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男性患者,36岁,因消瘦、盗汗、腹痛、腹胀1年入院。体检:腹壁柔韧感,全腹有压痛,移动性浊音(+),疑为结核性腹膜炎,下列临床资料中哪项不符合A. 低热和盗汗B. 贫血和血沉增快C. 腹水比重1.011,蛋白16 g/L,白细胞数50个/mm3D. 肺部结核史E. 腹腔镜见腹膜表面有灰白色结节

题目

男性患者,36岁,因消瘦、盗汗、腹痛、腹胀1年入院。体检:腹壁柔韧感,全腹有压痛,移动性浊音(+),疑为结核性腹膜炎,下列临床资料中哪项不符合

A. 低热和盗汗

B. 贫血和血沉增快

C. 腹水比重1.011,蛋白16 g/L,白细胞数50个/mm3

D. 肺部结核史

E. 腹腔镜见腹膜表面有灰白色结节


相似考题
更多“男性患者,36岁,因消瘦、盗汗、腹痛、腹胀1年入院。体检:腹壁柔韧感,全腹有压痛,移动性浊音(+),疑为结 ”相关问题
  • 第1题:

    近1个月出现腹胀、全腹隐痛。体检:腹膨隆,腹壁柔韧感,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最可能并发的疾病是

    A.肠梗阻
    B.肝硬化腹水
    C.肝癌
    D.淋巴瘤
    E.结核性腹膜炎

    答案:E
    解析:

  • 第2题:

    男性患者,36岁,消瘦、盗汗、腹痛、腹胀1年住院,体检:腹壁柔韧感,全腹有压痛,移动性浊音(+)疑为结核性腹膜炎,下列临床资料中哪项不符合( )

    A.腹腔镜见腹膜表面有灰白色结节
    B.腹水比重1.011,蛋白16g/L,白细胞数50个/mm
    C.低热和盗汗
    D.贫血和血沉增快
    E.肺部结核史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患者,女性,32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37.5~38.5℃,持续不退,并盗汗。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渐出现上腹胀满,腹部隐痛,消瘦、乏力,排黏液便每天2~3次。11年前患肺结核病。月经不调,婚后7年未生育。查体:全腹压痛,腹壁柔韧感,移动性浊音阳性。X线:提示右肺尖结核。提问:腹壁柔韧感可见于()。

    A结核性腹膜炎

    B血腹

    C腹膜癌病

    D胃穿孔

    E巨大卵巢囊肿

    F十二指肠穿孔


    A,B,C

  • 第4题:

    女性,35岁。发热、盗汗20余天就诊。体温在38℃左右,体检:腹部饱满,腹壁柔韧感,全腹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0.2×10/L,中性粒细胞0.75(75%),淋巴细胞0.25(25%)。

    提问:支持结核性腹膜炎诊断的有
    A.青壮年患者,有肾结核
    B.腹胀、腹痛伴低热2周,体检:腹部触诊柔韧感,有压痛,移动性浊音(+)
    C.腹水为渗出液,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的80%~90%,细菌培养阴性,癌细胞(-)
    D.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
    E.腹膜结节活检病理:干酪性肉芽肿形成
    F.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

    答案:A,B,C,D,E,F
    解析:
    4.根据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解剖特点,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型及混合型。
    5.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是: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或腹部包块、腹部压痛或(和)腹壁柔韧感;腹水为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
    6.结腹的治疗主要为应用抗结核药物,配合休息和营养。对合并并发症且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抗结核治疗强调早期、联合、足量、规则、全程用药。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故备选答案ABDE均正确,而在治疗初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会促使病灶扩散,因而是不对的。
    7.腹膜炎患者腹腔注射化疗药物是错误的。
    9.腹水为渗出液。

  • 第5题:

    患者,女性,32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37.5~38.5℃,持续不退,并盗汗。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渐出现上腹胀满,腹部隐痛,消瘦、乏力,排黏液便每天2~3次。11年前患肺结核病。月经不调,婚后7年未生育。查体:全腹压痛,腹壁柔韧感,移动性浊音阳性。X线:提示右肺尖结核。

    提问:腹壁柔韧感可见于
    A.结核性腹膜炎
    B.血腹
    C.腹膜癌病
    D.胃穿孔
    E.巨大卵巢囊肿
    F.十二指肠穿孔

    答案:A,B,C
    解析:
    1.腹膜慢性炎症,使腹膜增厚,全腹紧张,触诊有时如揉面团一样,称揉面感,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癌肿的腹膜转移等;腹腔内急性炎症,刺激腹膜引起反射性腹肌痉挛,使腹壁变硬称腹肌紧张。弥漫性腹肌紧张多见于胃肠道穿孔或实质脏器破裂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壁常强直,称板状腹。
    4.容易同时选择菌群失调,但菌群失调并非常见原因。
    5.干酪型及粘连型患者,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
    6.上述几种途径均可引起腹腔结核感染,但最常见的是腹腔内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