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女,60岁。因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心率112次/分,心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A、活动无耐力B、心排血量减少C、体液量过多D、潜在心律失常E、潜在感染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吸氧B、监测生命体征C、建立静脉通路D、绝对卧床休息E、心理护理

题目

患者女,60岁。因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心率112次/分,心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A、活动无耐力

B、心排血量减少

C、体液量过多

D、潜在心律失常

E、潜在感染

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吸氧

B、监测生命体征

C、建立静脉通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理护理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60岁。因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心率112次/分,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患者,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A.活动无耐力
    B.心输出量减少
    C.体液量过多
    D.潜在心律失常
    E.潜在感染

    答案:D
    解析: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75%—95%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而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也最危险。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等。因此,此时患者较为危险的一个潜在护理问题是心律失常,但是目前病人如果仍然有疼痛存在,也要考虑到患者存在“疼痛:胸痛”这一护理问题。从题干上看患者心率增快,且出现交替脉,这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可能由于患者存在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诱发心功能不全,故如果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则还要考虑心输出量减少的问题。目前患者处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因此不能开始锻炼活动耐力,故活动无耐力的护理诊断不合适。患者没有发生感染或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故E项也不考虑。因此,依据题干信息应选择D。

  • 第2题:

    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A.活动无耐力
    B.心输出量减少
    C.体液量过多
    D.潜在心律失常
    E.潜在感染

    答案:D
    解析:
    1.考点: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精析: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进而转为室颤,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所以选D。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由患者疼痛判断此时患者首要的护理问题是活动无耐力,结合题意,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因此,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潜在心律失常,相对于活动无耐力,心律失常更为主要。
    2.考点:急性心梗的护理;精析:急性心梗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或护理人员完成,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在床上活动四肢。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心梗时,高浓度给氧改善动脉氧合,从而减轻心肌的缺氧状态。故本题选B。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D,由于高浓度给氧可以改善动脉氧合,从而减轻心肌的缺氧状态,所以,D错误,急性心梗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或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本题选B。
    3.考点:急性心梗的并发症;精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尿量减少都是休克的表现。故本题选C。严重心律失常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摸不清。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可有粉红色泡沫痰。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部分考生忽视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发生错误,本题中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尿量减少是休克的表现,因此,选C。

  • 第3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律112/min,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吸氧
    B:检测生命体征
    C:建立静脉通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理护理

    答案:D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疼痛;②恐惧;③焦虑;④自理缺陷;⑤活动无耐力;⑥心排血量减少;⑦知识缺乏;⑧便秘;⑨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其中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心排血量减少,表现为心悸、气促、血压下降、脉压小。故选B。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①应完全卧床休息3~7天,避免不必要的翻动,控制情绪波动;②从第2周开始,非低血压者可鼓励患者床上做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③2周后可扶患者坐起、病情稳定患者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故选D。

  •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意识清楚,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A:活动无耐力
    B:心排血量减少
    C:体液量过多
    D:潜在心律失常
    E:潜在感染

    答案:B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疼痛;②恐惧;③焦虑;④自理缺陷;⑤活动无耐力;⑥心排血量减少;⑦知识缺乏;⑧便秘;⑨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其中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心排血量减少,表现为心悸、气促、血压下降、脉压小。故选B。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①应完全卧床休息3~7天,避免不必要的翻动,控制情绪波动;②从第2周开始,非低血压者可鼓励患者床上作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③2周后可扶患者坐起,病情稳定患者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故选D。

  •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意识清楚,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吸氧
    B:监测生命体征
    C:建立静脉通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理护理

    答案:D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疼痛;②恐惧;③焦虑;④自理缺陷;⑤活动无耐力;⑥心排血量减少;⑦知识缺乏;⑧便秘;⑨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其中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心排血量减少,表现为心悸、气促、血压下降、脉压小。故选B。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①应完全卧床休息3~7天,避免不必要的翻动,控制情绪波动;②从第2周开始,非低血压者可鼓励患者床上作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③2周后可扶患者坐起,病情稳定患者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