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乙结伴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登山,他们每小时可上升的海拔为200米,巳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小时用的氧气。如果可以将部分的氧气存放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那么请问,一人最多可以爬到海拔多高的位置?( ) A. 8800 米 B. 8600 米 C. 8400 米 D. 7600 米

题目
甲乙结伴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登山,他们每小时可上升的海拔为200米,巳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小时用的氧气。如果可以将部分的氧气存放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那么请问,一人最多可以爬到海拔多高的位置?( )
A. 8800 米 B. 8600 米 C. 8400 米 D. 7600 米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结伴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登山,他们每小时可上升的海拔为200米,巳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小时用的氧气。如果可以将部分的氧气存放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那么请问,一人最多可以爬到海拔多高的位置?(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结伴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登山,他们每小时可上升的海拔为200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小时用的氧气。如果可以将部分的氧气存放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那么请问,其中一人最多可以爬到海拔多高的位置?( )

    A.8800米

    B.8600米

    C.8400米

    D.7600米


    正确答案:A
    假设甲可以爬到最高海拔B点,而乙负责为甲背氧气,将氧气存放于途中的A点,乙先单独返回大本营。要使甲爬到的海拔最高,那么在A点时甲应携带有最大量的氧气,即24小时用的氧气。也就相当于乙所背的24小时用的氧气,只提供甲乙两人从大本营到A点往返所需的氧气,所以B点距大本营所需的时间应为24÷2÷2=6(小时),而甲所背24小时用的氧气还够甲一个人往上爬24÷2=12(小时),所以甲最多可以爬200×(6+12)=3600(米),那么甲最多可爬到海拔为5200+3600=8800(米)高的位置。故选A。

  • 第2题:

    在多少高度的高原机场起飞和着陆前,飞行人员必须使用氧气()。

    • A、海拔2500米以上
    • B、海拔3000米以上
    • C、海拔3600米以上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锻炼者从大气中获得的氧气量会减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在高海拔地区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小型氧气瓶或袋,高处作业时间不应超过2h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A、B两人要到沙漠中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可以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问:其中一人最多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 )

    A. 240
    B. 280
    C. 360
    D. 400

    答案:C
    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A返回时,留下自己返回所需的食物,并存放同样多的食物于返回处供B返回于此处取用,剩下的食物再转给B。此时,使B共有24天的食物。由于24天的食物可以使B 单独深入沙漠12天的路。而另外24天的食物要供A、B两人往返一段路,这段路为24/4 = 6(天)的路。 因此B可以走深入沙漢18天的路程。所以,其中一人最远可深入沙漠:20X18 = 360(千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6题:

    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A、勃朗峰(40°N,海拔4810米)
    • B、麦金利峰(63°N,海拔6193米)
    • C、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
    • D、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拔5985米)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来说,心律越快,单位时间内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内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 以下哪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

    • A、海拔的高低对于运动员的心律不发生影响
    • B、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律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
    • C、运动员的心律比普通人慢
    • D、在高海拔地区训练能使运动员的心律加快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A

    勃朗峰(40°N,海拔4810米)

    B

    麦金利峰(63°N,海拔6193米)

    C

    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

    D

    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拔5985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