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利用指标体系分析企业人数和劳动生产率两因素变化对产值增加的影响,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由于全部人数增加使产值增加=(T1-T0)×Q0=(1200-1000)×6.60=1320万元B.由于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产值增加=(Q1-Q0)×T1=(7.15-6.60)×1200=660万元C.由于全部人数增加使产值增加:(T1-T0)×Q1=(1200-1000)×7.15=1430万元D.由于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产值增加:(Q1-Q0)×T0=(7.15-6.60)×1000=550万元

题目

利用指标体系分析企业人数和劳动生产率两因素变化对产值增加的影响,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A.由于全部人数增加使产值增加=(T1-T0)×Q0=(1200-1000)×6.60=1320万元

B.由于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产值增加=(Q1-Q0)×T1=(7.15-6.60)×1200=660万元

C.由于全部人数增加使产值增加:(T1-T0)×Q1=(1200-1000)×7.15=1430万元

D.由于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产值增加:(Q1-Q0)×T0=(7.15-6.60)×1000=550万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
解析:在进行绝对数分析时,分析数量指标变化的影响,要乘以基期的质量指标;分析质量指标变化的影响,要乘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使绝对数的分析结果具有现实的意义。因此A、B项正确。
更多“利用指标体系分析企业人数和劳动生产率两因素变化对产值增加的影响,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A.由 ”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对企业产值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因素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是( )。

    A.平均指标

    B.总量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D
    解析: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在于:在计算平均指标时,分子与分母必须同属于一个总体,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有一个总体单位必有一个标志值与之对应,只有这样计算出的平均指标才能表明总体的一般水平;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对比,这两个总量指标没有依附关系,而只是在经济内容上存在客观联系。构成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包含范围是决定它归属的依据。如,工人劳动生产率=产值/工人人数,它反映的是平均每个工人创造的产值,所以它属于平均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全部员工人数,它反映的是企业中平均每个员工创造的产值,非生产人员也进入了计算范围,它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 第2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6所示。

    请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相对额公式为( )。

    A.

    B.

    C.

    D.

    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额为( )。A.42.87万元

    B.137.92万元

    C.39.42万元

    D.45.25万元

    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 )。A.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B.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C.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D.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B


    问题 2 答案解析:C
    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额为: ∑p0q1-∑p0q0 =(600×1588+1400×2902)-(1588×900+2902×1100) =394200(元)

    问题 3 答案解析:C

  • 第3题:

    现有甲、乙两个企业总产值、月工作日数、日工作时数、时劳动生产率和月平均人数资料,如表4-10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对两个企业的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分析采用的方法是( )。

    A.相乘形成的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B.指标的结构分析

    C.指标的动态分析

    D.相加形成的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正确答案:A
    解析:题中指标之间具有乘积关系,故采用相乘形成的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即总产值=工人数×工日数×工时数×时劳动生产率。

  • 第4题:

    关于指数分析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指数分析法是根据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数量上的必然联系的关系,来分析总量指标变化受其影响因素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
    B.换算周转量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职工平均人数指数,这套指数体系中包括3个指数
    C.职工平均人数为数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质量指标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在基期
    D.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质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数量指标职工平均人数固定在基期


    答案:D
    解析:
    D项,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质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数量指标职工平均人数固定在报告期。

  • 第5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6所示。



    计算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相对额公武为()。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6所示。



    请计算和回答下列题。

    计算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相对额公武为()。



    答案:B
    解析:

  • 第7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 -6所示。

    表7 -6

    请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
    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 )。


    A.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B.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C.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D.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答案:C
    解析:

  • 第8题:

    衡量因素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的分析就是()。


    正确答案:敏感度分析

  • 第9题:

    关于指数分析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指数分析法是根据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数量上的必然联系的关系,来分析总量指标变化受其影响因素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
    • B、换算周转量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职工平均人数指数,这套指数体系中包括3个指数
    • C、职工平均人数为数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质量指标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在基期
    • D、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质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数量指标职工平均人数固定在基期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工作分析指标体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工作分析的对象与内容

    B

    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是工作分析对象与内容的交织与融合

    C

    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是工作分析内容标准化的结果

    D

    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是对工作分析内容扩充化的结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为对企业产值的增长进行指数因素分析,建立了指数体系:企业产值指数=企业全部人数指数×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以下对式中指标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

    全部人数是数量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质量指标

    B

    全部人数是质量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数量指标

    C

    两者都是质量指标

    D

    两者都是数量指标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6所示。[img:LzIwMTctMDUvd2FuZ3l1LzIwMTcwNTExMDk0NTU5MzQ4My5qcGc=]请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
    A

    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B

    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C

    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D

    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利用指数体系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生产工人占全部人数比重变化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值变化的影响,以下算式和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B.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C.由于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D.由于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正确答案:BD

  • 第14题:

    (二)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对企业产值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因素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81.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是( )。

    A.平均指标

    B.总量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计算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相对额公式为( )。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 -6所示。

    表7 -6

    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 )。


    A.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B.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C.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D.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答案:C
    解析:
    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 第17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6所示。



    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额为()。

    A.42.87万元
    B.137.92万元
    C.39.42万元
    D.45.25万元

    答案:C
    解析:
    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额为:∑poq1-∑poqo
    =(600×1588+1400×2902)-(1588×900+2902×1100)
    =394200(元)

  • 第18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6所示。



    请计算和回答下列题。

    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

    A.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B.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C.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D.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下列对因素分析法中的连环替代法的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根据分析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理出两个关系式,或指标体系,确定分析对象; ②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③检验分析结果 ④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⑤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

    • A、②①⑤④③
    • B、①②③⑤④
    • C、①②④③⑤
    • D、②①④⑤③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对下列指标变化原因能用指数分析方法的有()。

    • A、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 B、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产值影响
    • C、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 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监测分析中,利用指标体系分析和测定各个因素对结果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称为()

    • A、比较分析法
    • B、因素分析法
    • C、结构分析法
    • D、时间序列分析法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监测分析中,利用指标体系分析和测定各个因素对结果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称为()
    A

    比较分析法

    B

    因素分析法

    C

    结构分析法

    D

    时间序列分析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对因素分析法中的连环替代法的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根据分析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理出两个关系式,或指标体系,确定分析对象; ②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③检验分析结果 ④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⑤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
    A

    ②①⑤④③

    B

    ①②③⑤④

    C

    ①②④③⑤

    D

    ②①④⑤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