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规范》以()作为抗震设计的依据,其数值应依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以及结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确定。A.地震系数B.冲击影响系数C.地震影响系数D.动力系数

题目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规范》以()作为抗震设计的依据,其数值应依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以及结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确定。

A.地震系数

B.冲击影响系数

C.地震影响系数

D.动力系数


相似考题
更多“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规范》以()作为抗震设计的依据,其数值应依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以及结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确定。 ”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下列()有关。
    A .设计地震分组 B .设计基本烈度
    C .建筑结构的自震周期 D .阻尼比


    答案:B,D
    解析:

  • 第2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下列( )选项有关。
    A.设计地震分组 B.设计基本烈度
    C.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 D.阻尼比


    答案:B,D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 1. 5条规定。

  • 第3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A和建筑物B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分别为:TA=0.2s和TB=0.4,阻尼比均为ζ=0.05,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如果建筑物A和B的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以αA和αB叫表示,试问两者的比值(αA/αB)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A. 0.83 B. 1.23 C. 1.13 D. 2.1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 2010)第5.1.4条和第5.1.5条,查表
    5. 1.4-2,该场地特征周期值Tg=0.35s;
    对于建筑物A,结构自振周期TA=0.2s,则αA=η2αmax=1×αmax=αmax;
    对于建筑物B,结构自振周期TB=0.4s,则:

  • 第4题:

    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答案:D
    解析:
    .《建筑抗震规范》5.1.4.2表可知,场地的设计特征周期是按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的。

  • 第5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覆盖层厚度为9m。建筑结构自振周期T=2.45s,阻尼比ζ=0.0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0.074
    B、 0.265
    C、 0.305
    D、 0.33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得:覆盖层厚度为9m,场地类别为Ⅱ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