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案例二:(一)案情:甲公司1991年12月、1994年6月、1995年11月分M向乙银行贷款20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用于购买小麦,后按国家政策,将上述三笔贷款划转给丙银行。1997年8月15日,甲公司又向丙银行贷款600万元。丁公司将其公司培训中心大楼为该6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并办理了登记手续。1998年12月10日,根据国发[1998]15号银转〔1998〕68号等文件精神,丙银行将前述五笔贷款未偿还的800万元及利息200万元之债权全部划转给乙银行,并有债权受让人乙银行、债权转让人丙银行及

题目

案例二:

(一)案情:

甲公司1991年12月、1994年6月、1995年11月分M向乙银行贷款200万元、100万元、

200万元,用于购买小麦,后按国家政策,将上述三笔贷款划转给丙银行。1997年8月15日,

甲公司又向丙银行贷款600万元。丁公司将其公司培训中心大楼为该6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

并办理了登记手续。1998年12月10日,根据国发[1998]15号银转〔1998〕68号等文件精神,

丙银行将前述五笔贷款未偿还的800万元及利息200万元之债权全部划转给乙银行,并有债

权受让人乙银行、债权转让人丙银行及债务人甲公司具签的《债权转让协议》。2000年9月27

日,丁公司去函乙银行,确认对其已实现债权转移的600万元贷款继续提供担保。至1998年

12月10日止,甲公司尚欠乙银行到期贷款本金800万元及利息200万元,经多次催讨未还。

故引发纠纷,乙银行以甲公司和丁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间题:

本案中丁公司是否需要承担担保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案例二: (一)案情: 甲公司1991年12月、1994年6月、1995年11月分M向乙银行贷款200万元、100万元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贷款800万元。经磋商,双方同意按600万元结清该笔贷款,甲公司已经为该笔贷款累计提了100万元坏账准备。在债务重组日,该事项对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影响分别为(  )。

    A.甲公司资本公积减少200万元,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
    B.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增加100万元,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
    C.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增加100万元.乙公司营业外收入增加200万元
    D.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增加200万元,乙公司营业外收入增加200万元

    答案:C
    解析:
    甲公司之前已经对应收账款计提了100万元的坏账准备,所以直接在做营业外支出减少100万就可以了.乙公司由于对外支付的应付账款200万不需要继续支付,所以营业外收入增加了200万。

  • 第2题:

    某公司以一栋价值450万元的办公楼作抵押分别向甲银行和乙银行贷款200万元,与甲银行间的抵押合同在2003年4月12日签订,20日办理登记手续;与乙银行间的抵押合同在2003年4月15日签订,并在当日办理登记手续。后来该公司无力还债,甲银行和乙银行行使抵押权将抵押物拍卖,得款360万元,则( )。

    A. 向甲银行和乙银行各分配180万元
    B. 向甲银行分配200万元,向乙银行分配160万元
    C. 向甲银行分配160万元,向乙银行分配200万元
    D. 向甲银行分配100万元,向乙银行分配100万元


    答案:C
    解析:
    《担保法》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以下规定清偿:(一)抵押合同以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二)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的,该抵押物已登记的,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清偿;未登记的,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甲乙银行的抵押都办理了登记,根据(一),按照抵押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甲银行的登记是20日办理的,乙银行的登记是15日办理的,早于甲,因此乙银行的抵押权具有优先性。

    某公司将抵押物拍卖的,先清偿乙银行的200万元,剩下的160万元清偿甲银行的债务,甲银行剩下的40万元没有得到清偿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清偿。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3题:

    共用题干
    A公司为自己100万元的设备向甲保险公司投保50万元,然后就该设备同样的风险向乙保险公司投保30万元。根据案例回答50~53题。

    上题中,保险范围内的事故发生时,A公司进行及时抢救,相关费用为4万元,则甲和乙应分别赔偿()。
    A:甲赔偿22万元,乙赔偿22万元
    B:甲赔偿14万元,乙赔偿30万元
    C:甲赔偿40万元,乙赔偿4万元
    D:甲赔偿27.5万元,乙赔偿16.5万元

    答案:D
    解析:
    不足额保险又称部分保险,即保险合同中确定的保险金额小于保险价值的保险。A公司设备价值100万元,投保的总额为80万元(=50+30),因此,该保险属于不足额保险。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甲赔偿25万元(=40*50/80),乙赔偿15万元(=40*30/80)。


    保险合同通常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有义务积极抢救保险标的,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被保险人抢救保险标的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由保险人负责赔偿。对于重复保险中的不足额保险,各承保公司应当按照所承保的比例赔付施救费用,即甲赔偿27.5万元(=25+4*50/80),乙赔偿16.5万元(=15+4*30/80)。


    根据《保险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被保险人应当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保险人所承担的费用数额在保险标的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的数额。题中,甲公司未履行采取补救措施的义务,因此其赔偿仅限于10万元。

  • 第4题:

    (2015年)李某为甲股份公司的董事长,赵某为乙股份公司的董事长,甲公司持有乙公司60%的股份。甲、乙公司的下列行为中,《公司法》不予禁止的是(  )。

    A.乙公司向李某提供200万元购房借款
    B.甲公司向赵某提供200万元购房借款
    C.甲公司向李某提供200万元购房借款
    D.乙公司向赵某提供200万元购房借款

    答案:B
    解析:
    关注向内部人提供借款的禁止方向:(1)母公司直接提供借款给其自己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母公司通过子公司将借款提供给其自己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并未禁止母公司将借款提供给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 第5题:

    共用题干
    A公司为自己100万元的设备向甲保险公司投保50万元,然后就该设备同样的风险向乙保险公司投保30万元。根据案例回答50~53题。

    若发生保险范围内的事故,设备损失40万元,则甲和乙应分别赔偿A公司()。
    A:甲赔偿10万元,乙赔偿30万元
    B:甲赔偿20万元,乙赔偿20万元
    C:甲赔偿25万元,乙赔偿15万元
    D:甲赔偿40万元,乙赔偿O万元

    答案:C
    解析:
    不足额保险又称部分保险,即保险合同中确定的保险金额小于保险价值的保险。A公司设备价值100万元,投保的总额为80万元(=50+30),因此,该保险属于不足额保险。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甲赔偿25万元(=40*50/80),乙赔偿15万元(=40*30/80)。


    保险合同通常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有义务积极抢救保险标的,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被保险人抢救保险标的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由保险人负责赔偿。对于重复保险中的不足额保险,各承保公司应当按照所承保的比例赔付施救费用,即甲赔偿27.5万元(=25+4*50/80),乙赔偿16.5万元(=15+4*30/80)。


    根据《保险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被保险人应当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保险人所承担的费用数额在保险标的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的数额。题中,甲公司未履行采取补救措施的义务,因此其赔偿仅限于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