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a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们知道,一个正方形可以剪成4个小正方形,那么一个正方形能否剪成9个正方形,能否剪成11个正方形(大小不一定要相同)( )

    A.前者能、后者不能

    B.前者不能、后者能

    C.两者都不能

    D.两者都能


    正确答案:D

     将正方形每边3等分,得到9个相同的正方形。将正方形每边5等分,并设每一等分长度为1,可以得到1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2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以及8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正方形共有1+2+8=11个。

  • 第2题:

    如图中,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是8分米,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分米。


    正确答案:2

  • 第3题:

    我们知道,一个正方形可以剪成4个小正方形,那么一个正方形能否剪成11个正方形,能否剪成13个正方形(大小不一定相同):

    A前者能,后者不能
    B前者不能,后者能
    C两个都能
    D两个都不能


    答案:C
    解析:
    可剪成11个、13个。具体画图如下。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4题:

    如图,将正方形边长三等分后可得9个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把中间的小正方形去掉,对剩下的8个小正方形,均按上面方法操作。问:对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如此操作三次后所剩白色区域的面积是多少?

    A.
    B.
    C.
    D.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将一个正方形分成9个小正方形,填上1到9这9个自然数,使得任意一个横行,一个纵列以及每一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等于15,请问位于中间的小正方形应填哪个数?


    A. 4
    B. 5
    C. 6
    D. 7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欲保证3个数之和都等于15,只有中间的数字为平均数5才可。故答案为B。

  • 第6题:

    用边长为120cm的正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水箱,先在四角分别截去一个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垂直折起焊接而成,问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时,水箱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多少


    答案:
    解析:
    设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水箱底边长为120-2x,则水箱容积为

    ∴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20cm时水箱容积最大为128000cm3.

  • 第7题:

    在《代数式》一课的拓展环节有这样一个题目,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①按图示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②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③100个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④如果用x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交流。
    (1)试求解第④个问题,尽可能有多种解法,并简要分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设计的作用。
    (2)一个好的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新教材学习目标。


    答案:
    解析:
    (1)解法可能有:①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以后每一个正方形都有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要[4+3(x-1)]根;②上面和下面一排各用了x根,竖直方向用了(x+1)根,于是正方形就需要[x+x+(x+1)]根;③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4根搭成,但除了第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其余(x-1)个正方形多用了1根,应减去,于是得到[4x-(x-1)]根。 策略设计的作用:鼓励学生解题的多样化,这样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解题过程不局限.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2)①加强过程性,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性目标的生成;②增强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进情感性目标的达成;③加强层次性,促进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提高;④加强现实性,学生在学习中,发展的数学应用意识;⑤突出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等。

  • 第8题:

    拿两根小棒,分别长10cm和12cm,如果拿其中的一根小棒截成2段,和另一根小棒围成三角形。下列对所拿出小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任拿一根小棒都行 B.只能拿10cm的小棒
    C.拿12cm的小棒肯定行 D.拿12cm的小棒,任意截可能不行


    答案:D
    解析:
    如果截长为10cm的小棒,根据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组成三角形,故A项,说法错误;B项不能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组成三角形,故B项说法错误;因为11-1 = 10,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故C项错误;只要截成的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三角形,故D项说法正确。

  • 第9题:

    在corel中,当我们需要绘制一个正圆形或正方形时,需要按住()键。

    • A、Shift
    • B、Alt
    • C、Ctrl
    • D、Esc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在数控铣床上铣一个正方形零件(外轮廓),如果使用的铣刀直径比原来小1mm,则计算加工后的正方形尺寸差()。

    • A、小1mm
    • B、小0.5mm
    • C、大1mm
    • D、大0.5mm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小杨同学在制作演示文稿时,需要画一个正方形,可以借助键盘上的()键实现。

    • A、Ctrl
    • B、Shift
    • C、Enter
    • D、Alt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单选题
    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a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
    A

    4a

    B

    4+a

    C

    a4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一种长方形小纸板,长为19 9毫米,宽为11 1毫米。现在用同样大小的这种小纸板拼合成一个正方形,问最少要几块这样的小纸板拼合成一个正方形,问最少要几块这样的小纸板?

    A、157块 B、172块 C、209块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网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则阴影部分面积最大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解析:
    根据题目所给图形,可计算得:

    故正确答案为D。

  • 第15题:

    如图,面积为20的正方形ABCD中,有一个小正方形EFGH,其中E,F,G分别在AB,BC,FD上,若BF=√5/2,则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A.5√5/8
    B.5√5/6
    C.5√5/2
    D.10√5/3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一正方形铁片面积为1平方米,用其剪出一个最大的圆,然后再圆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问新正方形的面积比原正方形的面积小多少?

    A.1/4平方米
    B.1/2平方米
    C.π/8平方米
    D.π/16平方米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由正方形铁片面积为1平方米,可知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切割出的新正方形的对角线为最大圆的直径,即原正方形的边长。新正方形的边长为


    新正方形的面积为

    第三步,故新正方形的面积比原正方形小了

  • 第17题:

    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中、小两个正方形,使三个正方形具有公共顶点,这样大正方形被分割成了正方形区域甲,和L形区域乙、丙。已知三块区域甲、乙、丙的周长之比为4∶5∶7,并且区域丙的面积为48,求大正方形的面积:

    A 96
    B 98
    C 200
    D 102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设计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案例一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设计: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2)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试着拼拼看。
    (3)与同伴交流有哪些不同的拼合方法。
    由刚才拼合而成的图形,你能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l800这个结论的正确的证明方法吗?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分析问题: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的概念?(8分)
    案例二
    课题: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做一做
    如下图.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正方形做成的图形,如果图像中含有1、2、3和4个正方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
    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按图示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2)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3)100个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n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学生动手操作思考,互相交流不同的解决方法。
    分析问题一:简要分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设计的作用?(6分)
    分析问题二:一个好的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新教材学习目标?(6分)


    答案:
    解析:
    案例一 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依赖直观图形学习数学的年龄特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师生互动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用拼图法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l800的结论,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一题多解、一题多法的创新能力,使课本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案例二
    问题一:鼓励学生解题的多样化,这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问题二:①加强过程性,注重过程性目标的生成;②增强活动性,力图促使情感性目标的达成;③加强层次性,促使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提高;④加强现实性,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⑤突出差异性,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 第19题:

    拿两根小棒,分别长10cm和12cm,如果拿其中的一根小棒截成2段,和另一根小棒围成三角形。下列对所拿出小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任拿一根小棒都行
    B、只能拿10cm的小棒

    C、拿12cm的小棒肯定行
    D、拿12cm的小棒,任意截可能不行


    答案:D
    解析:
    如果截长为10cm的小棒,根据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组成三角形,故A项,说法错误;B项不能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组成三角形,故B项说法错误;因为11-1 = 10,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故C项错误;只要截成的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三角形,故D项说法正确。

  • 第20题:

    图形面积相等的圆、正方形,给人的感觉正方形大而圆面积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在数控铣床上铣一个正方形零件(外轮廓),如果使用的铣刀直径比原来小1mm,则计算加工后的正方形尺寸差()。

    • A、小1mm;
    • B、小0.5mm;
    • C、大1mm;
    • D、大0.5mm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铣一个正方形零件(外轮廓),如用的铣刀直径比程序要求的大1mm,则计算加工后的正方形尺寸比原来()。

    • A、小1mm
    • B、小0.5mm
    • C、大1mm
    • D、大0.5mm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a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

    • A、4a
    • B、4+a
    • C、a4

    正确答案:A

  • 第24题:

    单选题
    当我们需要绘制一个正圆形或正方形时,需要按住()键
    A

    SHIFT

    B

    ALT

    C

    CTRL

    D

    ESC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