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一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下一步对确诊最有意义的处理应是()A 血常规检查B 临床密切随访C 超声检查D CT增强及动态扫描检查E 以上都不是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一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下一步对确诊最有意义的处理应是()
A

血常规检查

B

临床密切随访

C

超声检查

D

CT增强及动态扫描检查

E

以上都不是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一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一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下一步对确诊最有意义的处理应是()

    • A、血常规检查
    • B、临床密切随访
    • C、超声检查
    • D、CT增强及动态扫描检查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1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下一步对确诊最有意义的处理应是()

    • A、血常规检查
    • B、临床密切随访
    • C、超声检查
    • D、CT增强及动态扫描检查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 第3题:

    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 A、食欲缺乏
    • B、消瘦乏力
    • C、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不适
    • D、黄疸
    • E、发热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患者女性,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一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根据以上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下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小()

    • A、肝血管瘤
    • B、肝细胞癌并肝内转移
    • C、细菌性肝脓肿
    • D、肝囊肿合并出血及感染
    • E、阿米巴性肝脓肿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患者,男,42岁。因发热、右上腹疼痛2周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食欲缺乏,右上腹疼痛,查体:肝右叶体积增大,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3.8×1012/L,N:78%;X线检查见右膈抬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上腹部CT平扫见肝右叶大小约5.2cm×4.5cm×3.7cm低密度病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为15~52HU,病灶中心可见低密度区。 CT平扫病灶出现低密度区最大可能性是因为()

    • A、病灶中心液化坏死
    • B、病灶中心脂肪变性
    • C、病灶中心出血
    • D、病灶内部组织成分不同
    • E、病灶内部含有正常肝组织
    • F、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单选题
    原发性肝癌的首发症状是()。
    A

    肝区疼痛

    B

    上腹饱胀

    C

    发热

    D

    黄疸

    E

    消瘦、乏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1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下一步对确诊最有意义的处理应是()
    A

    血常规检查

    B

    临床密切随访

    C

    超声检查

    D

    CT增强及动态扫描检查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患者,女,45岁,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发热,体温37~38℃。半个月前面部出现红斑,日光照射后出现皮疹。患病以来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约5kg。体格检查:体温37.5℃,面部红斑呈蝶状,口腔黏膜有两处溃疡。实验室检查:免疫球蛋白增高、补体降低、ANA阳性。初步诊断:SLE。 选择SLE最重要的实验室筛选指标()
    A

    RF

    B

    ANA

    C

    抗dsDNA

    D

    抗Sm

    E

    抗RNP


    正确答案: C
    解析: ANA检测是SLE最重要的实验室诊断筛选指标,95%以上未经治疗的SLE患者均可检出ANA,但ANA不是SLE的特异性自身抗体,ANA阳性需要做进一步确诊试验。

  • 第9题:

    多选题
    患者,男,42岁。因发热、右上腹疼痛2周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食欲缺乏,右上腹疼痛,查体:肝右叶体积增大,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3.8×1012/L,N:78%;X线检查见右膈抬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上腹部CT平扫见肝右叶大小约5.2cm×4.5cm×3.7cm低密度病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为15~52HU,病灶中心可见低密度区。根据以上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可基本排除以下哪些疾病()
    A

    肝囊肿

    B

    细菌性肝脓肿

    C

    肝细胞性肝癌

    D

    胆管细胞癌

    E

    阿米巴性肝脓肿

    F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

    G

    局灶性脂肪肝


    正确答案: F,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45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发热,体温37~38℃。半个月前面部出现红斑,日光照射后出现皮疹。患病以来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约5公斤。体格检查:体温37.5℃,面部红斑呈蝶状,口腔黏膜有2处溃疡。实验室检查:免疫球蛋白增高、补体降低、ANA阳性。初步诊断:SLE。确诊SLE,实验室应进一步检查()
    A

    肝功

    B

    肾功

    C

    肝酶

    D

    心酶

    E

    炎性因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患者,男,42岁。因发热、右上腹疼痛2周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食欲缺乏,右上腹疼痛,查体:肝右叶体积增大,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3.8×1012/L,N:78%;X线检查见右膈抬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上腹部CT平扫见肝右叶大小约5.2cm×4.5cm×3.7cm低密度病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为15~52HU,病灶中心可见低密度区。 根据以上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可基本排除以下哪些疾病()

    • A、肝囊肿
    • B、细菌性肝脓肿
    • C、肝细胞性肝癌
    • D、胆管细胞癌
    • E、阿米巴性肝脓肿
    • F、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

    正确答案:A,F

  • 第12题:

    患者,男性,72岁,近两个月出现肝区疼痛,食欲缺乏,乏力,右上腹部可扪及包块,压痛,肝脏质硬,既往乙肝病史,CT平扫发现肝内多发低密度占位性病变。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肝细胞性肝癌并肝内多发转移
    • B、胆管细胞癌
    • C、脂肪肝
    • D、肝囊腺瘤
    • E、肝囊肿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患者女性,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一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下一步对确诊最有意义的处理应是()

    • A、血常规检查
    • B、临床密切随访
    • C、超声检查
    • D、CT增强及动态扫描检查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患者,男性,42岁,因发热,右上腹疼痛两周入院;患者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右上腹疼痛,查体:肝右叶体积增大,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3.8×1012/L,N:78%;X线检查见右膈抬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上腹部CT平扫见肝右叶大小约5.2cm×4.5cm×3.7cm低密度病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约15~52Hu,病灶中心可见低密度区。CT平扫病灶出现低密度区最大可能性是因为()

    • A、病灶中心液化坏死
    • B、病灶中心脂肪变性
    • C、病灶中心出血
    • D、病灶内部组织成分不同
    • E、病灶内部含有正常肝组织
    • F、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一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下一步对确诊最有意义的处理应是()
    A

    血常规检查

    B

    临床密切随访

    C

    超声检查

    D

    CT增强及动态扫描检查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一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根据以上临床及影像表现,以下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小()
    A

    肝血管瘤

    B

    肝细胞癌并肝内转移

    C

    细菌性肝脓肿

    D

    肝囊肿合并出血及感染

    E

    阿米巴性肝脓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1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根据以上临床及影像表现,以下疾病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

    肝血管瘤

    B

    肝细胞癌并肝内转移

    C

    细菌性肝脓肿

    D

    肝囊肿合并出血及感染

    E

    阿米巴性肝脓肿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患者,陈某,男,新疆人,27岁,牧民。因肝区疼痛不适3月入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壮,5月前无诱因出现食欲不振,肝区不适,未采取治疗。近3月来肝区由不适进展到疼痛,全身乏力,无明显发热。无关节肌肉疼痛。查体:腹软,右上腹有可触及一肿块,表面光滑,质较坚,大小约7.0×10cm2。CT扫描肝右叶见一边缘光滑均质的囊性阴影,大小约7.2×15.4cm2。 本例的诊断?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进一步应进行哪些检查?

    正确答案: 诊断为肝囊型包虫病。
    应与非寄生虫性囊肿如先天性肝囊肿,肝血管瘤等相鉴别。
    进一步可做B超,X线检查。还有血清免疫学试验,皮内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患者,男,42岁。因发热、右上腹疼痛2周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食欲缺乏,右上腹疼痛,查体:肝右叶体积增大,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3.8×1012/L,N:78%;X线检查见右膈抬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上腹部CT平扫见肝右叶大小约5.2cm×4.5cm×3.7cm低密度病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为15~52HU,病灶中心可见低密度区。 根据以上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可基本排除以下哪些疾病()
    A

    肝囊肿

    B

    细菌性肝脓肿

    C

    肝细胞性肝癌

    D

    胆管细胞癌

    E

    阿米巴性肝脓肿

    F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女,45岁,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发热,体温37~38℃。半个月前面部出现红斑,日光照射后出现皮疹。患病以来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约5kg。体格检查:体温37.5℃,面部红斑呈蝶状,口腔黏膜有两处溃疡。实验室检查:免疫球蛋白增高、补体降低、ANA阳性。初步诊断:SLE。 确诊SLE后实验室应进一步检查()
    A

    肝功

    B

    肾功

    C

    肝酶

    D

    心酶

    E

    炎性因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肾脏损伤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检测自身抗体有助于肾损伤原发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