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最远到达中东地区B 前两次的出访均至印度半岛南端为止C 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D 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

题目
单选题
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最远到达中东地区

B

前两次的出访均至印度半岛南端为止

C

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D

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


相似考题
更多“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B.明朝大臣刘大夏曾下令焚毁相关档案

    C.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D.郑和曾七次下西洋


    参考答案:A, D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五次下西洋即1417年5月到1419年8月,到达的地方最远.从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抵达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印度西南海岸、波斯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往返行程近2.2万千米.

  • 第2题:

    明成祖登基后曾派郑和出使西洋以加强同海外的联系,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正确的是( )。

    A.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于16世纪初
    B.郑和下西洋最远曾抵达地中海
    C.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晚
    D.郑和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

    答案:D
    解析:
    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于14世纪初,郑和下西洋最远没有到达地中海,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
    ,D项正确。故本题选择D。

  • 第3题:

    郑和七下西洋的重要意义是?


    正确答案: 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明朝与西洋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打通了中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和阿拉伯的海上通道,大大提高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声威,把朝贡贸易推到最鼎盛阶段。但是,这些航海活动从根本上没有与海洋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耗费国库巨额经费,除去带回供皇帝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和奇珍异宝外,没多少正常的海外贸易和商品交流。最终使明朝库藏空虚,难以为继,所以明成祖一死,大规模海外航行便骤然停顿下来。

  • 第4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先后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A、黄巾起义、王莽改制、淝水之战、安史之乱、郑和下西洋
    • B、王莽改制、黄巾起义、淝水之战、安史之乱、郑和下西洋
    • C、淝水之战、王莽改制、安史之乱、黄巾起义、郑和下西洋
    • D、安史之乱、王莽改制、淝水之战、黄巾起义、郑和下西洋

    正确答案:A,C,D

  • 第5题:

    我国历史上有郑和下西洋,请问郑和下了几次西洋?()

    • A、5次
    • B、6次
    • C、7次
    • D、8次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郑和船队在下西洋时绘制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真正科学的海图。

    • A、《郑和航海图》
    • B、《三宝航海图》
    • C、《郑和下西洋图》

    正确答案:A

  • 第7题:

    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和意义。


    正确答案: 郑和从1405年至1433年,奉命七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红海的海口和非洲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
    意义:
    第一,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第二,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亚非各国多遣使来中国建交及进行贸易;中国人到南洋去的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商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郑和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丰富了中国人的海外地理知识。

  • 第8题:

    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


    正确答案: 郑和是我国杰出的航海家。在靖难之役中,郑和从燕王起兵有功,朱棣赐他姓郑,提拔为内官监太监。为了发展对外关系,确立明朝宗主国地位,招抚海岛流民,袭剿海上盗寇,维护海上交通安全,明成祖特地派遣郑和下西洋,对亚非各国进行贸易和访问。从1405年(永乐三年)到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成为闻名世界的一件盛事。沟通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各国、非洲东海岸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大大提高了明代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他是世界航海家中的先导者。他到达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的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
    郑和下西洋也有复杂的原因,主要有“踪迹建文”说、“耀兵异域”说、稳定局势,发展友好说、经济原因为主说、政治原因为主说、双重目的说、加强文化交流说、针对帖木儿帝国说和建立回教同盟说等多种看法。应该说性质上还是以政治因素为主,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打击明朝逃到海外的敌对势力,扩大成祖和明朝的政治影响,并未受经济利益驱动,也没有海外殖民的意图。因此在成祖之后,再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行动了。

  • 第9题:

    简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


    正确答案: (1)明朝的建立和富强,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保证。
    (2)我国自秦汉以来就与南洋有密切的关系,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航海人员。
    (3)造船技术的发达。
    (4)过去曾有人根据自己在海外的见闻写成书示之于众。如汪大渊的《岛夷志略》。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和下西洋——安史之乱——赤壁之战——戊戌变法

    B

    赤壁之战——安史之乱——郑和下西洋——戊戌变法

    C

    安史之乱——戊戌变法——郑和下西洋——赤壁之战

    D

    安史之乱——赤壁之战——戊戌变法——郑和下西洋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先后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A

    黄巾起义、王莽改制、淝水之战、安史之乱、郑和下西洋

    B

    王莽改制、黄巾起义、淝水之战、安史之乱、郑和下西洋

    C

    淝水之战、王莽改制、安史之乱、黄巾起义、郑和下西洋

    D

    安史之乱、王莽改制、淝水之战、黄巾起义、郑和下西洋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明代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起,总共七次下西洋,长达28年的远航壮举,在1433年划上句点,郑和最初是受到______的指令下西洋?
    A

    明朝建文帝

    B

    明朝崇祯帝

    C

    明朝永乐帝

    D

    明朝洪武帝


    正确答案: A,C
    解析: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郑和奉永乐帝命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并于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 第13题:

    我国海运历史悠久,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较欧洲大航海时代早半个世纪,
    下列有关郑和七下西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
    B: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C: 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
    D: 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时间是1407年

    答案:D
    解析: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时间是1405年,于1407年返回。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

  • 第14题:

    明代郑和下西洋总共有几次?


    正确答案: 七次

  • 第15题:

    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错误的是?()

    • A、郑和有可能比哥伦布更早地发现美洲大陆。
    • B、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事。
    • C、郑和曾七次下西洋。
    • 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如何?


    正确答案: 郑和受朝廷派遣七下西洋,所率为大型皇家船队,每次船只多达300只,人员27000多人,郑和所乘“宝船”44丈长,合今120多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七下西洋,出使东南亚、南亚、中亚及非洲地区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这些地区大多数纳入明王朝直接或间接领属管理的区域,促成了明王朝天下“万国来朝”的繁盛局面的出现。

  • 第17题: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年。


    正确答案:公元1405

  • 第18题: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去的是()。

    • A、印度洋
    • B、大西洋
    • C、太平洋
    • D、北冰洋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郑和下西洋


    正确答案: 明成祖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从1405年——1433年,郑和受命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前后20余年,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红海的海口和非洲的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有着伟大的意义。

  • 第20题:

    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 B、明朝大臣刘大夏曾下令焚毁相关档案
    • C、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D、郑和曾七次下西洋

    正确答案:A,D

  • 第21题: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和()的()和()。


    正确答案:红海;非洲东海岸;索马里;肯尼亚

  • 第22题:

    判断题
    郑和下西洋曾到达大西洋。(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郑和率领船队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出发,经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到达印度西岸,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到达的是印度洋。

  • 第23题:

    填空题
    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现在的____。

    正确答案: 东南亚
    解析: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命郑和从江苏苏州的太仓刘家港起锚,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东南亚一带。

  • 第24题:

    填空题
    郑和曾奉命7次下西洋,到达____个国家,当时的“西洋”是指____的区域。

    正确答案: 30多,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解析:
    从公元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至1433年﹙明宣德8年﹚,郑和奉命率领庞大的由二百多艘海船、两万多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进行了七次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