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问答题试述骨的构造。

题目
问答题
试述骨的构造。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其中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包括密质和松质两种;骨髓则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内及松质网眼内,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膜则是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内含丰富血管,对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起重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试述骨的构造。”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骨的构造。


    正确答案: 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其中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包括密质和松质两种;骨髓则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内及松质网眼内,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膜则是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内含丰富血管,对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起重要作用。

  • 第2题:

    试述车钩的构造?


    正确答案: 钩体和钩头,是用铸钢铸成的整体。钩头内有安装其他零件的空腔,钩体是四棱体,末端上下方向设有扁孔,在组装时用扁销与装有MX-1型缓冲器的钩尾框连结。钩头前部,通过钩舌销将钩舌安装在钩头的两个耳轴孔间。关闭时合并成钩状。为防止钩舌销窜出,在钩舌销下端钻有径向孔,并穿人开口销。钩舌就以钩舌销为轴转动,使车钩开闭。
    钩头下方有一方孔,由下而上地装入下钩锁销,并能上下窜动。下钩锁销的上端横轴,穿进钩锁铁下足的销孔中。用穿销将下钩锁销下端的孔与下作用钩的下解钩杠杆的铛孔连结起来,下解钩杠杆尾钩挂在钩头下专设的横销上。钩提杆头呈钩形,直接钩到下解钩杠杆中部。
    转动钩提杆,可拨动下解钩杠杆,使之以钩头下部的销轴为支点向上翘起,推动下钩锁销,顶起钩锁铁,使车钩解锁。
    钩舌锁铁是一个弯曲形铸钢件,横置于钩头空腔钩舌尾后面的槽内,并可以摆动。当钩锁铁被下钩锁销抬起时,钩锁铁上斜面使钩舌锁铁转动一角度,推动钩舌转动到全开位置。

  • 第3题:

    试述死亡细胞壁的构造。


    正确答案:初生壁P、次生壁外层S1、中层S2、内层S3,瘤层,还有两细胞共有的胞间层ML,三个或四个细胞共有的细胞角隅CC,细胞壁上还有纹孔,胞间联丝等结构。

  •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淡水虾类的形态构造以及形态构造与功能的适应。

    正确答案: 腹肢原肢2节,内﹑外肢不分节,在虾类中是主要运动器官,也叫游泳足;腹部很发达适应游泳生活,一些腹部扁平种适应底栖爬行生活;第1触角柄部3节,基节基部背面有平衡囊,保持身体的平衡;游泳生活的种类常有柄刺;第3节末端有2鞭(部分虾类为3鞭),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游泳生活的种类和爬行生活的虾类的第2触角多有发达的鳞片(外肢);内肢为触鞭,原肢基部有排泄器官即触角腺的开口;第1小颚原肢内侧扩大成颚基,触须1节或2~3节。第2小颚外肢很发达,形成颚舟叶,在鳃室内不停摆动,而产生不断的水流,供呼吸之用;颚足3对都是十足目帮助摄食的附肢,外肢多为鞭状,游泳生活的种类第3对颚足内肢长大,足状;虾类中雄性常在第2对腹肢内肢的内侧有1个雄性附肢,可用来区分两性个体;尾肢发达,各肢的内肢内侧又有1个小的内附肢,它上面的小钩可将左右肢连在一起,利于游泳活动.腹肢发达,共6对,末对特化成尾肢,与尾节共同形成尾扇,掌握游泳的方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骨的构造和形态。

    正确答案: 每个骨块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以及关节软骨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骨有不同的形态,基本可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骨的构造。

    正确答案: 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其中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包括密质和松质两种;骨髓则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内及松质网眼内,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膜则是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内含丰富血管,对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起重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试述肾(kidney)的构造。


    正确答案:在肾的额状切面上可见肾的构造包括肾实质和容纳在由肾实质围成的肾窦内的一系列结构。
    肾实质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皮质主要位于实质的浅部,还包括伸入肾锥体之间的肾柱,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髓质位于肾实质的深部,由许多小管道组成,它们构成15-20个肾锥体,肾锥体的基底朝向皮质,尖端钝圆,朝向肾窦,称肾乳头。肾乳头的顶端有乳头孔。
    肾窦内容纳着一系列结构:
    ①肾的排泄管,7~8个呈漏斗状的肾小盏,肾小盏包绕着肾乳头,以承接由乳头孔排出的尿液。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每肾约2~3个肾大盏,再汇合成一个漏斗状的肾盂。
    ②肾的血管
    ③脂肪等。

  • 第8题:

    试述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正确答案: (1)设置要求。构造柱不单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坪以下500mm的基础内,或锚固在室外地坪以下500mm的地圈梁或基础梁内,构造柱的上部应伸入顶层圈梁或女儿墙压顶内,以形成封闭的骨架。
    (2)断面与配筋要求。一般为240mm³240mm、240mm³360mm等,最小断面为240mm³180mm。竖向钢筋一般用4φ12,箍筋φ6间距不大于200mm,每层楼的上下各500mm处为箍筋加密区,其间距加密至100mm。
    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超过6层,设计烈度为8度超过5层及设计烈度为9度时,构造柱纵筋宜采用4φ14,箍筋直径不小于φ8,间距不大于200mm,并且一般情况下房屋四角的构造柱钢筋直径均较其他构造柱钢筋直径大一个等级。
    (3)砌筑要求。“先墙后柱”是指先砌墙体,后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15)拉结钢筋是指柱内沿墙高每500mm伸出2φ6锚拉筋和墙体连接,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0m,若遇到门窗洞口,压长不足1.0m时,则应有多长压多长,使墙柱形成整体构造柱两侧的墙体应“五进五出”,即沿柱高度方向每300mm(5皮砖)高伸出60mm,每300mm高再收回60mm,形成“马牙槎”。

  • 第9题:

    试述骨的构造和功能特点如何?


    正确答案:骨由骨膜、骨质、骨髓3部分构成。骨膜在新鲜骨(除关节面外)中,骨的内外表面都覆有致密结缔组织膜,分别称骨外膜和骨内膜。骨外膜很坚韧,富有神经和血管,分为内外两层,其外层致密、内层较疏松。内层中有一种细胞叫成骨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可以参加骨质的形成。骨内膜是薄层的结缔组织,其内有破骨细胞。因此,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和修复都有重要的作用。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分布在骨的表面,结构致密坚硬,由规则而紧密排列的骨板组成,具有很强的抗压、抗扭曲能力。骨松质分布在骨密质的内面及长骨两端,结构疏松,由相互交织成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构成。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位于长骨两端、扁骨和短骨等的松质内,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在长骨的骨体内为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但在大量失血和恶性贫血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红骨髓,执行造血功能。
    骨的功能有:①骨与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有支持人体的软组织(如肌肉、脏器等)和承担身体局部及全身重量的功能。②骨被肌肉收缩牵引,可绕关节轴转动,使人体局部或整体产生各种各样的运动。因此,骨是人体运动的杠杆。③骨有保护功能,例如颅骨保护脑;胸廓保护心、肺等。④骨内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⑤骨是钙、磷的储备仓库。人体大多数组织中含有钙(包括血液)。在100ml血液中仅有6mg钙,而100g骨中有10g钙。在正常情况下,骨与血液含钙量保持平衡状态。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骨的构造和功能特点如何?

    正确答案: 骨由骨膜、骨质、骨髓3部分构成。骨膜在新鲜骨(除关节面外)中,骨的内外表面都覆有致密结缔组织膜,分别称骨外膜和骨内膜。骨外膜很坚韧,富有神经和血管,分为内外两层,其外层致密、内层较疏松。内层中有一种细胞叫成骨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可以参加骨质的形成。骨内膜是薄层的结缔组织,其内有破骨细胞。因此,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和修复都有重要的作用。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分布在骨的表面,结构致密坚硬,由规则而紧密排列的骨板组成,具有很强的抗压、抗扭曲能力。骨松质分布在骨密质的内面及长骨两端,结构疏松,由相互交织成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构成。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位于长骨两端、扁骨和短骨等的松质内,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在长骨的骨体内为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但在大量失血和恶性贫血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红骨髓,执行造血功能。
    骨的功能有:①骨与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有支持人体的软组织(如肌肉、脏器等)和承担身体局部及全身重量的功能。②骨被肌肉收缩牵引,可绕关节轴转动,使人体局部或整体产生各种各样的运动。因此,骨是人体运动的杠杆。③骨有保护功能,例如颅骨保护脑;胸廓保护心、肺等。④骨内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⑤骨是钙、磷的储备仓库。人体大多数组织中含有钙(包括血液)。在100ml血液中仅有6mg钙,而100g骨中有10g钙。在正常情况下,骨与血液含钙量保持平衡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正确答案: (1)设置要求。构造柱不单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坪以下500mm的基础内,或锚固在室外地坪以下500mm的地圈梁或基础梁内,构造柱的上部应伸入顶层圈梁或女儿墙压顶内,以形成封闭的骨架。
    (2)断面与配筋要求。一般为240mm³240mm、240mm³360mm等,最小断面为240mm³180mm。竖向钢筋一般用4φ12,箍筋φ6间距不大于200mm,每层楼的上下各500mm处为箍筋加密区,其间距加密至100mm。
    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超过6层,设计烈度为8度超过5层及设计烈度为9度时,构造柱纵筋宜采用4φ14,箍筋直径不小于φ8,间距不大于200mm,并且一般情况下房屋四角的构造柱钢筋直径均较其他构造柱钢筋直径大一个等级。
    (3)砌筑要求。“先墙后柱”是指先砌墙体,后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15)拉结钢筋是指柱内沿墙高每500mm伸出2φ6锚拉筋和墙体连接,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0m,若遇到门窗洞口,压长不足1.0m时,则应有多长压多长,使墙柱形成整体构造柱两侧的墙体应“五进五出”,即沿柱高度方向每300mm(5皮砖)高伸出60mm,每300mm高再收回60mm,形成“马牙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活动构造,试述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活动构造是指晚第四纪或晚更新世以来,即距今10-12万年以来有过活动、现在仍在活动,未来也有可能活动的构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