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微循环有哪3条通路?有何生理意义?

题目

微循环有哪3条通路?有何生理意义?


相似考题
更多“微循环有哪3条通路?有何生理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包括:
    ①感受器具有其适宜的刺激,即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
    ②感受器的换能作用,能把作用于他们的刺激能量转变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③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在完成换能作用的同时,能将外界刺激所含的信息转移到感觉传入神经动作电位的排列和组合中,实现特异性的编码作用,传递感觉信息;
    ④感受器具适应现象,当用固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其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减少。

  • 第2题:

    什么是生理盲点?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视盘处没有感光细胞分布,聚焦于此处的光线不能被感受,因而形成颞侧局限性视野缺损,称为生理盲点。正常情况它可被双眼视觉及眼球运动补偿而不影响视觉。平面视野计测的盲点变化,有助于诊断视盘炎或水肿等眼底病。

  • 第3题:

    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1)提供NADPH,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
    (2)NADPH使红细胞还原谷胱甘肽再生,维持红细胞正常功能及巯基酶的正常活性。
    (3)NADPH参与羟化反应,从而与药物代谢、毒物代谢、激素激活或灭活等相关。
    (4)联系戊糖代谢,与戊糖分解、核酸代谢及光合作用有关。
    (5)为细胞提供能量,1mol6-磷酸葡萄糖通过此途径代谢,可以产生30molATP。

  • 第4题:

    从侧方观察脊柱,有哪几个生理弯曲?分别凸向何方?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从侧方观察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弯曲使脊柱更具有弹性,可减轻震荡,从而对脑和胸腹腔脏器有保护作用,还与人体重心的维持有关。

  • 第5题:

    何谓微循环,它有哪些血流通路,各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微循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功能:使部分血液迅速经微循环由静脉回流到心脏,保持循环血量恒定;能与组织进行少量物质交换,
    2)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Cap前括约肌→真Cap网→微静脉,功能: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营养通路;
    3)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功能:参与体温调节(无物质交换,系“非营养通路”)

  • 第6题:

    微循环有哪几条流通路及各通路的作用如何?


    正确答案: 微循环的通路有:①直捷通路,其作用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经静脉回流心脏。②迂回通路,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③动-静脉短路,对体温调节有一定作用。

  • 第7题:

    问答题
    何谓微循环,它有哪些血流通路,各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微循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功能:使部分血液迅速经微循环由静脉回流到心脏,保持循环血量恒定;能与组织进行少量物质交换,
    2)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Cap前括约肌→真Cap网→微静脉,功能: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营养通路;
    3)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功能:参与体温调节(无物质交换,系“非营养通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微循环有哪几条血液通路及各通路的作用?

    正确答案: (1)、直捷通路,其作用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静脉回流心脏。
    (2)、迂回通路,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动-静脉短路,对体温调节有一定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微循环的血液通路有哪几条?各具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1)纡回通路:微动脉一真毛细血管一微静脉,是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又称营养通路。
    (2)直捷通路:微动脉一通血毛细血管一微静脉,使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而由静脉回流人心,而物质交换的意义不大。
    (3)动一静脉短路:微动脉一动一静脉吻合支一微静脉,不进行物质交换,而通过增加或减少散热调节体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何谓糖酵解?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糖酵解途径即糖的无氧酵解途径,该途径几乎存在于一切生物中,由于糖酵解途径中的反应过程是在研究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中发现的,所以称之为糖酵解途径。糖酵解是指缺氧或无氧时葡萄糖从糖酵途径生成的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生理意义:①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②当机体缺氧时或剧烈运动肌肉局部血流不足,能量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得;③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供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休克Ⅰ期微循环改变有何代偿意义?

    正确答案: 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虽可导致皮肤、腹腔内脏等器官缺血、缺氧,但从整体来看,却具有代偿意义:
    ①“自身输血”。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脾储血库收缩,可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减少血管床容量,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
    ②“自身输液”。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促使组织液回流进入血管,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
    ③血液重新分布。不同器官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腹腔内脏和肾脏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比较敏感,收缩明显;而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则无明显改变。这种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保证了心、脑等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微循环有哪些重要的血流通路?它们各自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微循环是怎样进行调节?


    正确答案:微循环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的血流通路有:
    (1)直捷通路: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而进入微静脉。在骨骼肌组织的微循环中较多见。此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血流较快,其意义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增加了回心血量。
    (2)动-静脉短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进入微静脉,此通路管壁较厚、血流迅速,几乎不进行物质交换。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的微循环中,与体温调节功能有关。
    (3)迂回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真毛细血管,然后汇集到微静脉。此通路血管壁的通透性高,血流缓慢,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神经对微循环的直接影响不大,而体液中缩血管或舒血管物质可控制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使其收缩或舒张。
    微循环的调控,主要是自身调节。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交替舒缩活动(血管运动),主要与局部代谢产物的积聚有关。真毛细血管关闭一段时间后,局部代谢产物增多,使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导致真毛细血管开放。真毛细血管开放后,局部组织中积聚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收缩,使真毛细血管关闭,如此周而复始。通常,同一组织内部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和关闭的。因此,组织的总血流量与当时组织的代谢水平相适应。

  • 第13题:

    什么叫稳态?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稳态是指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化。
    1、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
    2、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 第14题:

    氧解离曲线有何特点?这些特点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1)氧解离曲线上段,相当于PO2在8.0~13.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较为平坦,表明在这段范围内PO2的变化对氧饱和度影响不大。生理意义在于:当吸入气或肺泡的PO2有所下降时,只要不低于8kPa,氧饱和度仍保持在90%以上,不致于发生缺氧。
    (2)氧解离曲线中段,相当于PO2在5.3~8.0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较陡。此时,每100ml血液流过组织时可释放5mlO2,能满足安静状态下组织的氧需量。
    (3)氧解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O2在2.0~5.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最为陡峭。生理
    意义在于:当组织代谢增强时,有足够的氧供应。组织活动加强时,耗氧量剧增,PO2明显下降,血液流经这样的组织时,氧饱和度可降到20%以下,即每100ml血液释氧量可达15ml之多。

  • 第15题:

    小肠有哪些主要运动形式?它们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⑴紧张性收缩。小肠平滑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性是小肠运动的基础。如果小肠紧张性降低,肠腔易于扩张,混合食糜无力,推送食糜也慢;反之,紧张性升高,推送和混合食糜就加快。
    ⑵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由肠壁环形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形成的一种运动方式。在食糜所在的某一段肠管上,环形肌在许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先收缩处舒张,而原先舒张处收缩,使原来的节段分成两半,而相邻的两半则合拢以形成一个新的节段。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得以不断地分开,又不断地混合。
    ⑶蠕动。蠕动也发生在消化期内,它是一种速度缓慢的波浪式推进运动。小肠各段都可产生蠕动,一般从十二指肠开始,先是纵行肌收缩,当纵行肌的收缩完成一半时,环形肌便开始收缩;而当环形肌收缩完成时,纵行肌的舒张完成一半。
    ⑷移行运动复合波。这是发生在消化间期的一种强有力的蠕动性收缩,传播很远,有时能传播至整个小肠。

  • 第16题:

    休克Ⅰ期微循环改变有何代偿意义?


    正确答案: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虽可导致皮肤、腹腔内脏等器官缺血、缺氧,但从整体来看,却具有代偿意义:
    ①“自身输血”。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脾储血库收缩,可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减少血管床容量,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
    ②“自身输液”。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促使组织液回流进入血管,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
    ③血液重新分布。不同器官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腹腔内脏和肾脏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比较敏感,收缩明显;而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则无明显改变。这种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保证了心、脑等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

  • 第17题:

    微循环的血液通路有哪几条?各具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1)纡回通路:微动脉一真毛细血管一微静脉,是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又称营养通路。
    (2)直捷通路:微动脉一通血毛细血管一微静脉,使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而由静脉回流人心,而物质交换的意义不大。
    (3)动一静脉短路:微动脉一动一静脉吻合支一微静脉,不进行物质交换,而通过增加或减少散热调节体温。

  • 第18题:

    问答题
    微循环有哪些重要的血流通路?它们各自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微循环是怎样进行调节?

    正确答案: 微循环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的血流通路有:
    (1)直捷通路: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而进入微静脉。在骨骼肌组织的微循环中较多见。此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血流较快,其意义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增加了回心血量。
    (2)动-静脉短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进入微静脉,此通路管壁较厚、血流迅速,几乎不进行物质交换。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的微循环中,与体温调节功能有关。
    (3)迂回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真毛细血管,然后汇集到微静脉。此通路血管壁的通透性高,血流缓慢,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神经对微循环的直接影响不大,而体液中缩血管或舒血管物质可控制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使其收缩或舒张。
    微循环的调控,主要是自身调节。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交替舒缩活动(血管运动),主要与局部代谢产物的积聚有关。真毛细血管关闭一段时间后,局部代谢产物增多,使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导致真毛细血管开放。真毛细血管开放后,局部组织中积聚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收缩,使真毛细血管关闭,如此周而复始。通常,同一组织内部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和关闭的。因此,组织的总血流量与当时组织的代谢水平相适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何谓微循环?其生理意义有哪些?

    正确答案: 微循环是指在组织脏器内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是血液和组织以及细胞之间真正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即向各组织细胞运送氧气和营养,带走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并可局部地进行自我血液量的调节,以稳定血流和血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微循环有哪3条通路?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1)迂回通路:又称营养通路,是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接通路:少量物质交换,保持循环血量恒定。
    (3)动一静脉短路:又称非营养通路,无物质交换。可增加或减少散热,调节体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肾血流量调节有何特点?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1)自身调节:在动脉血压80~180mmHg(10.7~24.0kPa)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自身维持并相对稳定。(不需要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或参与)。因此,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通过入球小动脉自身的不同舒缩程度来调节入球小动脉血流阻力的变化,以保持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当然,超出这一范围,肾血流量就会随之改变。
    意义: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是维持肾排泄正常功能的重要条件。
    (2)但在剧烈运动或需全身循环血量需重新调整时,通过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同时引起血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肾血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肾血流量明显↓→以保证心、脑更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这种“移缓济急”的措施,对于维持当时生命活动需要显然有一定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微循环有哪三条通路?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1)迂回通路:又称营养通路,是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少量物质交换,保持循环血量恒定。
    (3)动-静脉短路:又称非营养通路,无物质交换。可增加或减少散热,调节体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