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A、郡国B、府州C、路府D、省州”相关问题
  • 第1题:

    秦朝的地方行政组织设有()

    • A、省
    • B、府
    • C、州
    • D、郡
    • E、县

    正确答案:D,E

  • 第2题:

    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

    • A、省
    • B、路
    • C、府
    • D、州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台湾省于()年建省,设3府、1州、11县、3厅。

    • A、1900
    • B、1890
    • C、1885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

    • A、府
    • B、郡
    • C、中书省
    • D、州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隋和唐前期是州(府)、县二级制,安史之乱以后是郡、州(府)、县三级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对各郡的控制,始设十三部(州),设刺史负责各部(州)的监察。东汉时,刺史改为州牧。东汉末年,()开始成为郡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刺史也大多演化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 A、路
    • B、府
    • C、州
    • D、道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下列对明代地方司法机关划分不正确的是:()

    • A、省、府(直隶州)、县三级
    • B、府、直隶州、县三级
    • C、省、府、直隶州、县四级
    • D、省、州、县三级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多选题
    秦朝的地方行政组织设有()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元世祖控制了西夏后,设宁夏府路,宁夏府路下设(  )几州。
    A

    灵州

    B

    鸣沙

    C

    宁州

    D

    应理


    正确答案: C,A
    解析:
    在平定浑都海之乱后,元世祖忽必烈控制了宁夏,逐步建立了地方政府机构。元代实行行省制,省下有路、府、州、县四级。1261年,元设西夏中兴行省于中兴府,后又于1286年改称甘肃行省,迁往甘州,宁夏地区设中兴府路。1288年中兴府路改设宁夏府路,这是“宁夏”地名正式使用之始。宁夏府路下辖灵州(今宁夏灵武一带)、鸣沙(今宁夏中宁)、应理(今宁夏中卫)三州。

  • 第10题:

    填空题
    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汉袭秦制,但郡国并存。()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端,十三州即()。这十三刺史部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形成州、郡、县三级政区。隋朝建立后,逐步改成()。

    正确答案: 郡县制,汉武帝,元封五年,凉州、并州、冀州、幽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益州、荆州、扬州、交州、朔方,东汉末年,郡(州)县二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明清实行的郡县制是(  )。
    A

    郡、县两级

    B

    州、郡、县三级

    C

    省、道、府、县四级

    D

    州、省、府、县四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自秦始皇始,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废除分封制,实行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到明清时演变为省、道、府、州县四级。地方官吏由中央政权任免、调迁。

  • 第12题:

    单选题
    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
    A

    别驾

    B

    州刺史

    C

    州牧

    D

    郡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 A、州
    • B、道
    • C、路
    • D、府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下列对明代地方司法机关划分不正确的有?

    • A、省、府(直隶州)、县三级
    • B、府、直隶州、县三级
    • C、省、府、直隶州、县四级
    • D、总督、省按察司、府、州县四级

    正确答案:B,C,D

  • 第15题: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实行了不同层级的地方行政区划。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路–府–州–县 ②州–郡–县 ③郡–县 ④道–州–县

    •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④①
    • C、③②①④
    • D、②④①③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汉袭秦制,但郡国并存。()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端,十三州即()。这十三刺史部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形成州、郡、县三级政区。隋朝建立后,逐步改成()。


    正确答案:郡县制;汉武帝;元封五年;凉州、并州、冀州、幽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益州、荆州、扬州、交州、朔方;东汉末年;郡(州)县二级制

  • 第17题:

    清朝在省级机构的设置上,除了京师所在称顺天府,临近京师的河北地区称直隶,其它地区皆设()。

    • A、路
    • B、府
    • C、州
    • D、省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中国设县于()代,设州始于汉代;设府始于唐代;设省设于元代;设道始于唐代;设路始于宋代;设布政使司始于明代。


    正确答案:

  • 第19题:

    填空题
    中国设县始于周代,设州始于____代;设府始于____代;设省始于____代;设道始于____代;设路始于____代;设布政使司始于____代。

    正确答案: 汉,唐,元,唐,宋,明
    解析:
    汉武帝将国家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属监察性质,不是行政区域,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端;唐于特殊地区设立府,重要地区设都督府,边疆地区设都护府;元推行行省制,中央政府称“中书省”,其派出机构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统管军民事务;唐设“道”对地方实行监察,宋改道为路,路既有监察性质又有行政功能;明承元制,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共13个布政使司。

  • 第20题:

    单选题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对各郡的控制,始设十三部(州),设刺史负责各部(州)的监察。东汉时,刺史改为州牧。东汉末年,()开始成为郡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刺史也大多演化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中国设县于()代,设州始于汉代;设府始于唐代;设省设于元代;设道始于唐代;设路始于宋代;设布政使司始于明代。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清朝在省级机构的设置上,除了京师所在称顺天府,临近京师的河北地区称直隶,其它地区皆设()。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