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202022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6 实验(2)力学实验(含解析)

小明统计自己的储蓄罐里有125个硬币,其中一元的硬币占44%,五角的硬币占20%,一角的硬币占36%,储蓄罐里共有多少钱?


正确答案:

答:储蓄罐里共有72元钱。


在掷硬币的试验中每次正反面出现的概率是相同的,这个概率在每次实验中都得到体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JR/T0154—2017)中规定的硬币可机读识别防伪特征包括()。

A、硬币外形尺寸

B、硬币厚度

C、硬币单枚质量特征

D、硬币表面图文

E、硬币边部图文


参考答案:ABCDE


某空储蓄罐的质量为50克。假设储蓄罐中只许投入一角硬币,不倒出硬币,你能估算出储蓄罐中的硬币数吗?


硬币的质量相同!!

实际是一次函数的问题

称出一个硬币的质量,再称出储蓄罐与所装硬币的总质量,可以得知储蓄罐内所有硬币的质量。硬币的总质量除以每个硬币的质量得到硬币的个数!!



1957年12月1日首次发行的5分、2分、1分硬币为铝镁合金材质。1980年4月15日发行的1元硬币为铜镍合金材质,5角、2角和1角硬币为铜锌合金,1992年6月1日发行的1元一硬币为钢芯镀镍材质,5角硬币为铜锌合金材质,1角硬币为铝镁合金材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专题16 力学实验1、(2022湖南卷T11)小圆同学用橡皮筋、同种一元硬币、刻度尺、塑料袋、支架等,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查找资料,得知每枚硬币的质量为;(2)将硬币以5枚为一组逐次加入塑料袋,测量每次稳定后橡皮筋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表:序号12345硬币数量/枚510152025长度10.5112.0213.5415.0516.56(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b)上描点,绘制图线;_(4)取出全部硬币,把冰墩墩玩具放入塑料袋中,稳定后橡皮筋长度的示数如图(c)所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_;(5)由上述数据计算得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为_(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 . 见解析 . 15.35 . 127【解析】(3)1根据表格标点连线如图(4)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读数;(5)3设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x0,则设冰墩墩的质量为m1,则有联立各式代入数据可得。2、(2022广东卷T11)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小球从某一高度释放,与某种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实验过程如下:(1)让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与水平放置的橡胶材料碰撞后竖直反弹。调节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从光电门正上方释放后,在下落和反弹过程中均可通过光电门。(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b)所示,小球直径_。(3)测量时,应_(选填“A”或“B”,其中A为“先释放小球,后接通数字计时器”,B为“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后释放小球”)。记录小球第一次和第二次通过光电门遮光时间和。(4)计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可得小球与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_(用字母m、d、和表示)。(5)若适当调高光电门的高度,将会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空气阻力引起的测量误差。【答案】 . 7.883#7.884 . B . . 增大【解析】(2)1依题意,小球的直径为考虑到偶然误差,7.883mm也可以。(3)2在测量时,因小球下落时间很短,如果先释放小球,有可能会出现时间记录不完整,所以应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再释放小球,故选B。(4)3依题意,小球向下、向上先后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有则小球与硅胶材料碰撞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量为(5)4若调高光电门的高度,较调整之前小球会经历较大的空中距离,所以将会增大因空气阻力引起的测量误差。3、(2022山东卷T13)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弹力F、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F与a的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丙中I所示,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kg。(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aF图像,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kg。【答案】 . 12 . 0.20 . 0.13【解析】(1)1由题知,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结合图乙的Ft图有Dx = 5.00cm,F = 0.610N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出k 12N/m(2)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 ma则aF图像的斜率为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的倒数,根据图丙中I,则有则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 = 0.20kg(3)3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同理,根据图丙中II,则有则滑块、待测物体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 = 0.33kg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Dm = m - m = 0.13kg 4、(2022全国甲卷T23)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质量为的滑块A与质量为的静止滑块B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A和B的速度大小和,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1)调节导轨水平;(2)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和。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_kg的滑块作为A;(3)调节B的位置,使得A与B接触时,A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与B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相等;(4)使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B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A和B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和;(5)将B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A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4)。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123450.490.671.011.221.390.150.210.330.400.460.310.330.330.33(6)表中的_(保留2位有效数字);(7)的平均值为_;(保留2位有效数字)(8)理论研究表明,对本实验的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判断。若两滑块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的理论表达式为_(用和表示),本实验中其值为_(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该值与(7)中结果间的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滑块A与滑块B在导轨上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答案】 . 0.304 . 0.31 . 0.32 . . 0.33【解析】(2)1应该用质量较小的滑块碰撞质量较大的滑块,碰后运动方向相反,故选0.304kg的滑块作为A。(6)2由于两段位移大小相等,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7)3平均值为(8)45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联立解得代入数据可得5、(2022全国乙卷T22)用雷达探测一高速飞行器的位置。从某时刻()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可视为沿直线运动,每隔测量一次其位置,坐标为x,结果如下表所示:0123456050710941759250533294233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该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运动,判断的理由是:_;(2)当时,该飞行器速度的大小_;(3)这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加速度的大小_(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 . 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x=80m . 547 . 79【解析】(1)1第1s内的位移507m,第2s内的位移587m,第3s内的位移665m,第4s内的位移746m,第5s内的位移824m,第6s内的位移904m,则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x=80m,可知判断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2)2当x=507m时飞行器的速度等于0-2s内的平均速度,则(3)3根据6、(2022浙江6月卷T17)(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长木板水平放置,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图2是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以计数点O为位移测量起点和计时起点,则打计数点B时小车位移大小为_cm。由图3中小车运动的数据点,求得加速度为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利用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需调整的是_。A换成质量更小的车 B调整长木板的倾斜程度C把钩码更换成砝码盘和砝码 D改变连接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的夹角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拉着细绳套的两只弹簧秤,稳定后读数应相同 B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两点C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不能存在摩擦D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_(选填“2”、“3”或“4”)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答案】 . 6.156.25 . 1.7 2.1 . BC#CB . D . 3【解析】(1)1依题意,打计数点B时小车位移大小为6.20cm,考虑到偶然误差,6.15cm6.25cm也可;2 由图3中小车运动的数据点,有考虑到偶然误差,1.7m/s22.1 m/s2也可;3 A利用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需要满足小车质量远远大于钩码质量,所以不需要换质量更小的车,故A错误;B利用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需要利用小车斜向下的分力以平衡其摩擦阻力,所以需要将长木板安打点计时器一端较滑轮一端适当的高一些,故B正确;C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依题意“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即,有则可知而利用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要保证所悬挂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即;可知目前实验条件不满足,所以利用当前装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需将钩码更换成砝码盘和砝码,以满足小车质量远远大于所悬挂物体的质量,故C正确;D实验过程中,需将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始终保持平行,与之前的相同,故D错误。故选BC。(2)4 A在不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橡皮条形变限度的条件下,使拉力适当大些,不必使两只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故A错误;B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一个点就可以了,故B错误;C实验中拉弹簧秤时,只需让弹簧与外壳间没有摩擦,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弹簧对细绳的拉力相等,与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是否存在摩擦无关,故C错误;D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故D正确。故选D。 5 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用手拉住一条细绳,用弹簧称拉住另一条细绳,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其结点达到某一点O,记下位置O和弹簧称示数F1和两个拉力的方向;交换弹簧称和手所拉细绳的位置,再次将结点拉至O点,使两力的方向与原来两力方向相同,并记下此时弹簧称的示数F2;只有一个弹簧称将结点拉至O点,并记下此时弹簧称的示数F的大小及方向;所以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3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7、(2022浙江1月卷T23)“探

试题三(共15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种出售罐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 Vending Machine)的工作过程描述如下:

(l)顾客选择所需购买的饮料及数量。

(2)顾客从投币口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硬币(该自动售货机只接收硬币)。硬币器收集投入的硬币并计算其对应的价值。如果所投入的硬币足够购买所需数量的这种饮料且饮料数量足够,则推出饮料,计算找零,顾客取走饮料和找回的硬币;如果投入的硬币不够或者所选购的饮料数量不足,则提示用户继续投入硬币或重新选择饮料及数量。

(3)一次购买结束之后,将硬币器中的硬币移走(清空硬币器),等待下一次交易。自动售货机还设有一个退币按钮,用于退还顾客所投入的硬币。已经成功购买饮料的

钱是不会被退回的。

现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和设计该自动售货机的软件系统,得到如图3-1所示的用例图,其中,用例“购买饮料”的用例规约描述如下。

参与者:顾客。

主要事件流:

1.顾客选择需要购买的饮料和数量,投入硬币;

2.自动售货机检查顾客是否投入足够的硬币;

3.自动售货机检查饮料信存仓中所选购的饮料是否足够;

4.自动售货机推出饮料;

5.自动售货机返回找零。

各选事件流:

2a.若投入的硬币不足,则给出提示并退回到1;

3a.若所选购的饮料数量不足j?则给出提示并退回到1 。

根据用例“购买饮料”得到自动售货机的4个状态:“空闲”状态、“准备服务”状态、“可购买”状态以及“饮料出售”状态,对应的状态图如图3-2所示。

所设计的类图如图3-3所示。

【问题1】(6分)

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使用说明中的术语,给出图3-2中的S1~S4所对应的状态名。

【问题2】(4分)

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使用说明中的术语,给出图3-2中的E1~E4所对应的事件名。

【问题3】(5分)

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使用说明中的术语,给出图3-3中CI~C5所对应的类名。


正确答案:


一位同学用单摆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将摆挂起后,按如下步骤进行:


答案:
解析:
(1)应量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 (2)摆球应拉至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5。的位置,周期应为

(3)应改变摆长再做几次实验,求出9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D中的溶液为浓硫酸。实验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总质量为m1g,洗气后装置D的总质量为m2g,产生氮气的体积为V L。某同学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经过小组分析、讨论,明确其中的原因并制订两种新的方案。
方案一:不改变原有实验装置,改为测量另一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 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装置为________。(填写“A”“B”“C”或“D”)
方案二: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在装置C与装置D间增加了一个实验装置,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装置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装置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横线处应该填什么
(2)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请你谈谈如何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答案:
解析:
(1)C;碱石灰干燥器。 (2)①教师预先要对实验精心设计,对学生进行正确恰当地引导。②在实际教学中,对一些没有危险性的实验放心大胆地交给学生去做,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课本描述的不一样的现象和结果,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有些球类比赛在开赛前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如图2所示,若裁判员以5.0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硬币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 )。

A.1.27m
B.1.35m
C.1.40m
D.1.54m

答案:A
解析:
硬币向上抛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g≈9.8m/s2。根据位移公式,


有些球类比赛会在开赛前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如图2所示,若裁判员以5.0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硬币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 )。

A.1.27 m
B.1.35 m
C.1.40 m
D.1.54 m

答案:A
解析:
硬币向上抛出的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其中重力加速度g≈9.8 m/s2。根据

更多 “20202022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6 实验(2)力学实验(含解析)”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汽化和液化”一节中“观察塑料袋”的演示实验如下: 如图3.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些变化?任务: (1)从微观角度说明塑料袋膨胀的原因(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答案:解析:子之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分子距离,气态酒精分子不断撞击塑料袋,从而使塑料袋膨胀。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下雨之后地上的积水,太阳出来一会就消失了。湿衣服在太阳下一会就干了,那这些水都去哪了? 生:蒸发了。 师:很好,很多同学说蒸发了,是消失了么? 生:不是,是从液体变成了气体。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平时的物理知识掌握得很扎实,物理学上把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之为“汽化”.那么 汽化之后的液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下。在透明的塑料袋里滴入几滴酒精,然后将它放在热水里面。 生:塑料袋膨胀了。 师:塑料袋为什么膨胀?说明了什么? 生:体积增大了! 师:很好,也就是说当液体汽化成气体之后,体积增大了,还有吗?大家想是否需要条件?生:热水。 师:对,热水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提供热量!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考题 1957年12月1日首次发行的5分、2分、1分硬币为铝镁合金材质。1980年4月15日发行的1元硬币为铜镍合金材质,5角、2角和1角硬币为铜锌合金,1992年6月1日发行的1元一硬币为钢芯镀镍材质,5角硬币为铜锌合金材质,1角硬币为铝镁合金材质。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单选题TVM硬币清空步骤为()A 维修面板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B 维修面板选择【硬币维护】后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C 维修面板选择【系统设置】后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D 维修面板选择【系统设置】后选择【硬币维护】后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判断题1957年12月1日首次发行的5分、2分、1分硬币为铝镁合金材质。1980年4月15日发行的1元硬币为铜镍合金材质,5角、2角和1角硬币为铜锌合金,1992年6月1日发行的1元一硬币为钢芯镀镍材质,5角硬币为铜锌合金材质,1角硬币为铝镁合金材质。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种出售罐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 Vending Machine)的工作过程描述如下:(1)顾客选择所需购买的饮料及数量。 (2)顾客从投币口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硬币(该自动售货机只接收硬币)。硬币器收集投入的硬币并计算其对应的价值。如果所投入的硬币足够购买所需数量的这种饮料且饮料数量足够,则推出饮料,计算找零,顾客取走饮料和找回的硬币;如果投入的硬币不够或者所选购的饮料数量不足,则提示用户继续投入硬币或重新选择饮料及数量。 (3)一次购买结束之后,将硬币器中的硬币移走(清空硬币器),等待下一次交易。自动售货机还设有一个退币按钮,用于退还顾客所投入的硬币。已经成功购买饮料的钱是不会被退回的。现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和设计该自动售货机的软件系统,得到如图3-1所示的用例图,其中,用例“购买饮料”的用例规约描述如下。 参与者:顾客。 主要事件流:1.顾客选择需要购买的饮料和数量,投入硬币;2.自动售货机检查顾客是否投入足够的硬币;3.自动售货机检查饮料储存仓中所选购的饮料是否足够; 4.自动售货机推出饮料;5.自动售货机返回找零。 各选事件流: 2a.若投入的硬币不足,则给出提示并退回到1;3a.若所选购的饮料数量不足,则给出提示并退回到1 。 根据用例“购买饮料”得到自动售货机的4个状态:“空闲”状态、“准备服务”状态、“可购买”状态以及“饮料出售”状态,对应的状态图如图3-2所示。 所设计的类图如图3-3所示。【问题1】(6分)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使用说明中的术语,给出图3-2中的S1~S4所对应的状态名。 【问题2】(4分)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使用说明中的术语,给出图3-2中的E1~E4所对应的事件名 【问题3】(5分) 根据说明中的描述,使用说明中的术语,给出图3-3中C1~C5所对应的类名。答案:解析:问题1:S1:空闲,S2:准备服务,S3:饮料出售,S4:可购买 问题2:E1:饮料数量不足,E2:硬币数量足够,E3:推出饮料,E4:返回找零 问题3:C1:自动售货机,C2:硬币器,C3:饮料储存仓,C4:硬币,C5:饮料 试题分析: 本题问题1系统中的状态图,是对状态转换的图形化表达从题目的说明部分可知,在状态转换过程中,涉及到的状态一共有四种:空闲、准备服务、可购买、饮料出售从状态图涉及的转换可知S1~S4分别为:空闲、准备服务、饮料出售、可购买关于状态转换的分析如下: (1) 清空硬币器后,自动售货机等待下一次交易,进入空闲状态此时可任意的进行饮料选择数量,一旦顾客投入硬币,自动售货机便进入准备服务状态 (2) 当自动售货机进行准备服务状态时,开始计算硬币价值,如果硬币不够则提示顾客继续投入硬币如果硬币足够,则进入可购买状态 (3) 进行可购买状态后,自动售货机判断饮料数量如果数量不够,则返回准备服务状态提示用户重新选择饮料如果数量足够,则推出饮料进入饮料出售状态 (4) 进行饮料出售状态后,自动售货机计算找零,并返回进入空闲状态等待下一次交易 本题问题2主要是分析四种状态中的跳转事件根据状态图和试题主要事件流的描述可以推出事件E1是饮料数量不足,事件E2是硬币数量足够,事件E3是推出饮料,事件E4是返回找零 本题问题3根据主要事件流的描述,可以推断出C1~C5的类名分别对应自动售货机、硬币器、饮料储存仓、硬币、饮料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有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内容如下: 实验1.硬币与纸片、纸团下落的实验 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硬币,双手举至同一高度,然后松手看纸片与硬币谁先落地。将纸捏成纸团.结果又怎样 为什么硬币比纸片先落地 为什么纸片捏成纸团后下落快些 你能说出原因吗 再用其他物品试之,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2.纸片和硬币下落得一样快吗 实验装置,将纸片与硬币放进玻璃管,当玻璃管内有空气时,将玻璃管倒过来,观察纸片与硬币的下落情况,观察结果是________。 抽掉部分空气,倒过来,观察结果是________ 抽掉玻璃管内空气。使逐渐接近真空,观察结果是________。 实验3.测量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也称反应时,是指人们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很多行业需要反应敏捷,行动迅速,因此需要测试人的反应时间。 根据本章所学知识和下图所示,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测试你的反应时间。讨论应如何测试,为什么要这样测试,你采用什么道理。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等内容。 任务:(1)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意义。 (2)阐述教材中“实验2”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课中的作用。 (3)完成“实验3”的教学片段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答案:解析:(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它是理想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其意义在于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也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实验2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中的作用:(D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牛顿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②课堂上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③利用实验和实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测反应时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测反应时间的原理。 (2)学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渗透物理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科学抽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过程中,领会科学探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式教学方法 三、实验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不是从讲述反应时间的概念或现象引入课题,而是做一个测量学生的反应速度的小实验:教师拿一把塑料尺突然释放,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实验做完后,教师不是简单地去讲解反应时间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老师释放时刘和学生抓住时刻会不相同 学生抓住的时刻为什么会迟一些 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物理现象的兴趣。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他们很容易得出人存在反应时间的结论,并很自然提出不同的人反应时间是否有长短,反应时间如何测量的问题。 2.新课教学 【设计实验】 问题提出后,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充分打开自己的思路,并提供表达思路的机会,让全班同学分享。由于一开始没有设定任何条件,学生的方案千奇百态,有复杂的,有简洁的;有实验结果准确的,也有实验原理比较粗糙的;有使用了身边的刺度尺的,也有需要利用一些身边没有的实验器材的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充分发挥了自己经验和能力的作用,给探究限定了合适的条件:只用刻度尺能否测出人的反应时间 学生的思维再度活跃起来.而且思维有了清晰的方向。面对部分学生一筹莫展时,教师也没有把实验方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提出下列问题:刻度尺可以测量什么 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一长度。教师接着问:已知长度我们能否求时间。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原理)学生很自然想到如果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下落的距离和重力加速度,可以根据位移公式求下落时间。问题进行到这里,整个实验核心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测量教师释放尺子到学生抓住尺子过程中尺子下移的距离。由于一开始教师就给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自然想到通过观察学生抓住尺子前后的刻度值可以计算尺子下移的距离,至此,实验方案的设计顺利完成。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明确实验步骤: ①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 ②另一位同学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要碰到木尺; ③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 ④测出木尺降落的高度; ⑤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知识,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 接着教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特别强调释放尺子必须有明确的信号,否则测量出来的结果不是人的反应时间。学生实验完成以后,教师并没有满足计算的结果,而是将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在黑板上作了通报。面对不同的实验结果,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学生活动再一次达到高潮,对于个别反应时间过长的实验结论,同学们认为是小组实验方法出了问题。对于不同的组实验结果有一些微小的差异。同学们认为那是不同的人反应快慢不同。 从上述实验过程,我们清晰感受到教师灵活的方法、智慧的课堂驾驭手段。如果我们的科学探究都能像他那样重视思维的启迪,重视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定会有实质进步。 【数据处理】:最后,得出组内成员反应时间长短,统计班级大多数人的反应时间。在同学中广泛应用这一尺 子,测量同学们的反应时间。 3.巩固提高 4.小结作业

考题 单选题对于票币整理,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纸币100张为1把B 纸币50张为1把C 硬币100枚为1卷D 硬币50枚为1卷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下列物体中磁铁不吸引的是()A、一角硬币B、一元硬币C、铁钉正确答案:A

考题 TVM硬币清空步骤为()A、维修面板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B、维修面板选择【硬币维护】后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C、维修面板选择【系统设置】后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D、维修面板选择【系统设置】后选择【硬币维护】后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正确答案:A

考题 单选题TVM硬币清空步骤为()A 维修面板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B 维修面板选择【硬币维护】后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C 维修面板选择【系统设置】后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D 维修面板选择【系统设置】后选择【硬币维护】后选择【硬币清空】点击【确认】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