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张某1998年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一直没被发现), 2004年犯乙罪,该罪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关于甲罪与乙罪的追诉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A.甲罪的追诉时效与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年和10年 B.至2019年之前,依法还可对甲罪进行追诉 C. 2014年之前,既可以对甲罪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D.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甲罪的追诉不受时效的限制

题目
张某1998年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一直没被发现), 2004年犯乙罪,该罪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关于甲罪与乙罪的追诉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

A.甲罪的追诉时效与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年和10年
B.至2019年之前,依法还可对甲罪进行追诉
C. 2014年之前,既可以对甲罪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D.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甲罪的追诉不受时效的限制


相似考题
更多“张某1998年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一直没被发现), 2004年犯乙罪,该罪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关于甲罪与乙罪的追诉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罪的法定刑为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参考答案:15年

  • 第2题:

    张某1996 年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l0 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一直没被发现),2004 年犯乙罪,该罪法定刑为不满5 年的有期徒刑。则关于甲罪与乙罪的追诉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

    A.甲罪的追诉时效与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 年和5 年

    B.至2019 年之前,依法还可对甲罪进行追诉

    C.2014 年之前,既可以对甲罪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D.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甲罪的追诉不受时效的限制


    正确答案:AB
    【答案】:A、B
    【详解】: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l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时效应该是15年。因此,张某于1998年所犯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是15年,即在2013年之前,都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追诉。但由于张某在2004年又犯了乙罪,因此,其前罪(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即应该从2004年重新计算15年,即在2019年之前,都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此外,张某于2004年所犯乙罪的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徒刑的,其追诉时效应该是5年。因此,在2014年之前不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对乙罪的追溯时间为2009年,综上,甲罪的追诉时效和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年和5年,在2019年之前,仅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而非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前者是追诉时效的中断,后者则是追诉时效的延长。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B。
    【相关考点梳理】对于刑法的诉讼时效问题,掌握好此题就可以应付其他。

  • 第3题:

    楚某1997年3月5日犯甲罪,追诉期限应为10年,2002年3月5日又犯乙罪,乙罪的追诉期限也是10年。这时甲罪的追诉期限应( )。

    A.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20年,即以甲罪的追诉期限10年加乙罪的追诉期限10年

    B.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15年,即以甲罪追诉期限剩余的5年加乙罪的追诉期限10年

    C.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5年

    D.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10年


    正确答案:D
    解析:刑法第89条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楚某在甲罪 10年追诉期限内又犯乙罪,则甲罪追诉的期限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10年。

  • 第4题: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犯重婚罪和虐待罪,数罪并罚后也可能适用缓刑
    B.乙犯遗弃罪被判处管制1年,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不能宣告缓刑
    C.丙犯绑架罪但有立功情节,即使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也可能适用缓刑
    D.丁17岁时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3岁时又犯伪证罪,仍有可能适用缓刑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缓刑制度。 A项,数罪并罚后,如犯罪分子仍符合缓刑条件的,对其有可能适用缓刑。故A项正确,当选。
    B项,《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因此缓刑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乙被判处管制1年,不符合缓刑的对象条件,故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不能宣告缓刑。故B项正确,当选。
    C项,对有立功情节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绑架罪但有立功情节的,即使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如果法院决定对犯罪分子“减轻处罚”,即在5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时,对绑架犯的宣告刑有可能低于3年有期徒刑,如果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对绑架犯有适用缓刑的余地。故C项正确,当选。
    D项,丁犯放火罪时只有17周岁,根据《刑法》第65条第1款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即便其23岁时又犯伪证罪,也不构成累犯。只要丁伪证罪的宣告刑为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仍有可能对丁适用缓刑。故D项正确,当选。

  • 第5题:

    关于我国刑法中的数罪并罚的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甲犯A罪判处管制1年,犯B罪判处拘役5个月,犯C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数罪并罚的结果是,先执行3年的有期徒刑,再执行1年的管制
    B、甲犯A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1年后,发现甲在一审判决前尚犯有B罪,应判处3年有期徒刑。对此,应首先撤销缓刑,将A罪的2年与B罪的3年,在3年以上5年以下确定最终的宣告刑
    C、甲犯A罪判处没收财产,犯B罪判处罚金,对甲只判处没收财产,罚金刑被吸收
    D、甲犯A罪判处5年有期徒刑,服刑2年后又实施了B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对此,应在3年以上6年以下确定最终的宣告刑

    答案:C
    解析:
    A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根据刑法69条第2款规定,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B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根据刑法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C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根据刑法69条第3款规定,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D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根据刑法71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 第6题:

    假如甲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期徒刑”,下列关于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法官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判处7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属于从重处罚;如果判处3年以 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属于从轻处罚
    B.法官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判处3年有期徒刑 时,属于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竞合
    C.由于甲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 刑,所以,法官不得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宣告缓刑
    D.如果犯甲罪的被告人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 处罚情节,法官就不能判处低于3年有期徒刑的刑罚, 除非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答案:D
    解析:
    。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都必须在法定刑的限定 内判处刑罚,而不得高于或低于法定刑。但是,从重处罚 并不意味着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上判处刑罚,从轻处罚 并不意味着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下判.处刑罚。因为 《刑法》并没有以法定刑的"中同线”为标准区分从重处罚 与从轻处罚,对绝大多数法定刑也不存在清晰的“中间 线”。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先暂时不考虑行为人具有的从 轻、从重处罚情节,只考虑行为人所犯之罪本来应该处以 怎样的刑罚,然后以此为基础再考虑行为人具有的从重、 从轻处罚情节。

  • 第7题:

    张某1998年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一直没被发现), 2004年犯乙罪,该罪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关于甲罪与乙罪的追诉问题,说法正 确的有:( )
    A.甲罪的追诉时效与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年和10年
    B.至2019年之前,依法还可对甲罪进行追诉
    C. 2014年之前,既可以对甲罪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D.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曱罪的追诉不受时效的限制


    答案:A,B,C
    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时效应该是15年。因此,张某于1998年所犯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是15年,即在2013 年之前,都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追诉。但由于张某在2004年又犯了乙罪,因此,其前罪(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即应该从2004年重新计算15年,即在2019年之前,都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
    此外,张某于2004年所犯乙罪的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徒刑的,其追诉时效应该是10年。因此,在 2014年之前都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综上,甲罪的追诉时效和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年和10年,在2019年之前,都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而非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前者是追诉时效的中断,后者则是追诉时效的延长。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BC。

  • 第8题:

    李某于1998年5月10日犯甲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2010年5月2日,李某又犯乙罪。 那么,对甲罪进行追诉的截止日期是:( )
    A.已经超过诉讼时效
    B.2020年5月2日
    C.2025年5月1日
    D.2025年5月2日


    答案:C
    解析:

  • 第9题:

    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终身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下列关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李某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其追诉时效为5年
    • B、王某犯乙罪,法定最高刑为7年,其追诉时效为10年
    • C、张某犯丙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其追诉时效是15年
    • D、孙某犯丁罪、戊罪,数罪并罚最高执行20年,其追诉时效为15年

    正确答案:B,C,D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
    A

    甲犯重婚罪和虐待罪,数罪并罚后也可能适用缓刑

    B

    乙犯遗弃罪被判处管制1年,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不能宣告缓刑

    C

    丙犯绑架罪但有立功情节,即使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也可能适用缓刑

    D

    丁17岁时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3岁时又犯伪证罪,仍有可能适用缓刑


    正确答案: D,A
    解析:
    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就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
    A项,甲虽然犯两罪,但如果各罪分别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数罪并罚后也符合缓刑的条件,则可能适用缓刑。
    B项,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对于判处管制的犯罪人不适用缓刑。
    C项,如果丙因立功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可能适用缓刑。
    D项,《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丁在实施放火罪时未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犯罪,因此5年后再犯故意犯罪的不构成累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

  • 第12题:

    填空题
    甲犯A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8年后的某一天,甲又犯B罪。A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应当()起计算。

    正确答案: 从犯罪之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犯A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8年后的某一天,甲又犯B罪。A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应当()起计算。


    参考答案:从犯罪之日

  • 第14题:

    甲犯某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7年,按照刑法的规定,对其的追诉期为()

    A、20年

    B、15年

    C、10年

    D、5年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周某1998年犯甲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3年,但一时没有被发现;2000年周某又实施了乙罪,该罪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10年,后周某被抓获。则关于对周某所犯的甲、乙两罪的追诉期间,说法错误的是( )。

    A.在2002年,既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B.在2006年,既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C.在2008年,只能对乙罪进行追诉

    D.2015年之后,对甲、乙两罪都不能再追诉了


    正确答案:B
    解析:周某所犯甲罪,追诉时效期限应为5年,也就是到2003年;但是,2000年又实施了犯罪,甲罪的追诉时效发生中断,应当重新起算,即由2000起再经过5年。周某所犯乙罪,追诉时效应当为15年,即可到2015年。所以A、C、D项正确,B项错误。

  • 第16题:

    甲于1998年1月犯盗窃罪(盗窃金额5000元),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逃亡外地,又于2004年4月犯抢劫罪。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盗窃5000元,最高法定刑为3年,经过5年不再追诉,因此已经超过追诉时效
    B.抢劫罪的基本法定刑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15年
    C.盗窃罪的追诉时效自犯抢劫罪之日起中断,追诉期限到2009年4月
    D.由于甲逃避侦查,所以盗窃罪和抢劫罪均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答案:B
    解析: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在逃避侦查或审判期间,又犯新罪的,新罪仍然要受追诉时效限制:所以ACD错误。

  • 第17题:

    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与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甲犯A、B、C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11年、15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3年。甲执行8年后,又犯新罪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此,法院应在23年以上2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围内决定合并执行的刑期,然后,减去已经执行的8年刑期
    B.乙犯A、B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11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法院发现乙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没有判决的C罪,并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这样,乙实际执行的有期徒刑必然超过20年
    C.丙犯A、B罪,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11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虽然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不得超过20年,但丙仍然有可能执行C罪的刑罚
    D.丁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A、B两罪,法院判决A罪8年、B罪12年有期徒刑,决定合并执行18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丁又犯C罪与D罪,法院判处C罪5年有期徒刑、D罪7年有期徒刑。此次并罚的“数刑中的最高刑期”应是18年,而不是12年


    答案:C
    解析:
    【 解析】C。A是新罪,应该先减掉已经执行的8年,在用剩余刑期和新罪并罚。B是漏罪,漏罪并罚不会超过20年(如果总和刑期不超过35年)或者25年(如果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所以B错误。C是新罪,不受总和刑期不超过20年的限制,所以仍有可能执行C罪的刑罚。20—2=18,18+5=23,认定为20.由于这个20年不包含前面的2年,所以丙实际执行的是22年有期徒刑。D是新罪。18-5=13,5+7=12,所以是13和12并罚,数刑中的最高刑期”应是13年。

  • 第18题:

    甲于1992年3月5日犯A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1996年11月21日,张某又犯B罪,B罪的法定最高刑为7年,那么A罪的追诉期限的结束时间应为:()

    A:2007年3月4日
    B:2011年11月20日
    C:2006年11月20日
    D:2002年3月4日

    答案:B
    解析:
    【考点】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新罪时前罪追诉期限的重新起算。详解:法定最高刑为10年的。追诉时效为15年;又犯新罪的,从犯后罪之日起追诉期限重新计算,故应选B项。

  • 第19题:

    甲某1995年犯A罪,法定最高刑为8年,2001年犯B罪,法定最高刑为6年,则至何年,依法还可对A罪进行追诉:()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答案:D
    解析:
    【考点】追诉时效的中断。详解:甲某1995年A罪的追诉时效为10年,本该是2005年到期,但是2001年又犯新罪使前罪的追诉时效中断,前罪从后罪之日起开始重新计算,故正确的截止时限是2011年。

  • 第20题:

    周某1998年犯甲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3年,但一时没有被发现;2000年周某又实施了乙罪,该罪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10年,后周某被抓获。则关于对周某所犯的甲、乙两罪的追诉期间,说法正确的有(  )。
    A.在2002年.既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B.在2006年,既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C.在2008年,只能对乙罪进行追诉
    D.2015年之后,对甲、乙两罪都不能再追诉了


    答案:A,C,D
    解析:
    解析:周某所犯甲罪,追诉时效期限应为5年,也就是到2003年;但是,2000年又实施了犯罪,甲罪的追诉时效发生中断,应当重新起算,即由2000年起再经过5年。周某所犯乙罪,追诉时效应当为15年,即可到2015年。所以A、C、D项正确,B项错误。

  • 第21题:

    甲犯A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次年公安机关立案后,甲一直逃避处罚,到外省又犯B罪,则A罪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而B罪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单选题
    李某于1998年5月10日犯甲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2010年5月2日,李某又犯乙罪。那么,对甲罪进行追诉的截止日期是(  )。
    A

    已经超过诉讼时效

    B

    2020年5月2日

    C

    2025年5月1日

    D

    2025年5月2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情况下,不论新罪的性质如何、危害程度如何、罪过形式如何,前罪的追诉时效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起算,已经过去的时间不计算在新的追诉时效之内。

  • 第23题:

    填空题
    某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该罪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正确答案: 5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