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历史上的“三国鼎立”是指()。A.秦 B.魏 C.吴 D.赵 E.蜀

题目
历史上的“三国鼎立”是指()。

A.秦
B.魏
C.吴
D.赵
E.蜀

相似考题
更多“历史上的“三国鼎立”是指()。”相关问题
  • 第1题:

    历史上,“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时的哪一国把福建纳入其管辖中?


    正确答案: 东吴

  • 第2题:

    “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指历史上哪位人物?


    正确答案:“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曹植。

  • 第3题:

    历史上的“紫外灾难”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黑体热辐射在短波长段的实验结果与电磁波理论推出的结果互相矛盾。

  • 第4题:

    历史上的“三王”指()、()、()。


    正确答案:禹;汤武王;周武王

  • 第5题:

    三国鼎立是指那三个国家()

    • A、秦国、赵国、吴国
    • B、魏国、蜀国、吴国
    • C、魏国、赵国、吴国
    • D、魏国、蜀国、赵国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魏国的地理条件在三国鼎立中是最好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问答题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正确答案: 赤壁之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国鼎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所指三国之列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历史上所谓的“三国”是指魏、蜀、吴。

  • 第9题:

    多选题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鼎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所指三国之列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公元220年起,中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互相对峙,史称“三国鼎立”。D项,越为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官渡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官渡位于今河南中牟东北

    B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C

    作战双方分别是曹操军和孙权军

    D

    发生于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E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正确答案: D,C
    解析:
    C项,官渡之战作战双方是曹操军与袁绍军,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E项,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大败曹操,曹操被迫逃回北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 第11题:

    单选题
    三国鼎立是指哪三个国家()
    A

    秦国、赵国、吴国

    B

    魏国、蜀国、吴国

    C

    魏国、赵国、吴国

    D

    魏国、蜀国、赵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三国鼎立

    正确答案: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正确答案: 赤壁之战

  • 第14题:

    历史上汉朝的“文景之治”中的“文”是指()


    正确答案:汉文帝

  • 第15题:

    三国鼎立


    正确答案: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

  • 第16题: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A、赤壁之战
    • B、官渡之战
    • C、三顾茅庐
    • D、七擒孟获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我国古代历史上所称的六礼是指()、()、()、()、()和()。


    正确答案: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第18题: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


    正确答案: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是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的基础。
    首先,政治上,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以稳定其内部统治,重用人才。
    其次,经济上,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经济,实行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屯田制等。再次,军事上,军事战略的运用,即孙刘合作对抗强大的曹魏政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后,地理环境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也提到了一定的作用。蜀有剑门之险,吴有长江天险。北方的魏国虽然势力强大,但是其士兵不习水性,而吴国的士兵则习水性,加之吴蜀两国联合起来对付魏国,使曹魏政权无能为力。三个国家都各有自己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 第19题:

    问答题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

    正确答案: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是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的基础。
    首先,政治上,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以稳定其内部统治,重用人才。
    其次,经济上,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经济,实行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屯田制等。再次,军事上,军事战略的运用,即孙刘合作对抗强大的曹魏政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后,地理环境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也提到了一定的作用。蜀有剑门之险,吴有长江天险。北方的魏国虽然势力强大,但是其士兵不习水性,而吴国的士兵则习水性,加之吴蜀两国联合起来对付魏国,使曹魏政权无能为力。三个国家都各有自己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历史上汉朝的“文景之治”中的“文”是指()

    正确答案: 汉文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形成三国鼎立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结束的?

    正确答案: 曹操为吞并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一场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结果孙刘联合,大败曹军。战后,曹操自知无力吞并长江流域,退回北方。经过几年进攻,曹操统一北方,于220年曹丕称帝建“曹魏”。刘备则占据了益州、汉中等地于221年称帝,建立“蜀汉”。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巩固了他对江南的统治。为夺得荆州,吴蜀发生“夷陵之战”,这次战役后,蜀吴处于均衡状态,但都弱于曹魏。为了共抗曹军,两国重新遣使通好,恢复联盟关系。229年,孙权称帝,建“孙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在三国中,蜀是最弱的一国。为了生存,诸葛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他平定南中后,又率军进驻汉中,234年他进驻五丈原,病死军中,蜀军退。后蜀以姜维任统帅,屡次伐魏,都无进展。263年,魏派钟会、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蜀亡。曹魏后期,先后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炎掌握大权,265年,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西晋,魏亡。晋代魏之后,即在蜀地江岸大造战舰,训练水师,为灭吴进行了充分准备。而这时吴帝孙皓奢侈腐朽,政治黑暗,对人民剥削异常残酷。279年,晋调二十万大军伐吴。280年,孙皓被迫投降,吴亡。致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历史上,“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时的哪一国把福建纳入其管辖中?

    正确答案: 东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