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冯某来到某珠宝店,以买金项链为名,诱使营业员将金项链交其手中,戴在脖子上,让营业员拿一个镜子,假装审视,并询问站在柜台里面的营业员是否好看。营业员回答很好看。冯某说那就要了,遂趁营业员不备,戴走迅速逃离。冯某的行为构成A.诈骗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题目
冯某来到某珠宝店,以买金项链为名,诱使营业员将金项链交其手中,戴在脖子上,让营业员拿一个镜子,假装审视,并询问站在柜台里面的营业员是否好看。营业员回答很好看。冯某说那就要了,遂趁营业员不备,戴走迅速逃离。冯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相似考题
更多“冯某来到某珠宝店,以买金项链为名,诱使营业员将金项链交其手中,戴在脖子上,让营业员拿一个镜子,假装审视,并询问站在柜台里面的营业员是否好看。营业员回答很好看。冯某说那就要了,遂趁营业员不备,戴走迅速逃离。冯某的行为构成”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在珠宝店柜台前试戴一条价值8000元的金项链,趁营业员不注意,用一条假的同款式项链掉包,然后称不满意项链款式,扬长而去。甲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中的窃取行为是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建立新的支配关系的过程,对窃取的方法没有限制,只要行为人自己没有被被害人发觉而取得的,就是秘密窃取。C项中甲的调包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属于盗窃。
    因此,选择C选项。

  • 第2题:


    冯某,男,29岁,会计,国家工作人员。徐某,女,27岁,个体户。2011年4月底,徐某对冯某说:“现在股市行情很好,我有一个朋友在证券监管部门,我略施小惠,就可以从他那里探听到内幕消息,你能不能帮我借100万元现金。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只要我在股市里挣到钱,马上就把钱还给你,并且还会给你丰厚的利息。”冯某说自己手头上只有十几万元,其他的不好想办法。徐某对冯某说:“你多动动脑筋,你是专和钱打交道的,弄百八十万元钱还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冯某问徐某怎么个弄法。徐说,她有个朋友也是在一家单位搞财务的,急用钱时就从账上先弄点出来应急,过段时间再补上,根本没有人发觉。冯说,这是要冒大风险的,再考虑考虑。其后几日,徐某天天前去找冯某,并于一日交给冯某2万元钱,说是先给付部分利息。经不住徐某软磨硬泡,2011年5月8日至5月15日期间,冯某先后四次挪用公款100万元。徐某给冯某打了一张100万元的借条。拿到钱后,徐某迅速将钱投入股市,后来靠其朋友朱某(另案处理)提供的内幕信息,从股市上净赚了100多万元。同年,7月20日,徐某将100万元如实交给冯某,并给冯某5万元“利息”。7月22日,冯某将挪用的100万元存到单位账户上。8月20日,冯某、徐某案发。


    问题:


    1.冯某、徐某各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


    2.若徐某将钱投到股市后亏了,仅剩20万元。徐某遂对冯某说,反正也还不上了,不如趁人尚未发现,我们带着剩下的钱远走高飞。冯某无奈同意。后二人携款潜逃。此一事实对冯某挪用公款行为的定性是否会产生影响?


    3.如果冯某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的数额如何计算?


    4.如果冯某挪用公款后将这100万元存在自己账户上,正值股市下跌,过了1个月,冯某将这笔钱又打到公司的账户上,冯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5.如果冯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而是非国有公司的职员,冯某挪用公司100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罪?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冯某构成挪用公款罪、内幕交易罪、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徐某构成挪用公款罪、内幕交易罪、行贿罪,应当数罪并罚。


    2.会产生影响。应当据此认为冯某、徐某挪用公款行为的性质已发生转化,即转化为贪污罪。


    3.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


    4.构成犯罪,构成挪用公款罪(既遂)和内幕交易罪(未遂)。


    5.如果冯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那么冯某构成挪用资金罪。




  • 第3题:

    下面哪种情况下,营业员正确地把握住了销售机会?()

    • A、顾客对是否购买某一样商品犹豫不决,营业员没有及时出击。
    • B、当顾客刚刚走进商店时,营业员即迎上去询问其购买意图。
    • C、顾客向营业员询问某件脱销商品,营业员回答不清楚进货日期。
    • D、顾客对商品性能了解不够,营业员及时给予解答。

    正确答案:B

  • 第4题:

    顾客在商场购物,称呼营业员应讲究礼貌。对男营业员称“()”,对年轻的女营业员称“()”,对年龄稍大的营业员可称“()”,对男女营业员均可统称“()”或“()”。


    正确答案:先生;小姐;师傅;同志;营业员

  • 第5题:

    何某在首饰店购买金项链的过程中,企图用一条假项链调换真项链(价值5000元),被营业员发现。何某从营业员手里夺过真项链就逃跑了。何某构成()

    • A、盗窃罪
    • B、诈骗罪
    • C、抢夺罪
    • D、抢劫罪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某客户到营业厅查询帐户清单,营业员让其报出了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为其打印了帐户清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李某趁珠宝柜台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将一枚价值30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并继续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枚戒指并怀疑李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李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逃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将戒指扔回柜台,说明其盗窃行为属于中止行为
    • B、李某盗窃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既遂)
    • C、李某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未遂)
    • D、李某将戒指扔回柜台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正确答案:B,D

  • 第8题:

    马某在一家商场购物,经几次试穿终于选中价值280元的一条超短裙,但在付款的时候马某又担心这条裙子太暴露,遂决定不买。营业员刁某对马某的行为非常不满,执意要求马某买下裙子,否则就要找商场保安。营业员刁某没有侵犯马某的()。

    • A、安全保障权
    • B、人格尊严权
    • C、公平交易权
    • D、自由选择权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填空题
    顾客在商场购物,称呼营业员应讲究礼貌。对男营业员称“()”,对年轻的女营业员称“()”,对年龄稍大的营业员可称“()”,对男女营业员均可统称“()”或“()”。

    正确答案: 先生,小姐,师傅,同志,营业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调查某企业营业员的日销售额中,分析可得各营业员的销售额均值为500元,方差为64元,则计算营业员的月销售额的离散系数为(  )。
    A

    0.016

    B

    0.064

    C

    0.128

    D

    0.032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何某在首饰店购买金项链的过程中,企图用一条假项链调换真项链(价值5000元),被营业员发现。何某从营业员手里夺过真项链就逃跑了。何某构成()
    A

    盗窃罪

    B

    诈骗罪

    C

    抢夺罪

    D

    抢劫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张某和李某二人骑车到县城市场北口,发现带着金项链的朱某正在过马路,二人驾车尾随朱某,张某将车停在人行道处等待,李某下车尾随朱某至某三星手机店门口人行道处,趁其不备从背后将朱某脖子上戴的黄金项链拽断抢走,后坐上张某驾驶的助力车迅速逃离现场。对于二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A

    构成抢劫罪

    B

    构成抢夺罪

    C

    构成盗窃罪

    D

    构成侵占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刑法》第267条规定,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多次抢夺的行为。《刑法》第263条规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和抢夺罪都有使用暴力的情节,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抢劫罪的暴力是对人,而抢夺罪的暴力是对物。张某和李某二人仅在夺取过程中对金项链使用了暴力,因而宜定抢夺罪

  • 第13题:

    马某去电器店购买微波炉,他要求营业员让他详细了解一下该微波炉外形、功能等。但营业员予以拒绝,告诉他只有买后才能查看。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马某作为消费者的( )。

    A.知情权

    B.安全保障权

    C.公平交易权

    D.获得赔偿权

    答案:A
    解析:
    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 第14题:

    甲在商场看中一件毛衣。标牌上的英文显示毛衣成分是腈纶。甲不懂英文,便向营业员询问,营业员骗其说是羊毛,甲遂买下毛衣。商场营业员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  )。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通则》第3、4条规定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中,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活动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原则。所谓诚实信用,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要诚实,讲究信誉,恪守诺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民事义务。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帝王条款”,适用于一切民事法律制度。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要诚实,不弄虚作假,即善意进行交易。本题中,本来毛衣成分是腈纶,营业员却告诉甲是羊毛,营业员的这种行为本身是欺骗甲的行为,是不诚实的一种表现;正是基于营业员的这种欺骗行为,使其与甲之间形成了买卖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从而排除了选项A、B、D,故本题应选C。
    【评注】应对民法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案例中正确运用。

  • 第15题:

    顾客购买过程中做了购货决定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对买的商品感到满意,二是对()感到满意。

    • A、营业员的服务
    • B、营业员的语言
    • C、营业员的表情
    • D、营业员的服饰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应工作需要,稽查人员要求某营业员在计算机上查询某分户账,营业员输入密码和账号调出分户账内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许某拿着一张收款人为李某的取款通知单到汇兑网点办理取款手续,营业员接收了许某提供的取款单和本人身份证与李某身份证复印件,验证了许某的身份证后,在系统上办理了兑付手续,请问该营业员在整个办理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正确答案:本营业员没有做到代办的应出示办理人与收款人的身份证正本才可办理兑付。

  • 第18题:

    一个储户在窗口存款,营业员点钞时发现假币一张,并告知储户,该储户要求验证予以确认,营业员随即将假币返还该储户,结果该储户将假币交同行人员转移,并否认有假币,造成营业员与储户发生争执,问:该做法对吗?为什么?如不对应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 (1)不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收缴假币不得再交予持有人,收缴假币时未当场加盖“假币”戳记;(2分)
    (2)正确处理:当场加盖“假币”戳记,并开具收缴假币收据交储户,同时应告知,如时收缴有异义,可申请鉴定,如持有人仍不予配合,与营业员发生争执,营业员应请部门主任或支局处理,必要时可报告当地公安机关。(2分)

  • 第19题:

    张某到某手机商店,以购买手机为名,骗营业员拿出一只波导手机(价格498元),乘营业员转身干其他事情,悄悄拿了这只手机欲逃离现场,被营业员发现抓获。对张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 A、诈骗
    • B、盗窃
    • C、抢夺
    • D、侵占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陈某趁珠宝店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仍回柜台内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內不属于中止行为
    •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內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单选题
    顾客购买过程中做了购货决定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对买的商品感到满意,二是对()感到满意。
    A

    营业员的服务

    B

    营业员的语言

    C

    营业员的表情

    D

    营业员的服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陈某趁珠宝店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仍回柜台内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

    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內不属于中止行为

    D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內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在认定盗窃罪的既遂、未遂时,要综合考虑财物性质、形状、体积大小、被害人对财物的占有状态、行为人的窃取样态等进行判断。如在商店行窃,就体积很小的财物而言,行为人将该财物夹在腋下、放人口袋、藏入怀中时就达到既遂。
    本题中陈某将很小的一枚戒指(价值2300元,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从柜台里拿出来握到手中,构成盗窃罪的既遂,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一个具体犯罪的停止形态只能有一个,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既然已经既遂,就不能再构成犯罪中止。因而,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的行为只能是犯屁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故选项C.D正确。

  • 第23题:

    判断题
    应工作需要,稽查人员要求某营业员在计算机上查询某分户账,营业员输入密码和账号调出分户账内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