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述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铺放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预应力筋张拉的一般操作过程为:调整预应力筋长度()。

    A、 初始张拉
    B、 正式张拉
    C、 持荷
    D、 铺放预应力筋
    E、 锚固

    答案:A,B,C,E
    解析:

  • 第2题:

    肋梁楼盖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设计无要求时,通常是(  )。

    A、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
    B、板中的无黏结筋须集中张拉
    C、粱中的无黏结筋须同时张拉
    D、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

    答案:A
    解析:
    2017版教材P139页原文是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通常,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板中的无粘结筋可依次张拉,梁中的无粘结筋可对称张拉 。

  • 第3题:

    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的一般操作过程为:调整预应力筋长度( )。

    A.初始张拉

    B.正式张拉

    C.持荷

    D.铺放预应力筋

    E.锚固

    答案:A,B,C,E
    解析:
    P41-47

  • 第4题:

    试述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张拉与锚固方法。


    正确答案: 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张拉与后张法带有螺丝杆锚具的有黏结钢丝束张拉相似
    1.超张拉方法
    2.应力控制方法

  • 第5题:

    试述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防火及防腐措施。


    正确答案: 在混凝土施工中,不得使用含明氯离子的外加剂,锚固区后浇混凝土或砂浆不得含有氯化物。在预应力筋全长上及锚具与连接套管的连接部位,外包材料应连续,封闭且能防水。
    无黏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及时对锚固区进行保护。对镦头锚具,应先用油枪通过锚杯注油孔向连接套管内注入足量的防腐油脂,然后用防腐油脂将锚杯内充填密实,并用塑料或金属帽盖严,再在锚具及承压板表面涂以防水涂料,对夹片锚具,可先切除外露无黏结预应力筋多余的长度,然后在锚具及承压板表面涂以防水材料。处理后的无黏结预应力筋锚固区,应用后浇膨胀混凝土或低收缩防水砂浆或环氧砂浆密封。在浇筑砂浆前,宜在槽口内壁涂以环氧树脂类黏结剂。锚固区也可用后浇的外包钢筋混凝土圈梁进行封闭。外包圈梁不宜突出在外墙以外。
    对不能使用混凝土或砂浆包裹层的部位,应对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锚具全涂以与无黏结预应力筋涂料层相同的防腐油脂,并用具有可靠防腐和防火性能的保护套将锚具全部密闭。

  • 第6题:

    无黏结预应力筋如何制作?


    正确答案: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制作,一般采用挤塑涂层工艺。钢绞线(或钢丝塑)经给油装置涂油后,通过塑料挤出机的机头出口处,塑料熔融物被挤成管状包覆在钢绞线上,经冷却水槽塑料套管硬化,即形成无黏结预应力筋;牵引机继续将钢绞线牵引至收线装置,自动排列成盘卷。

  • 第7题:

    无黏结预应力施工中,当曲线无黏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 )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 A、20
    • B、25
    • C、30
    • D、35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下说法正确是()

    • A、对承受轴心压力的构件,所有预应力筋应同时放张
    • B、对承受偏心预压应力的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应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在同时放张预应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
    • C、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进行放张
    • D、先放张直径较粗的预应力筋,在放张直径较细的预应力筋
    • E、先放张直径较细的预应力筋,在放张直径较粗的预应力筋

    正确答案:A,B,C,E

  • 第9题:

    问答题
    无黏结预应力筋如何制作?

    正确答案: 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制作,一般采用挤塑涂层工艺。钢绞线(或钢丝塑)经给油装置涂油后,通过塑料挤出机的机头出口处,塑料熔融物被挤成管状包覆在钢绞线上,经冷却水槽塑料套管硬化,即形成无黏结预应力筋;牵引机继续将钢绞线牵引至收线装置,自动排列成盘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预应力筋的放张的要求和方法预应力筋放张过程是预应力的传递过程,是先张法构件能否获得良好质量的一个重要生产过程。应根据放张要求,确定合理的放张顺序、放张方法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1)放张要求
    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对于重叠生产的构件,要求最上一层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进行预应力筋的放张。
    (2)放张顺序
    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专门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承受轴心预压力的构件(如压杆、桩等),所有预应力筋应同时放张;
    2)对承受偏心预压力的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
    3)当不能按上述规定放张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地放张,以防止放张过程中构件发生翘曲、裂纹及预应力筋断裂等现象;
    4)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宜由放张端开始,逐次切向另一端。
    (3)放张方法
    对于预应力钢丝混凝土构件,分两种情况放法。配筋不多的预应力钢丝放张采用剪切、割断和熔断的方法自中间向两侧逐根进行,以减少回弹量,利于脱模。配筋较多的预应力钢丝放张采用同时放张的方法,以防止最后的预应力钢丝因应力突然增大而断裂或使构件端部开裂。
    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放张应缓慢进行。配筋不多的预应力钢筋,可采用逐根加热熔断或借预先设置在钢筋锚固端的楔块等单根放张。配筋较多的预应力钢筋,所有钢筋应同时放张,放张可采用楔块或砂箱等装置进行缓慢放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铺放要求。

    正确答案: 无黏结预应力筋位置的垂直偏差,在板内为±5mm,在梁内为±10mm。筋,支撑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1.0m;对于5根或更多无黏结预应力筋组成的集束预应力筋,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1.2m;用于支撑平板中单根无黏结预应力筋的支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m。支撑钢筋应采用Ⅰ级钢筋。
    无黏结预应力筋的位置宜保持顺直;铺放双向配置无黏结预应力筋时,应对每个纵横筋交叉点相应的两个标高进行比较;对各交叉点标高较低无黏结预应力筋应先进行铺放,标高较高的次之,以避免两个方向的无黏结预应力筋相互穿插铺放,敷设的各种管线不应将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垂直位置抬高或压低;当集束配置多根无黏结预应力筋时,应保持平行走向,防止相互扭绞;无黏结预应力筋采取竖向或螺旋形铺放时,应有定位支架或其它构造措施控制位置。
    在板内无黏结预应力筋可分两侧绕过开洞处铺放。无黏结预应力筋距洞口不宜小于150mm,水平便宜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6.5m。洞口边应配置构造筋加强。当板上空洞较大时,需要在洞口处中断一些预应力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无黏结预应力施工中,当曲线无黏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 )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A

    20

    B

    25

    C

    30

    D

    3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地震区,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时,下列方式中最好的是( )。

    A.用有黏结预应力筋配筋
    B.用有黏结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筋
    C.用无黏结预应力筋配筋
    D.用无黏结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筋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一般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施工中的主要工作是( )。

    A.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铺设
    B.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孔道灌浆
    C.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D.张拉程序和方式要符合设计要求

    答案:A
    解析: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施工中的主要工作有:(1)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铺设;(2)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端头承压板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用钉子固定在端模板上或用点焊固定在钢筋上,确保无粘结预应力曲线筋或折线筋末端的切线与承压板相垂直,并确保就位安装牢固,位置准确,(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 第15题:

    在地震区,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时,下列哪一种方式最好?( )

    A.用有黏结预应力筋配筋
    B.用有黏结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筋
    C.用无黏结预应力筋配筋
    D.用无黏结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筋

    答案:B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5.4条第3款: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应配有足够的非预应力钢筋。附录C.0.3:抗震设计时,后张预应力框架、门架、转换大梁,宜采用有黏结预应力筋。

  • 第16题: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序为()

    • A、台座准备→铺放预应力筋→张拉→安装模板
    • B、台座准备→铺放预应力筋→安装模板→张拉
    • C、台座准备→安装模板→铺放预应力筋→张拉
    • D、安装模板→台座准备→铺放预应力筋→张拉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试述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铺放要求。


    正确答案: 无黏结预应力筋位置的垂直偏差,在板内为±5mm,在梁内为±10mm。筋,支撑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1.0m;对于5根或更多无黏结预应力筋组成的集束预应力筋,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1.2m;用于支撑平板中单根无黏结预应力筋的支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m。支撑钢筋应采用I级钢筋。
    无黏结预应力筋的位置宜保持顺直;铺放双向配置无黏结预应力筋时,应对每个纵横筋交叉点相应的两个标高进行比较;对各交叉点标高较低无黏结预应力筋应先进行铺放,标高较高的次之,以避免两个方向的无黏结预应力筋相互穿插铺放,敷设的各种管线不应将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垂直位置抬高或压低;当集束配置多根无黏结预应力筋时,应保持平行走向,防止相互扭绞;无黏结预应力筋采取竖向或螺旋形铺放时,应有定位支架或其它构造措施控制位置。
    在板内无黏结预应力筋可分两侧绕过开洞处铺放。无黏结预应力筋距洞口不宜小于150mm,水平便宜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6.5m。洞口边应配置构造筋加强。当板上空洞较大时,需要在洞口处中断一些预应力筋。

  • 第18题:

    张拉一般操作过程为:调整预应力筋长度、( )。

    • A、铺放预应力筋
    • B、初始张拉
    • C、正式张拉
    • D、持荷
    • E、锚固

    正确答案:B,C,D,E

  • 第19题:

    当设计无要求时,关于无黏结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
    • B、梁中的无黏结筋可按顺序张拉
    • C、板中的无黏结筋可按顺序张拉
    • D、当曲线无黏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7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关于预应力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的75%
    • B、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无顺序可言
    • C、当设计无要求时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可以任意定
    • D、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由另一端切向放张端
    • E、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宜由放张端开始逐次切向另一端

    正确答案:A,E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张拉与锚固方法。

    正确答案: 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张拉与后张法带有螺丝杆锚具的有黏结钢丝束张拉相似。
    1.超张拉方法
    2.应力控制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防火及防腐措施。

    正确答案: 在混凝土施工中,不得使用含明氯离子的外加剂,锚固区后浇混凝土或砂浆不得含有氯化物。在预应力筋全长上及锚具与连接套管的连接部位,外包材料应连续,封闭且能防水。无黏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及时对锚固区进行保护。对镦头锚具,应先用油枪通过锚杯注油孔向连接套管内注入足量的防腐油脂,然后用防腐油脂将锚杯内充填密实,并用塑料或金属帽盖严,再在锚具及承压板表面涂以防水涂料,对夹片锚具,可先切除外露无黏结预应力筋多余的长度,然后在锚具及承压板表面涂以防水材料。处理后的无黏结预应力筋锚固区,应用后浇膨胀混凝土或低收缩防水砂浆或环氧砂浆密封。在浇筑砂浆前,宜在槽口内壁涂以环氧树脂类黏结剂。锚固区也可用后浇的外包钢筋混凝土圈梁进行封闭。外包圈梁不宜突出在外墙以外。
    对不能使用混凝土或砂浆包裹层的部位,应对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锚具全涂以与无黏结预应力筋涂料层相同的防腐油脂,并用具有可靠防腐和防火性能的保护套将锚具全部密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当设计无要求时,关于无黏结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

    B

    梁中的无黏结筋可按顺序张拉

    C

    板中的无黏结筋可按顺序张拉

    D

    当曲线无黏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7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无黏结预应力施工要求。通常,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板中的无黏结筋可依次张拉,梁中的无黏结筋可对称张拉。当曲线无黏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35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当长度超过7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正式张拉之前,宜用千斤顶将无黏结预应力筋先往复抽动1~2次后再张拉,以降低摩阻力。

  • 第24题:

    多选题
    张拉一般操作过程为:调整预应力筋长度、( )。
    A

    铺放预应力筋

    B

    初始张拉

    C

    正式张拉

    D

    持荷

    E

    锚固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