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辽宁舰航母编队的成形,使得海军舰队发展成为几乎囊括所有舰种及多机种的综合组成,活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家门口”的近海近岸海域,而是延伸到中远海海域乃至大洋。在航母编队的驱动下,中国海军开始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舰队。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辽宁舰的:A.舰队结构 B.作战能力 C.战略价值 D.社会影响

题目
辽宁舰航母编队的成形,使得海军舰队发展成为几乎囊括所有舰种及多机种的综合组成,活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家门口”的近海近岸海域,而是延伸到中远海海域乃至大洋。在航母编队的驱动下,中国海军开始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舰队。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辽宁舰的:

A.舰队结构
B.作战能力
C.战略价值
D.社会影响

相似考题
更多“辽宁舰航母编队的成形,使得海军舰队发展成为几乎囊括所有舰种及多机种的综合组成,活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家门口”的近海近岸海域,而是延伸到中远海海域乃至大洋。在航母编队的驱动下,中国海军开始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舰队。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2年,由()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完成了中国海军历史上首次环球远航的征程。

    • A、“武汉”号
    • B、“广州”号
    • C、“太原”号
    • D、“青岛”号

    正确答案:D

  • 第2题:

    2002年5月15日至9月23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和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总航程()海里,完成了中国海军历史上首次环球远航的征程。

    • A、2.5万多
    • B、3万多
    • C、4万多
    • D、4.5万多

    正确答案:C

  • 第3题: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标志着我国海军进入航母时代。我国将耗资1800亿美元在2025年以前打造6支航母特混舰队,其中常规动力大型航母两艘,核动力超级航母四艘,预计服役海域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印度洋东北部海域。建设和发展航母,既是我国国防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又是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必然要求。我国研究和发展航母() ①增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能力 ②是应对当今时代主题转变的战略选择 ③意味着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调整 ④是维护和实现我国国家利益的要求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打击索马里海域猖獗的海盗活动,根据联合国宗旨和安理会有关决议,从2008年至今,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多次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主要任务是保护航经该海域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以及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 材料二由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武汉”号导弹驱逐舰、“玉林”号导弹护卫舰和“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海军第9批护航编队,于2011年7月2日从湛江港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根据最新统计,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一共为339批3953艘中外船舶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船舶提供了护航,接护、营救中外船舶13艘,解救被海盗追击的中外船舶40艘。针对国外种种对中国出兵索马里海域的怀疑和非议,我海军负责人表示,中国海军在此次行动中将坚决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出兵索马里海域的正当性。


    正确答案: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是完全正当、正义的。②中国海军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体现了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③中国根据安理会有关决议出兵索马里海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也体现了中国是一个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的负责任的国家。

  • 第5题:

    中国海军()远海训练编队4月17日上午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巡航,至此中国三大海军舰队均在该海域亮相。因17日是中国“国耻日”中日《马关条约》签署于1895年4月17日),中国国防白皮书又在前一天发布。此次巡航意义不同寻常,有宣示意味,更显示中国海军维护祖国领海主权的意志与决心。

    • A、南海舰队
    • B、东海舰队
    • C、北海舰队
    • D、黄海舰队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上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

    • A、舰队
    • B、海军
    • C、航母编队
    • D、航母战斗群

    正确答案:B

  • 第7题:

    4月4日,由()、徐州舰和千岛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29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自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首次赴亚丁湾护航以来,已完成了6400余艘中外船舶的护航任务。

    • A、滨州舰
    • B、杭州舰
    • C、海南舰
    • D、青岛舰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海军新闻发言人梁阳介绍,1月12日凌晨,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试验的()通过台湾海峡,继续开展后续任务。

    • A、青岛舰编队
    • B、福州舰编队
    • C、辽宁舰编队
    • D、徐州舰编队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中国人名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出国访问是在()由132号导弹驱逐舰和X615远洋油水综合补给船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领下,前往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盂加拉三国进行友好访问的。
    A

    1985年11月16日

    B

    1986年8月1日

    C

    1987年11月16日

    D

    1988年8月1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2002年,由()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完成了中国海军历史上首次环球远航的征程。
    A

    “武汉”号

    B

    “广州”号

    C

    “太原”号

    D

    “青岛”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由辽宁舰、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和银川舰、导弹护卫舰烟台舰组成的航母编队,连续开展多种()的编队协同及指挥训练。
    A

    演习背景

    B

    作训背景

    C

    作战背景

    D

    交流背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1986年5月,海军()组织多舰种、多兵种的联合编队,远航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了海上合同作战训练,使海军训练由近海发展到远海。
    A

    北海舰队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人名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出国访问是在()由132号导弹驱逐舰和X615远洋油水综合补给船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领下,前往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盂加拉三国进行友好访问的。

    • A、1985年11月16日
    • B、1986年8月1日
    • C、1987年11月16日
    • D、1988年8月1日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打击索马里海域猖獗的海盗活动,根据联合国宗旨和安理会有关决议,从2008年至今,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多次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主要任务是保护航经该海域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以及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 材料二由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武汉”号导弹驱逐舰、“玉林”号导弹护卫舰和“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海军第9批护航编队,于2011年7月2日从湛江港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根据最新统计,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一共为339批3953艘中外船舶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船舶提供了护航,接护、营救中外船舶13艘,解救被海盗追击的中外船舶40艘。针对国外种种对中国出兵索马里海域的怀疑和非议,我海军负责人表示,中国海军在此次行动中将坚决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 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 第15题:

    2013年5月27日,海军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通过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海域,开始2013年度中国海军第五次远海军事训练活动。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海军出岛链远海训练已趋于常态化。这表明()

    • A、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 B、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C、我国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
    • D、我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导力量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入役,11月25日,我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成功起降“辽宁舰”,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发展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将探索组建完整的航母编队,发挥最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海军组建完整的航母编队,既不会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他的理由如下: (1)组建由航母本身和水面护航舰艇、潜艇、舰载机等构成的航母编队,将会受到资金、原材料、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海军必须做好应对种种困难的准备。 (2)第一艘航母下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组建完整的航母编队作为现代海军复杂的作战形式,还需要长时间、大量的努力,这是中国海军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相关知识,评价这位专家陈述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正确答案: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有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善于在曲折中前进。该专家所述理由1强调中国发展航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就是看到了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表现,我们必须应对和解决好种种困难,才能推动中国航母的顺利发展。因此,这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该专家所述理由2强调组建航母编队作为复杂作战形式还需要长时间、大量的努力,就是看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以第一艘航母为开端,继续付出长时间、大量的努力,才能加快航母编队建设,在现代海战中发挥最大的综合作战能力。因此,这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③这位专家既看到了我国发展航母必须应对过程中的困难和曲折,又看到中国组建航母编队必须抓住第一艘航母下水的契机,重视量的积累,循序渐进。因此,这位专家陈述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其观点。

  • 第17题:

    在联合国授权下,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批护航编队启程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反海盗护航任务。迄今为止,中国海军已派出()批护航编队

    • A、18
    • B、19
    • C、20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7月7日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抵达香港,受到香港特区政府和民众热烈欢迎,并于8日及9日开放给香港市民参观。

    • A、核潜艇编队
    • B、巡洋舰编队
    • C、驱逐舰编队
    • D、航母编队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由辽宁舰、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和银川舰、导弹护卫舰烟台舰组成的航母编队,连续开展多种()的编队协同及指挥训练。

    • A、演习背景
    • B、作训背景
    • C、作战背景
    • D、交流背景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中国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是中国海军首次以()和驱逐舰组成的编队。

    • A、护卫舰
    • B、后勤补给舰
    • C、常规潜艇
    • D、船坞登陆舰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南沙海战发生在什么年代?海战中,中国海军还击了哪国海军的挑衅?当时南海舰队编队运送人员前往南沙群岛海域建立海洋观测站,是为执行哪个国际组织的相关会议决定?

    正确答案: 1987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由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第74号海洋观察站。1988年1月23日,以南海舰队“552”舰为旗舰的编队到达南沙群岛海域。越南当局发现我国在南沙建立海洋观测站后,派出武装运输船企图阻挠我建站计划。我海军编队在遭对方挑衅并首先开火的情况下奋起还击,以一人受伤的微小代价取得击沉越舰2艘,重创l艘,毙伤敌60余人,俘敌中校以下40多人的胜利。在这场干净利落的海战中,我人民海军始终控制海战节奏和主动权,沉重打击越军的入侵行动,向世人展示我人民海军坚决保卫祖国主权的力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4月4日,由()、徐州舰和千岛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29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自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首次赴亚丁湾护航以来,已完成了6400余艘中外船舶的护航任务。
    A

    滨州舰

    B

    杭州舰

    C

    海南舰

    D

    青岛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2002年5月15日至9月23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和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总航程()海里,完成了中国海军历史上首次环球远航的征程。
    A

    2.5万多

    B

    3万多

    C

    4万多

    D

    4.5万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