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钢筋保护层不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 )不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措施。

    A.钢筋保护层必须符合要求
    B.衬砌形式及厚度
    C.沉降缝、伸缩缝符合要求
    D.混凝土衬砌表面应做防蚀层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183页
    二、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
    (1)设计时应根据周岩级别、性状、结构等地质情况,正确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度,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施工过程中发现围岩地质情况有变化,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变更设计,使衬砌符合实际需求;欠挖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3)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
    (4)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用量,合理选用外加剂,降低水胶比。确定分段灌筑长度及浇筑速度;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0°C;加强养护,混凝土温度的变化速度不宜大于5°C/h。
    (5)衬砌背后如有可能形成水囊,应对围岩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离层。
    (6)衬砌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正确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 第2题:

    下列( )不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措施。

    A.钢筋保护层必须符合要求
    B.衬砌形式及厚度
    C.沉降缝、伸缩缝符合要求
    D.混凝土衬砌表面应做防蚀层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183
    二、 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 a ) 设计时应根据周岩级别、性状、结构等地质情况,正确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 度 ,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 2 ) 施工过程中发现围岩地质情况有变化,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变更设计,使衬 砌符合实际需求;欠挖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 3 ) 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 ( 4 ) 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用量,合理选用外加剂,降低水胶比。 确定分段灌筑长度及浇筑速度;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0°C ; 加强养护, 混凝土温度的变化速度不宜大于5°C/h。 ( 5 ) 衬砌背后如有可能形成水囊,应对围岩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 离 层 。 ( 6 ) 衬砌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正确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 第3题:

    2(20分)简答(每题10分,共2题) (1)防止边坡塌方的措施有哪些? (2) 简述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D

  • 第4题:

    下列()不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措施。

    A、 钢筋保护层必须符合要求
    B、 衬砌形式及厚度
    C、 沉降缝、伸缩缝符合要求
    D、 混凝土衬砌表面应做防蚀层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164 二、 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 a ) 设计时应根据周岩级别、性状、结构等地质情况,正确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度 ,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 2 ) 施工过程中发现围岩地质情况有变化,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变更设计,使衬砌符合实际需求;欠挖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 3 ) 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 ( 4 ) 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用量,合理选用外加剂,降低水胶比。确定分段灌筑长度及浇筑速度;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0°C ; 加强养护,混凝土温度的变化速度不宜大于5°C/h。 ( 5 ) 衬砌背后如有可能形成水囊,应对围岩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离 层 。 ( 6 ) 衬砌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正确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 第5题:

    关于混凝土桥梁内部钢筋位置及保护层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部位应包括发生钢筋锈蚀胀裂的部位
    B: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为检测部位保护层厚度的平均值
    C:对于钢筋混凝土桥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越大对结构越有利
    D:对于缺失资料的桥梁结构应估测钢筋直径

    答案:A,D
    解析: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第5.8条的相关规定。本题正确答案为AD;选项B,保护层厚度特征值应按公式Dne=Dn均值-KpSD,计算,Dn均值为保护层厚度均值,Kp为规范规定的判定系数,SD为标准差;选项C,钢筋保护层厚度越大对结构越有利是不确切的说法,保护层厚度越大则阻止外界腐蚀介质、空气、水分渗入的能力也越强,对钢筋保护作用越大,但从结构受力的角度来说,特别是对于受弯构件或偏心拉压构件,保护层厚度过大则是不利的,保护层厚度对结构是否有利不能一概而论,规范中是将实测得到的保护层厚度特征值与设计保护层厚度相比较,进行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