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请简述日本*行政制度改革”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行政机关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一是在办公事务方面,应根据机关行政手段现代化、信息化的特点,尽快建立起机关信息管理制度,以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促进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二是在会议管理方面,必须要下大的决心,从完善各种制度入手,努力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行政机关的“会海”问题。例如,可以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随意召开会议,或以开会为由到处游山玩水肆意挥霍公款的,要认真查处,严重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三是在行政文书管理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办文的速度,以提高行政效率。现在有的行政机关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先后制定出了“十二天办文制”、“二十四小时办文制”的制度,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四是在信访制度方面,应制定出便民、利民的信访管理制度,从过去被动地等群众上访,改为主动地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约访,变复访为回访,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五是在后勤管理方面,应与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后勤管理体系的改革目标相适应,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我们认为,后勤管理改革的目标在于使机关的后勤管理实现社会化,以成立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形式,使机关后勤管理走企业化和社会化之路。因此,在后勤管理的制度改革方面就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例如,推动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经营企业化,制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严格收入和支出管理推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建立和探索用人、用工制度改革,完善管理人员的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等等。

  • 第2题:

    简述日本政府行政过程。
    (1)内阁的权能及决策机制。
    (2)国会对政府行政的监督。
    (3)政党在政府行政过程中作用。
    (4)利益集团对政府行政的影响

  • 第3题:

    请简述日本学者田中喜一所归纳的四类旅游动机。


    正确答案:田中喜一在格里斯曼的基础上,把心理的动机又细分为思乡心,交游心和信仰心;把精神的动机又区分为知识的重要、见闻的需要和欢乐的需要;把身体的动机区分为治疗的需要、修养的需要和运动的需要;把经济的动机区分为购物目的和商务目的。

  • 第4题:

    简述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正确答案: 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二战后,日本制定新宪法及内阁法等相关法律,对战前行政机构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然而,日本虽然在战后实行了内阁制,在法律上国会是政策形成的中心,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真正主导日本政策的却是行政系统。形成这种政治格局的原因很复杂,日本战后改革未能有效地改造其官僚体系,却使战前的“行政官厅”几乎未受损伤地被延续了下来。这使日本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成了最大阻力。
    20世纪末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
    (1)改革内阁制度,试图解决日本现行内阁由“各省割据”造成的“弱势首相”问题,并实现政治家对官僚的控制。
    (2)将1府12省9厅按职能精简整编为1府12省厅。
    (3)以“官办到民办”、“从国家到地方”为口号,推进放松管制、地方分权等。
    (4)简化行政组织,压缩公务员的规模。
    (5)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
    (6)妥善运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 第5题:

    请简述行政制度的分类。


    正确答案: (1)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按最高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和统治的目的,可以分为三种: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
    (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概念。
    (3)单一制和联邦制的概念、代表性国家。

  • 第6题:

    简述日本教育行政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日本的教育行政属于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型。
    (2)中央的教育权力归文部省掌管。
    (3)地方教育事务由各都、道、府、县和下一级的市、盯、村的教育委员会主管。
    (4)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根据有关法律行使自己的权力。

  • 第7题:

    简述社保制度改革。


    正确答案: 1.国外:提高缴纳保险费标准;削弱社保资金开支;对社会福利津贴征税。
    2.国内:扩大社保体系覆盖范围;必须解决保障资金来源问题;适时改征社会保险费为保障税;加强社保资金科学管理。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正确答案: (1)过度的规制抑制了民间的创新和活力。
    (2)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日本出现了持续的财政困难和财政赤字,它开始重新审视政府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干预较大,限制了地方自治和市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4)国际化的进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政府更有效率和效益、更加经济地运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关系。

    正确答案: 地方行政长官是直接从选民中选举产生的,而不是从议会的多数党产生的,地方行政长官不对地方议会负责,而直接对地方全体选民负责。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关系是立法与行政的关系,议会对行政拥有监督权。按照《地方自治法》的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职权大于地方议会。
    (1)地方行政长官拥有议会的召集权。
    (2)地方行政长官对议会决议有要求复议权。
    (3)地方行政长官拥有对议会的解散权。
    (4)地方行政长官拥有不经议会审议的紧急行政立法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政府行政过程。

    正确答案: (1)内阁的权能及决策机制。
    (2)国会对政府行政的监督。
    (3)政党在政府行政过程中作用。
    (4)利益集团对政府行政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述日本*行政制度改革

    正确答案: 第一,二战后改革1945年。战后处理、战后调整、基本自立。
    第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改革,1955年
    第三,经济低速增长时期的改革,70年代末。
    第四,90十年代后的改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简述法国地方行政制度。

    正确答案: 法国地方行政制度:是一种以地方行政首脑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地方政府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简述德国行政制度改革。
    二战后的德国,经历过两次较大的行政制度改革。
    第一次1965---1972年间改革。政府制度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平稳运行。
    第二次,1990年后,两德统一后的改革,政府对其行政制度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在五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是,设立“小国家”专家委员会。
    二是,建立精干的国家机构。
    三是,缩减联邦政府部级机构。
    四是,调整公共事业。
    五是,压缩公共支出。

  • 第14题:

    简述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正确答案: (1)过度的规制抑制了民间的创新和活力。
    (2)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日本出现了持续的财政困难和财政赤字,它开始重新审视政府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干预较大,限制了地方自治和市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4)国际化的进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政府更有效率和效益、更加经济地运行。

  • 第15题:

    简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合法原则
    (2)合理原则
    (3)效能原则
    (4)监督原则

  • 第16题:

    请简述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概念。


    正确答案: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

  • 第17题:

    简述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


    正确答案: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二战后,日本制定新宪法及内阁法等相关法律,对战前行政机构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然而,日本虽然在战后实行了内阁制,在法律上国会是政策形成的中心,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真正主导日本政策的却是行政系统。形成这种政治格局的原因很复杂,日本战后改革未能有效地改造其官僚体系,却使战前的“行政官厅”几乎未受损伤地被延续了下来。这使日本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成了最大阻力。

  • 第18题:

    请从日本的角度,简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原因:“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改革不彻底,仍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派兵开进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撤军,反而继续大量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影响:①政治上: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导致包括台湾在内的大片中国领土被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经济上: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方便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人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 第19题:

    简述对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简单评述。


    正确答案:(1)日本的行政组织改革同样是以分权化、放松规制为重要内容的。首先是政府向社会还权,以缩减政府职能和机构;其次是中央向地方分权,以减少重要对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由此可以看出,放松规制是当代西方国家行政组织改革的一大趋势。
    (2)日本在行政组织改革过程中强调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赢得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3)日本行政组织改革通过法规控制、财政手段严格控制了行政机构的膨胀,值得各国学习。
    (4)日本的公务员交流制度也很新颖。让公务员定期在政府各部门轮流任职,既有利于减少部门的本位主义,又有利于公务员的全面发展。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正确答案: 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二战后,日本制定新宪法及内阁法等相关法律,对战前行政机构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然而,日本虽然在战后实行了内阁制,在法律上国会是政策形成的中心,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真正主导日本政策的却是行政系统。形成这种政治格局的原因很复杂,日本战后改革未能有效地改造其官僚体系,却使战前的“行政官厅”几乎未受损伤地被延续了下来。这使日本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成了最大阻力。
    20世纪末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
    (1)改革内阁制度,试图解决日本现行内阁由“各省割据”造成的“弱势首相”问题,并实现政治家对官僚的控制。
    (2)将1府12省9厅按职能精简整编为1府12省厅。
    (3)以“官办到民办”、“从国家到地方”为口号,推进放松管制、地方分权等。
    (4)简化行政组织,压缩公务员的规模。
    (5)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
    (6)妥善运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请简述德国行政制度改革。

    正确答案: 二战后的德国,经历过两次较大的行政制度改革。
    第一次1965---1972年间改革。政府制度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平稳运行。
    第二次,1990年后,两德统一后的改革,政府对其行政制度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在五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是,设立“小国家”专家委员会。
    二是,建立精干的国家机构。
    三是,缩减联邦政府部级机构。
    四是,调整公共事业。
    五是,压缩公共支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对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简单评述。

    正确答案: (1)日本的行政组织改革同样是以分权化、放松规制为重要内容的。首先是政府向社会还权,以缩减政府职能和机构;其次是中央向地方分权,以减少重要对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由此可以看出,放松规制是当代西方国家行政组织改革的一大趋势。
    (2)日本在行政组织改革过程中强调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赢得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3)日本行政组织改革通过法规控制、财政手段严格控制了行政机构的膨胀,值得各国学习。
    (4)日本的公务员交流制度也很新颖。让公务员定期在政府各部门轮流任职,既有利于减少部门的本位主义,又有利于公务员的全面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简述日本学者田中喜一所归纳的四类旅游动机。

    正确答案: 田中喜一在格里斯曼的基础上,把心理的动机又细分为思乡心,交游心和信仰心;把精神的动机又区分为知识的重要、见闻的需要和欢乐的需要;把身体的动机区分为治疗的需要、修养的需要和运动的需要;把经济的动机区分为购物目的和商务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