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服药方法中,汤剂的服法是()A 温服B 热服C 冷服D 小量频服E 温开水吞服

题目
单选题
服药方法中,汤剂的服法是()
A

温服

B

热服

C

冷服

D

小量频服

E

温开水吞服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服药方法中,汤剂的服法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汤剂的服法:分服法,(),(),连服。


    正确答案:顿服;频服

  • 第2题:

    汤剂的用法用量(内服):服药温度、服药次数、服药时间


    正确答案: 1.服药温度---温而不凉时服用,热病冷服,寒病热服
    2.服药次数---2次,重病、急病可隔4小时服药一次
    3.服药时间
    饭后服:一般药、健胃药、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饭前服:滋补药
    空腹服:驱虫药、泻下药
    睡前服:安眠药
    发作前1~2小时服用:抗疟药
    4.每次煎出量---250~300毫升

  • 第3题:

    服药方法,汤剂都宜()

    • A、温服
    • B、热服
    • C、冷服
    • D、温开水吞服
    • E、小量频服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服药方法,汤剂一般宜()

    • A、温服
    • B、热服
    • C、冷服
    • D、小量频服
    • E、温开水吞服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单选题
    服药方法,汤剂一般的服用方法是()
    A

    温服

    B

    热服

    C

    冷服

    D

    小量频服

    E

    温开水吞服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儿童常用的服药法:()
    A

    鼻饲法

    B

    含化法

    C

    舔服法

    D

    吸入法

    E

    调服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调服法是儿童常用的服药法。即用乳汁或糖水将散剂调成稀糊状喂服的一种服法,这样即可矫味又不致呛喉,此法也可用于吞咽困难者。

  • 第7题:

    单选题
    服药方法中,汤剂的服法是()
    A

    温服

    B

    热服

    C

    冷服

    D

    小量频服

    E

    温开水吞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儿童常用的服药法:()

    • A、鼻饲法
    • B、含化法
    • C、舔服法
    • D、吸入法
    • E、调服法

    正确答案:E

  • 第9题:

    口服法胆系造影的服药方法和摄片时间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口服法胆系造影有多种方法,其对服药和摄片时间有不同的要求,应注意掌握。
    (1)常规法:造影前日晚8时开始服对比剂(碘番酸),间隔5min服1片,连续服6片(共3g),以后禁食。于服药后第12h即次日上午8时,透视观察胆囊影情况及确定胆囊体表位置,然后摄取胆囊片(第1张照片),服药后14h摄第2张照片,观察胆囊浓缩功能。若胆囊显影,即服高脂餐,并于脂餐后30、60、120min摄片,观察胆囊收缩情况和胆管显影情况。
    (2)双量法:为增加胆囊内对比剂浓度,口服双倍剂量的对比剂以提高显影效果。方法是在无油脂午餐后,分次服碘番酸3g,再于无油脂晚餐后服另外3g,次日上午8时进行摄片,其余同常规法。
    (3)连续法:又称追索法。常规法显影不佳或不显影,于检查日当晚再服碘番酸3g,于次日重复摄片。也可在常规法胆囊不显影,即刻服可溶性吡哕勃定6g,3h摄片,当日可完成检查。可能第一次血中只达到饱和,肝排泄少,第二次所服的对比剂大部分经肝脏排出,故约有30%的胆囊可显影。
    (4)分散法:将一般用量对比剂(如碘番酸3g)下午3时每隔1h服0.5g(6h内服完),于次日晨8或9时摄片。因当碘番酸在胆汁中的浓度高到一定水平后,血中浓度虽连续处于高水平,也不能使胆汁中浓度再增高,不会改善胆囊显影情况。但在较长时间内缓慢给对比剂,却可使胆汁内对比剂的较高浓度维持较长时间,可以增加胆囊内对比剂的存量,故有助于胆囊的显影。
    (5)快速法:将可溶性吡哕勃定(含碘量为61.4%)溶于水中,振荡混悬成乳剂立即服下,肠道内吸收率高,肝排泄快。口服后1.5~2.5h胆管内对比剂浓度达最高峰。所以口服后3~4h即可开始摄片,4~6h即完成全部检查。
    (6)直接胆管法:主要用于检查胆囊切除后胆管情况及对胆影葡胺有严重反应的患者,做法是一次口服双倍剂量或更大剂量的碘番酸,但胆管直接显影。通常早餐用清淡食物,然后服药,每隔5min服1片,1h内服完12片。服药后2h摄胆管片,每小时1片,共摄4片。
    (7)胆石染色法:常用于临床疑有胆结石而X线平片检查阴性者。服药方法有2d法,即第1d午餐及晚餐后各服碘番酸3g,第2d午餐、晚餐及睡前各服碘番酸3g,总量为15g,第3d摄片;4d法,即餐后服碘番酸1g,每日3次,连续4d,总量为12g,第5d摄胆区片;8d法,即每晨服碘番酸0.5g和阿片浸膏0.01g,目的使对比剂在肠内停留较长时间,便于吸收,连服8d,总量为4g,第9d摄片。

  • 第10题:

    服药的方法,汤剂一般宜()。

    • A、温服
    • B、热服
    • C、冷服
    • D、小量频服
    • E、鼻饲给药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问答题
    口服法胆系造影的服药方法和摄片时间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口服法胆系造影有多种方法,其对服药和摄片时间有不同的要求,应注意掌握。
    (1)常规法:造影前日晚8时开始服对比剂(碘番酸),间隔5min服1片,连续服6片(共3g),以后禁食。于服药后第12h即次日上午8时,透视观察胆囊影情况及确定胆囊体表位置,然后摄取胆囊片(第1张照片),服药后14h摄第2张照片,观察胆囊浓缩功能。若胆囊显影,即服高脂餐,并于脂餐后30、60、120min摄片,观察胆囊收缩情况和胆管显影情况。
    (2)双量法:为增加胆囊内对比剂浓度,口服双倍剂量的对比剂以提高显影效果。方法是在无油脂午餐后,分次服碘番酸3g,再于无油脂晚餐后服另外3g,次日上午8时进行摄片,其余同常规法。
    (3)连续法:又称追索法。常规法显影不佳或不显影,于检查日当晚再服碘番酸3g,于次日重复摄片。也可在常规法胆囊不显影,即刻服可溶性吡哕勃定6g,3h摄片,当日可完成检查。可能第一次血中只达到饱和,肝排泄少,第二次所服的对比剂大部分经肝脏排出,故约有30%的胆囊可显影。
    (4)分散法:将一般用量对比剂(如碘番酸3g)下午3时每隔1h服0.5g(6h内服完),于次日晨8或9时摄片。因当碘番酸在胆汁中的浓度高到一定水平后,血中浓度虽连续处于高水平,也不能使胆汁中浓度再增高,不会改善胆囊显影情况。但在较长时间内缓慢给对比剂,却可使胆汁内对比剂的较高浓度维持较长时间,可以增加胆囊内对比剂的存量,故有助于胆囊的显影。
    (5)快速法:将可溶性吡哕勃定(含碘量为61.4%)溶于水中,振荡混悬成乳剂立即服下,肠道内吸收率高,肝排泄快。口服后1.5~2.5h胆管内对比剂浓度达最高峰。所以口服后3~4h即可开始摄片,4~6h即完成全部检查。
    (6)直接胆管法:主要用于检查胆囊切除后胆管情况及对胆影葡胺有严重反应的患者,做法是一次口服双倍剂量或更大剂量的碘番酸,但胆管直接显影。通常早餐用清淡食物,然后服药,每隔5min服1片,1h内服完12片。服药后2h摄胆管片,每小时1片,共摄4片。
    (7)胆石染色法:常用于临床疑有胆结石而X线平片检查阴性者。服药方法有2d法,即第1d午餐及晚餐后各服碘番酸3g,第2d午餐、晚餐及睡前各服碘番酸3g,总量为15g,第3d摄片;4d法,即餐后服碘番酸1g,每日3次,连续4d,总量为12g,第5d摄胆区片;8d法,即每晨服碘番酸0.5g和阿片浸膏0.01g,目的使对比剂在肠内停留较长时间,便于吸收,连服8d,总量为4g,第9d摄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汤剂的服法。

    正确答案: (1)服药时间:一般宜在饭后30~60分钟时服药。
    ①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饭前1小时服药。
    ②润肠或泻下药宜饭前1小时空腹时服。
    ③病在下焦的宜饭前服;消食药宜饭后1小时服。
    ④发散解表药或对肠胃刺激性较大的以及病在上焦的宜饭后服。
    ⑤驱虫药、祛湿利水药宜早晨空腹时服。
    ⑥镇静安神药宜在睡前1小时服。
    ⑦疟疾药宜在发作前两小时服。
    (2)服药方法:一般宜温服,忌大热或过冷。解表药宜热服;祛寒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及治疗热性病症的宜冷服;止吐药是寒吐者宜热服,热吐者宜冷服,并少量多次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填空题
    汤剂的服法:分服法,(),(),连服。

    正确答案: 顿服,频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