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用火及管理火
更多“旧石器时代最重要的两大文化成就是制造石器和()。”相关问题
  • 第1题:

    旧石器时代最重要的两大文化成就是制造石器和()。


    参考答案:用火及管理火

  • 第2题:

    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哪些主要差异?


    正确答案:使用的工具不同:主要是使用的石器工具制作的精细程度不同,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用碰砧、打击、刮削等方法对石块进行简单加工,以石片石器为主,砾石石器、石核石器次之,石斧不发达;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使用精细的磨制石器。
    社会组织形态不同:旧石器时代人类过着原始群居的生活,逐渐向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生产资料公有,共同消费;而新石器时代则由母系氏族社会逐渐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产生了私有财产与奴隶,氏族结成部落,部落结成联盟。经济方式不同:旧石器时代以直接攫取自然物的渔猎、采集的被动依赖为主要方式,新石器时代则以主动生产的农业、畜牧业经济为主要方式,陶器制作也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

  • 第4题:

    旧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成就是()。

    • A、学会制造石器
    • B、学会使用火
    • C、会打造简易的陶器
    • D、开始种植农作物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简述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的意义


    正确答案: 遗址位于呼和浩特东北的保合少乡大窑村。1973年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个遗址。1976和1983年经过多次调查、发掘,确定了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遗址。距今约70万~距今1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发现了打制的石片、石核和石器的半成品,还有人类用火的灰烬、动物化石等。大窑遗址中出土的精制的石器很少,多是半成品、废品或石片、石核、石渣及大石块。器形有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石球等。总的来说,石器器形均偏大。石器的制作原料是燧石,打制的方法都是用锤击法。龟背形刮削器为大窑石器制造场的典型器物。
    这是内蒙古地区发现并经发掘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说明内蒙古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 第6题:

    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正确答案: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的趋势,也为后世美术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技术的和精神的基础。

  • 第7题: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概述。


    正确答案: 大约距今20万年至15万年,人类已由晚期猿人发展至早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早期进入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社会形态由血缘婚发展至氏族外婚制的早期阶段。早期智人由晚期直立猿人演化而来,其体制结构有所进步,与现代人多有接近,但仍保留某些原始性。旧石器时代早期偏晚时出现的石器工艺修理台面的技术在中期已广泛运用,石器的类型增多,功能进一步分化。这一阶段已经出现有意的埋葬。

  • 第8题:

    简述旧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


    正确答案:根据人类进化的阶段性变化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二者具有的相对应性和同步协调性,一般将石器时代文化分为:
    早期(石器制造比较原始,类型比较少);中期(修理石核技术(包括台面技术等)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比较精致的刮削器和尖状器);晚期(文化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工具的制造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
    分为南方(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根据适应森林环境而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是森林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经济);北方(根据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削刮器系统,主要是适应草原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是草原环境的采集与狩猎经济)。两大系统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体和基本格局,从而表现出环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和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的文化特色。

  • 第9题:

    判断题
    城子崖遗址是中国考古学者发现和发掘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由此揭示出来的龙山文化,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城子崖遗址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者发现和发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由此揭示出来的龙山文化,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 第10题:

    单选题
    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包括:()
    A

    学会制造石器

    B

    学会使用火

    C

    C、B都是

    D

    D、B都不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时期贴近于下列哪一个文化时段()。
    A

    旧石器时代早期

    B

    旧石器时代晚期

    C

    新石器文化早期

    D

    新石器文化晚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旧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成就是()。
    A

    学会制造石器

    B

    学会使用火

    C

    会打造简易的陶器

    D

    开始种植农作物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石器制造的发展过程不包括()

    • A、旧石器时代
    • B、中石器时代
    • C、后石器时代
    • D、新石器时代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根据《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时期贴近于下列哪一个文化时段()。

    • A、旧石器时代早期
    • B、旧石器时代晚期
    • C、新石器文化早期
    • D、新石器文化晚期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在日本考古学界把旧石器时代又称为()。

    • A、前期旧石器时代
    • B、后期旧石器时代
    • C、前旧石器时代
    • D、后旧石器时代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包括:()

    • A、学会制造石器
    • B、学会使用火
    • C、C、B都是
    • D、D、B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正确答案: 中国旧石器时代分为早、中、晚三期,目前发现的早期的文化遗址为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约180万年)、陕西蓝田猿人遗址(距今约80-65万年)和北京猿人遗址(距今约57.8万年);中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是陕西襄汾的丁村人、高阳的许家窑人和陕西大荔的大荔人,都距今约20万年;晚期遗址的主要代表是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2-1万年)和山西朔县的峙峪人(距今约3-2.7万年)。

  • 第18题:

    简述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正确答案:北京猿人是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代表,他们主要采用间接打击技术制作石器,很粗糙但包含着对称平衡等基本美的形成因素,是主体内在精神和创造力的显现;丁村人他们的造型技术和对造型样式的认识比北京猿人有明显的进步,山顶洞人他们对物质材料的驾驭有所提高并直接按照美的法则创造出石器。

  • 第19题:

    简述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


    正确答案: 遗址位于呼和浩特东北的保合少乡大窑村。1973年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个遗址。1976和1983年经过多次调查、发掘,确定了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遗址。距今约70万~距今1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发现了打制的石片、石核和石器的半成品,还有人类用火的灰烬、动物化石等。大窑遗址中出土的精制的石器很少,多是半成品、废品或石片、石核、石渣及大石块。器形有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石球等。总的来说,石器器形均偏大。石器的制作原料是燧石,打制的方法都是用锤击法。龟背形刮削器为大窑石器制造场的典型器物。
    这是内蒙古地区发现并经发掘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说明内蒙古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 第20题: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


    正确答案:(一)大荔人化石是1978年在陕西省大荔县发现的。大荔人化石为一近30岁的男性头骨。出土500多件石制品,以石片石器为主,刮削器居多,有直刃、凹刃、凸刃几种,其次是尖状器,还有雕刻器和石锥。
    (二)许家窑人化石始于1973年发现,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人化石近20件,为顶骨等,属10多个个体。出土石制品1、4万余件。石器以刮削器居多,还有尖状器、雕刻器、石砧、砍砸器等,石球很多,说明狩猎发达。
    (三)丁村人化石1953年于山西襄汾县发现,以后又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发掘。以丁村为中心的汾河两岸发现旧石器地点11处。发现的人化石有幼儿顶骨和少年的牙齿。石器分石片石器和石核石器两种。石片石器有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石核石器有砍砸器、手斧、石球等。三棱大尖状器是丁村文化中最富特色的器物。丁村遗址出土28种哺乳动物化石,大部分为生活在森林中的种类,还有许多鱼类化石,说明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汾河水量很大。丁村附近旧石器中期地点密集,这时人类已排除近亲婚配,而实行族外婚,体质大有进步,男女分工比较稳定。
    (四)长阳人化石是1956年在湖北长阳县下钟家湾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为下颌骨和牙齿。
    (五)马坝人化石是1958年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乡发现的,为一中年男性的头骨。
    (六)桐梓人化石1972年发现于贵州桐梓县岩灰洞。人类化石为老年个体的牙齿,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

  • 第21题:

    问答题
    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正确答案: 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的趋势,也为后世美术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技术的和精神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  )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距今约有18000年。
    A

    山顶洞文化

    B

    仰韶文化

    C

    良渚文化

    D

    河姆渡文化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山顶洞文化,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有18000多年。B项,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C项,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距今约为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D项,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正确答案: 中国旧石器时代分为早、中、晚三期,目前发现的早期的文化遗址为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约180万年)、陕西蓝田猿人遗址(距今约80-65万年)和北京猿人遗址(距今约57.8万年);中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是陕西襄汾的丁村人、高阳的许家窑人和陕西大荔的大荔人,都距今约20万年;晚期遗址的主要代表是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2-1万年)和山西朔县的峙峪人(距今约3-2.7万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正确答案: 北京猿人是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代表,他们主要采用间接打击技术制作石器,很粗糙但包含着对称平衡等基本美的形成因素,是主体内在精神和创造力的显现;丁村人他们的造型技术和对造型样式的认识比北京猿人有明显的进步,山顶洞人他们对物质材料的驾驭有所提高并直接按照美的法则创造出石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