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 )。A.年龄B.精神障碍C.生理疾患D.醉酒

题目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 )。

A.年龄

B.精神障碍

C.生理疾患

D.醉酒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 )。A.年龄B.精神障碍C.生理疾患D.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我国刑法关于精神障碍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参考答案:

    我国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分为以下几种: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治疗。
    2、精神正常期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第2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分为()、()和 ()三个年龄阶段。


    参考答案: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新队负刑事责任年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 第3题: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不包括()

    A、刑事责任的年龄

    B、精神障碍

    C、生理缺陷

    D、行为的预见程度


    参考答案:D

  • 第4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十四

    B.十八

    C.十

    D.十六


    参考答案:D

  • 第5题: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C.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正确答案:D

  • 第6题: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所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C.所有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正确答案:D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自然人犯罪主体一般要件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 第7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

    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D.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 )。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C.可以负刑事责任
    D.一般情况下必须负刑事责任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刑法》相关规定。

    《刑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第9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指()。


    正确答案: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

  • 第10题:

    多选题
    决定和影响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包括(  )。[2014年真题]
    A

    刑事责任年龄

    B

    精神障碍

    C

    生理功能的丧失或损害

    D

    对刑法的认知程度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和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禁止性规定的能力。决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及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的因素,包括人的年龄状况精神状况和重要的生理功能状况等。

  • 第11题:

    填空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分为()、()和 ()三个年龄阶段。

    正确答案: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新队负刑事责任年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指()。

    正确答案: 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

    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D.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负有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99.D【解析】精神病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负有刑事责任,只有当A所述情况时才不负有刑事责任。D项过于绝对化,故正确答案为D。

  • 第14题:

    在犯罪主体中,( )是研究的核心问题。

    A.刑事责任能力

    B.刑事责任年龄

    C.生理状况

    D.精神状况


    正确答案:A
    解析:B,C,D三项均属于选项A的内容。注意,《指南》中将A,B两项并列。

  • 第15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 )。

    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

    D.所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公民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正确答案:B
    B 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也就是说原则上在我国领域内发生的犯罪应适用我国刑法,但也有例外情况。如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就需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适用我国刑法的并不限于我国公民。由此可知最严谨的表述为B项。

  • 第16题:

    毒性作用反应程度与下面哪些因素有关

    A.剂量

    B.疗程

    C.年龄

    D.孕妇

    E.生理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影响心尖搏动位置变化的生理条件是( )

    A.体型、年龄、体位

    B.心脏疾患

    C.腹部疾患

    D.胸部疾患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能够成为犯罪的主体的有( )

    A.国家机关

    B.任何自然人

    C.中国共产党的常设机构

    D.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正确答案:ACD
    [答案] ACD。解析: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 第19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属于( )。

    A.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
    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C.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D.免于刑事处罚的主体

    答案:A
    解析: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对这八种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是相对责任年龄,因而是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

  • 第20题:

    我国刑法是如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


    正确答案: 《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做了如下规定:
    (1)已满16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最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
    (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4)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论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以及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2002年真题]

    正确答案:
    (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必须同时具备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缺一不可。
    (2)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①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大致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以及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四个年龄阶段。
    a.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对该阶段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
    b.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达到该年龄阶段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8种故意犯罪行为,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c.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根据《刑法》第17条第1款的规定,已满16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d.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明确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是一个法定的必须从宽处罚的情节。此外,该条第4款规定,对因不满16周岁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年龄对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体现在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之中。在该修正案第1条增加的《刑法》第17条之一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精神障碍
    精神状况也是决定和影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刑法》第18条专门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我国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分为以下几种:
    a.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治疗。”
    b.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我国《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是指具有间歇发作特点的精神病,包含发作性精神病和处于缓解期的重性精神病。精神正常的时候,一般是指上述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的精神病人处于非发病期或者缓解期。这种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精神正常,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完全具备的,因而法律要求行为人对其危害行为依法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c.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又称减轻(部分)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病人,是介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与完全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精神障碍者即是一种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者。
    d.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醉酒通常是指生理性醉酒,即普通醉酒,不是一种精神障碍。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生理性醉酒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不得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还有一种很少见的急性酒精中毒,即病理性酒精中毒,又称病理性醉酒。现代医学和司法精神病学认为,病理性醉酒是一种短暂性精神障碍病症,属于一种严重的精神病。首次病理性醉酒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只要行为人主观上不存在过错,是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就不能令行为人负刑事责任。但以后再发生病理性醉酒造成危害结果的,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故意醉酒或饮酒过失,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生理功能的丧失或损害
    一般说来,精神正常的人,其智力和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达到一定的年龄即开始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成年年龄即标志着刑事责任能力的完备。但是,人有可能由于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听能、语能、视能等)的丧失或损害而影响其接受教育,影响其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并因而影响到其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的不完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我国刑法是如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

    正确答案: 《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做了如下规定:
    (1)已满16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最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
    (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4)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刑法关于精神障碍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正确答案: 我国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分为以下几种: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治疗。
    2、精神正常期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