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多选题2013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独特的(),独特的(),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A文化传统B历史命运C基本国情

题目
多选题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独特的(),独特的(),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A

文化传统

B

历史命运

C

基本国情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更多“多选题2013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独特的(),独特的(),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A文化传统B历史命运C基本国情”相关问题
  • 第1题:

    给定资料: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如何以传统文化为内容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曾谈到,“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他更是强调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给定资料”中提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总字数1000—1200字。


    答案:
    解析:
    例文: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从“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到皮影戏成为印度尼西亚的文化遗产,眼下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热情不断高涨。相对来说,我国在这方面做的尚有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方言俚语消失、传统工艺断代,我国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如何让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成为国人的重点课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积淀着智慧结晶、浓缩着丰富情感的中华经典著作灿若星河,令人心驰神往;展现农耕、游牧民族勤劳与淳朴,凝聚着力量与美的歌舞戏剧欢快大气,给人艺术的享受;还有白墙黛瓦的民居、金碧辉煌的宫殿、精巧婉约的园林,传统文化不胜枚举,却无一不在静静地讲述着曾经的历史,吸引我们去一一探寻。这些文化遗产告诉了我们从何处而来,又隐隐预示着我们将走向何处。它们展现的独特魅力令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而且塑造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精神内核。如今,我们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之中,然而近年来,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进程却使其日渐消亡。二十多年前,木偶戏、皮影戏在我国随处可见,而如今却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从来没有欣赏过这样的民间艺术;而十多年前,手编竹篮还是部分地区人们离不开的生活用具,现在却被塑料制品所替代。这些老物件、老娱乐中蕴含的文化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对于昔日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有着莫大帮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如今科技进步,生活条件改善,一味要求把传统文化复制到当今的生产生活中,是不可行的,这会阻碍人们对现代化便利生活的追求。我们不能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名义要求一部分人生活在交通不便、水电不通的古老村寨里,也不能要求传承人为了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牺牲个人利益。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思考当下的现实情况,既要确保其传承发展不变,又要考虑到文化遗产是否应该与现代生活融合,将昔日的生活用品升华为今日的艺术产品,方能开辟传统文化传承的新土壤。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我们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深入发掘民族的、地方的各类文化遗产,制定保护办法,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人文关怀,对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给予必要的资助。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 第2题: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下列能够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有() ①文字 ②史学典籍 ③长城 ④秦始皇兵马俑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 B、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物质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 C、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 D、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 B、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 C、中华民族精神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的辉煌
    • D、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正确答案:A,D

  • 第5题: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能够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做些什么?


    正确答案: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3)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4)培养创新精神,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 第6题: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的特点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④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广东人爱煲汤,重庆人爱唰火锅,在饮食上中华大地各有喜好。这()

    • A、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 B、体现了中华文化明显的区域特征
    • C、反映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
    • D、展示了中华文化风格独特的特征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关键要讲清()。

    • A、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 B、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 E、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填空题
    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和“()”,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正确答案: 根,魂
    解析: 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 ”和“”,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 第10题:

    多选题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

    文化工作

    B

    文化事业

    C

    文化产业


    正确答案: B,A
    解析: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第11题:

    多选题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A

    思想观念

    B

    人文精神

    C

    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 B,C
    解析: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 第12题:

    多选题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关键要讲清()。
    A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B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E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东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的特征
    • B、独特性的特点
    • C、区域性的特点
    • D、民族性的特点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 B、一定的经济政治状况决定一定的文化发展
    • C、民族文化影响民族和国家对发展道路的选择
    • D、民族文化的性质决定该国的国家性质和道路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延续性、包容性、开放性。在长期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努力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长处,自强不息,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选择,郑重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因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本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2013年2月10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做好文物工作() ①有利于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就可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④可以更好地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材料: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同其他文化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它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理解我们的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联系材料,分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维系社会稳定。
    ④有利于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 第18题: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文化建设必然要有自己的特点。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然要()

    • A、让一切先进与落后、积极和颓废的文化都百花齐放
    •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 C、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外国文化全盘借用
    • D、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 A、精神基因
    • B、物质财富
    • C、民族精神
    • D、文化传承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A

    精神基因

    B

    物质财富

    C

    民族精神

    D

    文化传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弘扬(),传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A

    主流思想舆论

    B

    主旋律

    C

    正能量


    正确答案: C,B
    解析: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 第23题:

    问答题
    【材料1】 《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材料2】 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联系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未来,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正确答案: 要深刻理解中国梦,我们必须把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当今时代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结合起来。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传承、善于包容、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善于在逆境中奋起的民族。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懈追求和探索,选择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走出了具有自己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道路。历史和时代也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中国人民的中国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