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改革
其基本内容有:①强烈关注财政控制、成本核算、钱有所值和效率问题,关心信息系统的完善;②建立更强有力的一般管理中心,权力向资深管理者转移;③强调对顾客负责,让非公共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④解除劳动力市场的规制,加快工作步伐,采用绩效工作制以及短期聘用合同;⑤雇员自我调节权力的减少,权力向管理者转移,吸收部分雇员参与管理过程,采用更透明的管理形式;⑥增加更具有企业管理色彩的授权,强调责任制;⑦采用公司治理的新形式,权力向组织战略顶层转移等。
(2)以小型化与分权为目标的改革
其主要内容有:①从以市场为中心向更精致和更成熟的准市场扩展;②从层级管理向合同管理的转变;③较松散的合同管理形式的出现;④小战略核心与大操作边缘的分离,市场检验和非战略职能的合同承包;⑤公共资助与独立部门供应相对分离,购买者和提供者分离组织以及作为一种新组织形式——购买型组织的出现;⑥从标准化的服务向灵活多样的服务系统的转变等。
(3)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的改革
其主要内容有:①在由下而上的形式中,强调组织发展和组织学习,将组织文化看做一种组织发展的黏合剂;②强调由结果判断绩效,主张分权和非中心化。在由上而下的形式中,努力促进组织文化的变迁,管理组织变迁项目;③重视领导魅力的影响和示范作用;④公司口号、使命、声明和团结的加强,一种明确的交往战略,一种更具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等。
(4)以公共服务取向为目标的改革
其基本内容有:①主要关心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②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的愿望、要求和利益,以使用者的声音作为反馈回路;③主张将权力由指派者转移到民选的地方委员会;④强调对日常服务提供的全社会学习过程;⑤要求连续不断的公共服务的使命与价值,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制等。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简述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共同趋势和特点


    正确答案:(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
    (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
    (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
    (4)强化综合协凋行政管理杌构及其职能
    (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

  • 第2题:

    下列属于当代西方政府改革主要内容的有()。

    • A、政府职能的优化
    • B、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 C、分权
    • D、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简述当代各国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20世纪最后20年,西方各国政府掀起了以追求3E目标的新公共管理为特征的政府改革热潮。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政府职能优化。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政府从大量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一些职能交给社会,由第三部门、私营机构去承担,政府则关注法律制定、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B.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政府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主要采取以下形式:I政府业务合同外包。II以私补公,建立与私营企业伙伴关系。III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授权社区建立各种公共事业。
    C.分权改革。实行分权和权力下放,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及中央内部上下级关系。
    D.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政府内部体制改革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尤其是商业管理技术重塑政府,建立市场化、企业化政府。
    E.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放松管制、公共管理者的非职业化、绩效评估以及灵活的付酬制度。
    F.机构重组。对公共部门组织进行实质性的调整,使政府活动更有计划性和协调性。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改革
    其基本内容有:①强烈关注财政控制、成本核算、钱有所值和效率问题,关心信息系统的完善;②建立更强有力的一般管理中心,权力向资深管理者转移;③强调对顾客负责,让非公共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④解除劳动力市场的规制,加快工作步伐,采用绩效工作制以及短期聘用合同;⑤雇员自我调节权力的减少,权力向管理者转移,吸收部分雇员参与管理过程,采用更透明的管理形式;⑥增加更具有企业管理色彩的授权,强调责任制;⑦采用公司治理的新形式,权力向组织战略顶层转移等。
    (2)以小型化与分权为目标的改革
    其主要内容有:①从以市场为中心向更精致和更成熟的准市场扩展;②从层级管理向合同管理的转变;③较松散的合同管理形式的出现;④小战略核心与大操作边缘的分离,市场检验和非战略职能的合同承包;⑤公共资助与独立部门供应相对分离,购买者和提供者分离组织以及作为一种新组织形式——购买型组织的出现;⑥从标准化的服务向灵活多样的服务系统的转变等。
    (3)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的改革
    其主要内容有:①在由下而上的形式中,强调组织发展和组织学习,将组织文化看做一种组织发展的黏合剂;②强调由结果判断绩效,主张分权和非中心化。在由上而下的形式中,努力促进组织文化的变迁,管理组织变迁项目;③重视领导魅力的影响和示范作用;④公司口号、使命、声明和团结的加强,一种明确的交往战略,一种更具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等。
    (4)以公共服务取向为目标的改革
    其基本内容有:①主要关心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②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的愿望、要求和利益,以使用者的声音作为反馈回路;③主张将权力由指派者转移到民选的地方委员会;④强调对日常服务提供的全社会学习过程;⑤要求连续不断的公共服务的使命与价值,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制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动因是什么?[2012年真题]

    正确答案: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背景和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推动力
    全球经济力量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以及税收竞争,削弱了民族国家对“自己”经济政策的控制能力,各国政府对资本财产和资本收入征税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为了限制公共支出,减轻负担,重新构筑社会政策就需要政府进行改革。
    (2)社会和人口因素的变化是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推进剂”
    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家庭生活模式的改变,这些变化对国家提供或资助的服务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特别是卫生保健、社会保健和社会保障。
    (3)传统官僚体制(科层制)的失效和政府职能膨胀引起的财政危机为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动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官僚体制和政府职能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结果是政府形象受损并普遍存在信任危机。这些缺陷和低效率需要改革传统的公共管理方式,引入新型的公共管理模式。
    (4)工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是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兴起的另一个动因
    工商业中的顾客导向、分权制、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竞争原则等管理模式对公共管理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示范影响,其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度、原则为公共管理改革提供了借鉴作用。
    (5)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一种“催化剂”
    信息技术革命为打造新的政府模式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不仅能大大提高政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管理的透明度,还能极大地方便公民与企业。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需要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手段的改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试析当代西方国家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正确答案: 内容:
    (一)放松政府管制;
    (二)强化地方政府的自治权;
    (三)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四)再造地方政府内部体制;
    (五)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特点:
    (一)市场化;
    (二)分权化;
    (三)服务化;
    (四)趋同化;
    (五)渐进化;
    (六)技术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借鉴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经验,总结我国近30年来的政府改革与事业改革,政府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实现自身承担的公共事业职责?

    正确答案: 1)传统生产方式。以直接组织生产的方式提供事业物品,即通过举办事业单位、供养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组织事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例如,不宜有私人资本介入或私人资本不愿介入的领域,即在相当程度上应由国家财政支持,表现为国家公共事业,如社会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单位、图书馆、博物馆、计划生育协会等等,应进行财政全额拨款,同时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等等。
    2)社会化生产方式。国家开放公共事业领域,将部分公共事业职能向社会转移,同时破除所有制等限制,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事业组织,从事公共事业生产,形成社会事业社会办的局面。
    3)契约化(市场化)生产方式。在公共事业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模式,政府与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或公司企业通过以契约为基础的合作,共同提供公共事业服务。政府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税收优惠、提供补助或贷款等方式,将公共事业的生产任务交由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或公司企业,上述组织负责事业产品的生产,政府则负责项目选择、目标确定、监督评估等工作,即将核心职能(掌舵)留在手中,将具体运作职能(划浆)交给其他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特点包括:
    (1)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企业型政府”
    “企业型政府”并不是要将政府变为企业,而是通过引进企业中的科学管理方法与技术,使政府在市场导向的观念下,以表现指标来衡量其成就。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引进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方法,如成本一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都在政府公共管理中得到了相应的运用。
    (2)广泛推行合同制,实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
    尽管各国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与路径不同,但将以合同制为典型特征的市场规则广泛引入政府部门管理,却是一个共同的特征。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中,比较注重改革过于单一、垄断的公营部门,引入竞争机制。这种改革注重公民的自由选择,把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应用到政府管理中,以提高其运行绩效。
    (3)分散公共管理职能,实施分权改革
    当代公共管理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分散公共管理职能,其核心是削减中央政府职能或将中央政府职能转移给地区或地方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而分权化改革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为现实的方式。分权可以提高效率,提高官员直接接触民众或获取信息的机会,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公共管理活动并提升完成责任目标的成就感。
    (4)推动公共管理信息化改革,逐步推行电子政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网络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时代从3个维度影响着各国的公共管理改革。
    ①随着知识爆炸性的增长,政府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运转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实现社会信息化,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治理与范式的变革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基础。现代社会推动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主导力量之一就是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通信技术,它使得各种过去难以想象的改革方案变得切实可行。
    ③信息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与决策分散化的变革,使得社会团体与广大公民在社会权力结构中日益重要,从而对政府治理的监督作用不断提升,这一趋势为人本文明的复兴与民主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当代公共管理信息化改革的主要标志是推行电子政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当前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主要理论:1、小政府理论;2、简化规章政府;3、重塑政府理论。
    主要内容:1、民营化;2、推行公共福利政策改革,收缩政府的社会福利职能;3、公共服务输出的市场化;4、规制改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传统公共行政中公务人员政治中立的原则出现变通。
    (2)公共人事制度中职业的永久性和稳定性传统被打破,现实的公共人事实践已经从根本上影响了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
    (3)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兼容并蓄和工资制度的改革。
    (4)简化法规和制度规定,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
    (5)新的改革使公务员制度朝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方向发展。
    (6)改革从根本上触及了整个官僚体制,使行政管理朝着后官僚制的方向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简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中国政府能力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正确答案:新公共管理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些可供借鉴之处。
    1、新公共管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借鉴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对提高我国政府工作效率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政府机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组织机构不合理、行政法规不健全等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当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位置。这一思想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是打破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的有效途径。
    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因此,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非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与国有产权合作或单独投资和经营,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放松政府的行政管制,增强市场的自由度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我国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如何放松政府过去对许多行业和领域的垄断,是我国当前行政改革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尽管我国目前尚处在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阶段,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因此得出结论说中国的行政改革不存在“规制缓和”,将是错误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放松政府对企业及公民个人生活方式的不适当、不必要的事前管制乃是中国行政改革的首要任务。在现阶段的中国,作为行政管制基本表现形式的审批、许可,不仅范围过宽,而且审批、许可程序繁琐,随意性很大,有人概括为“多、滥、乱”。
    4、新公共管理模式有助于我国建立依法行政的体制。
    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特别是顾客(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方向发展。这应被视为是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当然,在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整套行政法规和人事法规,并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实现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但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公仆,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时,应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始终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公众需求。
    5、新公共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意识和理念。 现代公共管理之所以要具备企业经营理念,是因为他对社会公众来讲,同样应当具备以顾客为中心,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精神,以公共管理的社会价值为重点,以社会和顾客的期待为理想目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顾客满意战略,推行以顾客为导向,表现出一种把顾客满意作为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的目标导向的趋势。目的是要把传统公共物品生产和提供的生产者驱动机制变为消费者驱动机制。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政组织和公务员皆是人民“公仆”,必须为人民服务。但是,我们历来强调的是政治意义上的“服务”,忽视契约关系上的“服务”。政府与公民,一方是收税人,一方是纳税人。公民纳税养活政府并放弃一部分自由,让政府控制、协调社会,这样,二者之间就产生了契约关系。与此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推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和机构”。作为收税人和代言人的政府机构及其公务员就应履行其承诺,提供公民满意的服务。但在我国政府工作实际中,这种服务观念远没有体现。因此,我们必须以公共行政的改革为契机,使“公共服务”的理念逐步得到深入和体现。
    6、新公共管理思想能够有利于我国公共管理的组织创新,按照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公共管理创新的载体。
    借鉴了公司制企业的股份制治理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可以做到决策的民主化、责任化、监督化,责权对等而分明,在决策权力分散化后,使得决策的风险成本降低。这对于我国有非常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消除所谓“占座”,即为有关人员利用拥有的特殊资源,为自己的亲属或朋友在某一理想的单位,在不需要增加人员而为安排其亲属或子女,来多增加编制,使其亲属或子女的劳动实际超编合法化。除权力过于集中,缺乏事后监督等大有益处。我国近年来在一些公共事务的组织结构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尝试性经验。政府应建立灵活多样的特设工作组、委员会等组织结构。我国传统的政府内部组织机构的基本特点是常设性和稳定性,这种特点最大的缺陷是运转失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严格的官僚等级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讯的便捷已经不知不觉地荡涤着等级制的壁垒,同时许多现有的重大社会问题都存在于组织机构的结合部位。由此,政府组织机构与社会其他任何意义上的产品一样,是一个不断替代的过程,政府组织机构必须以平行的、更多的合作和参与管理模式为基本特征,根据社会需要而及时扩大或收缩。
    7、新公共管理思想有助于降低我国政府的行政成本,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益。
    首先新公共管理把管理的成本与效益有机地结合,推行横向的顾客介入机制,依靠顾客自由选择带来的压力来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横向的顾客介入机制和赋予“顾客主义”形成的压力,使公共机构的顾客能够被更直接吸收到管理决策中,增加公共服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促使公共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其次,坚持结果取向,改变过程中不注重结果的习惯。在传统体制下,政府管理担心程序胜于结果,结果往往难以预测,事后才能看到结果且富有争议性而程序则是立竿见影,广为人知的,而且也是由法律或规章明确规定的。因此现代公共职能要求把视线从关注权力的运行过程转向关注管理效果上来。其具体体现为,通过在公共组织内部引进市场检验方法,仿效企业效益的市场评价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全面质量管理,来改变忽视效果的传统管理方式,以服务顾客为目标取向,以公众满意程度作为评估绩效的主要尺度。从而形成一个重工作结果而不是重工作过程的高效率、低费用的公共管理职能。最后,实行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把企业管理中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移植到行政管理中来,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普遍并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的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战略规划等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公共管理领域,以促使政府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这些对我们重塑公共管理职能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 第12题:

    简述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


    正确答案:1.有计划、渐进式地推进公共部门改革,使公共部门改革持续开展;
    2.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机构,重视发挥参谋咨询机构的作用;
    3.重视与改革配套的立法建设,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
    4.注重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改善公共部门与公众间的关系;
    5.注重内外部监督,形成以结果为本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机制。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公共管理改革的意义。

    正确答案:
    公共管理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公共管理改革的意义主要有:
    (1)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开拓精神
    创新、开拓表现为观念与理论创新,职能优化与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手段创新与管理能力提高这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构成有机整体的层次体系。
    (2)促使公共管理更为经济,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公共部门不堪财政支出上升的重负,往往导致公共部门改革的提出。历史上的公共部门改革多是以财政危机为契机而提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迫于财政的压力。
    (3)促使公共部门更具有绩效,提高公共管理效能
    通过改革可以促使公共管理组织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政策,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水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公众对公共部门的满意程度。
    (4)促使公共管理提高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或公共部门在单位时间、单位物质投入中所获得的产出数量。
    (5)促使公共管理系统更具有适应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复杂性的日益增强以及社会的不断变化,都要求公共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积极回应社会变革对公共管理系统提出的挑战。
    (6)促使公共部门更为负责
    公共管理的民主精神和适应管理民主化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强调公共管理向公共服务方向转化。公共部门改革可以促使公共管理体系更加贴近公众、对公众更为负责,提高公众对公共部门的满意和信任程度,强化公共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的,并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体制改革仍将是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具体包括:
    ①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当前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深入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政策,改革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手段,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就业管理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土地资源等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健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各项政策、法规。
    ②政府对公共经济体制管理的改革,当前的重点是完善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体系和国家财政预算体系,改革税收制度,加强对政府投资和公共资金使用的监管,完善政府审计制度,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
    (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其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具体内容为:
    ①从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转变为职能有限的责任政府,明确政府主要职能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②从以“官本位为中心”的官僚型政府转变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逐步实现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格局;
    ③从官僚型的低效率政府转变为企业家型的高效率的政府,节约行政成本,使政府真正成为廉价政府;
    ④从以“增长速度”为中心的形象政府转变为“执政为民、统筹规划”的务实政府,使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心社会公平公正,协调好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⑤从人治型的权治政府转变为依法执政的法治政府,将政府的管理转到依法管理上来,严格按法律办事,杜绝人治,实现法治。
    从政府内部管理看,政府应进一步深化行政机构改革,大力精简机构,裁减不必要的人员,节约行政成本;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特别是官员的晋升晋级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防止官员腐败的预防机制,加大对腐败官员的打击力度,以真正建立一个开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3)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的事业单位绝大多数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顽症,不但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而且内容管理机制如行政机构一样僵化。因此,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技、体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事业管理体制。在改革中既要引入市场化的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又要坚持政府主导、政府承担义务的方向,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高效的事业管理体制。
    (4)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在社会管理体制中,关键是培养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机制。为此要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规范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公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努力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自治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具体为:
    (1)公共管理法制化
    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国家,公共管理必须依法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公共管理民主化
    公共管理法制化必须与民主化同时进行,坚持公共管理的公开性,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方面对公共机构的直接监督;扩大公共管理的公众参与,主张公共事务向普通民众开放,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自治制度。
    (3)公共管理责任化
    法治政府同时也是责任政府,公共管理必须推行责任制,就是对每个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真正做到职事到人、责任到人、权力到人。
    (4)公共管理服务化
    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生产中,政府应放弃对微观的具体事务的管理,转向加强对宏观的决策指挥的管理,由“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5)公共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公共管理现代化的途径就在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即大力推行电子政务。
    (6)公共管理高效化
    现代化社会节奏加快、注重效率,因此也要求公共管理必须高效化。公共管理要有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1)打破公务员职业的永久性和稳定性传统。
    (2)实行兼容并蓄的公务员分类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
    (3)简化法规和制度规定,增强公务员管理的灵活性。
    (4)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5)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某些政府部门民营化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共同趋势和特点

    正确答案: (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
    (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
    (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
    (4)强化综合协凋行政管理杌构及其职能
    (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正确答案: (1).符号学理论。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
    (6).信息技术。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当代西方发达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传统公共行政中公务人员政治中立的原则出现变通。传统公共行政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政治—行政”二分,为此,公务人员必须保持政治上的中立。政治是由那些政务官来负责政策的制定,而公务人员只负责行政即执行,且不受任何党派的左右。然而在现实的操作中,公共人事制度日趋政治化的问题突出。一方面,公务人员确实参与政策的制定,在通常情况下,实施由公务人员参与制定的政策,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治理效果。在政策执行阶段,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到公务人员在政策的制定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根据欧文·休斯的观点,“管理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负责。这就意味着管理者和政治雇员之间以及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必然发生改变。”传统模式中,管理者和政治雇员之间的关系是范围狭小的和技术性的,是发号施令者和执行命令者之间的关系。在管理主义模式下,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灵活和紧密。公务人员与政治官员共存于管理的互动过程之中。
    2、公共人事制度中职业的永久性和稳定性传统被打破,现实的公共人事实践已经从根本上影响了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官僚制,公共人事制度要在组织形式和运作上确保这种体制的高效运转。但是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这种永久性会造成公共组织的功能失调,并看到公共组织内部的不协调已经带来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改革通过公共服务中的可选择替代性组织形式或机制,降低公共组织的作用,减少公共组织雇员的数量。主要途径是将原来由公共组织机构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转变为通过其他组织形式和机制提供。对现有的公共雇员,增加雇佣关系的灵活性。公共部门使用临时性、兼职或季节性雇员的数量明显增加,另外通过雇佣契约使用的不受传统公共人事制度保护的雇员数量大大增加。对于公务人员来说,今后面临的是公共组织多样化的雇佣模式,诸如以签约方式受聘、担任顾问性工作,公务繁忙时期临时聘请人手等。这样有越来越多的终身职位被取消。这使公务人员的管理多样化和非职业化,而不是目前传统模式的刚性。这在本质上有助于让更多的组织和人员参与问题的解决。
    3、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兼容并蓄和工资制度的改革。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人事管理方式和人事分类制度。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人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人员本人。以英国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国家实行的是与职位分类不同的品位分类制度。它是一种以文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资历等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管理方法。这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的。美国的职位分类以精密细致而著称,并被认为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美国进行了多次改革,重视简化分类制度和注重“人”的积极作用,但费时、耗资、繁复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好的解决,特别是这种静态的分类模式,常常难以适应经常变动的职位结构。近年来,职位分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不少国家更加重视“人对职位的影响”,实行“级随人走”,此外,职位分类的体系结构也趋于简化。随着现代公务人员职能范围的日益扩大,分工愈来愈细,许多专业性、技术性工作进入公务人员的工作领域,它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缺陷来,特别成为业务类公务人员管理的一大障碍。近年来英国对品位制度作了较大改进,表现了向专业分工和职业分类方向发展的趋势。英国现行的分类管理制度是在品位分类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职位分类的精神建立起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相结合的分类制度。历来的功绩制是指根据人的能力、学历、资历、以及工作绩效的考核结果来决定公务人员的录用、任命、升降和奖励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实行的“功绩工资制”和“功绩奖励制”将公务人员工作绩效和工资待遇结合,即对高级公务人员和中级公务人员实行功绩工资制,按照其工作绩效来决定其工资水平,打破了过去那种公务人员按照服务年限平均地、自动地增加工资的制度。同时对高级行政官员实行功绩奖励制,以鼓励公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带动整个公务人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从而给功绩制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4、简化法规和制度规定,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放松规制的改革既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又是西方国家规制管理过于泛滥的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和制度规定也在不断增加,在一些领域,过于繁杂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反而又成了影响这些领域发展的阻碍因素。在美国,长期支配人事部门的一个基本管理思想是,应该通过种种条文规定,使所有的公务人员都采取同一种行为方式。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而,美国政府大幅度削减陈旧规制,减轻对公务人员过分的规则,简化职位分类规则,简化公务人员辞退制度,废除1万余页的联邦人事手册。分权给下级行政组织和部门主管人员,让其有聘雇人员、核定薪资的权力。联邦政府还允许更多的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试点,以寻找更佳方案,这样就出现了一些联邦机构和组织游离于现存公务人员体制之外的现象。这种改革试点和例外,打破了美国公务人员制度法规严密、整齐划一的传统格局;取消了过程取向的控制机制;相信并依靠公务人员的责任心和能力来从事新的创造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这种模式在于改变照章办事的传统,去除繁文缛节,清除政府管理实质以外的其它附着物,让政府最大限度地释放潜在能量和创造力,以新的创造性工作改进社会的整体利益。当然,作为官僚制的重要特征,规制的作用是其他东西所不可替代的。即使在以知识和信息为管理基础的新时期,规则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美国政府放松的只是那些在社会经济领域和行政组织自我管理方面过细过滥的规则,而不是所有的规则。对那些在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政治统治方面的规则不是放松了,而是有所加强,这也是西方行政改革的共同点。并且,美国政府在放松那些过时、陈旧的规则的同时,还在不断制定新的规则。为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人事管理权力的下放使得一线管理者拥有更大的实际权力,并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在旧的体制下,由于繁琐的制度规定的束缚,一线的管理人员很难在人事管理上有所作为,现行的改革给他们以更大的实际权力和灵活性,即在大的原则得以遵守的前提下,各部门可以自主设计符合部门实际的人事制度,并且采用更多的高效低耗的人事管理方法;人事部门的一些传统职能,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承担;人事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合并,把原先分别由几个机构各自承担的人事管理职能合并到一个机构;加速人事管理地自动化和计算机的运用程度;人工智能、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使人事管理的技术方法的变化越来越大。
    5、新的改革使公务员制度朝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方向发展。受传统人事行政思想的影响,公共人事制度通过对人的一定程度的控制,达到官僚机制的正常运转。因此,公务人员的进入、使用、退出这三个机制始终贯穿的一个现实就是公务人员是一部机器中的零部件,必须是有理性的,而且必须使其时刻保持理性,否则整个机制的运作会存在问题。但人力资源管理的观点是将人看作是组织中的一种资源,一种保持长久竞争优势和不断发展的资源,它不仅具有组织要求的不同特征,同时又具有自主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将这种创造性与组织紧密衔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组织与个人的结合。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所产生的效益远远超过在其他方面投资所产生的效益,而且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是长期的。当然,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益就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配置,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就是教育和培训。公共人事制度的改革摒弃了公务员管理中的传统旧模式,特别提出要对政府雇员提供必要的培训,要录用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政府部门工作,改善政府的工作环境,从而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整个公务人员队伍的素质。公务人员的培训日益注重专才和通才的结合,强调培养和提高公务人员的行政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以及培养公务人员的参与意识。人才选拔由封闭到开放,由限于民族国家到面向全球,政府人事职能由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到对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在以加强市场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为特征的结构调整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限制或放弃了“终身制”。1995年以来,7个发达国家中有6个国家的公职部门的临时性岗位的增长速度高于固定岗位的增长速度。实行聘任制已成为世界公共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势。有些国家高级公务人员职位向本国私营企业家和教育学术界专家开放,部分中低级公务人员职位向外国公民开放,其最终目的都是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人才。有资料显示,美国的技术岗位中有近一半是空缺的,每年对高科技人才的签证,已由目前的11.5万份提高到20万份。德国总理去年决定,将尽快从国外招聘2万名信息技术人才。英国放宽以技术为主的劳动许可证限制,并增加国内一流科学家的工资。日本预测,今后10年将缺少160万至445万熟练技术人员。主张以人才和高新技术立国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得更清楚,“知识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是如何奖赏和留住人才,新加坡要取得成功,不能单靠当地人才,而是靠从世界各地网罗人才。”
    6、改革从根本上触及了整个官僚体制,使行政管理朝着后官僚制的方向发展。公共部门传统结构的突出弊端是过分依赖庞大的、垄断的、缺乏外部监督制约的官僚机构。这种机构最看重规章制度和权力对公共组织行为的指导,几乎完全忽略市场信息和公务人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之这种机构服务的无形性、迟效性、综合性使得公众和民意机关在质与量上无法对其效率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监督。发源于美国的企业家政府理论越来越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这一理论提出了具有战略性的改革设想,主张下放决策和执行权力,把大的公共部门分解成若干小的像企业那样可以相互竞争的运作部门,将大量的服务职能下放给低层机构、私营部门或半私营部门来承担,迫使公共部门无法进行垄断性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服务费用、增加服务种类、提高服务质量等目的。与传统公共组织力图通过金字塔式的多层级结构实施管理和保证决策的连续性不同,改革强调积极进取的公共组织行为和个人责任,促使公共部门致力于建立层级尽可能少的网络式平板结构,保证各公共部门的低投入高收益。政府雇员要树立顾客意识,为公众服务,而不是为官僚服务,要通过建立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让顾客进行挑选,利用市场机制来给政府管理以刺激。公共组织要像私营企业那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与产出,提高行政效率。从根本上改变公共组织的行为方式,抓住机会重塑公共组织,使公共组织从过去的官僚体制朝着后官僚制的方向发展。现代人事行政无论是价值观念、结构体系,还是适应对象、操作方式和手段,都与历史上的用人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人事制度体系。当前,人事行政改革之所以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化,这实际上是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改革不仅意味着树立新的理念、开发新产品、增加新投资,改革的核心更应强调开发人的技能。西方人事行政改革虽然轰轰烈烈,也形成了一些共同性的做法和框架,但仍在发展过程之中,理论的整体构架尚未最后形成。发达国家在人事行政观念、职能、工作方式等方面的调整,为“创造一个人人享有信息、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打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借鉴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网上招聘、网上考试、网上登记注册、网上验证和政策咨询等。发展中国家只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把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就有可能在推行人事行政服务社会化和公共化等方面,开发人类所具有的无限潜力,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