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关于我国居民点分类的提法正确的是()A可分为城镇型和农村型居民点两类B特大城市的人口在50万以上C集镇为城镇型居民点D凡县政府所在均应设建制镇

题目

下列关于我国居民点分类的提法正确的是()

A可分为城镇型和农村型居民点两类

B特大城市的人口在50万以上

C集镇为城镇型居民点

D凡县政府所在均应设建制镇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我国居民点分类的提法正确的是()A可分为城镇型和农村型居民点两类B特大城市的人口在50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我国城镇化的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
    B.我国城镇人口接近10亿
    C.我国城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
    D.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


    答案:B
    解析:
    2012年8月14曰,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蓝皮书指出,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 27%,人口城镇化 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首超农村常住人口。这一历史性变化束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A、C、D项均正确。B项,目前我国人口约为13. 7亿人,若城镇人口接近10亿,则城镇化率将突破70%, 这一数值明显过高,由此可以判断B项说法错误。

  • 第2题:

    农村居民点新址的选择应注意( )。

    A.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B.尽量避免新址拆迁移民
    C.居民点的人口规模为规划到该居民点的生产安置人口
    D.后靠移民居民点的新址必须在居民迁移线以上安全的地点

    答案:A,B,D
    解析:
    农村移民居民点选址,应结合生产安置规划和安置区村镇总体规划,本着方便生产、有利生活、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在合适的耕作半径范围内和充分听取移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农村居民点新址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尽可能位于生产安置项目区内,耕作半径适宜;②对外交通方便,通风日照条件较好的区域;③人畜饮水条件较好,水质和水量满足要求;④地质稳定,避开浸没、塌岸、滑坡、泥石流、山洪、发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和地下采空区,尽量避免选择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区域;⑤水库后靠移民居民点新址必须设置在居民迁移线以上或设计防洪水位以上安全的地点;⑥节约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⑦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第3题:

    下列各项关于城镇与乡村的比较研究中,不准确的是( )。

    A: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相似于乡村
    B:城镇有比乡村更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C: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D: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答案:A
    解析: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 第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调整的是()之间的相互关系。

    A.城市、镇、村庄等居民点以及居民点
    B.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C.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
    D.城市与城市边缘化

    答案:A
    解析:
    2018新版教材P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称的城乡规划,是指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一个规划体系,调整的是城市、镇、村庄等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覆盖全部国土面积的规划。

  • 第5题:

    下列关于移民生产安置规划正确的是( )。

    A.改造中、低产田,分析计算可安置的移民数量
    B.农村居民点安置去向为远迁
    C.居民点建设的人口规模为规划到该居民点的生产安置人口
    D.一次性补偿安置适用于征用后的人均耕(园)地数量仍小于1.0亩的村民小组

    答案:A
    解析:
    移民生产安置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包括:①现有耕(园)地的所有权调整和使用权流转。②开垦可耕地。调查落实移民安置区宜农荒地的土质、分布、数量和开发利用条件及方式。③改造中、低产田。调查移民安置区中、低产田的面积、质量、分布,提出改造中、低产田的技术标准,分析计算可安置的移民数量。④开发和改造经济林,分析计算可安置的移民数量。⑤开发和改造用材林。按相应的移民生产安置标准分析计算可安置的移民数量。⑥第二、第三产业安置。应对项目的资源、交通、市场情况、技术要求以及移民的素质等进行可行性论证,拟定生产项目、经营规模和效益,分析可安置移民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