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阅读材料,设计一堂45分钟的课,列举出基础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班级人数:高二学生,40人。 场地:操场”相关问题
  • 第1题:

    影响初中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因素有(  )

    A.学生数量、学生个体差异、教师的组织能力、器材的数量
    B.学生数量、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个体差异
    C.学生数量、体育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差异、体育场地器材
    D.学生数量、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个体差异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学,请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条件:田径场,秒表1块。
    教学内容:800米,第1次课。


    答案:
    解析:


  • 第3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条件,设计一节45分钟的接力跑教学,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
    初三(1)班,学生30人。
    教学内容:接力跑。


    答案:
    解析:

  • 第4题:

    在制定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时, 应优先考虑( )。

    A. 教材价值和学习基础
    B. 教学条件和学习基础
    C. 学生人数和教学条件
    D.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答案:B
    解析:
    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特点和课程资源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制定与教学计划相应的教学目标。故本题选B。

  • 第5题:

    阅读材料,设计一堂45分钟的课程,并详细说明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班级人数:初三(1)班学生,40人;
    场地:篮球场;
    器材:篮球;
    学习内容: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答案:
    解析: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熟悉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与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球性练习,学习正确的投篮方法,基本掌握投篮技术要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2)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连贯。
    教学难点:跨步拿球时机。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分组竞赛法。
    四、教学实施
    1.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①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②师生问好;③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组织:四列横队,学生背对阳光站立。
    要求:快、静、齐。
    (2)热身运动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做热身准备活动:①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三圈;②原地徒手操
    练习。
    组织:还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教师喊口令镜面领做徒手操。
    要求:保持队形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徒手操动作有力,能达到关节打开的效果。
    2.基本部分
    (1)导人阶段
    ①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描述一下学生印象中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②让学生任意发挥想象,谈谈喜欢的投篮方式。
    (2)学习活动
    ①教师讲解并示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
    在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蹬地起跳,右腿屈膝上抬,同时举球至肩上。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右臂向前上方伸直,手腕前屈,食指和中指用力拨球,将球投出。
    ②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动作模仿练习。
    设计意图:掌握正确的姿势是提高投篮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投篮命中率,而且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学生根据身高和能力进行分组练习
    ①男女生分开场地练习;
    ②男女生小组问进行比赛和展示;
    ③教师在学生练习和比赛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和错误动作纠正。
    设计意图:①根据实际情况对男女生提出不同的、合理的要求可以提高
    学习效率;使课堂气
    氛更加轻松;②在比赛中更容易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方法,发展
    学生身俸的协调性、
    灵敏性,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结束部分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全身放松运动。
    (2)小组间交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补充。
    (3)适当地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并回收器材。

  • 第6题:

    上一堂好课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而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就是( )

    A.达到教学目标
    B.解决学生的困惑
    C.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D.引起学生主动学习

    答案:D
    解析:
    教师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

  •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45分钟的课程教学,请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高二(2)班,共40人。教学条件:毽子20个,篮球场一块。教学内容:学习踢毽子的几种方法。


    正确答案: 教材分析:毽子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民间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现已被列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两亿人会踢毽子。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毽子已走向世界。项目特点:
    (1)不受场地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活动锻炼。
    (2)有浓厚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3)动作有难有易,不受年龄限制。
    (4)投入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毽子的盘踢等几种踢法。过程与方法: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互相配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毽子的学习,掌握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教学重点:基本踢法教学难点:动作的连续性。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热身和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第一阶段--动作的学习过程:1.盘踢;2.外踢;3.跳打提;4.跳起屈膝踢;5.跳起套踢注:4、5动作较难,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逐渐掌握。第二阶段--动作连接过程:1、2连接;1、3连接;1、2、3连接;1、4连接。第三阶段--动作组合创新过程:学生分组随意地创编组合,只要不用手臂接触即可。集合以后各组展示组合。第四阶段--动作运用过程:学生分六组围圈踢毽子,应用各种动作,要求尽量使毽子不落地。结束部分:素质练习和简单放松。

  • 第8题:

    教好一堂课的前提是()

    • A、备好课
    • B、充分了解学生
    • C、认真钻研教材
    • D、设计好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一节25分钟的基础部分运动技能的教学片段。某高二(3)班,学生32人,教学内容为学习"二过一"战术配合。场地器材:足球16个、大标志桶8个、小标志桶12个、标志盘52.背心16件、录音机一台。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基本部分(25分钟):
    (1)教师示范和讲解足球"二过一"战术目的:认真看示范、观察教师的传球时机、方向、力量及传球后迅速启动、插入防守队员背后接球,知道"二过一"战术的概念和运用时机。
    (2)学生四人一组,"二过一"突破标志桶练习目的:学生运球逼近标志桶,传球角度、方向准确、力量适当。
    (3)学生四人一组,"二过一"突破一名消极防守队员目的:要求学生传球后迅速启动,插入防守队员背后接球,并将球控好。
    (4)学生四人一组,"二过一"突破一名积极防守的队员目的:要求传、插时机球。
    (5)学生八人一组,四人进攻、四人防守,完成一组后攻守角色转换,"二过一"突破射进球门得2分,成功完成"二过一"战术但未射进球门得1分,突破射进球门得1分。目的:让学生体会"二过一"战术在攻守转换局部配合的运用时机。在小比赛中运用"二过一"得双倍分的形式,激励学生在比赛中多运用"二过一",体验在比赛中实际运用战术的时机。

  • 第10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Excel中函数的应用教学内容:①函数的基本概念②SUM函数的使用③AVERAGE函数的使用④函数的应用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为本节课设置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说明该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2)简要设计适合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正确答案: (1)案例教学法、教练法。案例教学法,也称范例教学法、示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从实际事物中选出蕴涵着本质因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典型案例中主动获得一般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借助此类“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强调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独立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于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教练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环绕完成某些学习任务组织的,以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练中进行帮助与指导,以达到学生掌握技能知识、熟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价值观的目的。(2)一、复习提问:怎样在Excel2003中,使用公式进行自动填充数值?二、新知函数是一个预先写好的特殊公式。今天就来学习几种函数的使用:以p28的图求王红一周上网时间总计及平均数为例。1.总计(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A.函数必须以“=”开头,在I5单元格中先输入“=”,接着输入求和函数名:SUM。B.在函数名后输入参数,注意参数要求用“()”括起来。C.输入完后可以在编辑栏中看到完整的公式:=SUM(B5:H5)。D.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2.平均值(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A.先选择与第一个学生总计相对应的单元格J5。B.在J5中输入:=AVERAGE(B5:H5)。C.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3.公式的填充A.选取单元格I5至J5。B.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光标状。C.按下鼠标左键向下进行拖动,到J9单元格后松开鼠标即可。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2003四、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A.用SUM函数求王红的上网总计时间。B.用AVERAGE函数求王红的平均上网时间。五、运用序列填充方法求出其他同学的总计与平均时间六、保存退出关机

  • 第11题:

    单选题
    教好一堂课的前提是()
    A

    备好课

    B

    充分了解学生

    C

    认真钻研教材

    D

    设计好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设计一堂45分钟的课,列举出基础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班级人数:高二学生,40人。 场地:操场。 器材:体操垫。 学习内容:鱼跃前滚翻。

    正确答案: “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鱼跃前滚翻这一动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灵敏性、柔韧性、
    协调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了解鱼跃前滚翻的生物功
    能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
    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顺畅优美;教学重点是有腾空的前滚翻,难点是适时屈臂缓
    冲后的团身滚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游戏中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2)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
    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
    游戏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三、教学实施
    1.热身阶段
    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慢跑热身。
    2.游戏:跟着感觉走
    按男女比例,自由分为4大组,每个大组再分为2个小组,每小组5人。
    L.按照教师事先规定的路线,每大组推举3名学生将眼睛蒙上前进,先走到终点的获胜。
    (2)按照教师事先规定的路线,每大组推举3名学生将眼睛蒙上前进,其中推荐一名学生进
    行指导以帮助本组前进,先走到终点的获胜。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竞争、团结合作和奋力进取的意识,并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带来的
    快乐。
    3.学习活动
    (1)教师讲解并示范鱼跃前滚翻的动作。
    (2)分解动作进行教授,指出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鱼跃前滚翻是从半蹲开始,两腿用力蹬地,两臂前摆身体向前跃起,身体做腾空动作。
    (3)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掌握动作要领。
    设计意图:鱼跃前滚翻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才能提高动作质量,
    避免意外伤害。
    4.学生分组练习
    (1)前滚翻练习,2次。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两腿有伸直的过程。
    (2)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4次。要求双手有远撑的过程。
    (3)练习完整的鱼跃前滚翻动作,4次。
    (4)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5)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并结合教师的点评,进行组内讨论并总结。
    (6)通过练习反馈,学生进行自我调整。练习效果分3组:基本完成组、达标组、创新提
    高组。
    (7)请3名不同组的学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每名示范学生
    的动作。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和小结。
    5.结束部分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身体放松活动,消除疲劳感。
    (2)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学生互评。
    (3)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4)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学,清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条件:操场1块,实心球若干。
    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原地双手前、后抛实心球技术。第2次课。


    答案:
    解析:


  • 第14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答题参考格式,设计20分钟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某中学高一(2)班,学生40人,学习内容为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新授课,教学条件为排球场2块,排球20个。
      答题参考格式: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阅读材料,设计一堂40分钟的课,列举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班级人数:初三学生,30人;
    器材:录音机1台;
    学习内容:健美操。


    答案:
    解析:
    “健美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健美操基本知识,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学习健美操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上肢基本动作、下肢基本动作以及躯干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指导法、比赛法。
    三、教学实施
    (一)准备部分
    1.进行课堂常规。
    2.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热身运动:①扩胸运动;②腿部运动;③关节运动;④体转运动;⑤颈部运动;⑥跳跃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导人阶段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健美操与广播体操的联系与区别,并鼓励喜欢跳舞的同学自编几个动作组成一套操。
    2.学习活动
    (1)教师示范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和动作。
    (2)讲解动作名称和动作要领。
    ①木偶动作:直立,双脚分开,双臂侧平举,肘稍屈。左手指朝上,右手指朝下,同时身体向左倾。继而右手向上转,左手向下转,同时身体向右倾。
    ②屈膝下蹲:双脚分开,双膝略弯,收紧腹肌和臀肌。慢慢屈膝下蹲至最低点,保持此姿势2秒钟,然后起立至开始姿势。
    ③屈身控制(30秒):双脚分开,腿伸直,双手自然贴于臀部;背挺直,从髋关节处向前屈,保持此姿势从1数到15;进一步屈体,两手抓住小腿肚;保持腿直,不要紧抱膝盖,并试图触碰地面,保持此姿势从1数到10。
    ④体侧抬腿(30秒):双手撑地,右膝跪地,左腿向体侧伸直;抬起,落下伸直的左腿,做4次。换右腿再做。每条腿反复练习3次以上。
    ⑤向后踢腿:双手直臂撑地,双膝跪地,低头,左膝向鼻尖运动。然后抬头,同时左腿向后上方踢起,达到既舒适而又能及的高度。转而腿向鼻尖运动,接着再向后上方踢起,反复练习3次。换右腿做同样动作。
    ⑥侧卧压腿:右手及前臂支撑身体,右侧卧,左脚放在右腿前的地上,抬右腿15次。换一边再做。
    ⑦空中蹬车:仰卧,下背部着地,双肘支撑身体,右腿屈膝,朝胸前运动,然后伸进腿,保持离地15厘米高,同时左腿屈膝,朝胸前运动。不要拱背,如此不断交替屈伸,如同蹬自行车。
    ⑧腰背上拱:仰卧,屈膝,双脚稳踏地面,双手置头后,腰背部朝上拱,保持此姿势2秒钟,然后放平,紧贴地面4秒钟,重复练习5次。
    (3)让学生边看示范边听讲解边模仿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的健美操步伐和动作要领,对健美操产生实践体验,熟悉健美操这项体育运动。
    (4)学生自由组合,分组练习
    ①学生4人分为一大组,每大组再分为两个小组,每小组2人;
    ②组员之间互为裁判,相互学习、评价;
    ③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错误纠正;
    ④安排小组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①以快乐教学为主,学生分组互学的方式更能活跃课堂氛围;②通过小组表演比赛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③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为下一阶段的操练学习做好准备。
    (三)结束部分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柔软操以放松身心。
    2.教师总结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技能,对表现积极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3.布置课后作业:每个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储备和本堂课的所学内容,创编一小段健美操,并在下一节课上表演。

  • 第16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清设计出一堂40分钟的教案,列举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
    班级人数:初三学生,30人;
    场地:操场;
    器材:录音机;
    学习内容:少年长拳。


    答案:
    解析:
    “少年长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少年长拳的学习,掌握少年长拳的基本手势、步伐等动作要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能够对中华武术产生兴趣,更加了解并热爱这一运动项目;通过练习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对武术的欣赏水平,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三、教学实施
    教学设计题1.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准备活动。
    (1)慢跑、活动各关节。
    (2)行进问正踢腿、行进间侧踢腿、马步、弓步、虚步。
    (3)手部热身活动:进行手型猜拳,两人一组,以手型掌、勾、拳代替包、剪、锤。
    2.基本部分
    (1)介绍少年长拳的历史和地位
    ①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武术和少年长拳的内涵和精髓是什么。
    ②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华武术和少年长拳的理解。
    (2)学习活动
    ①教师示范少年长拳的3个动作:并步抱拳、弓步冲拳、震脚弓步双推掌。
    ②讲解少年长拳常用的手势和步伐。
    ③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动作模仿。
    设计意图:少年长拳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蕴涵着深刻的含义,只有掌握正确的动作,才能真正体现出少年长拳的魅力,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并最终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3)学生自由分组练习,体验动作
    ①学生自由分组,每组3~4人。
    ②一个组员模仿练习动作时,其他组员进行观察,并提出改进建议,组员之间相互学习。
    ③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纠正错误的动作。
    设计意图:①以快乐学习为主,激发学生对少年长拳的学习兴趣;②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指导和评价,活跃课堂气氛;③掌握少年长拳的基本手势和步伐,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4)集体练习,汇报表演
    ①学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体,最后连贯均匀。
    ②教师巡回指导并关注动作不到位的学生。
    ③留一段时问,让学生上前表演。
    ④学生互相观察、交流、评价。
    3.结束部分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消除学生的疲劳感。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阐述学习少年长拳的感想,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点评。
    (3)适当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回收器材。

  • 第17题:

    阅读材料,设计一堂45分钟的课程,列举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班级人数:初一学生,40人;
    场地:操场;
    器材:体操垫;
    学习内容:鱼跃前滚翻。


    答案:
    解析:

  • 第18题:

    教材:田径一一跨栏跑
    教学对象:水平五(高二年级)
    学生人数:男生40人或女生40人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水平五学习方面目标和水平目标的相关要求,完成《跨栏跑》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仅需对基本部分做出设计)。
    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场地器材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做出设计。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跨栏步的技术动作要领,并能基本掌握这一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基本掌握动作要领,逐步发展学生的速度、节奏和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摆动腿的抬伸压、起跨腿的提拉送;
    教学难点:过栏快,上下肢协调配合过栏
    教学过程:略(言之有理即可)

  • 第19题:

    阅读材料,设计一堂45分钟的课,列举出基础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班级人数:高二学生,40人。 场地:操场。 器材:体操垫。 学习内容:鱼跃前滚翻。


    正确答案: “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鱼跃前滚翻这一动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灵敏性、柔韧性、
    协调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了解鱼跃前滚翻的生物功
    能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
    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顺畅优美;教学重点是有腾空的前滚翻,难点是适时屈臂缓
    冲后的团身滚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游戏中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2)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
    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
    游戏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三、教学实施
    1.热身阶段
    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慢跑热身。
    2.游戏:跟着感觉走
    按男女比例,自由分为4大组,每个大组再分为2个小组,每小组5人。
    L.按照教师事先规定的路线,每大组推举3名学生将眼睛蒙上前进,先走到终点的获胜。
    (2)按照教师事先规定的路线,每大组推举3名学生将眼睛蒙上前进,其中推荐一名学生进
    行指导以帮助本组前进,先走到终点的获胜。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竞争、团结合作和奋力进取的意识,并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带来的
    快乐。
    3.学习活动
    (1)教师讲解并示范鱼跃前滚翻的动作。
    (2)分解动作进行教授,指出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鱼跃前滚翻是从半蹲开始,两腿用力蹬地,两臂前摆身体向前跃起,身体做腾空动作。
    (3)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掌握动作要领。
    设计意图:鱼跃前滚翻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才能提高动作质量,
    避免意外伤害。
    4.学生分组练习
    (1)前滚翻练习,2次。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两腿有伸直的过程。
    (2)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4次。要求双手有远撑的过程。
    (3)练习完整的鱼跃前滚翻动作,4次。
    (4)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5)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并结合教师的点评,进行组内讨论并总结。
    (6)通过练习反馈,学生进行自我调整。练习效果分3组:基本完成组、达标组、创新提
    高组。
    (7)请3名不同组的学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每名示范学生
    的动作。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和小结。
    5.结束部分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身体放松活动,消除疲劳感。
    (2)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学生互评。
    (3)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4)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 第20题:

    教学进程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时间的分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同时说明重要步骤中的设计思想。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3)班,学生40人。场地器材:田径场1块,实心球10~12个、标志物4个、小黑板两块、教学挂图1张。教学内容:铅球的最后用力和身体练习。


    正确答案: 铅球的最后用力和身体练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运动模块田径必修单元投的基础知识、技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用力技术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铅球成绩的远近;间接影响学生对成功感的体验和对田径这门相对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影响投掷学习时间的相互衔接和教学质量。同时,本课的教学可以融运动技能、运动体能、身体健康和合作、参与为一体,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运动爱好与专长的要求”;符合新课程设置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全班同学了解铅球最后用力的基本技术和关键点,形成正确的最后用力意识。技能目标:让85%以上的同学基本掌握铅球的最后用力的技术,减少错误和多余的最后用力动作,并能在其后的学习中和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觉地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和练习方法.能有针对性的锻炼身体。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兴趣和主动性、探究性;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团队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爆发式的最后用力技术。难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四、教法、学法设计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学法定教法。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小组为教学单位,充分发挥小组中团结、协作以及团队间的竞争、对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在铅球最后用力的学习中,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技术重点,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练习。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提问、思考、分析、对比、总结、示范等,让学生基本掌握最后用力技术,减少多余和错误动作,完成教学任务。在身体练习教学中,采用集体分组游戏的方式,把体能练习融入团队间的竞争和对抗中,让学生既能提高体能,又能体会到合作、参与的乐趣。寓教于乐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15分钟)1.组长带领组员(共六人)自由活动10分钟。2.0到5分钟完成教学常规和准备活动,重点是上下肢关节和腰的活动。3.通过小黑板的形式明确(文字、挂图)教学任务、目标。设计思想:六个人为一组的分组符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和发挥组合的最佳效果并便于管理和组织教学。同时,也能够充分突出体育骨干带头的作用。把准备活动时间放给学生自己热身,不但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练习的有效时间。学生的自由活动监督由各组组长完成。对于不能自主完成准备活动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由教师统一安排热身。此间,教师要提供学生足够的热身器械(如足球、篮球、跳绳等)。
    (二)主要内容(25分钟)1.教师边做示范,边用“顺口溜”的方式说出铅球最后用力技术要点,并把写有口诀的黑板和技术挂图摆放在固定位置。最后提出激励、引导练习的问题和竞争动员,以及安全要求。(3分钟)2.以组为单位进行实心球的练习,练习方式和练习密度由小组自定。(12分钟)3.教师巡回指导、示范、答疑、帮助各组解决问题并强调重点、关键点,同时要用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信心。4.每组选出技术和成绩最好的一名同学进行示范练习,组与组间相互评价和竞争。(5分钟)5.身体练习游戏,抱球接力。成绩落后者做俯卧撑。(5分钟)设计思想: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任务的明确是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学习的目标和界限。以上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课堂中主体和主导的相互作用;用各组推选优秀同学的方法突出榜样带头作用。并把榜样的成功感扩大到组。而对于落后的同学,能够有效地激励组之间的斗志,有利与学习和形成良性的竞争。同时,组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能够强化技术要点,形成同学间良好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学习风气。有利于整体达到教学目标。身体游戏练习以接力形式出现,能够变枯燥为热闹,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达到锻炼体能的目的。(三)放松总结(5分钟)1.以组为单位进行放松。2.教学小结。3.收器械。设计思想:在学生放松中,进行教学小结。
    (四)心率预计和练习密度心率最高140~150/分,估计第35~38分钟出现。练习密度45~55%。
    (五)场地设计和器材用1/3个田径场。器材:实心球:10~12个,标志物4个,小黑板两块,教学挂图1张。

  • 第22题:

    一堂好课的标准有:()、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


    正确答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结构紧凑

  • 第23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45分钟的课程教学,请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高二(2)班,共40人。教学条件:毽子20个,篮球场一块。教学内容:学习踢毽子的几种方法。

    正确答案: 教材分析:毽子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民间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现已被列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两亿人会踢毽子。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毽子已走向世界。项目特点:
    (1)不受场地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活动锻炼。
    (2)有浓厚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3)动作有难有易,不受年龄限制。
    (4)投入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毽子的盘踢等几种踢法。过程与方法: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互相配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毽子的学习,掌握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教学重点:基本踢法教学难点:动作的连续性。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热身和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第一阶段--动作的学习过程:1.盘踢;2.外踢;3.跳打提;4.跳起屈膝踢;5.跳起套踢注:4、5动作较难,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逐渐掌握。第二阶段--动作连接过程:1、2连接;1、3连接;1、2、3连接;1、4连接。第三阶段--动作组合创新过程:学生分组随意地创编组合,只要不用手臂接触即可。集合以后各组展示组合。第四阶段--动作运用过程:学生分六组围圈踢毽子,应用各种动作,要求尽量使毽子不落地。结束部分:素质练习和简单放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上一堂好课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而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就是()。
    A

    达到教学目标

    B

    解决学生的困惑

    C

    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D

    引起学生主动学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