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9个月小儿,牛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来常腹泻,食欲减退,有异食癖,皮肤黏膜苍白,肝肋下2cm,脾肋下0.5cm,Hb70g/L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A.生理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

题目

9个月小儿,牛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来常腹泻,食欲减退,有异食癖,皮肤黏膜苍白,肝肋下2cm,脾肋下0.5cm,Hb70g/L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

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生理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9个月小儿,牛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来常腹泻,食欲减退,有异食癖,皮肤黏膜苍白,肝肋下2cm,脾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9个月。牛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来常腹泻,食欲减退,喜吃纸屑,皮肤黏膜苍白,肝肋下12cm,脾肋下0.5cm,血红蛋白(Hb)70g/L,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

    下列哪项检查可能对辅助本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A.血清铁( Sl)
    B.血清叶酸量
    C.总铁结合力(TIBC)
    D.骨髓象
    E.血红蛋白量

    答案:B
    解析:
    1.患儿食欲减退,喜吃纸屑,皮肤黏膜苍白,结合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单纯牛乳喂养史(铁剂摄入不足).基本可以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本题答案为C。解题关键:掌握各类贫血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以及特殊的血象,并学会综合运用,确定贫血类型。
    2.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量是提示贫血的指标;骨髓象是确诊的检查;血清铁( SI)、总铁结合力( 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反映血浆中铁含量。因此,A、C、D、E选项均正确,血清叶酸量对营养性巨幼红细性贫血的诊断有帮助,而对缺铁性贫血无帮助,本病应选B。解题关键:掌握各类贫血有特点的辅助检查,便于选择。
    3.及时添加辅食以避免铁摄入的不足,A正确;按医嘱给予胃蛋白酶、胰酶等药物: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B正确;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C正确;维生素C能帮助铁的吸收,应多食用, D错误;适当活动,避免疲劳,可以加强患者的体质,增加免疫力,故E正确。故本题应选D。解题关键:掌握缺铁性贫血的各项护理措施,尤其是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

  • 第2题:

    8个月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2个月来腹泻,食欲不振,有异食癖,皮肤黏膜渐苍白,肝肋下3cm,脾肋下1.5cm,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3.5~1012/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B、生理性贫血
    C、营养性感染性贫血
    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

    答案:D
    解析: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要点:
    (1)病史:有明确的缺铁病史:如喂养不当,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2)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或异食癖。年长儿有头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有肝脾肿大。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①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3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平均血红蛋白(MCH)<26pg。②3月~6岁血红蛋白<110g/L,6岁以上血红蛋白<120g/L。③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原卟啉、血清铁蛋白等异常。

  • 第3题:

    8个月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2个月来腹泻,食欲不振,有异食癖,皮肤黏膜渐苍白,肝肋下3cm,脾肋下1.5cm,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3.5×10/L。最可能是

    A.营养性感染性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营养性感染性贫血
    D.生理性贫血
    E.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

    答案:B
    解析: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年长儿有头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有肝脾大。其血象检查中: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以血红蛋白降低为主。故本题选B。

  • 第4题:

    患儿男,9个月。牛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来常腹泻,食欲减退,喜吃纸屑,皮肤黏膜苍白,肝肋下12cm,脾肋下0.5cm,血红蛋白(Hb)70g/L,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

    对该患儿的护理,下列哪项措施不妥
    A.及时添加辅食
    B.按医嘱给予胃蛋白酶、胰酶等药物
    C.注意保护性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D.如需服用铁剂,应少饮用含有维生素C的果汁
    E.适当活动,避免疲劳

    答案:D
    解析:
    1.患儿食欲减退,喜吃纸屑,皮肤黏膜苍白,结合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单纯牛乳喂养史(铁剂摄入不足).基本可以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本题答案为C。解题关键:掌握各类贫血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以及特殊的血象,并学会综合运用,确定贫血类型。
    2.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量是提示贫血的指标;骨髓象是确诊的检查;血清铁( SI)、总铁结合力( 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反映血浆中铁含量。因此,A、C、D、E选项均正确,血清叶酸量对营养性巨幼红细性贫血的诊断有帮助,而对缺铁性贫血无帮助,本病应选B。解题关键:掌握各类贫血有特点的辅助检查,便于选择。
    3.及时添加辅食以避免铁摄入的不足,A正确;按医嘱给予胃蛋白酶、胰酶等药物: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B正确;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C正确;维生素C能帮助铁的吸收,应多食用, D错误;适当活动,避免疲劳,可以加强患者的体质,增加免疫力,故E正确。故本题应选D。解题关键:掌握缺铁性贫血的各项护理措施,尤其是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

  • 第5题:

    患儿,8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2个月来腹泻,食欲不振,有异食癖,皮肤黏膜渐苍白,肝肋下3cm,脾肋下1.5cm,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3.5×10/L。最可能是

    A.营养性感染性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营养性感染性贫血
    D.生理性贫血
    E.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

    答案:B
    解析: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年长儿有头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有肝脾大。其血象检查中: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以血红蛋白降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