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300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300万元系受贿所得,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构成受贿罪 B.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乙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题目
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300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300万元系受贿所得,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构成受贿罪
B.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乙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相似考题
更多“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300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300万元系受贿所得,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国有银行行长甲指使负责贷款业务的科长乙向申请贷款的丙单位索要财物。乙将索要所获15万元中的9万元交给甲,其余6万元自己留下。后来,甲、乙均明知丙单位不具备贷款条件,仍然向丙单位贷款1000万元,使银行遭受800万元损失。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受贿数额是9万元 B.乙的受贿数额是15万元 C.甲、乙均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D.对于甲、乙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CD
    【考点】共同犯罪中犯罪数额的认定;违法发放贷款罪;罪数
    【详解】根据《刑法》第186条的规定,在本案中,甲、乙作为银行工作人员,相互通谋,公然违法发放贷款,且放贷数额巨大,造成重大损失,已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共同犯罪。C正确。另外,甲、乙向丙索要贿赂为其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刑法》第385条规定的受贿罪。综上,对甲、乙应该以受贿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实行数罪并罚。D正确。关于共同受贿的犯罪数额,学界存在分赃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之争。分赃数额说认为,各共同犯罪人只对自己实际分得的赃款、赃物的数额承担刑事责任;犯罪总额说则认为以共同犯罪的总额作为确定各共犯的刑事责任的尺度。后者是通说。具体来讲,在共同受贿犯罪中,“个人受贿数额”指的是各共同犯罪人个人实施受贿行为涉及的犯罪总额。故本案中甲、乙的受贿数额都是15万。因此A错误。B正确。

  • 第2题:

    甲与乙签订赠与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甲赠与乙800万元用于资助乙的一项发明。但甲在支付给乙500万元后便停止支付,乙此时认为甲答应赠与就应全部赠与,于是向甲索要另外300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应再给乙300万元,否则即违约

    B.赠与合同无效

    C.甲可向乙要求返还已给的500万元

    D.赠与500万元的合同有效,另300万元的赠与可以撤销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核点是赠与的撤销。根据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 第3题:

    甲、乙是夫妻,关于甲、乙的夫妻财产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结婚后,甲的父母出资200万元,乙的父母出资300万元给甲、乙购买了一套房屋,登记在甲名下。若无明确约定,该房屋应认定为甲、乙共同共有
    B.甲有婚前房屋一套,与乙结婚后,甲将该房屋出租3年,共获租金18万元。若无明确约定,这18万元租金应认定为甲、乙共同所有
    C.甲有婚前房屋一套,若甲、乙结婚满8年,除非另有约定,该房屋自动转换为夫妻共同共有
    D.夫妻甲、乙离婚5年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答案:D
    解析:
    A.错误。《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第二款规定:“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以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故A选项错误。 B.错误。《婚姻法解释(三)》第5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前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属于法定孳息,若无明确约定,应认定为甲个人财产。故B选项错误。 C.错误。《婚姻法解释 (一)》第19条规定:“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C选项错误。 D.正确。根据 《婚姻法解释 (三)》第18条:“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D选项正确。

  • 第4题:

    甲欠乙10万元,后乙通知甲将该债权转让给丙。甲接到该通知时,乙欠甲5万元,并且甲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本案中乙的债权转让对甲发生效力
    B.本案中乙的债权转让不对甲发生效力
    C.甲可以向乙主张抵销
    D.甲可以向丙主张抵销

    答案:A,D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八十条与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结合该案情况,乙通知甲后,该债权对甲产生效力,又因甲对乙有债权且甲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因此,选项A、D正确,选项B、C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A、D。

  • 第5题:

    国家工作人员甲听到有人敲门,开门后有人扔进一个包就跑。甲发现包内有20万元现金,推测是有求于自己职务行为的乙送的。甲打电话问乙时被告知“不要问是谁送的,收下就是了”(事实上是乙安排丙送的),并重复了前几天的请托事项。甲虽不能确定是乙送的,但还是允诺为乙谋取利益。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没有主动索取、收受财物,不构成受贿罪
    B、甲没有受贿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不可能构成受贿罪,故甲不构成受贿罪
    C、甲允诺为乙谋取利益与收受20万元现金之间无因果关系,故不构成受贿罪
    D、即使认为甲不构成受贿罪,乙与丙也构成行贿罪

    答案: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一)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二)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据此可知,这里甲“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仍收取其财物,构成受贿罪。本案中,甲已经推测到20万元可能是有求于自己职务行为的乙送的,仍然予以接受,因此,甲对自己的受贿行为持放任的态度。如果这笔钱确实是乙送的,甲又承诺为乙谋取利益,那么甲构成受贿罪。本案中,这笔钱确实是乙送的,所以甲构成受贿罪,乙构成行贿罪,丙构成行贿罪的共犯。

  • 第6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甲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甲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 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甲是某学校负责采购教材的后勤人员,新学期开始前甲告诉某书店的老板乙说:“你给我本人5万元好处费,我们学校的教材就都买你的。”乙遂给甲5万元,甲使该学校从乙处购买教材花费100万元,乙获利30万元,请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受贿罪
    • B、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C、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甲是某国政府派到我国进行设备采购的公职人员,甲告诉国内某公司老板乙说:“你给我好处,我们所需的设备就都买你的。”乙遂给甲5000元人民币,甲使该国政府从乙处购买设备花费100万元,乙获利10万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构成受贿罪
    • B、甲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C、乙构成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
    • D、乙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300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300万元系受贿所得,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①甲构成受贿罪 ②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③乙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④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多选题
    国家工作人员甲与开小卖铺的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500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500万元系为丙办事收取的好处费,经查证属实。对于本案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甲构成受贿罪

    B

    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

    乙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

    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B两项,甲已经交待500万元是受贿所得,只能构成受贿罪而不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D两项,对这笔财产乙没有说明的义务,所以乙并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乙某没有掩饰、隐瞒,也不构成此罪。

  • 第11题:

    单选题
    .交警甲和无业人员乙勾结,让乙告知超载司机“只交罚款一半的钱,即可优先通行”;司机交钱后,乙将交钱司机的车号报给甲,由在高速路口执勤的甲放行。二人利用此法共得32万元,乙留下10万元,余款归甲。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

    甲、乙构成受贿罪共犯 

    B

    甲、乙构成贪污罪共犯 

    C

    甲、乙构成滥用职权罪共犯 

    D

    乙的受贿数额是32万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企业用价值300万元的房屋换取乙企业价值400万元的房屋,甲企业支付差额100万元。关于甲、乙企业应纳契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甲企业以40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

    B

    由乙企业以10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

    C

    由甲企业以10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

    D

    由乙企业以30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房屋交换是指房屋住户、用户、所有人相互之间交换房屋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的行为。房屋所有权相互交换,双方交换价值相等,免纳契税,办理免征契税手续。其价值不相等的,按超出部分由支付差价方缴纳契税。题中,超出部分为100万元,支付差价方为甲企业,因此应由甲企业以10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

  • 第13题:

    关于受贿罪,下列哪些选项错误?( )

    A.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为企业服务,事后主动索要报酬的,甲成立受贿罪

    B.国家工作人员甲收受某单位行贿的支票(20万元),两天后,甲告诉乙真相,并将支票交给乙,由乙去提取现金的,甲、乙成立受贿罪的共犯

    C.甲意图行贿国家工作人员乙,知其酷好淫秽光盘,于是将500张高清淫秽光盘交付给乙,但后来发现所有光盘均是“红色经典”的,乙成立受贿罪既遂

    D.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要求请托人给其情妇安排工作的,甲成立受贿罪


    参考答案:ABD

  • 第14题:

    国家工作人员甲听到有人敲门,开门后有人扔进一个包就跑。甲发现包内有20万元现金,推测是有求于自己职务行为的乙送的。甲打电话问乙时被告知“不要问是谁送的,收下就是了”(事实上是乙安排丙送的),并重复了前几天的请托事项。甲虽不能确定是乙送的,但还是允诺为乙谋取利益。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没有主动索取、收受财物,不构成受贿罪
    B.甲没有受贿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不可能构成受贿罪,故甲不构成受贿罪
    C.甲允诺为乙谋取利益与收受20万元现金之间无因果关系,故不构成受贿罪
    D.即使认为甲不构成受贿罪,乙与丙也构成行贿罪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受贿罪、行贿罪。甲明知乙有请托事项,也认真地认识到可能是乙送的财物而收受的,是间接故意的受贿。乙、丙二人成立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贿罪。 A项,受贿罪既可以是主动索取,也可以是被动收受。故A项错误。
    B项,受贿罪是故意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包括在内。故B项错误。
    C项,受贿罪的成立只需要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财物时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意图,并不需要事实上为他人谋取了利益,所以认定受贿罪不需要考察收受财物与谋取利益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或者“无因果关系”都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故C项错误。
    D项,行贿罪有自己独立的行为构成,不取决于对向犯是否成立受贿罪,因而乙、丙的行为不论对甲如何评价都成立行贿罪。故D项正确。

  • 第15题:

    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200万元
    B:250万元
    C:300万元
    D:500万元

    答案:A
    解析:
    【考点】专利侵权行为【详解】《专利法》第65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据此,确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先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本题中,甲作为权利人的损失为100台*2万/台=200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16题:

    甲企业用价值300万元的房屋换取乙企业价值400万的房屋,甲企业支付差额100万元。关于甲、乙企业应纳契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甲企业以40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
    B.由乙企业以10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
    C.由甲企业以100万元作为计税依缴纳契税
    D.由乙企业以300万元作为汁税依据缴纳契税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某国有银行行长甲指使负责贷款业务的科长乙向申请贷款的丙单位索要财物。乙将索要所获15万元中的9万元交给甲,其余6万元自己留下。后来,甲、乙均明知丙单位不具备贷款条件,仍然向丙单位贷款1000万元,使银行遭受800万元损失。对于本案,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甲的受贿数额是9万元
    B:乙的受贿数额是15万元
    C:甲、乙均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D:对于甲、乙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

    答案:A
    解析:
    甲、乙是共同犯罪,因此每个人都要为共同犯罪数额负责。故A错误、B正确。选项C显然正确。关于选项D,除了《刑法》明文规定的第399条(司法工作人员受贿又渎职的,如受贿而徇私枉法的)、第229条(中介机构的人员受贿又渎职的,如受贿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之外,对于受贿又渎职的,都要数罪并罚。

  • 第18题:

    康乐公司以其房屋作抵押,先后向甲银行借款100万元,乙银行借款300万元,丙银行借款500万元,并依次办理了抵押登记。后丙银行与甲银行商定交换各自抵押权的顺位,并办理了变更登记,但乙银行并不知情。因康乐公司无力偿还三家银行的到期债务,银行拍卖其房屋,仅得价款600万元。关于三家银行对该价款的分配,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银行100万元、乙银行300万元、丙银行200万元
    • B、甲银行得不到清偿、乙银行100万元、丙银行500万元
    • C、甲银行得不到清偿、乙银行300万元、丙银行300万元
    • D、甲银行100万元、乙银行200万元、丙银行300万元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国有银行行长甲指使负责贷款业务的科长乙向申请贷款的丙单位索要财物。乙将索要所获15万元中的9万元交给甲,其余6万元自己留下。后来,甲、乙均明知丙单位不具备贷款条件,仍然向丙单位放贷1000万元,致使银行遭受800万元损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的受贿数额是9万元
    • B、乙的受贿数额是15万元
    • C、甲、乙均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 D、对于甲、乙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C,D

  • 第20题:

    民警甲与朋友乙约定,由乙收取他人财物5万元,甲负责为请托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受贿罪,乙构成介绍贿赂罪
    • B、甲、乙构成受贿罪
    • C、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受贿罪
    • D、甲、乙构成贪污罪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交警甲和无业人员乙勾结,让乙告知超载司机“只交罚款一半的钱,即可优先通行”;司机交钱后,乙将交钱司机的车号报给甲,由在高速路口执勤的甲放行。二人利用此法共得32万元,乙留下10万元,余款归甲。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甲、乙构成受贿罪共犯 
    • B、甲、乙构成贪污罪共犯 
    • C、甲、乙构成滥用职权罪共犯 
    • D、乙的受贿数额是32万元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多选题
    甲融资租赁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转让一套生产设备,转让价为评估机构评估的市场价200万元,再租给乙公司使用2年,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租金300万元。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乙公司拖欠租金,甲公司诉至法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为资金拆借关系

    B

    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为融资租赁合同关系

    C

    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的年利率超过24%的部分无效

    D

    甲公司已取得生产设备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B两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承租人将其自有物出卖给出租人,再通过融资租赁合同将租赁物从出租人处租回的,人民法院不应仅以承租人和出卖人系同一人为由认定不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据此可知,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仍构成融资租赁合同关系。
    C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D项,根据《合同法》第242条的规定,融资租赁期间,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本题中,乙公司将生产设备转让给甲公司,甲公司作为出租人已经取得了该生产设备的所有权。

  • 第23题:

    单选题
    甲为某市交通局副局长,负责公路建设工程招标工作,乙为承揽工程,送给了甲30万元,不料甲在数日后被调离,不再负责工程招标,乙闻讯后要甲退回30万元遭到拒绝,乙到检察机关投案,交代了给甲30万元欲请甲帮助承揽工程的事实,检查机关遂对甲、乙立案查处,并立即讲30万元追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甲构成受贿罪未遂

    B

    乙构成行贿罪中止

    C

    乙成立立功

    D

    对乙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刑法第390条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钱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甲已经收到30万元贿赂,构成受贿既遂。乙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也将贿赂款送出,是行贿罪既遂。乙减轻处罚是根据分则390条规定,对甲受贿的供述属于其“如实供述”必然的范围,不应认定为立功。

  • 第24题:

    单选题
    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200万元

    B

    250万元

    C

    300万元

    D

    500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