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问答题简述听觉定向的规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听觉定向的规律。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根据音笼实验的结果,人的听觉定向有以下几个规律
⑴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互相混淆。
⑵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⑶如果以两耳联线的中点为顶点作一圆锥,那么从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简述听觉定向的规律。”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的理论。

    正确答案:
    科学家们针对听觉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说,包括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频率理论主要有电话论和神经齐射说;位置理论主要有共鸣理论和行波理论。
    (1)频率理论
    ①电话说
    电话说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人们很快发现,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的事实不相符合的。
    ②神经齐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2)位置理论
    ①共鸣理论
    在赫尔姆霍茨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人耳基底膜约有24000条横纤维,分别反应不同频率的声音。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②行波理论
    20世纪4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冯·贝克亚西提出了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之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问答题
    人的听觉定向有哪些规律与特点?

    正确答案: 人的听觉定向有以下规律和特点:
    1.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互相混淆。
    当一个声源偏离头部中切面2-3度时,人们就能正确判断声音是来自左方或右方。这说明人耳确定左右方向的能力是很精细的。随着声源偏离头部中切面的角度加大,判断左右声源的方向就越容易。
    2.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当声源在头部中切面2-3度范围内时,被试容易判断声音在中间,但难以分辨它是前是后,或是左是右。这时,只有转动头部才能对声源进行正确的定向。如果头向右转,左耳听到的声音更清晰,那么声源在前方;如果右耳听到的声音更清晰,那么声源在后方。
    3.如果以两耳联线的中点为顶点作一个圆锥,那么从圆锥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如误前为后,误上为下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学习的困难。

    正确答案: (1)发声时收不到充分的听觉反馈。
    (2)无法从成人那里得到充分的言语强化。
    (3)无法听到成人的言语示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主观听觉评价的分型及各型常见疾病。

    正确答案: 主观听觉评价将发音分为4型:①粗糙型:声带肿胀变软,振动不平衡,常见声带息肉;②气息型:发声时声门闭合不全,呼出气流增大,常见于声带瘫痪;③无力型:声带变薄,质量减轻,张力下降,常见声带麻痹;④紧张型:声带异常变硬、变晕,发声费力,常见于声带癌患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关于听觉信号的规定

    正确答案: 长声3秒,短声1秒,间隔1秒,重复鸣示需间隔5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正确答案: TTS(包括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PTS(包括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定向运动的意义。

    正确答案: 1.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还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会你如何在大自然中行为把握自己,爱护自然,遵守郊野公园守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听觉定向

    正确答案: 准确判断发声体的空间方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定向的规律。

    正确答案: 根据音笼实验的结果,人的听觉定向有以下几个规律
    ⑴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互相混淆。
    ⑵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⑶如果以两耳联线的中点为顶点作一圆锥,那么从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内定向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选取定向的数学模型;
    (2)读取标准框标点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
    (3)人工量取(或自动量取)各框标点的屏幕坐标;
    (4)逐框标点列误差方程式,并用最小二乘原理求解各内定向参数;
    (5)将屏幕坐标(扫描坐标)转为框标系坐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声波传入内耳乃至产生听觉的全过程(含频率分析的行波理论和听觉传导通路)。

    正确答案: 传导通路:镫骨—卵圆窗—科尔蒂器—圆窗
    行波理论:声波产生波动,同时蜗管内的内淋巴活动,使得科尔蒂器活动,使毛细胞弯曲。当声波频率与毛细胞波动频率发生共振时,科尔蒂器兴奋,毛细胞向动纤毛方向弯曲,静纤毛上的K通道开放,K进入细胞,使毛细胞去极化,可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而使信息通过传入轴突传递到脑中,在视觉中枢完成复杂的处理和整合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定向凝固”原则。

    正确答案: 在铸件上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件安放冒口,并同时采用其他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从远离冒口的部件到向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铸件上每一部分的收缩都可得到稍后凝固部件瓣合金液的补充,最后缩孔转移到冒口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最好在隔音的电磁屏蔽室内进行。记录导联最好用2个导联同时记录刺激的同侧和对侧,记录电极置于头顶Cz,参考电极置于耳垂,地电极置于前额Fpz,电极与皮肤间阻抗要小于2kΩ。一般用短声、疏波刺激,重复刺激,频率10Hz,声强60~90dBHL,单耳给声,对侧加白噪声掩盖。输入灵敏度5μV,频宽50~2000Hz,分析时间10ms,平均1000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传统定向凝固技术。

    正确答案: (1)发热剂法;
    (2)功率降低法(PD法);
    (3)高(快)速凝固法(HRS);
    (4)液态金属冷却法(LMC法);
    (5)流态床冷却法(FBQ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定向井对定向前直井段的要求。

    正确答案: (1)定向井定向前直井段井眼要直,钻进时,按规定加压,特别是到造斜点前100-150 米,要严格执行技术要求;
    (2)定向前最大井斜角控制在1.5°以内;
    (3)定向前直井段超过800m,必须用多点测斜仪测量井斜、方位后,方可定向;
    (4)单点测斜间距不大于200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人耳的听觉特性

    正确答案: (1)、响度
    (2)、音调(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感觉)
    (3)、音色(人耳对声音中泛音的数量、相对强弱关系及其分布的感觉)
    (4)、可听声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正确答案: 听觉显示器的传递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设计特性与人的听觉通道特性的匹配程度。
    要使两者匹配,听觉显示器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听觉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应该与人们已经学到的或者自然的联系相一致。避免信号之间相互矛盾。
    2.采用声音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维度做信息代码时,应该避免使用极端值。代码数目不能超过使用者的绝对辨别能力。
    3.信号强度应高于噪声背景,保持足够信噪比,防止声音掩蔽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4.尽量用间歇的或者可变的声音信号,避免使用稳定的信号,减弱对信号的听觉适应。
    5.不同的声音信号应尽量分时呈现,时间间隔不宜短于1秒。对必须同时呈现的信号,可采取将声源的空间位臵分离,或按其系统的重要程度,提供优先注意的指示等方法。
    6.不同场合使用的听觉信号要标准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椭球定向的平行条件和目的。

    正确答案: 平行条件:
    椭球短轴平行于地球自转轴;
    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天文起始子午面。
    目的在于简化大地坐标、大地方位角同天文坐标、天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不良的职业定向心理。

    正确答案: (1)过分强调自我实现。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作为首选条件或唯一条件,导致难以就业,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念和淡化“专业对口”的观念;
    (2)过分追求舒服实惠。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避艰苦、避风险,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等“硬件”是否舒适,待遇是否丰厚,“高收入”是他们最重要的择业目标,应改变“眼高手低”的做法;
    (3)职位期望过高且不切实际。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动辄就要求“高收入”而且又“稳定、无风险”,甚至有的刚出校门就要求干“领导工作”;
    (4)择业观念过于陈旧且狭窄。有些大学生择业时就爱往大城市里钻或以进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为首选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发音不清
    (2)发音不好
    (3)音节受限制
    (4)语言发展落后
    (5)智力发展与语言发展不同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正确答案: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1)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
    (3)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与录制方法。

    正确答案: 设计过程:确定内容和时间长度,编写稿本和确定录音方法,组织录音,编辑加工,编目储存。
    录制方法:传声器录音和线路录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如何从嗅觉、视觉、听觉、触觉煤气泄漏?

    正确答案: (1)嗅觉—煤气中掺有臭剂,泄漏时会有气味。
    (2)视觉—煤气外泄时,会造成空气中形成雾状白烟。
    (3)听觉—会有“嘶嘶”的声音。
    (4)触觉—手接近泄漏处会有凉凉的感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双耳听觉特性。

    正确答案: 人耳辨别声源方向的两个物理因素:
    1、声音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或相位差);
    2、声音到达左右耳的声级差(或强度差)。
    立体声广播中实际立体声效果实现方式:使用声级差方式实现,便于和单声道系统兼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