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ol/L(800mg/dL),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A 减少尿酸排泄B 预防痛风发作C 抑制尿酸生成D 减少尿酸析出E 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题目
单选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ol/L(800mg/dL),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
A

减少尿酸排泄

B

预防痛风发作

C

抑制尿酸生成

D

减少尿酸析出

E

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ol/L(800mg/dL),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A 减少尿酸排泄B 预防痛风发作C 抑制尿酸生成D 减少尿酸析出E 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0l/L(800mg/d1),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A、减少尿酸排泄

    B、预防痛风发作

    C、抑制尿酸生成

    D、减少尿酸析出

    E、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小时尿酸排泄量3.9mmol/L(66mg/dl)口服丙磺舒,其作用是

    A.减少尿酸排泄
    B.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C.减少尿酸析出
    D.抑制尿酸生成
    E.增加尿酸排泄

    答案:E
    解析:
    丙磺舒的作用是增加尿酸排泄。

  • 第3题:

    抗痛风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

    A:抑制粒细胞浸润
    B:抑制尿酸生成
    C:促进尿酸排泄
    D:促进尿酸分解
    E: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答案:A,B,C,D
    解析:
    抗痛风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1)抑制粒细胞浸润,选择性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2)抑制尿酸生成药。(3)促进尿酸排泄药。(4)促进尿酸分解药。

  • 第4题:

    抗痛风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A.抑制粒细胞浸润
    B.抑制尿酸生成
    C.促进尿酸排泄
    D.促进尿酸进入细胞
    E.减少尿酸吸收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抗痛风药的作用特点。抗痛风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1)抑制粒细胞浸润,选择性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2)抑制尿酸生成药。(3)促进尿酸排泄药。故正确答案为ABC。

  • 第5题:

    抗痛风药的作用机制是()。

    • A、通过抑制尿酸生成
    • B、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
    • C、促进尿酸排泄
    • D、抑制趋化因子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ol/L(800mg/dL),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 A、减少尿酸排泄
    • B、预防痛风发作
    • C、抑制尿酸生成
    • D、减少尿酸析出
    • E、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尿酸排泄减少是原发痛风的主要原因,应用丙磺舒等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 B、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
    • C、可使用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出
    • D、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 E、使用呋塞米不利于尿酸排泄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关于尿酸代谢错误的说法是()

    • A、尿酸排泄障碍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
    • B、尿酸排出超过3.0mmol/L,认为尿酸生成增多
    • C、肾病可引起尿酸排泄减少
    • D、骨髓增生性疾病可使尿酸生成增多
    • E、某些药物可抑制尿酸排泄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关于别嘌醇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于具有痛风史的高尿酸血症、预防痛风关节炎的复发
    • B、同时应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非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药)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作,直到高尿酸血症被纠正1个月后
    • C、别嘌醇通过抑制尿酸生成降低血尿酸
    • D、确保摄入充足的水分(一日2~3L),并维持尿液显性或微碱性,以减少尿酸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危险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单选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h尿酸排泄量是3.9mmol/L(66mg/dL),现口服丙磺舒。该药的主要作用是()。
    A

    抑制尿酸生成

    B

    减少尿酸排泄

    C

    增加尿酸排泄

    D

    碱化尿液

    E

    减轻肾脏负担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丙磺舒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尿酸排泄。

  • 第11题:

    单选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0l/L(800mg/d1),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A

    减少尿酸排泄

    B

    预防痛风发作

    C

    抑制尿酸生成

    D

    减少尿酸析出

    E

    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正确答案: D
    解析: 别嘌醇应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尿酸生成,减少血尿酸含量。

  • 第12题:

    单选题
    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尿酸排泄减少是原发痛风的主要原因,应用丙磺舒等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B

    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

    C

    可使用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出

    D

    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E

    使用呋塞米不利于尿酸排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ol/L(800mg/dL),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

    A.预防痛风发作
    B.抑制尿酸生成
    C.减少尿酸排泄
    D.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E.减少尿酸析出

    答案:B
    解析:
    别嘌醇应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尿酸生成,减少血尿酸含量。

  • 第14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h尿酸排泄量是3.9mmol/L(66mg/dL),现口服丙磺舒。该药的主要作用是( )。

    A.碱化尿液
    B.减少尿酸排泄
    C.减轻肾脏负担
    D.增加尿酸排泄
    E.抑制尿酸生成

    答案:D
    解析:
    丙磺舒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尿酸排泄。

  • 第15题:

    别嘌醇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粒细胞浸润炎症反应
    B.抑制尿酸生成
    C.促进尿酸排泄
    D.促进尿酸分解
    E.其他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抗痛风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抗痛风药分为抑制粒细胞浸润炎症反应药、促进尿酸排泄药、抑制尿酸生成药及碱化尿液药。1. 抑制粒细胞浸润炎症反应药秋水仙碱用于痛风的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和预防。2. 促进尿酸排泄药 丙磺舒口服后吸收迅 速而完全,肾功能下降时,丙磺舒的促尿酸排泄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3. 抑制尿酸生成药 别瞟醇尤其适用于血尿酸和24小时尿尿酸过多或有痛风结石、肾结石、泌尿系统结石、不宜应用促进尿酸排出药者,服后一般24小时起效,2~4周下降最为明显。4. 碱化尿液药服用碳酸氢钠期间宜多饮水 ,使尿液呈碱性以利于排酸。

  • 第16题: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有关因素为()

    • A、肾尿酸排泄减少
    • B、尿酸生成增多
    • C、嘌吟生成增多
    • D、肾嘌呤排泄减少
    • E、鸟嘌呤核甘酸生成增多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h尿酸排泄量是3.9mmol/L(66mg/dL),现口服丙磺舒。该药的主要作用是()。

    • A、抑制尿酸生成
    • B、减少尿酸排泄
    • C、增加尿酸排泄
    • D、碱化尿液
    • E、减轻肾脏负担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以下关于尿尿酸测定,正确的是()

    • A、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800mg提示尿酸生成过多
    • B、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00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
    • C、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mg提示尿酸生成增多
    • D、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mg提示尿酸生成过多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关于痛风的病因,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A、风湿引起的关节炎症
    • B、肾脏的排泄能力下降
    • C、尿酸生成增多+尿酸排出减少
    • D、尿酸排出减少
    • E、尿酸生成增多

    正确答案:C,D,E

  • 第20题:

    下列有关痛风的叙述,何者为误()

    • A、门诊遇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也无痛风关节炎病史者不需治疗
    • B、急性痛风发作时应即刻使用降尿酸药
    • C、长期控制血尿酸浓度小于405μmol/L(6.8mg/dl)可使痛风石(tophi)溶解
    • D、别嘌醇(Allopurinol)可使尿酸制造及排泄减少
    • E、利尿药不宜与水杨酸盐(salicylate)并用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痛风,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发性痛风患者中,尿酸排泄减少者不足10%

    B

    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超过1000mg,可认为尿酸生成过多

    C

    尿酸排泄障碍中,以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最为重要

    D

    酶的缺陷是导致尿酸排泄减少的主要原因

    E

    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都要发生痛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痛风的叙述,何者为误()
    A

    门诊遇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也无痛风关节炎病史者不需治疗

    B

    急性痛风发作时应即刻使用降尿酸药

    C

    长期控制血尿酸浓度小于405μmol/L(6.8mg/dl)可使痛风石(tophi)溶解

    D

    别嘌醇(Allopurinol)可使尿酸制造及排泄减少

    E

    利尿药不宜与水杨酸盐(salicylatE.并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ol/L(800mg/dL),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
    A

    减少尿酸排泄

    B

    预防痛风发作

    C

    抑制尿酸生成

    D

    减少尿酸析出

    E

    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正确答案: D
    解析:
    别嘌醇应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尿酸生成,减少血尿酸含量。

  • 第24题:

    多选题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有关因素为()
    A

    肾尿酸排泄减少

    B

    尿酸生成增多

    C

    嘌吟生成增多

    D

    肾嘌呤排泄减少

    E

    鸟嘌呤核甘酸生成增多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