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高梁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大豆及其饼粕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


    正确答案: (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TI可引起生长抑制、胰腺肥大和胰腺增长,甚至产生腺瘤。
    (2)大豆凝集素(SBA.
    (3)胃肠胀气因子
    (4)植酸
    (5)脲酶
    (6)大豆抗原

  • 第2题:

    高粱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

    • A、单宁
    • B、皂苷
    • C、氢氰酸
    • D、红细胞凝集素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大豆饼中的抗营养物质主要是游离棉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抗营养因子


    正确答案:饲料中存在某些能够破坏营养成分或阻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 第5题:

    豆类的抗营养因子?


    正确答案: 蛋白酶抑制剂、豆腥味、胀气因子、植酸、皂甙和异黄酮、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 第6题:

    豆类中的抗营养素是指()。

    • A、植酸
    • B、胀气因子
    • C、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 第7题:

    豆类中的抗营养因子有()、()、()和()。


    正确答案:蛋白酶抑制剂;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豆腥味;植酸

  • 第8题:

    列举大豆中常见的抗营养因子(至少5种)及每种抗营养因子对人体的负面作用?


    正确答案: 胰蛋白酶抑制剂(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胀气因子(胀气、腹泻)、
    凝血素(凝固动物体中的红血球)、
    植物凝集素、皂苷等。

  • 第9题:

    简述蔬菜水果中的抗营养因子。


    正确答案: 皂角苷——有溶血作用,分大豆皂角苷和茄碱草酸
    亚硝酸盐——许多蔬菜有硝酸盐,蔬菜腐烂时产生亚硝酸盐;腌制时间短放盐少的腌菜亚硝酸盐含量高
    生物碱——新鲜黄花菜中含秋水仙碱,在体内会氧化成有毒性的二秋水仙碱

  • 第10题:

    单选题
    高粱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  )。
    A

    单宁

    B

    皂苷

    C

    氢氰酸

    D

    红细胞凝集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具有削弱和破坏营养素功能的物质称为抗营养因子,如:单宁、植酸等。A项,高粱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主要为单宁。

  • 第11题:

    单选题
    高梁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
    A

    单宁

    B

    皂苷

    C

    氢氰酸

    D

    红细胞凝集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列举大豆中常见的抗营养因子(至少5种)及每种抗营养因子对人体的负面作用?

    正确答案: 胰蛋白酶抑制剂(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胀气因子(胀气、腹泻)、
    凝血素(凝固动物体中的红血球)、
    植物凝集素、皂苷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如何消除其影响?


    正确答案: 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是胰蛋白酶抑制素,其本身也是一种蛋白质,能够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它有很强的耐热性,若需较快的降低其活性,则要经100℃以上的温度处理。一般认为,要使大豆中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比较高,至少要钝化80%以上的胰蛋白酶抑制素。

  • 第14题:

    饲料中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影响动物对营养的利用,花生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为(),棉粕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为()。


    正确答案:抗胰蛋白酶;棉酚

  • 第15题: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素主要有()、胀气因子、植酸、()。


    正确答案:蛋白酶抑制剂(PI);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 第16题:

    饲料抗营养因子是怎样产生的?请列出8种以上的抗营养因子。


    正确答案:产生:
    1、动物缺乏合适的消化酶和代谢酶(由遗传决定。有些消化酶和代谢酶不被诱导)
    2、饲料中存在某些能够破坏营养成分或阻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即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聚素、单宁、植酸、硫葡萄糖苷(甙)、芥子碱、棉酚、胃肠胀气因子、抗维生素因子、生氰糖苷、硝酸盐。

  • 第17题:

    试论述大豆的营养特点,它有哪些抗营养因子。


    正确答案:1、大豆营养成分丰富:①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除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不足外,大豆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动物蛋白质相似,接近人体需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②大豆所含脂肪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且以亚油酸最多,高达50%,油酸达30%以上。此外,大豆油中还含有1.64%的磷脂和具有较强抗氧化功能的维生素E。③大豆中含碳水化合物量为25%-30%,其中一半是可供利用的淀粉、阿拉伯糖、半乳聚糖和蔗糖,而另一半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气,引起腹胀。但同时也是肠内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因子,因而无碍健康。④矿物质:富含钙、磷、钾、镁,并有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硒,但大豆中矿物质生物利用率低。⑤维生素:各种B族维生素含量都较高,尤以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含量丰富;豆油中还含有维生素E,干大豆中不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D。⑥此外,大豆中还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如大豆皂苷、大豆黄酮、大豆异黄酮(一种植物雌激素)、大豆固醇等,能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细菌、抗病毒、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保护心脑血管;以及大豆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2、大豆的抗营养因素:①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人体内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等的活性,故生大豆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很低。采取加热处理使其失活。②脂肪氧化酶:不仅引起豆腥味,且在储藏中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酸败和胡萝卜素的损失。③植物红细胞凝集素PHA:一种有毒糖蛋白,能够特异性地与人体和动物红细胞结合,使红细胞发生凝聚作用,影响生长。适当湿热处理可失活。④植酸:大豆中所含的大量植酸会妨碍钙、铁、镁、锌等的吸收。⑤抗维生素因子:生大豆中含有抗维生素因子,具有破坏多种维生素的作用,加热可除去这些有害因素。⑥胀气因子:豆类所含有的棉籽糖、水苏糖经大肠杆菌的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等,使人腹胀不适,过去也作为抗营养因素对待,实际上它们对营养吸收并无妨碍,还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 第18题:

    在大豆中,存在抗营养因素有胰蛋白抑制素、()、植酸、()、抗维生素因子等。


    正确答案:红细胞凝聚素;致甲状腺肿素

  • 第19题:

    钢筋混凝土梁中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

    • A、提高梁的强度
    • B、提高梁的抗裂度
    • C、降低梁的强度
    • D、增加梁的变形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在大豆的多种抗营养因子中,()对豆制品的营养价值的影响最大。

    • A、血细胞凝集素(Hg)
    • B、胰蛋白酶抑制素(TI)
    • C、抗维生素因子
    • D、致甲状腺肿素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说明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大豆中存在哪些抗营养因子


    正确答案: 大豆的营养价值:
    (1)大豆的蛋白质高达40%,最优质的大豆甚至可以达到50%,大豆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但含硫氨基酸不足,然而赖氨酸较丰富,所以是谷类蛋白的理想氨基酸互补食品。大豆蛋白的酶水解产物与磷脂或壳聚糖结合可以改善胆固醇的代谢。大豆蛋白可以作为不饱和脂肪酸的调节剂。
    (2)大豆中脂肪含量为18.4%,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51.7~57%,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用。其中植物性胆固醇,具有控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的作用,而且大豆脂肪能减少动脉上胆固醇的沉积,防止动脉硬化,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血块在心脑血管的内凝或积聚,从而有助于预防中风和心血管疾病。大豆中卵磷脂,可除去附在血管壁的胆固醇,维持血管壁的柔软性,卵磷脂中的胆碱多,可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的脂肪,预防脂肪肝。所以大豆是高质量脂肪的重要来源。
    (3)大豆中还含有较多的钙和硫胺素,核黄素。
    (4)大豆纤维中含有75%的食物纤维,由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组成。大豆纤维素对血中胆固醇、血糖、胰岛素标准加以调整,可以降低大肠或直肠癌的发病率。
    (5)大豆中皂素有亲水性及亲油性作用,能与体内脂肪结合,并溶于血液中,排出体外,从而防止体内产生过多氧化脂质、抑制脂肪的合成与吸收、并促进脂肪的分解。
    (6)大豆中的异黄酮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能力和强抗氧化活性。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
    (1)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PI)豆科植物中含有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13种蛋白酶,统称为蛋白酶抑制剂。
    (2)豆腥味大豆中固有的,有些人比较敏感,因而影响产品销路。
    (3)赖氨酸基丙氨酸大豆蛋白质在碱性作用下可形成赖氨酸基丙氨酸,可致小鼠肾损伤。
    (4)植物红细胞凝血素(PHA.,能凝集人和动物血红细胞的一种蛋白质,也是一种影响动物生长的因素,加热可使之破坏。
    (5)胀气因素大豆中存在的水苏糖与棉籽糖等寡聚糖,不能消化,但能被肠道微生物发酵产气,引起胀肚。
    (6)抗维生素生大豆中有抗维生素A、D、E、B6和B12等物质,统称为抗维生素。
    (7)植酸植酸可与矿物质螯合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通过大豆发芽,使植酸酶活性增强,分解植酸,从而提高大豆中铁、锌、钙、镁等的生物利用率。

  • 第22题:

    填空题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素主要有()、胀气因子、植酸、()。

    正确答案: 蛋白酶抑制剂(PI),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饲料中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影响动物对营养的利用,花生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为(),棉粕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为()。

    正确答案: 抗胰蛋白酶,棉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说明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大豆中存在哪些抗营养因子

    正确答案: 大豆的营养价值:
    (1)大豆的蛋白质高达40%,最优质的大豆甚至可以达到50%,大豆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但含硫氨基酸不足,然而赖氨酸较丰富,所以是谷类蛋白的理想氨基酸互补食品。大豆蛋白的酶水解产物与磷脂或壳聚糖结合可以改善胆固醇的代谢。大豆蛋白可以作为不饱和脂肪酸的调节剂。
    (2)大豆中脂肪含量为18.4%,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51.7~57%,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用。其中植物性胆固醇,具有控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的作用,而且大豆脂肪能减少动脉上胆固醇的沉积,防止动脉硬化,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血块在心脑血管的内凝或积聚,从而有助于预防中风和心血管疾病。大豆中卵磷脂,可除去附在血管壁的胆固醇,维持血管壁的柔软性,卵磷脂中的胆碱多,可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的脂肪,预防脂肪肝。所以大豆是高质量脂肪的重要来源。
    (3)大豆中还含有较多的钙和硫胺素,核黄素。
    (4)大豆纤维中含有75%的食物纤维,由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组成。大豆纤维素对血中胆固醇、血糖、胰岛素标准加以调整,可以降低大肠或直肠癌的发病率。
    (5)大豆中皂素有亲水性及亲油性作用,能与体内脂肪结合,并溶于血液中,排出体外,从而防止体内产生过多氧化脂质、抑制脂肪的合成与吸收、并促进脂肪的分解。
    (6)大豆中的异黄酮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能力和强抗氧化活性。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
    (1)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PI)豆科植物中含有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13种蛋白酶,统称为蛋白酶抑制剂。
    (2)豆腥味大豆中固有的,有些人比较敏感,因而影响产品销路。
    (3)赖氨酸基丙氨酸大豆蛋白质在碱性作用下可形成赖氨酸基丙氨酸,可致小鼠肾损伤。
    (4)植物红细胞凝血素(PHA.,能凝集人和动物血红细胞的一种蛋白质,也是一种影响动物生长的因素,加热可使之破坏。
    (5)胀气因素大豆中存在的水苏糖与棉籽糖等寡聚糖,不能消化,但能被肠道微生物发酵产气,引起胀肚。
    (6)抗维生素生大豆中有抗维生素A、D、E、B6和B12等物质,统称为抗维生素。
    (7)植酸植酸可与矿物质螯合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通过大豆发芽,使植酸酶活性增强,分解植酸,从而提高大豆中铁、锌、钙、镁等的生物利用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