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举例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举例论述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正确答案: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其中,自然资源提供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社会资源则提供着加速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种思想等。
    (一)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人类社会建立在各种自然资源基础之上,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人类长期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历史进程充分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无论人类杜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一真理亘古不变,科学的进步只能起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的作用。
    (二)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不断使用会导致其减少甚至枯竭,从而产生资源危机:而且,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般都有残余物回流自然或干扰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将对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是有限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自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丁持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由于无知导致的盲目和贪婪产生的驱动,人类只知一味地从自然中掠夺性索取各种资源,不愿对大自然的生命循环过程进行维护,导致大自然不堪重负,以各种形式向人类表达着她的抗议。

  • 第2题: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人是文化的主体,追溯从类人猿到人类进化的过程,站立、智慧、语言和操作能力是人类区别于类人猿的标志,这些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如波利尼西亚群岛多由珊瑚礁组成,没有金属矿藏。这里土著人借助于石器生活了几千年。
    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同样的谷物种植区,东亚和中亚以青稞和薯类为主,欧洲以麦类为主;在麦类中又有的地区以黑麦为主,有的地区以燕麦为主。

  • 第3题:

    论述有关自然地理环境边界的观点。


    正确答案: 1、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的一个复合圈层,它镶嵌于地球的表层,以自己的表面朝向宇宙空间,正像一个包着固体地球的“壳”,因此,有些自然地理学家把它称作“地理壳”、“景观壳”,这种名称,突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外形和空间位置。
    2、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如它的两个边缘圈层——大气圈和岩石圈的厚度很大,而两者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性随高度或深度的不同又具有渐变的性质,因此.要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位置,即确定它的范围和边界,是一个棘手的科学课题。也正因为如此,有关自然地理环境边界的观点较多,下面仅介绍几种主要观点:
    (1)原苏联地理学者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一个巨大的空间范围。一种观点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在“外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另一种观点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在“内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
    (2)以我国自然地理学者牛文元为代表,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较小的空间范围。根据所研究问题的特点以及讨论时的方便,把自然地理环境限于一个较薄的空间内,视之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取名“自然地理面”。
    (3)我国自然地理学者,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认为自然地理学所研究的范围界限不应作硬性规定,硬性规定一个厚度未必都符合客观实际,而应视研究问题的性质有相应的变化。通常随研究范围的不同,牵涉的厚度也不同:研究小范围的问题,所涉及的厚度就应薄;研究大范围的问题,厚度就应大;全球性的向题,才可能涉及到所谓地理壳的厚度。
    3、就全球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目前大多数自然地理工作者基本接受了A.Г.伊萨钦科(1953)的划法: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圈的底界(约在地面以下5-6km)。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能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层和有机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而在具体研究中,陈传康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 第4题:

    试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总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而干燥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格控制。实际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冰期与间冰期等等。例如,降水的多寡决定着径流的补给的来源的丰缺。降水的时空分布、降水强度、影响着径流过程和洪峰流量。因此可以说河流是气候的镜子。
    (2)除气候条件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的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截留影响径流。等等。
    (3)另一方面,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也有显著地影响。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底部或湖泊中,实现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大循环。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南北流向的河流把温度较高的水送往高纬地区而固体物质则随河流迁移。则使地表的高处不断夷平和低处不断被填充。所以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积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累积者。
    (4)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的绿洲的形成和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的财富。

  • 第5题:

    试论述自然地理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质量,是指原生自然环境质量和次生自然环境质量,包括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两个方面:一是指全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二是主要包括土地、水、人类居住区环境等。自然地理环境质量的逐渐恶化,影响到人类的前途和后代生存。可见,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以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
    从环境与与发展的关系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环境保护运动着眼于地表的自然资源保护;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时,讨论的重点是环境污染;至20世纪80年代,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成为最迫切的研究课题。全球及局部环境问题,已构成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从而引起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目前开展国际性研究的全球环境问题有:
    (1)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对全球的持续发展能力有极大的影响。如导致经向温度梯度减小,大气环流强度减弱,热能向极输送减弱,从海洋输送到陆地的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干燥带向高纬移动,从而改变农作物的种植界限,影响耕作制度的改变。对欧亚大陆中心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带来巨大的威胁。
    导致地面温度上升,使蒸发力增大,促使农田变得更为干旱,土地沙化、碱化、草原化,水分条件及土地耕种面积也发生变化,农业经济需要重新布局。中国的华北、西北将变得更干旱以及草原退化危害加重。
    导致台风侵袭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加重沿海地区的风灾和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海平面上升,将淹没海岸附近的低地平原,加快海岸线和滩涂的侵蚀,对三角洲地区和平原海岸较发达的地区危害最大。对世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此外,气候变暖还将影响农业病虫害增加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这些影响许多是全球性的,时间上是久远的,有些是不可逆的,因此,要分析其影响机制、影响程度和后果,拟定防御措施。
    (2)臭氧层损耗。平流层臭氧是一个自然过滤器,能吸收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人类活动使大气中增加了某些化合物,如氟里昂,从而使臭氧的产生、消失过程失去平衡。这些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是氟氯烃、哈龙、四氯化碳和二氯乙烷,它们在低层大气中都不活泼而会转入平流层,在平流层中由于紫外线的作用会释放出氯原子和溴原子,而氯和溴在臭氧破坏过程中会起催化作用,从而可加速臭氧层损耗。
    臭氧层耗损,将增加地球表面紫外线的辐射量,对生物造成危害,尤其可能导致许多浮游生物死亡。它还影响植物的开花和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降低农作物产量,植物种群组成因此可能发生变化,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持续。臭氧层耗损,使人类患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伴随平流层臭氧减少而来的是平流层变冷,这会对全球的环流和气候变化产生尚不完全为人们所明嘹的影响。
    (3)酸雨。全球大气环境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又一大威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排放形成的酸雨。酸雨污染的危害不易被人们直接感觉到,但它对森林、农作物、水体、土壤和整个生态环境甚至人群健康等方面造成长远的潜在危害。它腐蚀地表、生物、文物古迹及建筑物等;淋溶土壤,使营养元素流失,抑制微生物固氮和分解有机质活动,使土壤贫瘠,农业减产;它使水体酸化,鱼虾死亡,渔业减产。
    (4)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大面积采伐森林、火烧和农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或侵入,无控制的旅游、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由于生物栖息地受到毁坏,许多物种有灭绝的危险,使地球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人类活动正在迅速减少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数目。
    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种物种的丧失,将减少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与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6题:

    简述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中国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国家,三多(山地多、高原多、丘陵多)、三少(平原少、耕地少、适宜种植地更少)
    (2)地形地貌复杂,土壤条件恶劣,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地质灾害多。“恶田居什四,良田居什二”。
    (3)气候差异大,变化频繁,极易形成灾害性天气。
    (4)自然环境方面,植被分布差异很大,且覆盖面积比较小、比例少;水资源分布也严重不均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 第7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①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
    ②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
    ③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
    ④人类聚居的场所

  • 第8题:

    举例说明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关系


    正确答案: 1)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地域性的环境差异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有很大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2)宗教与文化: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宗教胜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3)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宗教仪式是宗教中的重要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宗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宗教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宗教的目的为求人类与自然界的融洽,因此宗教中有求雨去干旱,歇地震以及其他消除灾害的祈祷方式,同时也崇拜河流山脉、岩石森林等。

  • 第9题:

    问答题
    孟德斯鸠是如何论述法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的

    正确答案: 从法律和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角度去探讨法德精神,是孟德斯鸠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强调自然环境对法律的影响作用,他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法律的样态
    制定、和变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A气候条件对法律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精神的气质和内心感情真正因不同的气候而有极端差别的话,法律就应当和这些情感的差别以及这些气质的差别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适合暴君制,而在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则适合建立民主共和制。
    B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格局和土壤条件对法律制度有重要影响。在土壤肥沃的平原上适合实行君主专制制,法律的内容就比较简单和残暴;而土地贫瘠多山地的地方容易建立民族共和制,法律的内容多规定民主选举等。
    C人们的谋生方式对法律有重要的影响。法律与各民族的谋生方式密切相关。从事商业、航海业的民族比从事耕种的民族更多需要法律;从事畜牧业的民族比从事狩猎的民族更需要法律;不耕种土地的民族多发生争端因此需要国际法,而耕种土地的民族因为关心土地的分配所以需要民法加以调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①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
    ②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
    ③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
    ④人类聚居的场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

    正确答案: 在地球的45亿年生命史中,自然地理环境沿着一定方向而发展,它的发展依赖于整个地球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演化进程中某一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地球物质分异成地圈有关;各个地圈的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一样,是不可逆的,总是沿着”时间”前进,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⑴虚拟性。意象可以“任意”地编造和虚构,有时可以违背现实的常情常理。意象的这种非现实性就是虚拟性。比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诗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存的,而经过了主体创造性的加工———即虚构、虚拟,目的是为了表现一种苍凉的人生况味。
    2.⑵感性。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这就是意象的感性特征。如:八大山人的名画《猫》,接受者目所视见的,便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猫,仅凭自己的直接,不需理性分析,便可直接感知“猫”这一意象的存在。
    3.⑶想象性。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正是借助想象,将多种人生感慨熔铸在一起了。
    4.⑷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孟德斯鸠是如何论述法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的


    正确答案:从法律和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角度去探讨法德精神,是孟德斯鸠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强调自然环境对法律的影响作用,他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法律的样态
    制定、和变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A气候条件对法律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精神的气质和内心感情真正因不同的气候而有极端差别的话,法律就应当和这些情感的差别以及这些气质的差别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适合暴君制,而在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则适合建立民主共和制。
    B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格局和土壤条件对法律制度有重要影响。在土壤肥沃的平原上适合实行君主专制制,法律的内容就比较简单和残暴;而土地贫瘠多山地的地方容易建立民族共和制,法律的内容多规定民主选举等。
    C人们的谋生方式对法律有重要的影响。法律与各民族的谋生方式密切相关。从事商业、航海业的民族比从事耕种的民族更多需要法律;从事畜牧业的民族比从事狩猎的民族更需要法律;不耕种土地的民族多发生争端因此需要国际法,而耕种土地的民族因为关心土地的分配所以需要民法加以调整。

  • 第14题: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


    正确答案:在地球的45亿年生命史中,自然地理环境沿着一定方向而发展,它的发展依赖于整个地球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演化进程中某一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地球物质分异成地圈有关;各个地圈的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一样,是不可逆的,总是沿着”时间”前进,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 第15题:

    举例论述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效应


    正确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阐明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作用的效应。
    (1)对于地表状态的改变(人类开拓陆地表面,人为景观形成);
    (2)对于物质循环的改变(储水、调水,排放污水、废气);
    (3)对于热量平衡的改变(下垫面状态,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
    (4)对生态平衡的改变(正面的: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新加坡的城市布局与环境绿化;反面的: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5)对自然地理过程速率的改变(人为土壤侵蚀速率是自然侵蚀的125-170倍等)。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得人类无论从哪一方面触动自然,都可能引起环境的整体变化。

  • 第16题:

    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在这个系统(整体)中,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多样,具有许多特点:比如,要素间联系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多样性,产生了不同的结构模式;要素间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通过中介环节来实现,如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是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植物枯枝落叶的分解来完成;要素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并不是绝对一致的,通常可分为:基本组分大气,水,土,微生物,植物,母质;和非基本组分:动物。
    概括起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整体效应:包括部分的整体效应和要素的整体效应。
    一个自然环境要素和其它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不间断地进行着,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要素的变化,最终影响整个环境的变化,形成了要素的整体效应。
    对于一个较大的自然环境整体(系统),其内部由一些小的自然环境系统(也叫部分)所构成,这些部分的变化,同样也要影响到其它部分,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化,这种影响叫部分的整体效应。
    在整个黄土高原中,森林草地系统(相当于植被要素)是一个关键因素,对植被的破坏,加快了水土流失的过程,首先影响到地貌的变化;同时植被的破坏使气候变干,暴雨增加,也影响到气候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水文状况的改变;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使植被生长环境更加严酷,植被生长受到影响,形成连锁反应。最终结果造成整个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整个黄土高原中,每个区域,每个流域都是其组成部分和细胞,这些区域环境的恶化,造成气候的变化,会波及到其它区域,使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制约关系:各组分相互作用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组分变化对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化的影响,都要受到其它要素或者整个环境的制约,使这种影响机制有规律可循,有章法可依。
    比如,前述黄土高原中的影响机制中,植被对地貌和气候的影响,不是想多大就多大(漫无章法)的,也要受到地貌和气候对植被的制约作用,使植被朝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方向发展。同时植被的变化还要受到更大范围环境背景的控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刺槐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水保先锋树种,对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刺槐一般生长30年左右后,就会出现树顶干枯或树木枯死的现象,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当地半干旱气候的制约作用影响所致。

  • 第17题:

    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为例论述自然地理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规律。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余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相邻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为例:
    (1)大气的温度随之上升:由于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透明,但对地球的长波辐射则基本吸收。
    (2)全球海平面上升:大陆冰川退缩和两极冰盖消融,进而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海岸向陆后退,沿海低地受浸淹。
    (3)流水地貌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海平面上升而使侵蚀基面上升所致。
    (4)生物变化:由于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植物、动物向极迁移或从此绝灭,或出现新的物种。
    (5)土壤也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6)自然地理环境也就出现新的面貌。事实上,当气候波动,自然地理环境将随之作南北移动。

  • 第18题: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它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特点。
    (1)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常被人们誉为“如画”。但对于不识字的儿童和不懂汉语的老外来说,他只能看见印在白纸上的符号,无法通过语言的中介去感受诗句,因而也毫无“如画”的形象感可言。
    (2)心象性: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捉摸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使人能感知的审美对象。心象性不仅见于个别诗句,有时候整首诗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不能把文学形象片面地理解为可以“目睹”的“图画”。它既有“图画”的物象,又有作家的“意象”、“心象”成分,或者没有“物象”,整体上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无物象可言,但是诗人却把那种因为时空无限、人生短暂而生的感慨,以及渴望有所作为但实际上却无奈的悲怆之感,在一唱三叹中形象化了。
    (3)概括性。艺术概括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概括了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智慧之光启迪心智的精神升华和享受,说明了学问境界犹如源头活水,要常读常新,才能日新日进的道理。
    (4)符号性:把文学形象视为“语言”或符号,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形象的隐喻性或象征性意义,使我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去自觉地寻找其中隐含的意义和韵味。月作为一种天体是再普通不过了,但文语言中明月常常被寄托为思念、团聚之意。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第19题:

    论述华南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正确答案: 1.自然地理环境
    ①破碎的地形与丰富的水资源。岭南(华南)旅游大区水系多,河网密度大,主要河流属于珠江、闽江和韩江三大水系。
    ②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影响是华南气候的重要特色,对本区旅游有一定影响。
    ③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发达的经济。
    ④异域文化色彩的岭南文化。广府、客家和潮汕文化、闽南文化的地域独特性非常强;少数民族风情迥异;侨乡文化发达;地域建筑多姿多彩,如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土楼、潮汕民居、习惯大屋、闽南民居、海南民居等具有典型代表性。
    2.旅游资源特征:
    ①热带雨林景观与岭南特产。本区自然植被四季常青,花果期长,古老品种,如苔类、蕨类植物,“茎花现象”、“附牛现象”非常普遍。经济作物橡胶、咖啡、黄麻;热带水果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甘蔗、菠萝等。
    ②丹霞、岩溶、海岸等地貌旅游资源丰富。
    ③中外交融的岭南特色文化。岭南园林建筑融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此外民居建筑独具特色。
    ④侨乡文化发达。
    ⑤革命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名人资源丰富。包括洪秀全故居、鸦片战争的林则徐虎门硝烟、三元里抗英纪念地、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纪念地、孙中山民主革命的遗址、中山纪念堂、越秀公园、黄埔军校遗址、农民运动讲习所等。黄飞鸿、康有为、梁启超、李小龙、孙中山等名人文化。
    ⑥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深圳的华侨城、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商务活动众多,会展与商务旅游业发达;城市休闲旅游资源丰富。

  • 第20题:

    问答题
    色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说色彩是构成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请举例论述之。

    正确答案: 色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表情性,指色彩具有表达一定情感的特性;
    象征性指色彩具有一种观念蕴涵特性;
    审美意味的复杂性,指色彩具有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①人类在长期的符号实践中,凭借色彩经验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并赋予色彩以一定的观念意义和情感意味,逐渐将其规范化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成为能够引起人的审美体验的情感符号。如,红色使人联想到朝日、火焰,因而成为光明、温暖的象征;绿色则使人联想到广袤的田野,欣欣向荣的植物,因而是和平、青春、繁荣的象征。在我国古代,色彩被用来象征方位,东蓝、南红、西白、北黑、中央黄色,是象征某种“礼制”观念的五方正色。
    ②色彩美因其丰富性和直观性而成为人们最易感受又无需其他条件限制的一种美。例如:色彩具有冷暧、轻重之分,红橙最暧,给人以兴奋感;蓝绿最冷,让人感到抑郁。浅色如白、绿,给人以轻盈感,深色如黑、灰使人感到沉重。所以,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它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特点。
    (1)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常被人们誉为“如画”。但对于不识字的儿童和不懂汉语的老外来说,他只能看见印在白纸上的符号,无法通过语言的中介去感受诗句,因而也毫无“如画”的形象感可言。
    (2)心象性: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捉摸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使人能感知的审美对象。心象性不仅见于个别诗句,有时候整首诗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不能把文学形象片面地理解为可以“目睹”的“图画”。它既有“图画”的物象,又有作家的“意象”、“心象”成分,或者没有“物象”,整体上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无物象可言,但是诗人却把那种因为时空无限、人生短暂而生的感慨,以及渴望有所作为但实际上却无奈的悲怆之感,在一唱三叹中形象化了。
    (3)概括性。艺术概括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概括了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智慧之光启迪心智的精神升华和享受,说明了学问境界犹如源头活水,要常读常新,才能日新日进的道理。
    (4)符号性:把文学形象视为“语言”或符号,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形象的隐喻性或象征性意义,使我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去自觉地寻找其中隐含的意义和韵味。月作为一种天体是再普通不过了,但文语言中明月常常被寄托为思念、团聚之意。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举例论述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正确答案: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其中,自然资源提供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社会资源则提供着加速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种思想等。
    (一)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人类社会建立在各种自然资源基础之上,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人类长期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历史进程充分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无论人类杜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一真理亘古不变,科学的进步只能起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的作用。
    (二)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不断使用会导致其减少甚至枯竭,从而产生资源危机:而且,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般都有残余物回流自然或干扰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将对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是有限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自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丁持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由于无知导致的盲目和贪婪产生的驱动,人类只知一味地从自然中掠夺性索取各种资源,不愿对大自然的生命循环过程进行维护,导致大自然不堪重负,以各种形式向人类表达着她的抗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论述自然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地形、地貌:自然式园林讲究“因高堆山”、“就低挖湖”,追求因地制宜,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地形的剖面线为自然曲线。
    水体:自然式园林中的水体是独立的空间,自成一景,形式多样,人可接近。水体轮廓为自然的曲线,水岸为自然曲线的斜坡,如设驳岸亦为自然山石堆砌。
    建筑:单体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布局;建筑群或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用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但局部仍有轴线处理。
    道路广场: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山石、树丛、林带组成自然形空间,道路的平面与竖向剖面均为自然曲线。除有些建筑前广场为规则式外,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外形轮廓为自然式的。
    种植:自然式园林种植要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不成行成排栽植,树木不修剪。以孤植、丛植、群植、林植为主要形式,花卉的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要形式。
    园林小品:多采用自然峰石、假山、桩景、盆景、雕像,并多置于风景视线的焦点上。对中国园林独有的“意境”的形成至关重要。追求自然而高于自然。
    总之,自然式园林空间变化多样,地形起伏变化复杂,山前山后自成空间,引人入胜;自然式园林追求自然,给人轻松、亲切的感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