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般护肤类化妆品中氢醌,已知标准溶液的出峰时间为3分51秒,如样品液也在3分51秒有一流出峰,在下面5种措施中,最不可取的措施为(  )。A 测定该峰流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B 测定该峰流出物的质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C 改变流动相,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D 改变色谱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E 直接出含有氢醌的检验报告

题目
单选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般护肤类化妆品中氢醌,已知标准溶液的出峰时间为3分51秒,如样品液也在3分51秒有一流出峰,在下面5种措施中,最不可取的措施为(  )。
A

测定该峰流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B

测定该峰流出物的质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C

改变流动相,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D

改变色谱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E

直接出含有氢醌的检验报告


相似考题
更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般护肤类化妆品中氢醌,已知标准溶液的出峰时间为3分51秒,如样品液也在3分51秒有一流出峰,在下面”相关问题
  • 第1题:

    蒽醌类衍生物的质谱中主要离子峰有()

    A、分子离子峰为基峰

    B、游离蒽醌脱去2分子CO的强峰

    C、脱去1分子CO的双电荷峰

    D、游离蒽醌脱去1分子CO的强峰

    E、脱去2分子CO的双电荷峰


    参考答案:ABCDE

  • 第2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时应选用的色谱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峰面积
    C、峰宽
    D、半高峰宽
    E、半高峰宽

    答案:B
    解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中的应用:内标法、外标法。均需测量峰面积或峰高

  • 第3题:

    ()最终是根据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定量测定出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的。


    正确答案:气相色谱法

  • 第4题: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的作用是()。

    • A、使出峰时间基本一致
    • B、缩短出峰时间
    • C、沿长出峰时间
    • D、减少进样量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量依据()。

    • A、保留时间tR
    • B、半峰宽
    • C、保留体积
    • D、峰面积或峰高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气相色谱法最终是根据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定量测定出样品中()的。


    正确答案:各组分含量

  • 第7题: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采用外标法定量时,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的进样量应()。


    正确答案:相同

  • 第8题:

    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时或在多种组分中只要定量测定其中某几个组分时,可采用(),当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产生相应的色谱峰,并要求对所有组分都作定量分析时,宜采用()法。


    正确答案:内标法或外标法;归一化法

  • 第9题:

    采用《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分析水中16种多环芳烃时,不同填料的色谱柱,化合物出峰的顺序略有不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采用《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分析水体中多环芳烃时,在样品净化步骤中,应从上样开始收集流出液。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单选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般护肤类化妆品中氢醌,已知标准溶液的出峰时间为3分51秒,如样品液也在3分51秒有一流出峰,在下面5种措施中,哪一种措施最不可取
    A

    测定该峰流出物的质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B

    直接出含有氢醌的检验报告

    C

    测定该峰流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D

    改变色谱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E

    改变流动相,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采用《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分析水体中多环芳烃时,在样品净化步骤中,应从上样开始收集流出液。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采用《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分析水体中多环芳烃时,在样品净化步骤中,应从加入洗脱液开始收集流出液。

  • 第13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杂质限量时应选用的色谱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峰面积
    C、峰宽
    D、半高峰宽
    E、标准差

    答案:B
    解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查项中的应用:杂质限量用峰面积计算

  • 第14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药物时应选用的色谱法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峰面积
    C、峰宽
    D、半高峰宽
    E、标准差

    答案:A
    解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鉴别项中应用:在含量测定采用HPLC的品种项下,常利用色谱峰保留时间进行鉴别

  • 第15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般护肤类化妆品中氢醌,已知标准溶液的出峰时间为3分51秒,如样品液也在3分51秒有一流出峰,在下面5种措施中,最不可取的措施为

    • A、改变色谱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 B、改变流动相,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 C、测定该峰流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 D、测定该峰流出物的质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 E、直接出具含有氢醌的检验报告 

    正确答案:E

  • 第16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性依据()。

    • A、保留时间tR
    • B、峰面积A
    • C、峰高H
    • D、半峰宽A/2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中级极性的样品选()的固定液,样品中的组分基本按()顺序出峰。


    正确答案:中极性;沸点

  • 第18题: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采用外表定量时,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的进样量应()。


    正确答案:相同

  • 第19题:

    羟基蒽醌衍生物在紫外光谱上共有五个吸收谱带,第Ⅰ峰波长为()nm,第Ⅱ峰波长为()nm,第Ⅲ峰波长为()nm,第Ⅳ峰波长为()nm, 第五峰为()nm以上。蒽醌的紫外光谱中第Ⅱ、Ⅳ峰是由结构中()部分引起的,第Ⅴ、Ⅲ峰是由()部分引起的。


    正确答案:230;240~260;262~295;305~389;400以上;苯甲酰基结构引起;醌式结构

  • 第20题:

    液相色谱法有几种类型?保留机理是什么?样品组分的出峰次序如何? 


    正确答案:液相色谱有以下几种类型:液-液分配色谱; 液-固吸附色谱; 化学键合色谱;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对色谱; 空间排阻色谱等。
    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通过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多次分配进行分离的。可以分离各种无机、有机化合物。
    液-固吸附色谱是通过组分在两相间的多次吸附与解吸平衡实现分离的.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油溶性试样,凡是能够用薄层色谱分离的物质均可用此法分离。
    化学键合色谱中由于键合基团不能全部覆盖具有吸附能力的载体,所以同时遵循吸附和分配的机理,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与液-液色谱相同。
    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是通过组分与固定相间亲合力差别而实现分离的.各种离子及在溶液中能够离解的物质均可实现分离,包括无机化合物、有机物及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酸及蛋白质等。
    在离子对色谱色谱中,样品组分进入色谱柱后,组分的离子与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中性化合物,从而被固定相分配或吸附进而实现分离的.各种有机酸碱特别是核酸、核苷、生物碱等的分离是离子对色谱的特点。
    空间排阻色谱是利用凝胶固定相的孔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方法。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
    另外尚有手性色谱、胶束色谱、环糊精色谱及亲合色谱等机理。

  • 第21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样品的保留时间和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相比来定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并[α]芘时,如所用溶剂有干扰峰存在,需用全玻璃蒸馏器重蒸。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判断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并[α]芘时,如所用溶剂有干扰峰存在,需用全玻璃蒸馏器重蒸。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液相色谱法有几种类型?保留机理是什么?样品组分的出峰次序如何?

    正确答案: 液相色谱有以下几种类型:液-液分配色谱; 液-固吸附色谱; 化学键合色谱;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对色谱; 空间排阻色谱等。
    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通过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多次分配进行分离的。可以分离各种无机、有机化合物。
    液-固吸附色谱是通过组分在两相间的多次吸附与解吸平衡实现分离的.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油溶性试样,凡是能够用薄层色谱分离的物质均可用此法分离。
    化学键合色谱中由于键合基团不能全部覆盖具有吸附能力的载体,所以同时遵循吸附和分配的机理,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与液-液色谱相同。
    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是通过组分与固定相间亲合力差别而实现分离的.各种离子及在溶液中能够离解的物质均可实现分离,包括无机化合物、有机物及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酸及蛋白质等。
    在离子对色谱色谱中,样品组分进入色谱柱后,组分的离子与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中性化合物,从而被固定相分配或吸附进而实现分离的.各种有机酸碱特别是核酸、核苷、生物碱等的分离是离子对色谱的特点。
    空间排阻色谱是利用凝胶固定相的孔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方法。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
    另外尚有手性色谱、胶束色谱、环糊精色谱及亲合色谱等机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