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入世以来,中国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金融市场开放让中国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______。面对危机,中国沉着冷静,努力将此次冲击化作调整和发展的______。(  )A 束手无策 机遇B 独善其身 契机C 毫发无损 动力D 自行其是 起点

题目
单选题
入世以来,中国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金融市场开放让中国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______。面对危机,中国沉着冷静,努力将此次冲击化作调整和发展的______。(  )
A

束手无策 机遇

B

独善其身 契机

C

毫发无损 动力

D

自行其是 起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一空,入世前的中国金融市场与之后的相比是更加封闭,而封闭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独善其身”比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金融市场开放使得中国经济更紧密的与世界经济联动,相比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大,中国不可能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独善其身”。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也是有影响的,只是影响小,而不可能“毫发无损”。中国通过稳定人民币汇率成功的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不能说是“束手无策”的。第二空,“契机”意为机会,指事物转化的关键,符合语境。因此B项正确。
更多“单选题入世以来,中国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金融市场开放让中国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______。面对危机,中国沉着冷静,努力将此次冲击化作调整和发展的______。(  )A 束手无策 机遇B 独善其身 契机C 毫发无损 动力D 自行其是 起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入世以来。中国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金融市场开放让中国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_______。面对危机,中国沉着冷静,努力将此次冲击化作调整和发展的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束手无策、机遇

    B.独善其身、契机

    C.毫发无损、动力

    D.自行其是、起点


    正确答案:B
    先看第一空,与“人世以来”金融市场开放不同的是,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的金融市场相对比较封闭,因而受危机的影响并不大,故第一空不能填“束手无策”和“自行其是”,据此排除A、D项。与“独善其身”相比,C项的“毫发无损”表述过于绝对,故本题答案为B。

  • 第2题:

    入世以来,中国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金融市场开放让中国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 。面对危机,中国沉着冷静,努力将此次冲击化作调整和发展的 。

    A束手无策 机遇
    B独善其身 契机
    C毫发无损 动力
    D自行其是 起点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填空。

    第一空,根据题干,入世前的中国金融市场与之后的相比是更加封闭,而封闭导致的结果就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第一个空格用“束手无策”显然不合语境,C项“毫发无损”的说法绝对化,D项“自行其是”指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词义色彩常为贬义,而原文是客观中性表述,所以第一个空用“独善其身”最合适,可知选B。

    第二空,“契机”意为机会,指事物转化的关键,用于此处符合语境,验证了B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3题:

    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防范措施。为什么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中国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正确答案: (1)金融危机的成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因是国际投机资本利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以及本币高估等问题兴风作浪、肆意炒作,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存在深层次问题。
    第一,经济结构失衡,“泡沫经济”过度膨胀。亚洲发展中国家多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结构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相互竞争激烈,在欧美紧缩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出口开始下滑,进口势头上升,外贸赤字增加。如1996年泰国国内的私人消费按现价计算比1995年增长13.4%,货物和劳务进口同比增长14%,但出口却只增长9.2%。部分投资者盲目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项目,如1996年泰国金融机构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总贷款额的50%,酿成“泡沫经济”。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出现大量房地产积压,造成银行呆、坏帐激增。
    第二,在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时候,盲目推动金融自由化,过早地开放了金融市场。股票、证券等虚拟资本投资比例过高,外国短期资本流入过多。九十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的限制。1991年,开始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1992年,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1994年进一步放松资本项目下的有关限制,如放宽入境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1996年,泰国的外债总额超过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流入的外资中有53%属于短期资本。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央行很难对短期的投机性资本流动进行调控,一旦外资抽逃,经济必受影响。
    第三,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未能及时地调整汇率。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与美元固定的联系汇率制度,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成功地进行了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增长,通胀率低,美元坚挺;东亚一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滞后,通胀率高于美国,货币明显高估,出口竞争力被削弱。这时,他们未能及时调整汇率政策,而是实行高利率政策,指望吸引大量的短期外资,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使金融风险加大,最终爆发金融危机。
    第四,对迅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缺乏相应的预测能力和应变能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国际资本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全世界现货、期货和外汇交易合同日平均交易额为1.23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额的50倍。由于东南亚国家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和经济状况的恶化,其货币很容易成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目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已有许多专家指出了这一迹象,但东南亚国家政府没有充分重视这些信息,当危机最终爆发时,显得措手不及,采用的调控措施失当,造成巨大的外汇损失。
    第五,政治腐败。亚洲有的国家政局不稳,有的政府更迭频繁,有的腐败蔓延,政府官员与银行、财团、大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也是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2)金融危机的危害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会涉及方方面面,社会总会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屡受其害。亚洲金融危机则使一向欣欣向荣的亚洲经济倒退五六年,“东亚奇迹”黯然失色;
    ①使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日产生命公司、三洋证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公司接连宣告破产。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府一次关闭了56家金融机构。即使一些银行幸而没有倒闭,经营上也会困难重重。首先是盈利能力下降;其次是不规范竞争增多;再次是银行体系的整体信誉下降,融资成本增加,等等。
    ②财政负担加重
    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其与千百万中小存户的密切联系,各国在发生银行危机时,财政都会出面救助。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仅重组其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就分别耗去了各国1999年GDP的58%、50%、29%、22%、7%。日本为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不止一次投入公共资金,给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
    ③降低货币政策效率
    不稳定的银行体系打乱了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正常的联系规律。比如,货币乘数有明显变化;货币供给量的利率弹性有明显变化,等等。在金融动荡期间所出现的扰动,往往难以预计其摆动方向以及摆动幅度。这无疑会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增加困难。
    ④债务紧缩效应
    金融危机之后的萧条阶段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并成为抑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1997年由于银行抑制融资而直接造成的企业倒闭达226家。其中山一证券的倒闭、八佰伴的破产,都和融资困难有关。
    ⑤金融危机的诸多不利影响最终都将打击经济增长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跌至-13.7%,马来西亚跌至-7.5%,韩国跌至-5.8%,泰国跌至-10.8%。
    (3)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①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通过构造一套预警指标体系,使一国金融当局能在危机发生前有所准备。“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国际储备的变化、实际汇率、国内信贷、对公共部门的信贷、国内通货膨胀率、短期外债与GDP的比例、贸易差额、出口、货币供应增长率、GDP增长率、财政赤字等。把这些指标组合成了一套预警指标体系,并力求恰当地赋予这些指标一定的权重,还有可能计算出在某一特定时间后的24个月中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
    ②稳定金融市场。
    一是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针对国际投资资本的侵入,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本外币资金人市干预,以稳定汇率。1997年5~10月,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的中央银行先后动用近百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本国货币,以阻止本币贬值。
    二是提高利率,增加借用本币资金成本。提高短期利率的目的,在于拉高投机者在进行卖空投机操作时借入本币的成本。1997年5月,菲律宾中央银行将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15%。1997年7月20日到8月18日,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将再贴现率由7%提高到30%。
    三是动用财政资金,稳定股市。199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国有企业将净利润的1%用于在雅加达股票市场上购买股票。更正规的形式是建立股市稳定基金。当股价下跌到某一水平,可运用基金进场护盘。
    四是保障金融债权,维护存款人信心。1998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向所有银行提供了储蓄业务和外债的全面保证,以维护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1998年,日本修改存款保险法,允许储蓄存款保险机构设立特别结算账户,共可动用资金13万亿日元,使原先不在保险范围内的大额储蓄存款,也可以获得保险。
    ③管理国际资本流动
    在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中,暂时实施资本账户管制,特别受到关注。在管理短期资本流动方面,最突出的建议就是对短期资本流动课税。除课税手段外,还有很多直接管理资本流动的手段。比如中国台湾为防范国际游资对岛内经济的冲击,在平时就建有多层次的防范措施。其中如对于外汇进出台湾,就有每一家公司每年汇入汇出台湾资金的结售额度各为1000万美元的规定;对于外资投资于证券市场,有总限额的规定——外国机构投资台湾证券的总额度为7.5亿美元,有对单个外商的限额规定——最高不得超过2亿美元等等。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台湾股票交易所中外国证券投资仅占股市总值的4%,兴不起大风浪。
    ④重组和改革金融部门
    发生了金融危机,金融部门难辞其咎。在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金融部门重组和改革势在必行。银行业的重组和改革被置于核心地位。1997年11月,泰国国会通过了6项旨在改革金融业的法律。根据这些法律,财政部专门成立了“金融重组局”,负责各项金融重组事务。
    ⑤推进宏观及结构性改革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1998年4月,马来西亚便为防止衰退而放松了财政政策。
    (4)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的原因,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资本项目没有开放,这就不存在国际短期资本急速抽逃从而引爆危机的机制。这在危机时刻是有其关键意义,但并不是惟一的原因,也不是决定性的。
    ②中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就效率来看,问题突出,可是从抗拒金融冲击的角度看,却又较强。在中国,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80%,其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占间接融资总额的70%。较小的金融市场和国家直接支持的银行信贷,是外部冲击较难动摇的。
    ③国家综合债务水平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中国综合债务的特点是:银行不良资产多,但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外债却不高。若以政府内债、银行坏账以及外债表示国家综合债务额,那么中国国家综合债务率(国家综合债务额/名义GDP),在1997年为47%,1998年也低于50%。而同期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的这一比率则分别达114.3%、109.3%、92.7%、75.4%。美国的同一指标长期在70%,欧元区的标准为60%。
    ④中国经济具有活力,它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潜力。也正是具备这样的根基,才使得自身的金融脆弱性虽在不断累积的情况之下,却能够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2000年三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虽然较之前数年有明显下降,但仍分别达7.8%、7.2%和8.0%;出口总值也依然持续增长。实体经济的良好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金融稳定的态势。
    (5)中国应该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①短期资本流动性很强,与此相比,外国直接投资相对稳定,对一国经济发展更为有利。而且,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同时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人力资本以及海外销售渠道。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所有这些相伴随的因素都与融资本身同等重要。因此,当一个经济实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时,迫切需要创造出一个政策框架,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长期资本流入,不鼓励短期贷款流入。
    ②遭受危机严重打击的经济有许多短期资本流入被用来为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提供融资,引起这些市场过热。如果允许银行将相当大比重的贷款投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则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将导致这些贷款成为呆坏账,银行体系变得极为脆弱。所以,当泡沫破灭,或者预期要破灭的时候,就会引起银行危机,使国际资本流动发生逆转,触发货币危机。为了防止泡沫和金融危机,在放开资本的市场的同时,加强银行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③在开放经济中,追求与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符的政策的国家很快就会受到国际资本的市场的惩罚。对于一个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的经济,主要的政策是维护自由市场制度,以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和供需信息,制定并执行游戏规则,消除外部性。这样的政策有助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④在任何国家几家大的金融资本家联手对该国证券和货币市场的操纵在法律上都是不容许的,但目前几家大的国际投机家联手对他国货币市场的冲击却尚无法律可以制止,使经济规模小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和货币市场自由化时的风险大增。面对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发展经济以提高经济基本面的健康程度,并改革和上述原则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度,有序地推行金融、货币市场的自由化来迎接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但为了避免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投机资本以大吃小的一个手段,国际间建立一个新的经济构架,防范国际投机资本的兴风作浪也是非常必要的。

  • 第4题:

    最近两年面对大灾大难的冲击,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促发展、保和平的大国形象,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不断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如果让你写一篇文章概括中国最近两年的外交成就,你的题目应该是()

    • A、积极面对世界冲击,彰显大国形象
    • B、实施多元外交,构建和谐世界
    • C、世界一家,和谐共荣
    • D、树形象、彰国力、促和谐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材料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材料二近年来欧盟国家发生严重债务危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愿意和欧盟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为推进中欧关系深入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如果以“中国与国际组织”为题写一篇评论,请结合材料列出要点。


    正确答案: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致力于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推进中欧关系深入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④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 第6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入世承诺中不涉及服务市场的开放。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宣布人民币贬值并为周边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单选题
    入世以来,中国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金融市场开放让中国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______。面对危机,中国沉着冷静,努力将此次冲击化作调整和发展的______。(  )
    A

    束手无策 机遇

    B

    独善其身 契机

    C

    毫发无损 动力

    D

    自行其是 起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AC两项错误,第一空,入世前的中国金融市场与之后的相比是更加封闭,而封闭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独善其身”比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金融市场开放使得中国经济更紧密的与世界经济联动,中国不可能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独善其身”。影响小并不等同于“毫发无损”。中国通过稳定人民币汇率成功的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不能说是“束手无策”的。第二空,“契机”意为机会,指事物转化的关键,符合语境。因此B项正确。

  • 第9题:

    单选题
    184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近代化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个从被迫开放到主动融入世界的发展过程。以下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后五个通商口岸和新中国成立后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没有本质区别

    B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会对中国一些管理落后的企业造成冲击

    C

    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中国在促进经济区域集团化上处于主导地位

    D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自救”,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防范措施。为什么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中国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正确答案: (1)金融危机的成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因是国际投机资本利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以及本币高估等问题兴风作浪、肆意炒作,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存在深层次问题。
    第一,经济结构失衡,“泡沫经济”过度膨胀。亚洲发展中国家多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结构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相互竞争激烈,在欧美紧缩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出口开始下滑,进口势头上升,外贸赤字增加。如1996年泰国国内的私人消费按现价计算比1995年增长13.4%,货物和劳务进口同比增长14%,但出口却只增长9.2%。部分投资者盲目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项目,如1996年泰国金融机构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总贷款额的50%,酿成“泡沫经济”。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出现大量房地产积压,造成银行呆、坏帐激增。
    第二,在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时候,盲目推动金融自由化,过早地开放了金融市场。股票、证券等虚拟资本投资比例过高,外国短期资本流入过多。九十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的限制。1991年,开始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1992年,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1994年进一步放松资本项目下的有关限制,如放宽入境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1996年,泰国的外债总额超过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流入的外资中有53%属于短期资本。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央行很难对短期的投机性资本流动进行调控,一旦外资抽逃,经济必受影响。
    第三,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未能及时地调整汇率。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与美元固定的联系汇率制度,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成功地进行了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增长,通胀率低,美元坚挺;东亚一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滞后,通胀率高于美国,货币明显高估,出口竞争力被削弱。这时,他们未能及时调整汇率政策,而是实行高利率政策,指望吸引大量的短期外资,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使金融风险加大,最终爆发金融危机。
    第四,对迅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缺乏相应的预测能力和应变能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国际资本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全世界现货、期货和外汇交易合同日平均交易额为1.23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额的50倍。由于东南亚国家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和经济状况的恶化,其货币很容易成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目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已有许多专家指出了这一迹象,但东南亚国家政府没有充分重视这些信息,当危机最终爆发时,显得措手不及,采用的调控措施失当,造成巨大的外汇损失。
    第五,政治腐败。亚洲有的国家政局不稳,有的政府更迭频繁,有的腐败蔓延,政府官员与银行、财团、大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也是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2)金融危机的危害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会涉及方方面面,社会总会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屡受其害。亚洲金融危机则使一向欣欣向荣的亚洲经济倒退五六年,“东亚奇迹”黯然失色;
    ①使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日产生命公司、三洋证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公司接连宣告破产。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府一次关闭了56家金融机构。即使一些银行幸而没有倒闭,经营上也会困难重重。首先是盈利能力下降;其次是不规范竞争增多;再次是银行体系的整体信誉下降,融资成本增加,等等。
    ②财政负担加重
    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其与千百万中小存户的密切联系,各国在发生银行危机时,财政都会出面救助。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仅重组其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就分别耗去了各国1999年GDP的58%、50%、29%、22%、7%。日本为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不止一次投入公共资金,给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
    ③降低货币政策效率
    不稳定的银行体系打乱了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正常的联系规律。比如,货币乘数有明显变化;货币供给量的利率弹性有明显变化,等等。在金融动荡期间所出现的扰动,往往难以预计其摆动方向以及摆动幅度。这无疑会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增加困难。
    ④债务紧缩效应
    金融危机之后的萧条阶段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并成为抑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1997年由于银行抑制融资而直接造成的企业倒闭达226家。其中山一证券的倒闭、八佰伴的破产,都和融资困难有关。
    ⑤金融危机的诸多不利影响最终都将打击经济增长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跌至-13.7%,马来西亚跌至-7.5%,韩国跌至-5.8%,泰国跌至-10.8%。
    (3)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①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通过构造一套预警指标体系,使一国金融当局能在危机发生前有所准备。“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国际储备的变化、实际汇率、国内信贷、对公共部门的信贷、国内通货膨胀率、短期外债与GDP的比例、贸易差额、出口、货币供应增长率、GDP增长率、财政赤字等。把这些指标组合成了一套预警指标体系,并力求恰当地赋予这些指标一定的权重,还有可能计算出在某一特定时间后的24个月中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
    ②稳定金融市场。
    一是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针对国际投资资本的侵入,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本外币资金人市干预,以稳定汇率。1997年5~10月,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的中央银行先后动用近百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本国货币,以阻止本币贬值。
    二是提高利率,增加借用本币资金成本。提高短期利率的目的,在于拉高投机者在进行卖空投机操作时借入本币的成本。1997年5月,菲律宾中央银行将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15%。1997年7月20日到8月18日,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将再贴现率由7%提高到30%。
    三是动用财政资金,稳定股市。199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国有企业将净利润的1%用于在雅加达股票市场上购买股票。更正规的形式是建立股市稳定基金。当股价下跌到某一水平,可运用基金进场护盘。
    四是保障金融债权,维护存款人信心。1998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向所有银行提供了储蓄业务和外债的全面保证,以维护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1998年,日本修改存款保险法,允许储蓄存款保险机构设立特别结算账户,共可动用资金13万亿日元,使原先不在保险范围内的大额储蓄存款,也可以获得保险。
    ③管理国际资本流动
    在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中,暂时实施资本账户管制,特别受到关注。在管理短期资本流动方面,最突出的建议就是对短期资本流动课税。除课税手段外,还有很多直接管理资本流动的手段。比如中国台湾为防范国际游资对岛内经济的冲击,在平时就建有多层次的防范措施。其中如对于外汇进出台湾,就有每一家公司每年汇入汇出台湾资金的结售额度各为1000万美元的规定;对于外资投资于证券市场,有总限额的规定——外国机构投资台湾证券的总额度为7.5亿美元,有对单个外商的限额规定——最高不得超过2亿美元等等。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台湾股票交易所中外国证券投资仅占股市总值的4%,兴不起大风浪。
    ④重组和改革金融部门
    发生了金融危机,金融部门难辞其咎。在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金融部门重组和改革势在必行。银行业的重组和改革被置于核心地位。1997年11月,泰国国会通过了6项旨在改革金融业的法律。根据这些法律,财政部专门成立了“金融重组局”,负责各项金融重组事务。
    ⑤推进宏观及结构性改革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1998年4月,马来西亚便为防止衰退而放松了财政政策。
    (4)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的原因,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资本项目没有开放,这就不存在国际短期资本急速抽逃从而引爆危机的机制。这在危机时刻是有其关键意义,但并不是惟一的原因,也不是决定性的。
    ②中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就效率来看,问题突出,可是从抗拒金融冲击的角度看,却又较强。在中国,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80%,其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占间接融资总额的70%。较小的金融市场和国家直接支持的银行信贷,是外部冲击较难动摇的。
    ③国家综合债务水平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中国综合债务的特点是:银行不良资产多,但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外债却不高。若以政府内债、银行坏账以及外债表示国家综合债务额,那么中国国家综合债务率(国家综合债务额/名义GDP),在1997年为47%,1998年也低于50%。而同期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的这一比率则分别达114.3%、109.3%、92.7%、75.4%。美国的同一指标长期在70%,欧元区的标准为60%。
    ④中国经济具有活力,它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潜力。也正是具备这样的根基,才使得自身的金融脆弱性虽在不断累积的情况之下,却能够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2000年三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虽然较之前数年有明显下降,但仍分别达7.8%、7.2%和8.0%;出口总值也依然持续增长。实体经济的良好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金融稳定的态势。
    (5)中国应该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①短期资本流动性很强,与此相比,外国直接投资相对稳定,对一国经济发展更为有利。而且,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同时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人力资本以及海外销售渠道。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所有这些相伴随的因素都与融资本身同等重要。因此,当一个经济实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时,迫切需要创造出一个政策框架,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长期资本流入,不鼓励短期贷款流入。
    ②遭受危机严重打击的经济有许多短期资本流入被用来为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提供融资,引起这些市场过热。如果允许银行将相当大比重的贷款投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则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将导致这些贷款成为呆坏账,银行体系变得极为脆弱。所以,当泡沫破灭,或者预期要破灭的时候,就会引起银行危机,使国际资本流动发生逆转,触发货币危机。为了防止泡沫和金融危机,在放开资本的市场的同时,加强银行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③在开放经济中,追求与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符的政策的国家很快就会受到国际资本的市场的惩罚。对于一个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的经济,主要的政策是维护自由市场制度,以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和供需信息,制定并执行游戏规则,消除外部性。这样的政策有助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④在任何国家几家大的金融资本家联手对该国证券和货币市场的操纵在法律上都是不容许的,但目前几家大的国际投机家联手对他国货币市场的冲击却尚无法律可以制止,使经济规模小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和货币市场自由化时的风险大增。面对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发展经济以提高经济基本面的健康程度,并改革和上述原则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度,有序地推行金融、货币市场的自由化来迎接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但为了避免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投机资本以大吃小的一个手段,国际间建立一个新的经济构架,防范国际投机资本的兴风作浪也是非常必要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A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B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C

    拓展国际市场

    D

    改善投资环境

    E

    扩大对外投资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宣布人民币贬值并为周边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自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因为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有限而没有受到最严重的冲击。相反,亚洲各国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的韩国、印尼、泰国等都饱受货币贬值、经济衰退之苦。看来,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是应该自成体系地封闭运行为好。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亚洲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前奏,更危险的冲击还在后头。

    B.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受到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

    C.亚洲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深层次的,并非表面这样平静。

    D.随着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中国金融巾场的开放程度也会越来越大。

    E.如果不开放金融市场,金融体系无法走向成熟和完善,躲过了业洲金融危机,也躲不过世界金融危机。


    正确答案:5
    解析:题干的逻辑是,金融市场开放一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而E项的断定则是,不开放金融市场一也将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综上可知,E项的断定说明,金融体系走向成熟和完善,才有可能真正经受而不是侥幸躲避金融危机;不开放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就无法走向成熟和完善,因此无法保证躲避金融危机。于是,题干的结论就被严重地削弱了。C项对题干有所削弱,但由于它断定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因此,削弱的力度不大。其余项不能削弱题干。

  • 第14题: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 A、 中国在金融自由化上采取了审慎的政策,将自由化的程度限制在与金融部门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下;
    • B、 中国经济的规模足以抵御危机的冲击。
    • C、 中国意识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 
    • D、 中国的外债非常少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最近两年面对大灾大难的冲击,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促发展、保和平的大国形象,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不断地向世界推介中国。如果让你写一篇文章概括中国最近两年的外交成就,你的题目应该是()

    • A、积极面对世界冲击,彰显大国形象
    • B、实施多元外交,构建和谐世界
    • C、世界一家,和谐共荣
    • D、树形象、彰国力、促和谐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材料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材料二近年来欧盟国家发生严重债务危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愿意和欧盟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为推进中欧关系深入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根据国际组织的分类方法,世界贸易组织与欧盟同属于哪种类型的国际组织?


    正确答案: 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17题:

    2015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4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这主要表现在() ①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②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③保障了中国的经济安全 ④促使中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竞争力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B、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 C、拓展国际市场
    • D、改善投资环境
    • E、扩大对外投资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正本清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学者首次从德语和俄语著作全面直接地探知和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新闻文献,一大批研究性论著相继问世,使我国新闻界见到了马列新闻学说的真经。
    (2)打幵国门,引进了西方新闻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传播学的引进、交流和研究,大大拓宽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眼界和思路,为丰富和更新我国的新闻观念起了积极作用。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和体系。1982年,甘惜分教授《新闻理论基础》面世,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第一次进行系统化的表述。随着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范畴体系逐渐趋向成熟。其中最具创新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舆论及其引导艺术的理论。
    (4)新闻教育快速发展,新闻学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现在全国已有60所高校设有新闻院系和专业,形成了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在职培训等多层次的新闻教育体系。全国现有新闻学教师2000余人,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部门以及大型媒体都设有新闻研究机构,一支数量可观、素质较高的新闻学术队伍已经形成。

  • 第20题:

    单选题
    入世以来,中国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金融市场开放让中国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______。面对危机,中国沉着冷静,努力将此次冲击化作调整和发展的______。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束手无策 机遇

    B

    独善其身 契机

    C

    毫发无损 动力

    D

    自行其是 起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ACD三项错误,第一空,入世前的中国金融市场与之后的相比是更加封闭,而封闭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独善其身”比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金融市场开放使得中国经济更紧密的与世界经济联动,中国不可能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独善其身”。影响小并不等同于“毫发无损”。中国通过稳定人民币汇率成功的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不能说是“束手无策”的。B项正确,第二空,“契机”意为机会,指事物转化的关键,符合语境。

  • 第21题:

    单选题
    入世以来,中国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金融市场开放让中国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_____。面对危机,中国沉着冷静,努力将此次冲击化作调整和发展的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束手无策 机遇

    B

    独善其身 契机

    C

    毫发无损 动力

    D

    自行其是 起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Practice 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而且也是机遇。专家们认为,从长远看,入世对中国加快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将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是有利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入世后,中国将按照国际规则,进一步完善国内政策法规,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开放国内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农业领域,促使中国农业与国际接轨,加快农业对外开放进程。

    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will bring about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e. Experts believe that in the long run China's WTO entry will exert positive influence in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farming sector.
    Firstly, China's WTO accession is conducive to the opening-up of Chinese agriculture. After its WTO entry, China will,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rules, further improve domestic agricultur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ptimiz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for agriculture, open up the domestic market, and absorb more foreign capi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expertise into the farming sector, so as to facilitate Chinese agriculture to adopt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the opening-up of the farming sector to the outside worl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入世以来,中国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金融市场开放让中国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______。面对危机,中国沉着冷静,努力将此次冲击化作调整和发展的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束手无策 机遇

    B

    独善其身 契机

    C

    毫发无损 动力

    D

    自行其是 起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AC两项错误,第一空,入世前的中国金融市场与之后的相比是更加封闭,而封闭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独善其身”比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金融市场开放使得中国经济更紧密的与世界经济联动,中国不可能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独善其身”。影响小并不等同于“毫发无损”。中国通过稳定人民币汇率成功的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不能说是“束手无策”的。第二空,“契机”意为机会,指事物转化的关键,符合语境。因此B项正确。

  • 第24题:

    单选题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

     中国在金融自由化上采取了审慎的政策,将自由化的程度限制在与金融部门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下;

    B

     中国经济的规模足以抵御危机的冲击。

    C

     中国意识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 

    D

     中国的外债非常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