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中国江苏龙叔公司与意大利图歌公司签订DAT(南京)的合同进口一批服装,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A.卖方只需将货物运到南京交由买方处置即可,无需承担将货物从交通工具上卸下的业务B.卖方需要将货物运到南京,将货物从运输工具上卸下并交由买方处置C.卖方需要将货物运到南京,完成进口清关手续后将货物交给买方D.卖方需要承担货物在南京货交第一承运人之前的所有风险和费用

题目
中国江苏龙叔公司与意大利图歌公司签订DAT(南京)的合同进口一批服装,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


A.卖方只需将货物运到南京交由买方处置即可,无需承担将货物从交通工具上卸下的业务

B.卖方需要将货物运到南京,将货物从运输工具上卸下并交由买方处置

C.卖方需要将货物运到南京,完成进口清关手续后将货物交给买方

D.卖方需要承担货物在南京货交第一承运人之前的所有风险和费用

相似考题
更多“中国江苏龙叔公司与意大利图歌公司签订DAT(南京)的合同进口一批服装,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合同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 )。

    A.甲以欺诈方式与乙方签订的合同

    B.甲、丙双方签订的将无标签服装伪造成进口名牌服装的合同

    C.乙方未经丙方授权,代表丙方与丁签订的合同

    D.丙、乙双方串通签订的将乙公司国有资产无偿转让给丙个人的合同


    正确答案:BD

  • 第2题:

    中国甲公司和英国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电脑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P(上海)术语。中国和英国均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成员国。依照上述通则和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批电脑由上海最终运到英国交货
    B.中国甲公司有义务为该批货物购买保险
    C.中国甲公司有义务为该批货物办理进口手续并承担相关费用
    D.当货物装上船后风险转移

    答案:C
    解析:
    选项A错误。根据2010年《通则》的规定,C组术语后加注的地点应为“目的地”,所以该批电脑应该是从英国运到中国交货。也可以确定在整个合同中甲公司为“买方”,乙公司为“卖方”。选项B错误。如A项解析所述,甲公司为买方。CIP术语中的I为Insurance,保险的意思。根据2010年《通则》的规定,应该由卖方即英国乙公司负责购买保险。选项C正确。根据2010年《通则》的规定,C组术语下买方负责货物进口手续的办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甲公司作为买方应该承担上述义务。选项D错误。这个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大家一看“装上船”就认为是对的,坑了不少人。2010年《通则》中的准确表述是,强调在FOB、CFR和CIF下买卖双方的风险以货物在装运港口被“装上船”时为界。注意,只有这三个是“装上船”,不是全部都装上船。

  • 第3题:

    中国甲公司(卖方)与荷兰乙公司(买方)签订了一项蜡烛出口合同,价格术语为FOB,双方协议选择适用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合同约定的装船期限为2004年11月7日至10日。甲公司在11月4日即备好货物,做好标记后将货物存放在装运港的仓库中。但是,荷兰乙公司的船舶却迟迟没有到达约定的装运港。11月13日,存放在仓库的蜡烛因为意外事故失火而全部灭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FOB项下,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是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所以货物在装船前因火灾而灭失的风险尚未发生转移,故货损应由卖方中国甲公司承担
    B、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卖方的做法符合划拨的要求,所以风险发生转移
    C、中国甲公司与荷兰乙公司选择适用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之后,该通则就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约束力,当事人不能对通则作任何补充和修改
    D、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FOB贸易术语下,买方必须给卖方发出关于船名、装运地点以及交付时间的充分通知

    答案:B,D
    解析:
    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引言第8条的规定:“当卖方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负担与货物有关的费用的义务便从卖方转移到买方。由于不应给予买方任何拖延风险和费用转移的机会,因此,所有术语都作出规定,当买方没有按照约定受领货物或没有给予卖方完成交货义务的必要指示(有关装船时间和/或交货地点)时,风险和费用甚至在交货之前就可转移。这种转移风险和费用的条件就是货物已指明为买方准备的,或如术语所规定,已为买方‘划出’。”在本案中,买方指定的船舶没有按时到达装运港,也就是说,买方没有按照约定受领货物,所以在11月10日装船日期届满之日,风险即发生转移,故A错误。本案中,卖方在货物上做标记然后置于仓库的行为满足“划拨”或“划出”的要件,所以风险发生转移,故B项正确。此外,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术语下买方要自付费用订立自指定装运港运送货物的合同,办理租船、订舱手续后,买方必须给予卖方有关船名、装船地点以及交付时间等的充分的通知,所以D项正确。至于C项,国际商业惯例属于任意性规范,只有在当事人明示选择适用的情况下才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当然,当事人可以就惯例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这是惯例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所以C项错误。

  • 第4题: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1年)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FOB术语。A项,2000年通则与2010年通则两个版本并存,选用哪个版本须由当事人约定,并非一定适用2010年通则,A项错误。
    B项,对于FOB术语,2000年通则规定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风险转移,2010年通则将风险转移时间改为货物装上船时,无论依哪个通则,B项表述均为错误。
    CD项,FOB术语下,买方负责运输,C项正确。双方选择适用贸易术语,并不排除公约的适用,D项错误。

  • 第5题:

    共用题干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请回答第97—100题。

    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答案:C
    解析:
    【考点】毗连区【详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是指在领海外而又与领海毗连,由沿海国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个海域。它不是国家领土,国家对毗连区不享有主权,只是在毗连区范围行使上述方面的管制,而且国家对于毗连区的管制不包括其上空。毗连区的其他性质取决于其所依附的海域,或为专属经济区或为公海。所以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考点】物权的法律适用【详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动产物权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法律事实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律。所以B、D选项正确。
    【考点】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贸易术语【详解】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于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后2000年与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两个版本并存,由当事人选择人使用。故A错误。FOB指“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意味着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所以B选项错误。FOB交货术语法运输合同,买方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的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所以C选项正确。贸易术语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可以共同适用,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权利担保【详解】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2条的规定,(1)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它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它知识产权为基础的:(a)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做其它使用,则根据货物将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它使用的国家的法律;或者(b)在任何其它情况下,根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2)卖方在上一款中的义务不适用于以下情况:(a)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或者(b)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它规格。所以A选项错误,B、C选项正确。第39条规定,(1)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2)无论如何,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他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所以D选项正确。

  • 第6题:

    我国A公司欲与朝鲜B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出口机械设备,拟采取海运方式,A公司负责进口报关及承担包括进口关税在内的所有费用,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应采用的贸易术语是()。

    A、EXW
    B、DAT
    C、DAP
    D、DDP

    答案:D
    解析:
    采用DDP术语时,主要费用的划分为:①卖方承担在进口国内的指定地点完成交货之前的一切费用,包括办理货物出口和进口所涉及的关税和其他费用;②买方承担受领货物之后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 第7题:

    中国甲公司向荷兰乙公司出口一批中国大米,双方签订CIF合同。在约定的装船日期,甲公司将符合合同要求的大米装船并及时投保了水渍险,但在海上航行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质量降低。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关于这批货物损失,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甲公司应承担损失
    • B、乙公司应承担损失
    • C、承运人应对海浪过大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 D、保险公司要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术语惯例就是《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买卖双方必须按照通则的解释签订合同,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无效合同的有()。

    • A、甲以胁迫方式与乙方签订的合同
    • B、甲、丙双方签订的将无标签服装伪造成名牌进口服装的合同
    • C、乙租赁甲的设备,并将该设备卖给丙,乙与丙签订买卖合同
    • D、乙、丙双方串通签订的将乙公司国有资产无偿转让给丙个人的合同
    • E、甲、乙双方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正确答案:B,D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以下列术语签订的合同中,属于到达合同的术语有()
    A

    CIP

    B

    DES

    C

    DEQ

    D

    DDP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设备,约定贸易术语为“FOB(Incoterms 2010)”,后设备运至中国。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B

    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C

    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D

    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规定,FOB术语下,卖方没有义务为买方订立运输合同。除应由买方支付的以外,卖方必须支付货物有关的一切费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货物出口需要办理的海关手续费用及出口时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因此,甲公司没有义务订立货物运输合同。
    B项,FOB术语自货物于船上交付之时起,买方要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失的全部风险。因此,风险自“船上交货”时转移,而不是“越过船舷”时转移。
    C项,FOB术语中卖方必须自付费用包装货物,除非按照相关行业惯例,所售类型的货物通常无需包装发运。卖方应该按照有关货物运输所要求的方式包装货物,除非买方在订立合同前已经通知卖方特殊的包装要求。因此,如果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包装造成损失的,甲公司应承担责任
    D项,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2条第1款的规定,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的:①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则根据货物将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的国家的法律;②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根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因此,如果该批设备侵害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第12题:

    多选题
    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

    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

    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

    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

    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贸易术语通则的商事惯例,意味着要求当事人选择才适用,但是新的2010年通则的生效并不意味着2000年通则的废止,而是二者并行,由当事人选择适用
    B项,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有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但本题当事人选择适用FOB术语,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条的规定,公约的适用是任意性的,当事人的选择应优先适用。本题中,当事人已经约定适用FOB术语,应适用FOB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不适用公约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2000年贸易术语中FOB意味着“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开始起的一切风险。
    C项,适用FOB术语时,由买方负责运输。在本题中,B公司作为买方,应负责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项,虽然当事人的选择优先适用,但贸易术语并没有回答所有的问题,如术语没有涉及违约救济等问题,不是选择了贸易术语,就排除公约的适用

  • 第13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依CIF汉堡价格订立了出口一批布料的合同。货物运输途中,乙公司将货物转卖给丙公司。关于这批布料两次交易的风险转移时间,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C、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D、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答案:C
    解析:
    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F术语(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当货物在装运港装运上船时,卖方即完成交货,货物装船后发生的损坏及灭失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因此,货物风险在装运港装运上船时转移,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8条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移转到买方承担。但是,如果情况表明有此需要,从货物交付给签发载有运输合同单据的承运人时起,风险就由买方承担。尽管如此,如果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货物已经遗失或损坏,而他又不将这一事实告之买方,则这种遗失或损坏应由卖方负责。”一般情况下,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移转到买方承担。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C选项。

  • 第14题:

    中国甲公司与英国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电脑的合同。双方决定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选择一个术语规范双方的合同。双方想采用空运的方式;运费由卖方承担;在装运地完成交货并且卖方负责向买方提供购买保险所需的资料。请根据双方的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术语:

    A.DAP
    B.CIP
    C.FCA
    D.CPT

    答案:D
    解析:
    选项A错误。D组术语不符合在装运地完成交货这一要求。风险转移的口诀说得很清楚,“风险需谨记,全部交货时。D组在目的,其余装运地。”D组的交货地点在目的地。选项B错误。CIP术语不符合买方提供保险所需资料的规定。保险的口诀“带‘I’的必须买(卖方出钱),D组术语买有料(买方向卖方提供资料),剩余全部卖有料(卖方向买方提供资料)。”CIP术语应该由卖方负责购买保险。选项C错误。FCA术语不符合卖方承担运费。运费的总结为:买EF,卖CD。选项D正确。CPT可以采取任何运输方式,运费由卖方承担,装运地交货且卖方有义务向买方提供购买保险的资料。

  • 第15题:

    甲国伊桑公司向中国回春公司出售一批文具,合同并未规定包装的方式,FOB价格条件,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后文具运至中国。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因合同未规定包装的方式,则伊桑公司对包装不承担责任
    B.货物的风险在货物由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雨果公司转移给回春公司
    C.如该批文具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伊桑公司对回春公司应承担责任
    D.回春公司应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A错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规定,卖方须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合同没规定,则应依同类货物通用的包装,如果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包装造成损失的,卖方应承担责任。B错,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术语自货物按照上述规定交付之时起,买方要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失的全部风险。因此,风险自“船上交货”时转移,而不是“越过船舷”时转移。C对,依上述公约第42条第1款的规定,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因此,如该批设备侵害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卖方应当承担侵权责任。D对,依上述通则的规定,FOB术语下,卖方没有义务为买方订立运输合同。因此,买方得自行订立货物运输合同。

  • 第16题:

    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列国际贸易术语中,风险在目的地发生转移的是?


    A. EXW B.FOB
    C.CIF D.DAT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公司与美国Y 公司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约定适用201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CIF(大连)。关于CIF 贸易术语的适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这份货物买卖合同的卖方是美国Y 公司,买方是中国X 公司
    B.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由Y 公司转移给X 公司
    C.就买卖关系而言,货物在公海上因船舶沉没而导致的货损由中国X 公司承担
    D.如无特别约定,由美国Y 公司购买平安险

    答案:A,B,C,D
    解析:
    CIF 意为“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指定目的港)”,因此在本案中,卖方是美国Y 公司,买方是中国X 公司,故A 选项正确。在CIF 术语下,虽然为了买卖合同的进一步履行必须约定目的港,但CIF 术语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仍然是装运港装运上船,货物在公海上因船舶沉没而导致的货损应由买方承担,故B、C 选项正确。CIF 术语下,货物运输和保险均由卖方负责安排,D 项正确。

  • 第18题:

    我国A公司与新加坡B公司签订合同出口大豆,根据合同,A公司不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及支付相关费用,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应采用的贸易术语是()。

    A、FCA
    B、FAS
    C、FOB
    D、EXW

    答案:D
    解析:
    按照EXW术语成交,交货地点、风险划分界限、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主要责任和费用以及其适用的运输方式等问题可归纳如下:①货物的交付。卖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在商品的产地或所在地(如工厂、仓库)将合同规定的货物置于买方的处置之下时,完成交货;②风险的转移。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完成其交货义务时,风险转移;③通关手续的办理。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和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和进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根据题意,新加坡B公司为买方,在通关手续办理过程中,自负风险和费用。

  • 第19题:

    在销售合同中,可以通过增加适合条款,修改或进一步解释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约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中国甲公司(买方)与意大利乙公司(卖方)签订的船舶主机供应合同中使用了DAT贸易术语。已知中国和意大利均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何种说法符合公约和贸易术语的要求?

    • A、由于公约不适用于船舶的买卖,故甲乙双方之间的纠纷不能援引公约解决
    • B、由于双方已经约定了DAT贸易术语,则本合同不适用公约
    • C、本交易中的进口手续由甲公司负责办理
    • D、货物运到后卖方负责将货物卸下并交给买方时风险转移

    正确答案:C,D

  • 第21题:

    多选题
    中国甲公司(买方)与意大利乙公司(卖方)签订的船舶主机供应合同中使用了DAT贸易术语。已知中国和意大利均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何种说法符合公约和贸易术语的要求?
    A

    由于公约不适用于船舶的买卖,故甲乙双方之间的纠纷不能援引公约解决

    B

    由于双方已经约定了DAT贸易术语,则本合同不适用公约

    C

    本交易中的进口手续由甲公司负责办理

    D

    货物运到后卖方负责将货物卸下并交给买方时风险转移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本题中涉及的不是船舶买卖,而是船用设备的买卖,公约可以适用,故A项错误;贸易术语只涉及买卖双方交货环节的权利义务,不涉及合同是否成立、违约救济等问题,故贸易术语未规定的内容仍然有公约适用的余地,故B项错误;
    贸易术语中仅DDP是卖方办理进口手续,其他均由买方负责,故DAT下进口手续由买方甲公司负责办理,C项正确;DAT下风险在运输终端交给买方才转移,且卖方负责卸货。故D项正确。

  • 第22题:

    多选题
    中国甲公司向荷兰乙公司出口一批中国大米,双方签订CIF合同。在约定的装船日期,甲公司将符合合同要求的大米装船并及时投保了水渍险,但在海上航行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质量降低。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关于这批货物损失,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公司应承担损失

    B

    乙公司应承担损失

    C

    承运人对由于天灾引起的损失是免责的

    D

    保险公司要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C,A
    解析:
    A项,卖方甲公司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F术语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海水引起的损失水渍险是承保的,因此,不应由甲公司赔偿此种损失。且货物的风险在卖方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B项,乙公司是买方,CIF下货物的风险自装运港装上船开始转移给了买方乙公司,但该批货物是投保了水渍险的,因此应由保险公司承担责任。
    C项,《海商法》第51条第1款规定,在责任期间货物发生的灭失或者损坏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①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承运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过失;②火灾,但是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造成的除外;③天灾,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险或者意外事故;④战争或者武装冲突;⑤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行为、检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⑥罢工、停工或者劳动受到限制;⑦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图救助人命或者财产;⑧托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行为;⑨货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⑩货物包装不良或者标志欠缺、不清;⑪经谨慎处理仍未发现的船舶潜在缺陷;⑫非由于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造成的其他原因。因此,船方对火灾是免责的,乙公司不应向船公司提出索赔。
    D项,水渍险的责任范围除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因此,对由于海浪过大引起的大米被海水浸泡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 第23题:

    判断题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术语惯例就是《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买卖双方必须按照通则的解释签订合同,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