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经介绍后,对历代书论的概貌已有了个初步印象,现在想听听对蔡邕书论的评介。”相关问题
  • 第1题:

    听说在六朝人的书论中,王僧虔《笔意赞》是较为著名的一篇,其内容有否值得介绍的?


    正确答案: 是的,王僧虔的《笔意赞》虽然文字不长,但却提出了“书之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的著名论点,其内在实质就是说,书法创作不仅要有美观的外形,并且更要进一步有精神的内蕴。这两者虽说是辩证的统一,但却以内在的精神为主导。
    接着,《笔意赞》中又谈到“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等话,介绍了书法创作时创作者必定要进入心忘记笔,手忘记写,心手双畅,杂念不生的境界,然后才能把字写好的创作经验。
    在赞文中,王僧虔还进一步提出了“万毫齐力”和“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努如植槊,勒若横钉。开张凤翼,耸擢芝英。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等关键扼要的观点。说明作书时一定要使所有笔毫中的每一笔毫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把字写得骨格丰隆肌理细润,入神妙而通灵化。写直画“努”要挺劲得像长矛,横画“勒”要坚实得像铁钉。好比凤凰开张羽翼,灵芝耸秀英华一般美妙。要使得画粗的不感到重浊,画细的不感到轻飘。再则,字的向背起于纤微,死生别于毫发,从而说明了书法是一种何等微妙精密的艺术啊!

  • 第2题:

    《十三经》作者蒋衡的书作、书论怎样?


    正确答案: 蒋衡,生于康熙十一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八年(公元一六七二——一七四三年),享年七十二岁。江苏金坛人。改名振生,字湘帆,又字拙存。晚年自号拙老人、江南拙雯,又号函泽布衣。由于其喜好游历,足迹达半个中国,到处访碑问帖,获得了不少晋、唐以来的著名法帖,并临摹了三百余种,集录为《拙存堂临古帖》,所以其书法名扬大江南北。《大瓢偶笔》的作者杨宾是他的书法老师。杨宾说:“湘帆十五岁从余学书,今小楷冠绝一时,余不及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蒋衡闭门十二年,写出了八十多万字的《十三经》,后被收藏入清廷内府。他还著有《蒋氏游艺秘录》。他说:“临帖须运以我意,参昔人之各异,以求其同。如诸名家各临《兰亭》,绝无同者,其异处各由天性,其同处则传自右军。以此求之,思过半矣。又正书用行草意,行草用正书法。学褚求其苍劲,学欧求其圆润。以怒张本强为欧,绮靡软弱为褚,均失之。夫言者心之声也,书亦然”。这里,他强调参异求同,相反相成,强调创作书法要反映自己的真实感情等。可见他对于学书是极有见地的。

  • 第3题:

    什么叫书论?


    正确答案:顾名思义,书论就是书法的理论,这是最清楚不过的。但就是在这最清楚不过的问题中,包涵着广义和狭义的两种不同解释。所谓广义的书论,就是指有关书法论著方面的一切文字,诸如书法史论、书家人物、书法品评、书法鉴赏、书法技巧、书法创作、法书题跋、碑版考证等等。狭义则专指书法创作的技法一项而已,也就是俗说的所谓“创作论”了。其内容大致包括择帖、临摹、执笔、点画、结字、布局、创作等。因为广义的书论牵涉面太广,所以我们这儿要谈的,主要还是以狭义的书论为主,只是有时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偶而也涉及一些其他方面,一旦问题说清,便言归正传了。

  • 第4题:

    冯班的书论、书作怎样?


    正确答案:冯班,江苏常熟人。字定远,号钝吟。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年(公元一六○二——一六七一年),享年七十。因其落拓自喜,动不谐俗,且排行第二,故称其为“二痴”。能诗文,善书,尤工小楷。他对书法理论有精到的见解。其著作《钝吟书要》认为:学习书法,要先学间架结构,间架结构端齐了,再学用笔。学间架可以临写碑文、石刻,而学用笔,必须看前人的墨迹帖本。“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就是他首先提出来的。清杨宾《大瓢偶笔》说:“虞山钝吟老人论书,大概祖陈绎曾《翰林要诀》十二章,本以执笔为第一。是以钝吟训于家庭有笔法、结构法二说。”

  • 第5题:

    东汉书论:赵壹的《()》反映了汉代草书发展热潮的真实情况。崔瑗的《()》、蔡邕的《()》等,可视为古代书论的发轫之作。


    正确答案:《非草书》、《草书势》、《篆势》

  • 第6题:

    东汉时期许慎的()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赵壹的()反映了汉代草书发展热潮的真实情况,崔瑗的()和蔡邕的()可视为古代书论的发轫之作。


    正确答案:说文解字;非草书;草书势;篆势

  • 第7题:

    填空题
    魏晋书论有了很大发展,流传至今的有西晋卫恒的《()》、索靖的《()》等,奠定了中国古代书论的基础。

    正确答案: 《四体书势》、《草书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历代的书论典籍中关于钟繇学书的感人事迹怎样?

    正确答案: 据宋陈思《秦汉魏四朝笔法》记载:钟繇年青时在抱犊山向刘德昇学习书法,回来后曾与曹操、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人研讨笔法。一次,他忽然发现在韦诞的座位上有蔡邕写的《笔法》,但又无法得到,心中郁忿,只能以拳狠狠捶击自己的胸膛。这样一连三天,胸口被捶得发青而吐了血。还是曹操用“五灵丹”救治,方才幸免于死。后来,钟繇又向韦诞苦苦索求蔡邕《笔法》,然而韦却仍坚持不给。此后一直等到韦诞去世,钟繇派人偷挖他的坟墓,才将蔡邕《笔法》弄到手。钟繇临死,将蔡邕《笔法》从口袋中取出,交给儿子钟会,并郑重其事地说:我潜心学习书法三十年,习读别人的笔法都认为不行,最后才学蔡邕的,从此,我一心扑在笔法的学习上,与别人同坐时,在周围地上都画满了字,睡觉时,连棉被面也被划穿,上厕所则写字写得忘了出来。可见他用功之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既然学习书论这么重要,那么,请简单介绍一下我国书论的大致概貌好吗?

    正确答案: 我国书论著作,由于年代的久远和书法艺术的高度发展,所以留下的遗产十分丰富。约言之,汉魏六朝是我国书论发展的草创期,这一阶段虽说是我国出现书论专门著作的早期阶段,但它为我们留下的著述却是十分的丰富。较为著名的有汉赵壹的《非草书》、蔡邕的《笔论》、《九势》,传为晋卫夫人的《笔阵图》,传为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十二章》、《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王僧虔的《论书》、《笔意赞》,梁陶弘景的《与梁武帝论书启》,梁武帝的《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答陶隐居论书》,隋释智果的《心成颂》等。
    唐朝是我国书法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书法名家辈出,书法理论的发展,至此亦已奠定基础,所以,唐代是我国书论发展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书论,主要有欧阳询的《八诀》、《传授诀》、《用笔论》,虞世南的《笔髓论》、《书旨述》,唐太宗的《笔法诀》、《论书》、《指意》、《王羲之传论》,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蔡希综的《法书论》,徐浩的《论书》,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陆羽的《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韩方明的《授笔要说》,林蕴的《拨镫序》,卢携的《临池诀》,释亚栖的《论书》等。
    五代时因为战乱关系,书家人物,屈指可数,其书论流传为众所周知的,只李煜《书述》等几人几种而已,是为书论的低潮期。宋时因为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书法所以中兴。但宋代书法因为崇尚意态,所以表现在书论上的,亦多以此为论述中心。其书论较为著名的有苏轼《东坡题跋》中的论书部分,黄庭坚的《论书》、米芾的《海岳名言》、宋高宗的《翰墨志》、陈槱的《负暄野录》、姜夔的《续书谱》、陈思的《秦汉魏四朝用笔法》、无名氏的《三十六法》等,是为书论的再生期。
    元代则书家不多,书论亦只赵孟頫的《兰亭十七跋》、郑杓的《衍极》、陈绎曾的《翰林要诀》、吾丘衍的《学古编》等数种而已;明代则诗文潇洒,书法亦绚丽多采而不尚功力,其书论著作则以解缙的《春雨杂述》、丰坊的《书诀》、赵宦光的《寒山帚谈》、项穆的《书法雅言》、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为最著名。所以总的说来,元明是书法的平台期。
    清代由于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恐怖和重视利用的两手政策,所以士人多钻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这体现在书法理论上,就是著述众多且重考证,当然亦不排除他们在其他方面所作的探索。其著作的佼佼者有冯班的《钝吟书要》,笪重光的《书筏》、宋曹的《书法约言》、梁巘的《评书帖》,吴德旋的《初月楼论书随笔》、朱履贞的《书学捷要》、钱咏的《书学》、王澍的《论书剩语》、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刘熙载的《艺概·书概》、周星莲的《临池管见》、朱和羹的《临池心解》、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等宏篇巨制,洋洋洒洒,是为书论的中兴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蔡邕在书论上的贡献是什么,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 汉代是我国书法的大变革时代,篆书继承秦代传统;隶书得到大发展;真、行、草书应运而生,五体齐备。另一方面,书法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书法艺术实践普遍展开,出现了一批我国最早的书法家群体,同时也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书法论著。书法理论的出现,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走向自觉发展的重要标志。
    文字的使用和美化受到汉代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汉代以善书为入仕之经,选用史官要“以六体试之”,史官对于“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要加以“举劾”。不但重视文字使用的正确性,而且对书法的艺术性进行研讨。史载西汉开国之相萧何“深善笔理,尝与张子房、陈隐等论用笔之道。”(羊欣《笔阵图》)成为我国最早探讨书法艺术理论的人。东汉篆书大家曹喜曾著《笔论》一篇(今已佚),学者杨雄能识奇字,曾有“书为心画”之论。东汉时草书受到人们的普遍爱好,人们沉浸在草书艺术创作的时候,辞赋家赵壹写了一篇《非草书》,这篇文章对草书的发展衍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赵壹对当时草书艺术创作的非难正好从反面证实
    了书法在东汉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的事实。东汉草书大家崔瑗著《草书势》,正是早期草书艺术实践的总结,可惜已失传。东汉末的大文学家、大书家蔡邕,善篆、隶、飞白诸体,尤精隶书。梁武帝评其书说:“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他在理论上有《篆势》、《笔论》、《九势》三篇著作,《篆势》已失传,后二篇流传下来,文章精深,是我国目前看到的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也是汉代书论的代表性著作。
    蔡邕《九势》开宗明义第一句:“夫书肇于自然”,提出书法艺术源于自然。认为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阴阳、刚柔、虚实、敛舒、聚散等对立而统一的因素就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根据,书法艺术又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把握和显示自然界种种极为丰富的形态和变动不居的精神实质。蔡邕如此看待书法艺术的根本法则,在书法美学上有重大的贡献,它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实践和书法理论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蔡邕在书法艺术实践上很重视字的“形”和“势”,并把它作为审美概念第一次在理论上提出来。他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笔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九势》)指出书法艺术要通过运笔造型和取势所显现出来的意象,体现自然界丰富而生动的形象和变动不居的运动规律。
    蔡邕还重视书法“力感”的审美表现。他结合运笔的“逆势”和毛笔的性能讲力感的表达,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重大意义。他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九势》)把“力”与“势”作为一对美学范畴提出来,并揭示出“力”与“势”的内在联系,着眼于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和流动不拘的精神实质,而不斤斤于定法。他在论述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九势时,强调书法创作主体的控制能力,把握“力”与“势”的内在联系,从而创造出生动的书法艺术形象。这就使“藏头护尾”的逆势成为书法实践上表达“力感”的主要手段和笔法的核心。后世书论上“有势则有力”、“万毫齐力”、“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等技法理论都是在蔡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蔡邕在理论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书法艺术抒情性的本质特征,表达了书法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心理情态。他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夫书,先默坐
    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笔论》)蔡邕的书论对推动书法艺术实践的深入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说:“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九势》)在理论上强调书法艺术实践的重大意义也是蔡邕书论的突出特点。他的书论正是在总结秦汉以来篆、隶书发展和书法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因此实践意义极强。蔡邕关于书法艺术的起源、审美本质和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书法基本技法等方面的论述,对后代书法艺术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书法理论的基础,作出了划时代的杰出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经介绍后,对历代书论的概貌已有了个初步印象,现在想听听对蔡邕书论的评介。

    正确答案: 蔡邕的书论,主要有《笔论》和《九势》两篇。《笔论》主要论述书法家在书法创作时所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论中如“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几句,就是说的书家精神状态如何,对于书法作品创作的成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迫于事势,影响情绪,那末即使工具再好,也会不顶用的。又如“欲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数语,则又从另一侧面,阐述了书法创作时既要胸怀澄静,意志自然,又要思想高度集中的辩证关系。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创作效果。
    《九势》是蔡邕论书的最为精彩的篇章,也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论书名篇之一。其主要贡献在于:①它在我国书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藏头护尾”的藏锋理论;②它又第一次提出了“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中锋学说;③它还第一次提出了另外一些常见的用笔方法和结字方法,诸如“转笔”、“疾势”、“掠笔”、“涩势”、“横鳞”,以及“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等。总之,在具体的创作用笔方法上,《九势》为今后藏锋、中锋等运笔法则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其后的书论,虽对藏锋、中锋等学说有了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但渊源所自,蔡邕是该被尊为鼻祖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东汉时期许慎的()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赵壹的()反映了汉代草书发展热潮的真实情况,崔瑗的()和蔡邕的()可视为古代书论的发轫之作。

    正确答案: 说文解字,非草书,草书势,篆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历代的书论典籍中关于钟繇学书的感人事迹怎样?


    正确答案:据宋陈思《秦汉魏四朝笔法》记载:钟繇年青时在抱犊山向刘德昇学习书法,回来后曾与曹操、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人研讨笔法。一次,他忽然发现在韦诞的座位上有蔡邕写的《笔法》,但又无法得到,心中郁忿,只能以拳狠狠捶击自己的胸膛。这样一连三天,胸口被捶得发青而吐了血。还是曹操用“五灵丹”救治,方才幸免于死。后来,钟繇又向韦诞苦苦索求蔡邕《笔法》,然而韦却仍坚持不给。此后一直等到韦诞去世,钟繇派人偷挖他的坟墓,才将蔡邕《笔法》弄到手。钟繇临死,将蔡邕《笔法》从口袋中取出,交给儿子钟会,并郑重其事地说:我潜心学习书法三十年,习读别人的笔法都认为不行,最后才学蔡邕的,从此,我一心扑在笔法的学习上,与别人同坐时,在周围地上都画满了字,睡觉时,连棉被面也被划穿,上厕所则写字写得忘了出来。可见他用功之勤。

  • 第14题:

    能否再简单介绍一下虞世南的书论?


    正确答案:当然可以。虞世南和欧阳询一样,都是有唐一代前期的重要书家。他写下的《笔髓论》,一方面讲真、行、草各体书的用笔及书写规则,另一方面又兼及书法艺术的神韵,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从分段来看,《笔髓论》共分“叙体”、“辨应”、“指意”、“释真”、“释行”、“释草”、“契妙”等七段。其中尤以末段“契妙”为最精彩。所谓“契妙”,就是说书法要契合要妙。提出:“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通,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且以铸铜为镜,明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妙非毫端之妙。”那末,怎样才能“神遇”而契合要妙呢?我们且看他道来:“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可见必得“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才能使书法的逸态“随意而生”、“逐毫而应”。当然“运思”还得“心悟”。心悟什么呢?就是要心悟“无为”的“至道”,如果一涉“浮华”,则对于书法,终究未能通晓的。这里,我们又不难看出,虞世南的书法美学观是深受《老子》“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影响的。

  • 第15题: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对书论有何高见?


    正确答案: 宋人论书有个特点,就是多作散在语,不似唐人的多宏篇巨制,沈括、蔡襄、苏轼如此,黄庭坚也同样如此。他的书论由于片段而又分散,所以人们便将这些片段从《山谷文集》中一一采摘出来,加以集中,这就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论书》。在《论书》中,他谈自己对学习《兰亭》的看法说:“《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兰亭》是行书典范,在这以前,从来也没有人指出过它的瑕疵,而黄庭坚却把它比作周公、孔子的不能无小过。遗憾的是,可惜他没指出这“小过”在什么地方?但不管如何,以《兰亭》作譬,只是说明学习古人书迹必须懂得取舍,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都要心中有个数目,否则即使范本再好,也常会使人走入歧途的。此外,他又认为“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只有把“临摹”和“细看”两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才会取得形神兼似的效果。关键当然还是“用心不杂”,唯其如此,才能“入神”。
    在书法学习上,他曾说过“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的话。所说的“转”,当然作运转、指挥解。文中所说,大要在于指出写字要眼高手高,也就是说要眼界高、技法熟,才能“书字便如人意”。否则眼高手低,眼低手低就不会“如人意”了。又说:“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古人学书,学其工处,今人学书,肥瘦皆病。又常偏得其人丑恶处,如今人作颜体,乃其可慨然者。”看来,学习书法必得汲取帖中的“工处”,若不善学习的话,却也常会把某人的“丑恶处”学来的。总之,不能忘了“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否则便会“肥瘦皆病”。
    在书法审美上,他说:“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认为写字要有一段天然的风韵,不能“百种点缀”巧作打扮,否则就会舍本逐末,堕入魔道了。

  • 第16题:

    蔡邕在书论上的贡献是什么,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 汉代是我国书法的大变革时代,篆书继承秦代传统;隶书得到大发展;真、行、草书应运而生,五体齐备。另一方面,书法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书法艺术实践普遍展开,出现了一批我国最早的书法家群体,同时也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书法论著。书法理论的出现,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走向自觉发展的重要标志。
    文字的使用和美化受到汉代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汉代以善书为入仕之经,选用史官要“以六体试之”,史官对于“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要加以“举劾”。不但重视文字使用的正确性,而且对书法的艺术性进行研讨。史载西汉开国之相萧何“深善笔理,尝与张子房、陈隐等论用笔之道。”(羊欣《笔阵图》)成为我国最早探讨书法艺术理论的人。东汉篆书大家曹喜曾著《笔论》一篇(今已佚),学者杨雄能识奇字,曾有“书为心画”之论。东汉时草书受到人们的普遍爱好,人们沉浸在草书艺术创作的时候,辞赋家赵壹写了一篇《非草书》,这篇文章对草书的发展衍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赵壹对当时草书艺术创作的非难正好从反面证实
    了书法在东汉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的事实。东汉草书大家崔瑗著《草书势》,正是早期草书艺术实践的总结,可惜已失传。东汉末的大文学家、大书家蔡邕,善篆、隶、飞白诸体,尤精隶书。梁武帝评其书说:“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他在理论上有《篆势》、《笔论》、《九势》三篇著作,《篆势》已失传,后二篇流传下来,文章精深,是我国目前看到的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也是汉代书论的代表性著作。
    蔡邕《九势》开宗明义第一句:“夫书肇于自然”,提出书法艺术源于自然。认为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阴阳、刚柔、虚实、敛舒、聚散等对立而统一的因素就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根据,书法艺术又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把握和显示自然界种种极为丰富的形态和变动不居的精神实质。蔡邕如此看待书法艺术的根本法则,在书法美学上有重大的贡献,它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实践和书法理论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蔡邕在书法艺术实践上很重视字的“形”和“势”,并把它作为审美概念第一次在理论上提出来。他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笔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九势》)指出书法艺术要通过运笔造型和取势所显现出来的意象,体现自然界丰富而生动的形象和变动不居的运动规律。
    蔡邕还重视书法“力感”的审美表现。他结合运笔的“逆势”和毛笔的性能讲力感的表达,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重大意义。他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九势》)把“力”与“势”作为一对美学范畴提出来,并揭示出“力”与“势”的内在联系,着眼于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和流动不拘的精神实质,而不斤斤于定法。他在论述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九势时,强调书法创作主体的控制能力,把握“力”与“势”的内在联系,从而创造出生动的书法艺术形象。这就使“藏头护尾”的逆势成为书法实践上表达“力感”的主要手段和笔法的核心。后世书论上“有势则有力”、“万毫齐力”、“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等技法理论都是在蔡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蔡邕在理论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书法艺术抒情性的本质特征,表达了书法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心理情态。他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夫书,先默坐
    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笔论》)蔡邕的书论对推动书法艺术实践的深入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说:“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九势》)在理论上强调书法艺术实践的重大意义也是蔡邕书论的突出特点。他的书论正是在总结秦汉以来篆、隶书发展和书法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因此实践意义极强。蔡邕关于书法艺术的起源、审美本质和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书法基本技法等方面的论述,对后代书法艺术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书法理论的基础,作出了划时代的杰出贡献。

  • 第17题:

    魏晋书论有了很大发展,流传至今的有西晋卫恒的《()》、索靖的《()》等,奠定了中国古代书论的基础。


    正确答案:《四体书势》、《草书状》

  • 第18题:

    填空题
    唐代书论在古代书论史上堪称高峰期。作为六朝书论的总结,孙过庭《()》有着特殊意义,反映了书论的高度成熟,并成为书论史上的经典之作。张怀瓘的《()》、《书估》、《书议》堪称古代书论史上体系最详备的书学文献,是当时最完整的源流史论、书家批评论、书法审美论的专著。晚唐,张彦远的《()》汇辑了自汉以来许多书论名篇,为后世保存了许多可贵的书法史论遗产。

    正确答案: 《书谱》、《书断》、《法书要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东汉书论:赵壹的《()》反映了汉代草书发展热潮的真实情况。崔瑗的《()》、蔡邕的《()》等,可视为古代书论的发轫之作。

    正确答案: 《非草书》、《草书势》、《篆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十三经》作者蒋衡的书作、书论怎样?

    正确答案: 蒋衡,生于康熙十一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八年(公元一六七二——一七四三年),享年七十二岁。江苏金坛人。改名振生,字湘帆,又字拙存。晚年自号拙老人、江南拙雯,又号函泽布衣。由于其喜好游历,足迹达半个中国,到处访碑问帖,获得了不少晋、唐以来的著名法帖,并临摹了三百余种,集录为《拙存堂临古帖》,所以其书法名扬大江南北。《大瓢偶笔》的作者杨宾是他的书法老师。杨宾说:“湘帆十五岁从余学书,今小楷冠绝一时,余不及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蒋衡闭门十二年,写出了八十多万字的《十三经》,后被收藏入清廷内府。他还著有《蒋氏游艺秘录》。他说:“临帖须运以我意,参昔人之各异,以求其同。如诸名家各临《兰亭》,绝无同者,其异处各由天性,其同处则传自右军。以此求之,思过半矣。又正书用行草意,行草用正书法。学褚求其苍劲,学欧求其圆润。以怒张本强为欧,绮靡软弱为褚,均失之。夫言者心之声也,书亦然”。这里,他强调参异求同,相反相成,强调创作书法要反映自己的真实感情等。可见他对于学书是极有见地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我们应如何看待历代书论对颜真卿书法的批评和赞扬?

    正确答案: 对颜真卿的书法,如上所述,历代褒扬溢美之辞多不盛收,而且评价之高,几乎与书圣王羲之齐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历代书论对其书法批评的辞措亦相当尖锐、激烈。如明项穆《书法雅言》在肯定“颜清臣蚕头燕尾闳伟雄深”的同时又认为其书“沉重不清畅”。最早批评颜字的实际是南唐李后主李煜。他认为颜字如“村夫大脚”,笨拙歪散。后来,米芾著《书史》虽肯定了他的“行书可观”,但认为其真书(楷书):“自以挑踢名家,作用太多,无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颜柳挑踢,为后世丑怪恶扎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
    关于对其赞扬,正如前条所说,其书法的美学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由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也难免有过溢之辞。关于对其批评,也可说是事出有因,首先关于“不清畅”、“过郁濁”、笨拙之评,在颜真卿的某些碑帖里是确实存在的。
    其次,由于人们的先天素质、生活环境、文化教养、思想情操等方面的差异,人们的审美标准不尽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而且任何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每个点画都写得精到完美。认为他的某些书迹“粗鲁诡异”等是不足为怪的,对此在学习颜书时是应注意的。然而米芾所评的“有失古意,终非正格”、“为丑怪恶扎之祖”等是有失偏颇的。“集古自成家”(米芾语)这种现象固然是存在的,但终难成为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如果没有荡尽古法、大胆创新的精神,并将其融溶于书法创作中去,颜真卿的字是不可能在后世产生那么深远和巨大影响的,这个历史事实也是不可否认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对书论有何高见?

    正确答案: 宋人论书有个特点,就是多作散在语,不似唐人的多宏篇巨制,沈括、蔡襄、苏轼如此,黄庭坚也同样如此。他的书论由于片段而又分散,所以人们便将这些片段从《山谷文集》中一一采摘出来,加以集中,这就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论书》。在《论书》中,他谈自己对学习《兰亭》的看法说:“《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兰亭》是行书典范,在这以前,从来也没有人指出过它的瑕疵,而黄庭坚却把它比作周公、孔子的不能无小过。遗憾的是,可惜他没指出这“小过”在什么地方?但不管如何,以《兰亭》作譬,只是说明学习古人书迹必须懂得取舍,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都要心中有个数目,否则即使范本再好,也常会使人走入歧途的。此外,他又认为“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只有把“临摹”和“细看”两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才会取得形神兼似的效果。关键当然还是“用心不杂”,唯其如此,才能“入神”。
    在书法学习上,他曾说过“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的话。所说的“转”,当然作运转、指挥解。文中所说,大要在于指出写字要眼高手高,也就是说要眼界高、技法熟,才能“书字便如人意”。否则眼高手低,眼低手低就不会“如人意”了。又说:“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古人学书,学其工处,今人学书,肥瘦皆病。又常偏得其人丑恶处,如今人作颜体,乃其可慨然者。”看来,学习书法必得汲取帖中的“工处”,若不善学习的话,却也常会把某人的“丑恶处”学来的。总之,不能忘了“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否则便会“肥瘦皆病”。
    在书法审美上,他说:“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认为写字要有一段天然的风韵,不能“百种点缀”巧作打扮,否则就会舍本逐末,堕入魔道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与杜操并称“崔杜”,被誉为“()”。其传世的《()》为现今可见的最早书论文字。文中既阐述了草书兴起的原因,又描述了草书的审美特征,如“()”、“()”等,并以各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形容抽象的草书艺术,辩证地阐述了“()”的意义,对草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后蔡邕作《()》、卫恒作《()》、《()》,皆仿《草书势》,合称《()》。

    正确答案: 崔瑗,“草贤”,《草书势》,“志在飞移”、“放逸生奇”,“势”,《篆势》、《字势》、《隶势》、《四体书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能否再简单介绍一下虞世南的书论?

    正确答案: 当然可以。虞世南和欧阳询一样,都是有唐一代前期的重要书家。他写下的《笔髓论》,一方面讲真、行、草各体书的用笔及书写规则,另一方面又兼及书法艺术的神韵,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从分段来看,《笔髓论》共分“叙体”、“辨应”、“指意”、“释真”、“释行”、“释草”、“契妙”等七段。其中尤以末段“契妙”为最精彩。所谓“契妙”,就是说书法要契合要妙。提出:“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通,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且以铸铜为镜,明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妙非毫端之妙。”那末,怎样才能“神遇”而契合要妙呢?我们且看他道来:“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可见必得“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才能使书法的逸态“随意而生”、“逐毫而应”。当然“运思”还得“心悟”。心悟什么呢?就是要心悟“无为”的“至道”,如果一涉“浮华”,则对于书法,终究未能通晓的。这里,我们又不难看出,虞世南的书法美学观是深受《老子》“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影响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