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12年3月8日,广东省率先按照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公众发布珠三角首批17个自动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珠三角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PM2.5监测数据公布的主要意义是()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②方便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③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④体现了保护环境要完全依靠政府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题目

2012年3月8日,广东省率先按照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公众发布珠三角首批17个自动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珠三角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PM2.5监测数据公布的主要意义是()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②方便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③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④体现了保护环境要完全依靠政府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相似考题
更多“2012年3月8日,广东省率先按照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公众发布珠三角首批17个自动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珠三角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PM2.5监测数据公布的主要意义是()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②方便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③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④体现了保护环境要完全依靠政府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数据或结论作为区域达标判定
    B.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作为区域达标判定
    C.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优先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
    D.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收集评价范围内近2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理想ONE的空调系统都有哪些功能和特点?()

    • A、三区自动空调
    • B、AQS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 C、前后双鼓风机
    • D、PM2.5监测,整车新风系统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PM2.5被写入国家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经历了“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这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代表人民利益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②审慎行使权力,民主、科学决策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空气质量,国务院及时提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环保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邀请专家进行研讨、论证,多次向人民群众公开征求意见,以确保该标准的修订能经得起实践与群众的检验。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各地分批实施,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


    正确答案: (1)国务院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时提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说明我国政府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国家环保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邀请专家进行研讨、论证,以确保该标准的修订能经得起实践与群众的检验,这体现了我国政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国家环保部多次向人民群众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 第5题: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关于PM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 B、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个头越小越危险
    • C、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 D、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欧洲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多选题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应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在没有相关监测数据或监测数据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进行补充监测。可利用的现状数据包括( )。
    A

    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 1 年的监测数据

    B

    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

    C

    与评价范围地理位置邻近,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点或区域点监测数据

    D

    评价范围内 3 年前的历史监测资料


    正确答案: A,D
    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时优先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  )年的监测数据。
    A

    2

    B

    3

    C

    5

    D

    1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的雾霾天让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即PM2.5走进公众视野,环保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群众主观感受存在差异,民众将PM2.5纳入国标的呼声高涨,推动了环保部门态度的巨大转变:从“监测时机不成熟”的推诿、到删除南京气象公布数据的慌乱、再到如今直面问题采取行动:将PM2.5纳入空气环境质量新国标提前实施,公布监测PM2.5时间表和PM2.5监测数据,把PM2.5防治提上“十二五”规划日程。这种巨大转变背后是社会公众的积极行动,是公民意识逐步觉醒后人们对自身健康权和知情权的主动维护。从淘宝网日销数万口罩,到价值2.5万便携式测量仪热销的“我为祖国测空气行动”和“空气质量指数”三次公开征集意见时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公众的环保意识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介入”。从民间呼声到国家发力,民众和政府的互动,有效推进了“民主环保”的制度建设。 (1)结合上述材料,从公民角度说明“民意”是怎样促进我国“民主环保”制度建设的。(6分)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用经济生活第十课的知识回答: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有何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有哪些?(8分)

    正确答案: (1)本题要求从公民角度说明“民意”是怎样促进我国“民主环保”制度建设的,可以通过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义务、公民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具体途径等角度,围绕材料展开分析。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依法享有身体健康权和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此外,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信访举报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依法行使上述权利,热议环境保护并为之建言献策,参与民主决策和监督;同时又履行义务参与环境监测和保护,可以促进政府环境保护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本题第一问要求回答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可以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第二问要求回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可以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战略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生态环境方面展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其他污染物在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收集评价范围内近(  )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A

    3

    B

    2

    C

    1

    D

    5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的有关规定。

    A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地反映监测结果

    B所有有效数据均应参加统计和评价,不得选择性地舍弃不利数据以及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C所有数据均应参加统计和评价,不得选择性地舍弃不利数据以及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D任何情况下,有效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均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否则应该视为无效数据


    B,D
    A. 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地反映监测结果;D. 污染物浓度数据有效性的最低要求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4。

  • 第11题: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城市自()起,在()或(),以及()上定期发布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实时公布空气质量自动在线监测数据(),每月公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月报,每年公布上年度()。


    正确答案:申请之日;城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当地主要媒体;城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网站;含监测点位;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 第12题:

    材料二: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注: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运用所学公民、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中,政府与公众实现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


    正确答案: 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

  • 第13题:

    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这一做法表明()。

    • A、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 B、政府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 C、政务公开有利于对政府权利的限制
    • D、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关注民生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问答题
    (二十二)  【给定资料】  2011年年底,中国环保部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1月,这一标准已经公布,PM2.5第一次被纳入国家标准。2012年伊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都将打响“PM2.5攻坚战”:北京2012年春节前开始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上海、天津、山东和武汉等省市纷纷表示陆续启动PM2.5的监测;广州也在2012年3月公布了PM2.5监测数据。  回顾PM2.5面纱被揭开的过程,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形成了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从无到有,再到集体发声,民意获得胜利,而环保部在这一次事件中反应迅速,危机处理能力可圈可点。环保部的表态,意味着PM2.5进入空气污染“通缉名单”,已是板上钉钉。然而,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这仅是一次象征性的胜利,监测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还有信息公开、污染治理的工作需要开展。需要意识到的是,治理PM2.5,“定罪”重要,“缉凶”更重要。  “监测只是手段,治理才是关键。”环保专家介绍,PM2.5人为来源主要来自大的工业点源、机动车排气、建筑扬尘以及冶金水泥等污染源。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大约30%来自于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的硫酸根,25%为机动车排气污染物,10%为氮氧化物氧化为硝酸根所贡献。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开局,减排被提上了更重要的日程,环境质量更直接地和官员绩效评价挂钩。新标准一实施,数据面上多半要下跌。风险面前,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在提前实施与否的问题上难免投鼠忌器。那么,做点实事又如何?北京将93号汽油牌号调为92号,伴随牌号的变化,燃油中的硫含量由0.005%降为0.001%。相应地,排放物中PM2.5的浓度也会降低。监测公布PM2.5数据只是治标,最后还要落回到源头,减排才是治本之道。  人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治理PM2.5,政府责无旁贷,与此同时,也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比如树立环保生活理念,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转变生活方式,主动减少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让公众参与不再是个别活动,而是一种生活,为降低PM2.5各尽一份力。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PM2.5‘定罪’重要,‘缉凶’更重要”这句话的认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定罪”是指制定PM2.5的监测标准,“缉凶”是指找到污染源头,进行治理。制定PM2.5的监测标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治理PM2.5。PM2.5的危害本质上源自附着于其上的各类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既包括工厂的排放物,也包括日常的汽车尾气,甚至吸烟。监测公布PM2.5数据只是治标,治理、减排才是治本之道。因此,要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整治力度。政府责无旁贷,广大民众也要积极参与,为降低PM2.5各尽一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五十三)  【给定资料】  2011年年底,中国环保部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1月,这一标准已经公布,PM2.5第一次被纳入国家标准。2012年伊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都将打响“PM2.5攻坚战”:北京2012年春节前开始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上海、天津、山东和武汉等省市纷纷表示陆续启动PM2.5的监测;广州也在2012年3月公布了PM2.5监测数据。  回顾PM2.5面纱被揭开的过程,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形成了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从无到有,再到集体发声,民意获得胜利,而环保部在这一次事件中反应迅速,危机处理能力可圈可点。环保部的表态,意味着PM2.5进入空气污染“通缉名单”,已是板上钉钉。然而,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这仅是一次象征性的胜利,监测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还有信息公开、污染治理的工作需要开展。需要意识到的是,治理PM2.5.“定罪”重要,“缉凶”更重要。  “监测只是手段,治理才是关键。”环保专家介绍,PM2.5人为来源主要来自大的工业点源、机动车排气、建筑扬尘以及冶金水泥等污染源。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大约30%来自于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的硫酸根,25%为机动车排气污染物,10%为氮氧化物氧化为硝酸根所贡献。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开局,减排被提上了更重要的日程,环境质量更直接地和官员绩效评价挂钩。新标准一实施,数据面上多半要下跌。风险面前,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在提前实施与否的问题上难免投鼠忌器。那么,做点实事又如何?北京将93号汽油牌号调为92号,伴随牌号的变化,燃油中的硫含量由0.005%降为0.001%。相应地,排放物中PM2.5的浓度也会降低。监测公布PM2.5数据只是治标,最后还要落回到源头,减排才是治本之道。  人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治理PM2.5,政府责无旁贷,与此同时,也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比如树立环保生活理念,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转变生活方式,主动减少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让公众参与不再是个别活动,而是一种生活,为降低PM2.5各尽一份力。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PM2.5‘定罪’重要,‘缉凶’更重要”这句话的认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定罪”是指制定PM2.5的监测标准,“缉凶”是指找到污染源头,进行治理。制定PM2.5的监测标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治理PM2.5。PM2.5的危害本质上源自附着于其上的各类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既包括工厂的排放物,也包括日常的汽车尾气,甚至吸烟。监测公布PM2.5数据只是治标,治理、减排才是治本之道。因此,要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整治力度。政府责无旁贷,广大民众也要积极参与,为降低PM2.5各尽一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多选题
    ()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的有关规定。
    A

    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地反映监测结果

    B

    所有有效数据均应参加统计和评价,不得选择性地舍弃不利数据以及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C

    所有数据均应参加统计和评价,不得选择性地舍弃不利数据以及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D

    任何情况下,有效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均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否则应该视为无效数据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 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地反映监测结果;D. 污染物浓度数据有效性的最低要求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4。

  • 第17题:

    单选题
    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

    B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了强制性监测指标

    C

    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

    D

    与PM10相比,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并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