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价为560万元,合同工期 为6个月,施工合同规定: (1)开工前业主向施工单位支付合同价20%的预付款。 (2)业主自第1个月起,从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中按10%的比例扣保留金,保留金 限额暂定为合同价的5%,保留金到第3月底全部扣完。 (3)预付款在最后两个月扣除,每月扣50%。 (4)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不考虑调价。 (5)业主供料价款在发生当月的工程款中扣回。 (6)若施工单位每月实际完成的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时,业主可按实际完成产值 的8%的

题目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价为560万元,合同工期 为6个月,施工合同规定:
(1)开工前业主向施工单位支付合同价20%的预付款。
(2)业主自第1个月起,从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中按10%的比例扣保留金,保留金 限额暂定为合同价的5%,保留金到第3月底全部扣完。
(3)预付款在最后两个月扣除,每月扣50%。
(4)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不考虑调价。
(5)业主供料价款在发生当月的工程款中扣回。
(6)若施工单位每月实际完成的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时,业主可按实际完成产值 的8%的比例扣留工程进度款,在工程竣工结算时的实际产值如案例表2G320060-2:
该工程进入第4个月时,由于业主资金困难,合同被迫终止。
问题
(1)该工程的工程预付款是多少万元?应扣留的保修金为多少万元?
(2)第1个月到第3个月各月签证的工程款是多少?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是多少?
(3)合同终止时业主已支付施工单位各类工程款多少万元?
(4)合同终止后业主共应向施工单位支付多少万元的工程款?


相似考题
更多“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价为560万元,合同工期 为6个月,施工合同规定: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9个月,合同总价为840万元。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各项工作均按照最早时间安排且勾速施工,施工单位的部分报价见下表。施工合同中约定: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20%,当工程款支付达到合同价的50%时开始扣预付款,3个月内平均扣回;质量保修金为合同价的5%,从第1个月开始,按每月进度款的10%扣留,扣完为止。

    1.该施工进度计划中有几条关键线路?请指出。

    2.开工后前3个月施工单位各月应得的工程款是多少?

    3.工程预付款是多少?预付款从何时开始扣回?开工3个月后,总监理工程师每个月签证的工程款各是多少?


    答案:
    解析:

    3.(1)预付款:840X20%=168万元。

    (2)前3个月施工单位累计应得的工程款:

    57+65+359=481万元>420万元=840X50%,因此,预付款应从第3个月开始扣回。

    (3)开工后前3个月总监理工程师签证的工程款:第1个月:57-57X10%=51.3万元。

    (或:57X90%=51.3万元)

    第2个月:65-65X10%=58.5万元。

    (或:65X90%=58.5万元)

    前2个月扣留保修金:(57+65)X10%=12.2万元;

    应扣保修金总额:840X5%=42.0万元;

    由于359X10%=35.9万元>29.8万元=42.0-12.2;

    第3个月应签证的工程款:359-(42.0-12.2)-168/3=273.2万元。

  • 第2题: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近30公里处一矿井的地质资料作参照,合同约定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5m3/h,建设工期11个月。施工中遇到了突发性的50m3/h的涌水,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最后强行通过,但是由于涌水大,费用增多、工期拖延。事件发生以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增加施工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承诺如果按原合同工期完成将给予奖励。6个月后,建设单位却因未办妥采矿许可证,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而同时被罚。
    问题:
    1.根据背景条件,本项目是否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说明理由。
    2.井筒突发性大量涌水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3.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否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 为什么
    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否合理 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本项目不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工作量难以确定,对各方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均较大。

    通过本案例分析,可以了解矿山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几个内容。本工程尽管工期不长,但是由于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完备,地下地质条件的变化比较大,工程量难以确定,因而,项目的风险比较大。因此一般不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否则,应提出明确的变更条款以避免风险导致的损失。
    2、本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完备,施工中遇到突发性涌水,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可以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地质条件是矿山井下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地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还难以精确量化描述,地质勘察水平不能全部满足生产、施工所需的详尽的、具有足够精度的地质资料,因此矿山开发和生产会有很多可变因素。为预防地下水的不确定性影响,所以安全规程提出了“有疑必探”的原则。本案例施工单位由于地质资料不完备,施工中遇到突发性涌水,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可以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在矿山工程中,因地质条件的重大改变施工单位要求索赔的事项是频频发生的,这也是矿山工程项目的特点。在矿山施工中,不仅要对这种情况有充分的估计和应对准备,还要充分利用管理、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与经验,充分做好预案,避免利益的损失。
    3、建设单位的“要求”不能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
    井筒直径仅为4.5m的立井,施工空间非常有限.一味采用增加人员、设备等类似于地面工程的方法,不仅不能提高进度,反而会增大投资,增加安全隐患。
    对于井筒直径仅为4.5m的立井,其施工空间非常有限,一味采用增加人员、设备等类似于地面工程的方法,在井下有限的空间里是行不通的,可能不仅不会有效,反而会引起负面作用,能否实现尚要详细分析。因此建设单位要求采用(增加)大型设备施工直径4.5m的井筒是不合理的,必须制定详细的工序衔接措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快工期进度。
    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合理的。
    因为按照我国现行相关规定,施工许可证是工程开工的必要条件。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没有施工许可证时被罚是应该的。背景反映,没有施工许可的原因主要是建设方没有获得采矿许可。采矿许可是矿山开采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属于国家,国家对资源开采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包括地点、矿产类别、规模大小以及企业性质及其为获得采矿权所必须支付的采矿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等费用。

  • 第3题:

    某施工单位投标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工程,标书规定工期为16个月。建设单位提 供工程施工的前期条件,包括进场道路、供电、供水等。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编 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进行井筒的施工。施工中发生下列几 起事件:
    (1)由于矿井进场道路为简易公路,雨期道路经常被冲毁,使得井筒施工所需材料不 能及时进场,延误工期1个月。
    (2)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出现设备故障,使工期延长0.5个月。
    (3)井筒基岩施工时实际涌水量大于预测量,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才能通过,治水 工作耽误工期1. 5个月。
    (4)井筒施工结束后,由于总涌水量大于10mVh,施工单位进行了壁后注浆,使工 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建设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2)施工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进行哪些准备?
    (3)井筒施工中所发生的工期延误事件,应当由谁承担责任?
    (4)若副井井筒进度正常,该井筒发生工期延误会产生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1)建设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完成的工作包括:井筒勘查、井筒设计、矿井施工 组织设计编制、土地征购、井筒施工必备的工程条件准备、相关开工手续、确定监理单 位、配备管理人员、审查施工单位的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
    1)技术准备。包括:掌握项目的具体工程内容及施工技术与方法要求,工期与质量 要求等内容,检查井筒的设计文件;会审施工图纸,掌握相关地质资料内容及对工程的影 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准备。包括:现场勘察和施工测量;进行施工现场准备,完成四通一平工作, 完成开工前必要的临设工程和必要的生活福利设施等。
    3)物资准备。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编制材料、设备供应计划,并 进行具体落实。
    4)劳动力的准备。做好劳动力队伍的组织工作,建立劳动组织,建立和健全现场施 工以及劳动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
    5)对外协作工作。施工准备期内的一些施工和生活条件需要地方政府、农业和其他 工业部门的配合才能顺利实现;另外,及时地填写开工申请报告,并上报主管部门,待批 准后即能立即开工。
    (3)井筒施工中所发生的工期延误事件,其责任分别为:
    事件(1):矿井公路应当由甲方负责修建,其标准不能保证运输的要求,因此雨期造 成材料运输问题而使工程延期,责任在建设单位。
    事件(2):施工单位出现设备故障,因此,责任在施工单位。
    事件(3):井筒涌水量大于预测值,属地质资料的准确性问题,不是施工单位的责任, 责任属于建设单位。
    事件(4):井筒建成后的涌水量大于井筒验收规定,进行注浆堵水耽误的工期,责任 应当属于施工单位。
    (4)若副井井筒进度正常,该井筒发生工期延误,将无法保证井筒到底后及时进行短 路贯通,只能由副井进行井底车场巷道的施工。由于主井延误的工期相对较短,因此副井 可以不进行改绞,这时井底车场巷道的施工速度较慢,从而会进一步耽误矿井的施工总进度。如果副井改绞,会增加费用。另外,未贯通之前的井底巷道施工通风、排水等都比较 困难。因此,尽管副井能够按正常进度施工,但仍然不能保证矿井的原进度计划。

  • 第4题:

    【案例十一】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价为560 万元,合同工期为6 个月,施工合同规定:
    (1)开工前业主向施工单位支付合同价20%的预付款;
    (2)业主自第一个月起,从施工单位应得工程款中按10%的比例扣保留金,保留金为合同价的5%,保留金到第3 个月底全部扣完;
    (3)预付款在最后两个月等额扣除;
    (4)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不考虑调价;
    (5)业主供料价款在发生当月的工程款中扣除;
    (6)若施工单位每月实际完成的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时,业主可按实际完成产值的8%扣除工程进度款,经业主签订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完成产值如下表6-22 所示。



    该工程进入第4 个月时,由于业主资金出现困难,合同被迫终止。为此,施工单位提出以下费用要求:
    (1)施工现场存有为本工程购买的特殊工程材料,计50 万元;
    (2)设备撤回基地发生的费用10 万元;
    (3)人员遣返费8 万元。
    问题:
    1.该工程的工程预付款是多少万元?应扣留的保修金为多少万元?
    2.第1 个月到第3 个月各月签证的工程款是多少?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是多少?
    3.合同终止时业主已支付施工单位各类工程款多少万元?
    4.合同终止时施工单位提出的补偿要求是否合理?业主应补偿多少万元?
    5.合同终止后业主共应向施工单位支付多少万元的工程款?


    答案:
    解析:
    问题1:
    工程预付款:560×20%=112 万元
    应扣留的保修金:560×5%=28 万元
    问题2:
    第1 个月:
    签证的工程款:70×(l-10%)=63 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63-8=55 万元
    第2 个月:
    实际完成产值80<90×90%,即本月实际完成的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
    签证的工程款:80×(l-10%)-80×8%=65.60 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65.60-12=53.60 万元
    第3 个月:
    本月扣保留金为:28-(70+80)×l0%=13 万元
    签证的工程款:120-13=107 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107-15=92 万元
    问题3:
    合同终止时业主已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112+55+53.60+92=312.60 万元
    问题4:
    (1)要求合理,给予补偿。
    (2)要求不合理,应补偿:(560-70-80-120)/560×l0=5.18 万元
    (3)要求不合理,应补偿:(560-70-80-120)/560×8=4.14 万元
    补偿合计:50+5.18+4.14=59.32 万元
    问题5:
    合同终止时业主共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
    70+80+120+59.32-8-12-15=294.32 万元

  • 第5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机械厂铸造生产线项目,安装合同价为560万元,合同工期为6个月,施工合同规定:
    1.开工前业主向施工单位支付合同价20%的预付款;
    2.业主自第1个月起,从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中按10%的比例扣保留金,保留金限额暂定为合同价的5%,保留金到3月底全部扣完;
    3.预付款在最后两个月扣除,每月扣50%;
    4.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不考虑调价;
    5.业主供料价款在发生当月的工程款中扣回;
    6.若施工单位每月实际完成的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时,业主可按实际完成产值的8%的比例扣留工程进度款,在工程竣工结算时的实际产值如表2H320140所示。
    进度计划与产值数据表《单位:万元)



    2、问题
    1.机电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依据有哪些
    2.该工程的工程预付款是多少万元应扣留的保修金为多少万元
    3.第1个月到第3个月各月签证的工程款是多少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是多少
    4.合同终止时业主已支付施工单位各类工程款多少万元
    5.合同终止后业主共应向施工单位支付多少万元的工程款


    答案:
    解析:
    1.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依据如下:承包合同,包括中标总价;合同变更的资料;施工技术资料;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其他有关资料。

    2.工程预付款为:560×20%=112万元;

    保留金为:560×5%=28万元。

    3.第1个月:

    签证的工程款为:70×(1一O.1)=63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 63一8=55万元。

    第2个月:本月实际完成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

    即(90一80)/90=11.1%;

    签证的工程款为:80×(1一O.1)一80×8%=65.6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65.6一12=53.6万元。

    第3个月:

    本月扣保留金为:28一(70十80)×10%=13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 120一13=107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107一15=92万元。

    4.合同终止时业主巳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为:

    112+55+53.6+92=312.6万元。

    5.合同终止时业主共应支付单位工程款为(实际完成的价值与业主供料价格)

    (70+80+120)一(8+12+15)=235万元。

  •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公路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该项目工程施工合同,签约合同价为3200万元人民币,合同工期28个月。工程未投保任何保险。某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承担了该项目的施工监理任务,并签订了监理合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遭受暴风雨不可抗力的袭击,造成了相应的损失。施工单位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通知,并附索赔有关的材料和证据。索赔通知中的基本要求如下:1、遭受暴风雨袭击系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故应由建设单位承担赔偿责任。2、给已建成部分工程造成破坏,损失26万元,应由建设单位承担修复的经济责任。3、该暴风雨灾害使施工单位人员8人受伤。处理伤病医疗费用和补偿金总计2.8万元,建设单位应给予补偿。4、施工单位进场的已投入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受到损坏,造成损失6万元;由于现场停工造成机械台班费损失2万元,工人窝工费4.8万元,建设单位应承担施工机械设备修复和停工的经济责任。5、该暴风雨灾害造成现场停工5天,要求合同工期顺延5天。6、由于工程被破坏,清理现场需费用2.5万元,应由建设单位支付。
    【问题】2、不可抗力发生风险承担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处理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


    答案:
    解析:
    2、(1)不可抗力风险承担责任的原则:①工程本身的损害由业主承担;②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③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④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⑤关键工作延误的工期可相应顺延。(2)按所提要求逐条处理如下:①经济损失按上述原则由双方分别承担,关键工作延误的工期应予顺延;②工程修复、重建26万元工程款由建设单位支付;③2.8万元的医疗费用和补偿金不予认可,由施工单位承担;④6万元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费用、2万元的停工机械台班损失费用、4.8万元的人工窝工损失费用不予认可,由施工单位承担;⑤现场停工5天索赔应予以认可,可顺延合同工期5天;⑥清理现场2.5万元索赔应认可,由建设单位承担。

  • 第7题:

    某公路工程项目合同工期为18个月。施工合同签订以后,施工单位编制了一份初始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由于该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计划中工作C、工作H和工作J需共用一台起重施工机械,为此需要对初始网络计划作调整。
    【问题】1.请画出调整后的网络进度计划图。


    答案:
    解析:
    1.调整后的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 第8题:

    某施工单位根据领取的某进场公路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和全套施工图纸,采用低报价策略编制了投标文件,并中标。该施工单位(乙方)于某年某月某日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该工程项目的固定价格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8个月。甲方在乙方进入施工现场后,因资金紧缺,无法如期支付工程款,口头要求乙方暂停施工一个月,乙方亦口头答应。工程按合同规定期限验收时,甲方发现工程质量有问题,要求返工。两个月后,返工完毕。结算时甲方认为乙方迟延交付工程,应按合同约定偿付逾期违约金。乙方认为临时停工是甲方要求的。乙方为抢工期,加快施工进度才出现了质量问题,因此迟延交付的责任不在乙方。甲方则认为临时停工和不顺延工期是当时乙方答应的。乙方应履行承诺,承担违约责任。
    【问题】(1)该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是否合适?


    答案:
    解析:
    (1)因为固定价格合同适用于工程量不大且能够较准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该工程基本符合这些条件,故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是合适的。

  • 第9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内,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并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
    施工单位编制的矿井施工组织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量达20m3/h。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在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进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了施工组织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答案:
    解析: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的特点包括: 优点:(1)节省临时井架的使用费用;(2)有利于提前形成副井永久提升系统。
    缺点:(1)增加了项目前期投资;(2)给副井井筒凿井及冻结施工设备布置带来不便。
    2.开工顺序:主井先开工,副井3个月后开工。
    优点:(1)冻结制冷工程可以错峰,冻结施工设备等资源需求相对平稳;(2)有利于主副井井筒同时到底,有利于两井短路贯通。
    3.施工单位提出补偿费用15万元的索赔是合理的。
    理由:地质资料未提供该含水层的正确涌水资料,涌水量达20m3/h(超过8ma/h)。
    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是不合理。
    理由:工期延误2个月不一定会影响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有:造成施工单位质量风险,井壁质量难以保证,作业环境差,影响施工进度。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其调整方案是:因主井井筒施工延误2个月,可不安排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丁;待副井交付使用后、主井永久装备前进行施工。

  • 第10题:

    问答题
    背景: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时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来源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通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正确答案: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答:施工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1)合同中任何工作工程量的改变;;
    2)工作质量或其他特性的变更;
    3)工程任何部分标高、位置和尺寸的改变;
    4)删减任何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
    5)进行永久工程所必需的任何附加工作、永久设备、材料供应或其他服务的变更;
    6)改变原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
    7)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8)其他变更,如暂停施工、工期延长、不可抗力发生等也可进行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答:针对本井筒的和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可针对工程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工程变更进行索赔,具体程序是:首先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业主在对索赔报告进行评审后确定合理的补偿额。本工程对表土采用化学注浆和基岩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所发生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均可进行索赔;而对井筒验收的涌水量超过规定进行壁后注浆不可以进行索赔,因为这是施工单位井壁施工质量欠佳造成渗漏水严重的结果,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答:本工程施工单位可索赔到的费用是120+200=320万元,工期是1+2=3个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投标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工程,标书规定工期为16个月。建设单位提供工程施工的前期条件,包括进场道路、供电、供水等。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进行井筒的施工。施工中发生下列几起事件: (1)由于矿井进场道路为简易公路,雨期道路经常被冲毁,使得井筒施工所需材料不能及时进场,延误工期1个月。 (2)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出现设备故障,使工期延长0.5个月。 (3)井筒基岩施工时实际涌水量大于预测量,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才能通过,治水工作耽误工期1.5个月。 (4)井筒施工结束后,由于总涌水量大于10m3/h,施工单位进行了壁后注浆,使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建设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2)施工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进行哪些准备? (3)井筒施工中所发生的工期延误事件,应当由谁承担责任? (4)若副井井筒进度正常,该井筒发生工期延误会产生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建设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答:建设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完成的工作包括:井筒勘查、井筒设计、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土地征购、井筒施工必备的工程条件准备、相关开工手续、确定监理单位、配备管理人员、审查施工单位的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进行哪些准备?
    答:施工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
    1)技术准备,包括:掌握项目的具体工程内容及和施工技术与方法要求,工期与质量要求等内容,检查井筒的设计文凭;会审施工图纸,掌握相关地质资料内容及对工程的影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2)工程准备,包括:现场勘察和施测量;进行施工现场准备,完成“四通一平”工作,完成开工前必要的临设工程和必要的生活福利设施等。
    3)物资准备,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编制材料、设备供应计划,并进行具本落实。
    4)劳动力的准备,做好劳动力队伍的组织工作,建立劳动组织,建立和健全现场施工以及劳动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
    5)对外协作工作,施工准备期内的一些施工和生活条件需要地方政府、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的配合才能顺利实现;另外,及时的填写开工申请报告,并上报主管部门,待批准后即能立即开工。
    (3)井筒施工中所发生的工期延误事件,应当由谁承担责任?
    答:井筒施工中所发生的工期延误事件,其责任分别为:
    对于事件(1),矿井公路应当由甲方负责修建,其标准不能保证运输的要求,因此雨季造成材料运输问题而使工程延期,责任在建设单位。
    对于事件(2)施工单位出现设备故障,因此,责任在施工单位。
    对于事件(3),井筒涌水量大于测定值,属地质资料的准确问题,不是施工单位的责任,责任属于建设单位。
    对于事件(4),井筒建成后的涌水量大于井筒验收规定,进行注浆堵水耽误的工期,责任应当属于施工单位。
    (4)若副井井筒进度正常,该井筒发生工期延误会产生哪些问题?
    答:若副井井筒进度正常,该井筒发生工期延误,将无法保证井筒到底后及时进行短路贯通,只能由副井进行井底车场巷道的施工。由于主井延误的工期相对较短,因此副井可以不进行改绞,这时井底车场巷道的施工速度较慢,从而会进一步耽误矿井的施工总进度。如果副刊改绞,会增加费用。另外,未贯通之前的井底巷道施工通风、排水等都比较困难。因此,尽管副井能够按正常进度施工,但仍然不能保证矿井的原进度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井工矿主井井筒设计深度560m,井筒净直径6m,建设单位经过公开招标同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专用条款规定,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基础井筒涌水量为20m³/h。井筒施工到368m位置时,放炮后井筒涌水量达到23m³/h。施工单位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了混凝土浇筑。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蜂窝麻面严重,井筒一侧半径偏差达到﹣20mm。建设单位提出返工处理,施工单位为此额外支出3万元,影响工期2天。问题:建设单位要求返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施工单位的索赔,为什么?案例中,影响井筒净半径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在该案例中造成蜂窝麻面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哪些?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处理井壁淋水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担了一副井井筒工程,该副井井筒净直径5m,掘进荒径6~7m,井筒深度720m,两侧马头门各施工20m,包含相关设备基础,管子道开口施工5m,该项目合同工期12个月,自签订合同之日起算,井筒平均进尺85m/月。井筒施工工期合同签订之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与设备,成立了施工项目部,配备相关人员及职能部室。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掘进队采取四六制综合班组作业方式,每班固定上班时问6个小时,由队长为每个班组的作业量进行考核。项目经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技术方案,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井筒施工采用临时凿井井架,井筒内布置了两套单钩提升,吊桶均为4 m3,主提升机为JKZ-2.8/15.5,副提升机为JK-2.5/11.5,2台HZ-4型中心回转抓岩机,1趟Φ400金属风筒,混凝土采用底卸式吊桶运输,80DG1,-75×8吊泵排水。然后项目经理按照制定的技术方案估算了一下工期,要求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排队时按施工准备期2.5个月,井筒施工工期8个月,马头门施工2个月考虑。
    问题:
    1.该项目部的劳动组织形式是否合适,为什么
    2.项目经理接受任务后在制定技术方案中有何不妥
    3.项目经理在工期安排上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案:
    解析:
    问题1
    该项目部掘进队采取四六制综合班组作业方式不合适。因为该作业方式不适合组织快速施工,立井井筒施工凿岩爆破、出渣、砌壁、清底4个主要工序专业性非常强,而且人员变化大,如凿岩爆破班组一般为6个伞钻手,2~3名辅助人员即可,出渣班组则主要是抓岩机司机和把钩信号工。而清底班则以力工为主。如果采取综合班组作业方式则要求所有职工必须熟练掌握所有工序的作业,每个班组都要按工序最多的人员配备,易造成窝工,浪费专业技术工人,且易引发怠工现象。建议适宜组织快速作业的方式是采用固定工序滚班作业,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工人的特长,便于组织管理。
    本题考查考生对立井井筒施工工艺的掌握,只有在掌握了立井井筒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才能安排好最合适的劳动组织形式。通常情况下,由于立井井筒施工各工序的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特别是对设备的操控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专业化的班组才能完全胜任,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因此.立井井筒掘砌施工通常都是采用专业班组,固定工序,滚班作业。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被打破。
    问题2
    项目经理制定技术方案时安排顺序不妥,应该是首先考虑工期的安排,施工准备期是可以提前估算,马头门的施工工期也是基本确定,这样,就可以估算出井筒施工应该安排的工期,再计算出井筒施工进度需求,然后根据井筒施工进度需求制定井筒施工技术方案和设备的配备。
    井筒布置2套单钩提升不妥,因为井筒净直径5m只能布置1套单钩,而且副提升机为JK-2.5/11.5也不能提升4m3吊桶。2台中心回转抓岩机不妥,井筒布置不下。1趟Φ400金属风筒,不能满足通风需求,建议改成1趟Φ600胶质风筒。80DG1-75×8吊泵排水不妥,不能满足排水深度要求。
    本题考查考生对施工现场的一些基本常识。从事过立井井筒施工的都知道5m直径的井筒是无法布置双吊桶提升的,两台中心回转抓岩机也是没有必要的。立井井筒掘进期间的通风通常是用压入式,一般不做硬质风筒,硬质风筒一是成本高,二是井下风筒接续工作难度大,风险高,而且Φ400的风筒明显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或者说会造成通风阻力增大很多,不利于现场通风。80DG1-75×8吊泵的扬程是600m,明显不能满足现场排水的需要。这些都是现场管理中最常见的基本的常识,需要建造师去熟练地掌握。
    问题3
    不恰当。总工期安排了12.5个月,不满足合同要求。
    本题考察计划工期和要求工期的关系。计划工期是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安排确定的工期,确定时较多考虑自身条件,包括劳动力、设备、技术能力等,要求工期是业主确定的,是合同明确的。施工单位计划工期应当满足业主要求工期需要,否则施工单位将承担违约责任。

  • 第14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项目,该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价为560万元,合同工期为6 个月,施工合同规定:
    (1)开工前业主向施工单位支付合同价20%的预付款。
    (2)业主自第一个月起,从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中按10%的比例扣保留金,保留金限额 暂定为合同价的5%,保留金到第三月底全部扣完。
    (3)预付款在最后两个月扣除,每月扣50%.
    (4)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不考虑调价。
    (5)业主供料价款在发生当月的工程款中扣回。
    (6)若施工单位每月实际完成的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时,业主可按实际完成产值8% 的比例扣留工程进度款,在工程竣工结算时的实际产值如下表:

    该工程进入第四个月时,由于业主资金困难,合同被迫终止。 问题:
    (1)该工程的工程预付款是多少万元?应扣留的保修金为多少万元?
    (2)第一个月到第三个月各月签证的工程款是多少?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是多少?
    (3)合同终止时业主巳支付施工单位各类工程款多少万元?
    (4)合同终止后业主共应向施工单位支付多少万元的工程款?


    答案:
    解析:
    (1)工程预付款为:560x20% =112 (万元)
    保留金为:560 x5% =28 (万元)
    (2)第一个月:签证的工程款为:70× (1 -0. I) = 63 (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63 -8 =55 (万元)
    第二个月:本月实际完成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 ,即(90 -80)/90 = 11. 1%签证的工程款为:80 x (1 -0.1) -80 ×8% =65. 6 (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65.6 - 12 =53.6 (万元)
    第三个月:本月扣保留金为:28 - (70 +80) ×10% =13 (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120 - 13 =107 (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107 -15 =92 (万元)
    (3)合同终止时业主已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为:
    112 +55 +53. 6 +92 =312, 6 (万元)
    (4)合同终止时业主共应支付单位工程款为:
    70 +80 + 120 -8 -12 - 15 =235 (万元)

  • 第15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沙,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施工0.5个月后难以通过。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总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事件二: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约50m3/h,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事件三: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验收未通过。
    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致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然后,顺利通过验收。
    问题:
    1.在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否合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否索赔成功?索赔的工期是多少?
    2.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在事件三中,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否合理?为什么?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能否得到补偿?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答案:
    解析:
    问题1【参考答案】 施工单位的变更合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索赔成功。索赔的工期是1个月。
    【考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合同变更的具体情况,以及由于变更产生的索赔问题。
    本项目的变更是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导致的,因而,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合理的,由此产生的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施工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1)合同中任何工作工程量的改变;
    2)工作质量或其他特性的变更;
    3)工程任何部分标高、位置和尺寸的改变;
    4)删减任何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
    5)进行永久工程所必需的任何附加工作、永久设备、材料供应或其他服务的变更;
    6)改变原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
    7)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8)其他变更,如暂停施工、工期延长、不可抗力发生等也可进行变更。
    问题2【参考答案】
    施工单位应该首先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证明资料,业主在对索赔报告进行评审后确定合理的补偿额。可申请索赔工期2个月,费用200万元。
    【考点解析】
    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可针对工程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工程变更进行索赔,具体程序是:首先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业主在对索赔报告进行评审后确定合理的补偿额。事件二中基岩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所发生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均可进行索赔。
    问题3【参考答案】
    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合理的。
    因为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超过规范要求。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不能得到补偿。
    因为这是施工单位井壁施工质量欠佳造成渗漏水严重的后果,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
    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150万元(130+2×10=150万元)。因为需要承担因总工期延误带来的建设单位的罚款。
    【考点解析】
    熟悉井筒验收时对涌水量的要求。对井筒验收的涌水量超过规范规定进行壁后注浆不可以进行索赔,因为这是施工单位井壁施工质量欠佳造成渗漏水严重的后果,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同时,应履行合同中的相关约定。本项目的施工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这个损失施工单位应考虑。

  • 第16题:

    某工程项目合同价为2000万元,施工过程中收到外界的干扰使得工期拖延了20个月,该部分工程的合同价格为160万元,则承包商可提出的工期索赔为( )。

    A.0.8个月
    B.1.6个月
    C.1.8个月
    D.1.2个月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252
    已知受干扰部分工程的延期时间,工期索赔值=受干扰部分工期拖延时间×(受干扰部分工程的合同价格/原合同总价)

  • 第17题:

    ——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原理:“量价合一”的考试素材
    ——工程变更的索赔计算
    1、按工程量的增加比例计算
    某工程基础施工中出现了意外情况,导致工程量由原来的2800M3增加到3800 M3,原定工期为40天,则承包商可以提出的工期索赔是:
    工期索赔期=原工期×新增工程量÷原工程量
    工期索赔期=40×(3800-2800)÷2800=10天
    2、按工程量的增减是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计算如下:
    若上例中,合同工程量增减10%为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则工期索赔是:
    工期索赔期=40×(3800-2800×110%)÷2800=6天
    3、按照造价的增减比例进行计算
    某工程合同价为1200万元,总工期为24个月,施工工程中业主增加额外工程200万元,则承包商提出的工期索赔值为:
    工期索赔期=原合同工期×附加或新增工程造价÷原合同总=24×200÷1200=4个月
    4、应用
    某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价为560万元,合同工期为6个月。该工程施工进入到第四个月时,由于业主资金出现困难,合同被迫终止,此时已完成产值270万元。为此,施工单位提出以下费用补偿要求:
    (1)因设备撤回基地发生的费用计10万元;
    (2)人员遣返费用,计8万元;
    以上费用总计提出索赔为18万元


    答案:
    解析:
    (1) 因设备撤回基地发生的费用索赔合理,但其值为:

    应补偿=[(合同总价-已完成产值)/合同总价]*核定的合理费用

    =[(560-270)/560]*10=5.18(万元)

    (2) 施工人员遣返发生的费用索赔合理,但其值为:

    应补偿=[(合同总价-已完成产值)/合同总价]*核定的合理费用

    =[(560-270)/560]*8=4.14(万元)

    合计:9.32万元,而不是18万元

  • 第18题:

    某施工单位根据领取的某进场公路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和全套施工图纸,采用低报价策略编制了投标文件,并中标。该施工单位(乙方)于某年某月某日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该工程项目的固定价格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8个月。甲方在乙方进入施工现场后,因资金紧缺,无法如期支付工程款,口头要求乙方暂停施工一个月,乙方亦口头答应。工程按合同规定期限验收时,甲方发现工程质量有问题,要求返工。两个月后,返工完毕。结算时甲方认为乙方迟延交付工程,应按合同约定偿付逾期违约金。乙方认为临时停工是甲方要求的。乙方为抢工期,加快施工进度才出现了质量问题,因此迟延交付的责任不在乙方。甲方则认为临时停工和不顺延工期是当时乙方答应的。乙方应履行承诺,承担违约责任。
    【问题】(2)该施工合同的变更形式是否妥当?此合同争议依据合同法律规范应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合同变更亦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若在应急情况下,可采取口头形式,但事后应予以书面形式确认。否则,在合同双方对合同变更内容有争议时,往往因口头形式协议很难举证,而不得不以书面协议约定的内容为准。本案例中甲方要求临时停工,乙方亦答应,是甲、乙双方的口头协议,且事后并未以书面的形式确认,所以该合同变更形式不妥。在竣工结算时双方发生了争议,对此只能以原书面合同规定为准。在施工期间,甲方因资金紧缺要求乙方停工一个月,此时乙方应享有索赔权。乙方虽然未按规定程序及时提出索赔,丧失了索赔权,但是根据《民法通则》之规定,在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内,仍享有通过诉讼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甲方未能及时支付工程款,应对停工承担责任,故应当赔偿乙方停工一个月的实际经济损失,工期顺延一个月。工程因质量问题返工,造成逾期交付,责任在乙方,故乙方应当支付逾期交工一个月的违约金,因质量问题引起的返工费用由乙方承担。

  • 第19题:

    某公路工程项目合同工期为18个月。施工合同签订以后,施工单位编制了一份初始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由于该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计划中工作C、工作H和工作J需共用一台起重施工机械,为此需要对初始网络计划作调整。
    【问题】4.工作G完成后,由于建设单位变更施工图纸,使工作I停工待图0.5个月,如果建设单位要求按合同工期完工,施工单位可向建设单位索赔赶工费多少万元(已知工作I赶工费每月12.5万元)?为什么?


    答案:
    解析:
    4.建设单位不应支付赶工费。因为不需要赶工,也能按合同工期完工(或因不影响总工期,或拖延时间在总时差范围内)。

  • 第20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井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了矿井施工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达到20m3/h,施工单位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速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的施工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答案:
    解析: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下列特点: 优点:可节省临时井架的使用费,加快副井的改装速度,缩短建井工期。
    缺点:提前使用副井井架会增加前期投资和前期准备工期,另外给井筒施工设备布置带来不便。
    2.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为主井先开工,副井后开工。其间隔时间是3个月。
    该开工顺序优点是可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同时进行短路贯通,贯通时间快,独头掘进距离短。有利于提前改装临时罐笼,加大提升能力,尽快形成井下巷道快速开拓的条件,可以缩短主副井交替装备的工期。
    3.施工单位提出索赔合理。
    理由: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因为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不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且施工单位提出采用强排水方法经过建设单位同意的。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的作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有人员在淋水的环境中作业,对作业质量控制不利,而且有增大安全隐患的诱因;对井筒的质量控制不利。
    由于淋水会沿井壁进入混凝土,会造成井壁跑浆,影响混凝土强度、外观、密实度等质量问题。
    5.由于主井延误2个月,使主井延迟2个月到底。可暂不施工装载硐室,主井到井底车场水平先进行短路贯通。这样装载硐室就不在关键线路上,可待副井永久装备完成后,主井永久装备前完成装载硐室的施工。

  • 第21题:

    某工程项目合同工期为18个月。施工合同签订以后,施工单位编制了一份初始网络计划,由于该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计划中工作C、工作H和工作J需共用一台起重施工机械,为此需要对初始网络计划做调整。工作G完成后,由于业主变更施工图纸,使工作I停工待图0.5个月,如果业主要求按合同工期完工,施工单位可向业主索赔赶工费多少(已知工作I赶工费每月12.5万元)?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业主不应支付赶工费。
    因为不需要赶工,也能按合同期完工(或因不影响总工期,或拖延时间在总时差范围内)。

  • 第22题:

    问答题
    施工结算在机电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1H420124-1】 1.背景 某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价为560万元,合同工期为6个月,施工合同规定: (1)开工前业主向施工单位支付合同价20%的预付款。 (2)业主自第一个月起,从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中按10%的比例扣保留金,保留金限额暂定为合同价的5%,保留金到三月底全部扣完。 (3)预付款在最后两个月扣除,每月扣5o%。 (4)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不考虑调价。 (5)业主供料价款在发生当月的工程款中扣回。 (6)若施工单位每月实际完成的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时,业主可按实际完成产值的8%的比例扣留工程进度款,在工程竣工结算时的实际产值如表1H420124-1所示 该工程进人第四个月时,由于业主资金困难,合同被迫终止。 2.问题 (1)该工程的工程预付款是多少万元?应扣留的保修金为多少万元? (2)笫一个月到第三个月各月签证的工程款是多少?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是多少? (3)合同终止时业主已支付施工单位各类工程款多少万元? (4)合同终止后业主共应向施工单位支付多少万元的工程款?

    正确答案: 本案例考核工程结算中预付款的计算,保留金额的抵扣,签发付款凭证的金额,及合同终止时和合同终止后工程款的计算。具体见答案。
    (1)工程预付款为560×20%=112万元
    保留金为:560×5%=28万元
    (2)第一个月:签证的工程款为:70×(1-0.1)=63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63-8=55万元
    第二个月:本月实际完成产值不足计划产值的90%,即(90-80)÷90=11.1%
    签证的工程款为:80×(1-0.1)-80×8%=65.6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65.6-12=53。6万元
    第三个月:本月扣保留金为:28-(70+80)×10%=13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120-13=107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107-15=92万元
    (3)合同终止日寸业主已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为:
    112+55+53.6+92=312.6万元
    (4)合同终止后业主共支付单位工程款为:
    70+80+120-8-12-15=23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某矿建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承担了一直径为5m的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由于该井筒表土层水量较大,需要冻结。总施工工期为15个月。关于15个月的总施工工期,正确的表述是()。
    A

    所有关键工程的工期相加

    B

    所有关键线路的工期相加

    C

    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

    D

    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的时间

    E

    所有工作的时间之和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