说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提出的一种心与物关系的学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这一学说可以概括为()。
    A

    滋味说

    B

    感物说(物感说)

    C

    直寻说

    D

    风力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