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新建项目,包括生产车间、66kV变电所、办公建筑等,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为20天,预计雷击次数为0.2次/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目厂区内有一烟囱建筑,高20m,防雷接地的水平接地体形式为近似边长6m的正方形,测得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3511,土壤电阻率为1000Ω*m,请确定是否需要补加水平接地体,若需要,补加的最小长度宜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 (A)需要1.61m (B)需要5.61m (C)需要16.08m (D)不需要

题目
某新建项目,包括生产车间、66kV变电所、办公建筑等,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为20天,预计雷击次数为0.2次/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目厂区内有一烟囱建筑,高20m,防雷接地的水平接地体形式为近似边长6m的正方形,测得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3511,土壤电阻率为1000Ω*m,请确定是否需要补加水平接地体,若需要,补加的最小长度宜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
(A)需要1.61m (B)需要5.61m
(C)需要16.08m (D)不需要


相似考题
更多“某新建项目,包括生产车间、66kV变电所、办公建筑等,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为20天,预计雷击次数为0.2次/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B.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楼及其他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C.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的一般性工业建筑。

    D.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3次,小于等于0.6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答案:C
    解析:
    下列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省级档案馆。
    2)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12次,小于等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楼及其他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小于等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年平均雷暴日15天以上地区,高度为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的建筑物。年平均雷暴日15天及15天以下地区,高度为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的建筑物。

  • 第2题:

    某新建项目,包括生产车间、66kV变电所、办公建筑等,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为20天,预计雷击次数为0.2次/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目厂区内有一个一类防雷建筑,电源由500m外10kV变电所通过架空线路引来,在距离该建筑物18m处改由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该建筑物配电室,电缆由室外引入室内后沿电缆沟敷设,长度为5m,电缆规格为YJV-10kV,3x35mm2,电缆埋地处土壤电阻率为200Ω*m,电缆穿钢管埋地的最小长度宜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
    (A)29m (B)23m (C)18m (D)15m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某湖边一座30层的高层住宅,其外形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0m、23m、92m,所在地年平均雷暴日为47.7天,在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中,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 )
    (A)0.2547km2

    (B)0.0399km2

    (C)0.0469km2

    (D)0.0543km2


    答案:C
    解析:
    答案:C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附录A式(A. 0. 3-2)。

  • 第4题:

    某新建项目,包括生产车间、66kV变电所、办公建筑等,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为20天,预计雷击次数为0.2次/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目厂区内某普通办公建筑,低压电源线路采用带内屏蔽层的4芯电力电缆架空引入,作为建筑内用户0.4kV电气设备的电源,电缆额定电压为1kV,土壤电阻率为500Ω.m,屏蔽层电阻率为17.24×10-9Ω.m,屏蔽层每公里电阻为1.4Ω,电缆芯线每公里的电阻为0.2Ω,电缆线路总长度为100m,电缆屏蔽层在架空前接地,架空距离为80m,通过地下和架空引入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线路总数为3,试确定电力电缆屏蔽层的最小面积宜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
    (A)O. 37mm2 ( B)2. 22mm2 ( C)2. 77mm2 (D)4.44mm2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年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 建筑物;
    C.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D.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 建筑物。

    答案:B,C
    解析:

  • 第6题:

    某座33层的高层住宅,其外形尺寸长、宽、髙分别为60m、25m、98m,所在地年平均雷暴日为47.4天,校正系数k=1.5,下列关于该建筑物的防雷设计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该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27次
    (B)该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35次
    (C)该建筑物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该建筑物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答案:A,C
    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4-3条及附录A。

  • 第7题:

    某新建项目,包括生产车间、66kV变电所、办公建筑等,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为20天,预计雷击次数为0.2次/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目66kV变电所电源线路采用架空线,线路全程架设避雷线,其中有两档的档距分别为500m和180m,试确定当环境条件为151无风时,这两档中央导线和避雷线间的最小距离分别宜为下列哪组数值? ()
    (A)3.10m,3.10m (B)6.00m,3.16m
    (C)6.00m,6.00m (D)7.00m,3.16m


    答案:D
    解析: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第5.2.2条式(5.2.2)。导线与地线在挡距中央的距离:
    S11=0.012L+1=0.012X500+1=7m
    S12=0.012L+1=0.012x180+1=3.16m

  • 第8题:

    每一()每扣km2地面遭受雷击的次数称为地面落雷密度。

    • A、雷暴小时
    • B、雷暴日
    • C、天
    • D、年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某楼盘新建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249次/a,防雷设计要求按二类等级设防,该建筑物为第()类防雷建筑物
    A

     二;

    B

     一;

    C

     三;

    D

     二或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26次/a的新建住宅楼,该建筑物应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为6.0,与其相连的金属管线年预计雷击次数为2.0,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接受的最大雷击次数为0.1,电子信息系统防护级别应划分为()级。
    A

     A;

    B

     B;

    C

     C;

    D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湖边的某机械生产车间,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录A计算该车间年预计雷击次数时,校正系数K应取()
    A

     0.1;

    B

     1.0;

    C

     1.5;

    D

     0.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哪些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A)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B)预计雷击次数为0.05次/年的省级办公建筑物

    (C)国际通信枢纽

    (D)具有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答案:A,C
    解析:
    答案:AC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3.0.3条。

  • 第14题:

    下列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A.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地区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o.o6次/年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C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D.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 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火灾危险坏境。

    答案:B,D
    解析:

  • 第15题:

    一建筑物高90m、宽25m、长180m,建筑物为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该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80天,求该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A)1.039次/年(B)0.928次/年(C)0.671次/年(D)0.546次/年


    答案:A
    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附录A,本建筑物高度小于100m,采用如下公式:
    Ae注: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k取1.7。

  • 第16题:

    下列哪些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A)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B)预计雷击次数为0.05次/年的省级办公建筑物
    (C)国际通信枢纽
    (D)具有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答案:A,C
    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3条。

  •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的( ),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8次/年,且小于或等于0.5次/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C、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D、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年的,且小于或等于0.06次/年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答案:A,C,D
    解析: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第18题:

    某新建项目,包括生产车间、66kV变电所、办公建筑等,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为20天,预计雷击次数为0.2次/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目66kV变电所内有A、B两个电气设备,室外布置,设备的顶端平面为圆形,半径均为0.3m,且与地面平行,高度分别为16.5m和11m,拟在距A设备中心15m、距B设备中心25m的位置安装32m高的避雷针一座,请采用折线法计算避雷针在A、B两个电气设备顶端高度上的保护半径应为下列哪组数值?并判断

    A、B两个电气设备是否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 ()
    (A)11.75m,18.44m,均不在 (B) 15.04m,25. 22m,均在
    (C) 15.04m,25. 22m,均不在 (D) 15. 50m,26.0m,均在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每一()每平方公里地面遭受雷击的次数称为地面落雷密度。

    • A、雷暴小时
    • B、雷暴日
    • C、天
    • D、年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GB50057-2010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学校属于二类防雷建筑,问题一: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学校食堂、风雨操场是否属于二类防雷建筑;问题二:幼儿园是否属于学校建筑执行本条规范。


    正确答案: 上述问题一和问题二均应按0.05次/a进行分界。大于0.05次/a,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小于0.05次/a,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第21题:

    判断题
    某新建住宅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245次/a,防雷设计要求按二类等级设防,该建筑物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年平均雷暴日天数为30天,长200m,宽100m,高24m商场,其年预计雷击次数为()
    A

     0.26;

    B

     0.21;

    C

     0.27;

    D

     0.23;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设在湖边的某机械生产车间,长(L)、宽(W)、高(H)分别为100m、40m、30m,当地年雷暴日为40天,请通过公式计算其预计雷击次数并判定其属于第几类防雷建筑物。(T1.3d为121)

    正确答案: N=K*Ng*Ae
    其中:K取1.5
    Ng=0.024 T1.3d=0.024*121=2.9
    Ae=[LW+2(L+W)*[H(200-H)]1/2+πh(200-H)*10-6
    =[100*40+2(100+40)*[30(200-30)]1/2+π*30(200-30)]*10-6=40014*10-6=0.04 N=1.5*2.9*0.04=0.174≥0.06次/a
    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