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pD2为亲和力指数,是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用以表示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pD2越大,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越高。pA2为拮抗参数,其含义是指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并用时,拮抗药使加倍浓度的激动药仅引起原浓度激动药的同等效应,此时该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为pA2。pA2越大,竞争性拮抗作用越强。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试比较pD2与pA2的概念与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药物与受体亲和力最小的是( )。

    A. pD2=1
    B. pD2=3
    C. pD2=4
    D. pD2=6
    E. pD2=10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反映药物内在活性大小
    A. pD2 B. pA2 C .Cmax D a E .tmax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药动学参数。
    pA2定义为:使激动剂增加2个对数级所需要措抗剂浓度的负对数,用以衡量措抗剂的强度。pD2 值越大表示激动剂与受体的亲和力越大。a=0,无内在活性,a<1,内在活性有限,a接近于1,有较高 的内在活性。

  • 第3题:

    试比较SPECT与PET。


    正确答案: SPECT较之PET结构较简单,价格低,也不需要在医院内配置生产放射性核素的加速器。放射性药物的来源也较广,容易推广普及。SPECT能够进行放射性药物体内相对比较显像,但进行体内定量显像就比较困难,也不太准确。PET显像的优势在于:
    ①不用铅准直器,采用符合计数,可使灵敏度较SPECT提高10~20倍并能改善分辨率。②PET显像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多是组成人体的固有元素,是人体代谢必需的重要物质。例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组成成分,容易合成放射性药物而不影响其生物学性质,从而可以进行代谢显像,对体内重要代谢途经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③PET容易进行衰减校正和定量分析,SPECT定量分析就比较困难。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能得到断层影像,显像原理方面都是利用晶体[NaI(TI)或BGO]转换丁光子射线能量成荧光光子,并被光电倍增管探测和放大,得到与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分布、活性强弱一致的图像。

  • 第4题:

    试比较TST与ANDS,CMP与SUBS,MOV与MVN指令的区别。


    正确答案:(1)TST指令把两个操作数进行按位的与操作,并根据运算结果更新CPSR中的条件标志位的值。该指令通常用来检测是否设置了特定的位,一般操作数1是要测试的数据,而操作数2是一个位掩码。
    ANDS指令用于在两个操作数上进行逻辑与运算,并把结果放到目的寄存器中,操作数1应是一个寄存器,操作数2可以是一个寄存器,被移位的寄存器,或是1个立即数。该指令常用于设置操作数1的某些位。TST和ANDS两条指令都影响CPSR寄存器;TST指令不改变参与运算的数据,而ANDS指令对目的寄存器进行更新。
    (2)CMP指令用于把2个操作数进行比较,同时更新CPSR中条件标志位的值。该指令进行一次减法运算,但不保存运算结果,只更改条件标志位。标志位表示的是操作数1和操作数2 的关系(大、小、相等)。SUBS 指令用于把操作数1送去操作数2,并将结果存放到目的寄存器中。操作数1应是一个寄存器,操作数2可以是一个寄存器、被移位的寄存器、或是一个立即数。指令影响CPSR值。
    C.MP和SUBS指令都影响CPSR寄存器;CMP指令不保存运算结果,而SUBS指令可以保存运算结果,并且减数和被减数的值也不发生变化。
    (3)MOV指令将一个寄存器、被移位的寄存器或一个立即数的值装入目的寄存器内,可以指定相同的寄存器实现NOP的效果,还可以移位一个寄存器。
    MVN指令与MOV指令的不同之处是在传送数据之前先按位取反,即把一个被取反的值传送到目的寄存器中。

  • 第5题:

    概念教学中的比较是指()

    • A、将概念的肯定实例与否定实例进行比较
    • B、将概念的肯定实例的关键特征与否定实例的关键特征进行比较
    • C、将概念的肯定实例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进行比较
    • D、将概念的否定实例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C

  • 第6题:

    TCL法鉴别药物方法是()。

    • A、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死时间
    • B、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的比值
    • C、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斑点大小
    • D、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比移值
    • E、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斑点颜色

    正确答案:D

  • 第7题:

    试比较信息、载体和数据的概念。


    正确答案:信息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状态的内容描述。信息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可以为接收者(人或机器)识别的符号或信号称为数据。信息的效用在于对决策的影响,而数据的效用同在于它反映信息的内容并可为接收者识别。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两者“形影不离”。载体又称为媒体,是信息人信源(信息发送者)到信宿(信息接收者)的传递者。借助于载体,信息可以脱离信源而运动或存储。信息的内容与载体的性质无关,但数据的特征或物理形式与载体的性质有关。

  • 第8题:

    自然着火与被迫着火(点火)各有何特点?试比较之,着火温度与点火温度的概念有何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1)使可燃混合物整个容积同时达到某一温度,超过该温度,混合物便自动地、不再需要外界作用而着火达到燃烧状态。这种过程叫做自然着火。
    (2)在冷可燃混合物中,用一个不大的点热源,在某一局部地方点火,先引起局部着火燃烧,然后也自动地向其他地方传播,最终使整个混合物都达到着火温度,这叫做被迫着火。着火温度表示可燃混合物系统化学反应可以自动加速而达到自然着火的最低温度。点火温度与自然着火温度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即均指可以实现着火的最低温度,但在数值上,点火温度往往高于着火温度。

  • 第9题:

    问答题
    试分析比较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都强调学习的结果都是形成认知结构,学习是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
    不同点:(1)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构成认知结构的核心是一套类别及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目前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
    (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类目化过程,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转化、新知识的评价。而知识的表征有三种方式,动作再现表征、映象再现表征、符号再现表征。奥苏贝尔认为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需要把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把新知识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substantivE.、非人为(non-arbitrary)的联系,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心理机制是意义的同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TCL法鉴别药物方法是()。
    A

    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死时间

    B

    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的比值

    C

    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斑点大小

    D

    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比移值

    E

    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斑点颜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比较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概念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旅游资源一般泛指人们在履行游览过程中所感兴趣的各类事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比较范氏纤维分析方案与概略养分粗纤维分析方案,说明其意义?

    正确答案: 范氏纤维分析方案是利用阴离子和阳离子洗涤剂EDTA螯合剂建立的洗涤纤维法,分成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三个体系。NDF是中性洗涤液浸提后的残留物,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再经酸性洗涤剂浸提后的残留物为ADF,主要成分为木质素和纤维素,两者的差值可作为半纤维素的值。NDF法对去除细胞间的蛋白质很有效,测定不可溶性纤维的结果重复性高、适用性广、费用低,主要缺点是不能测定可溶性纤维,也不能完全去除淀粉,且过滤困难。
    粗纤维分析方案是采用稀酸稀碱的系列化浸提,干燥后的纤维质量只能代表一小部分的纤维含量,主要原因是酸碱对样品的煮沸浸解使半纤维素(80%)和木质素(50%~90%)水解流失,因而测定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食物或饲料中总纤维的含量。洗涤纤维相较于CF能比较准确地估测食物和饲料中总的纤维含量,并能把纤维类物质分解成它的主要组成成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反映激动药与受体的亲和力大小
    A. pD2 B. pA2 C .Cmax D a E .tmax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药动学参数。
    pA2定义为:使激动剂增加2个对数级所需要措抗剂浓度的负对数,用以衡量措抗剂的强度。pD2 值越大表示激动剂与受体的亲和力越大。a=0,无内在活性,a<1,内在活性有限,a接近于1,有较高 的内在活性。

  • 第14题:

    反映竞争性措抗药对其受体激动药的措抗强度
    A. pD2 B. pA2 C .Cmax D a E .tmax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药动学参数。
    pA2定义为:使激动剂增加2个对数级所需要措抗剂浓度的负对数,用以衡量措抗剂的强度。pD2 值越大表示激动剂与受体的亲和力越大。a=0,无内在活性,a<1,内在活性有限,a接近于1,有较高 的内在活性。

  • 第15题:

    试比较“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正确答案: 实际上,“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能完全等同。在我国学者看来,为了开展网络政务,即政府行政管理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各类政府行政管理业务,与此同时,为了开展这些网络政务,有必要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不断地重组,现有政府的组织结构也必须逐步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以适应网络经济和管理的需要。而“电子政府”则是与现有有形政府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结构形态,是电子政务发展到高度成熟的状态,是行政管理与服务的业务流程以及政府组织结构都已经做出充分的重组与调整,完全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之后的全新的政府组织结构形态。

  • 第16题:

    试结合工作实际谈学习比较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正确答案: (1)加深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吸取国外教育经验,为本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3)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
    (4)培养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教育现象的良好思维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17题:

    试分析比较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都强调学习的结果都是形成认知结构,学习是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
    不同点:(1)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构成认知结构的核心是一套类别及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目前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
    (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类目化过程,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转化、新知识的评价。而知识的表征有三种方式,动作再现表征、映象再现表征、符号再现表征。奥苏贝尔认为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需要把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把新知识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substantivE.、非人为(non-arbitrary)的联系,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心理机制是意义的同化。

  • 第18题:

    试比较凸轮传动与连杆传动的特点与应用。


    正确答案:1.连杆传动由于运动副内有间隙,当构件数目较多或精度较低时,运动积累误差较大,而且要设计精确实现任意运动规律较困难。凸轮传动与连杆传动相比,凸轮传动结构简单、紧凑,能方便地设计凸轮轮廓以实现从动件预期的运动规律。
    2.连杆传动构件相联处都是面接触,压强较小,磨损也小,因而能够用于重载,使用寿命较长,而且其接触表面是平面或圆柱面,加工简单,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而凸轮传动中齿廓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易磨损,不宜承受重载荷或冲击载荷。

  • 第19题:

    金属应变计与半导体应变计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异同?试比较应变计各种灵敏系数(指材料的和应变片的)概念的不同物理意义。


    正确答案: 相同点,两者都由外力作用产生形变而使得电阻变化。不同点,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而半导体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
    对于金属材料,灵敏系数Ko=Km=(1+2μ)+C(1-2μ)。前部分为受力后金属几何尺寸变化,一般μ≈0.3,因此(1+2μ)=1.6;后部分为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对于半导体材料,灵敏系数Ko=Ks=(1+2μ)+ πE。前部分同样为尺寸变化,后部分为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所致,而πE ≥(1+2μ),因此Ko=Ks=πE。

  • 第20题:

    问答题
    金属应变计与半导体应变计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异同?试比较应变计各种灵敏系数(指材料的和应变片的)概念的不同物理意义。

    正确答案: 相同点,两者都由外力作用产生形变而使得电阻变化。不同点,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而半导体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
    对于金属材料,灵敏系数Ko=Km=(1+2μ)+C(1-2μ)。前部分为受力后金属几何尺寸变化,一般μ≈0.3,因此(1+2μ)=1.6;后部分为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对于半导体材料,灵敏系数Ko=Ks=(1+2μ)+ πE。前部分同样为尺寸变化,后部分为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所致,而πE ≥(1+2μ),因此Ko=Ks=π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结合工作实际谈学习比较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正确答案: (1)加深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吸取国外教育经验,为本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3)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
    (4)培养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教育现象的良好思维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比较倾销与补贴的异同,阐明反倾销与反补贴对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意义。

    正确答案: 所谓倾销是指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口,并由此对国内已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
    构成倾销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低于正常价值的低价销售。
    (2)损害事实存在。
    (3)倾销与实质性损害有因果关系。
    所谓补贴是指政府为刺激出口,对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实行特殊政策,给予特殊的经济上或财政上的支持措施。
    构成补贴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补贴存在。
    (2)损害的存在。
    (3)补贴与损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倾销与补贴之间的共同点是:
    (1)两者都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做法”。
    (2)两者都会给进口国工业造成损害。
    倾销与补贴之间的区别是:补贴是政府的行为,给予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特殊的经济上或财政上的支持,而倾销是一种企业自身的行为。
    反倾销是指各国通过对倾销商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方式,限制进口的一种法律手段。
    反补贴是指进口国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工业,对不公平贸易的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一种法律手段。
    对外贸易秩序是指国家运用法律措施规范对外贸易竞争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与不公平交易,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从而形成对外贸易井然有序的发展局面。
    反倾销与反补贴对维护对外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1)反倾销与反补贴是国家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重要法律手段,可以克服行政手段的任意性。
    (2)由于倾销与补贴都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国家运用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措施,可以制止不公平交易,规范贸易竞争行为。
    (3)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的实施,可以维护国家宏观经济利益,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4)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的实施,可以限制进口,合理调节进出口贸易,避免对外贸易损失,保护本国工业。
    (5)反倾销与反补贴也是适应国际间发展贸易关系的需要,对维护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比较“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正确答案: 实际上,“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能完全等同。在我国学者看来,为了开展网络政务,即政府行政管理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各类政府行政管理业务,与此同时,为了开展这些网络政务,有必要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不断地重组,现有政府的组织结构也必须逐步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以适应网络经济和管理的需要。而“电子政府”则是与现有有形政府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结构形态,是电子政务发展到高度成熟的状态,是行政管理与服务的业务流程以及政府组织结构都已经做出充分的重组与调整,完全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之后的全新的政府组织结构形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