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正确
更多“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促成了风雨飘摇中的金本位制最终崩溃。()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参考答案:

    ⑴特点:
    这次1929——1932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以下特点。第一,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持续时间长达四年。第二,波及范围最广,不仅涉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涉及所有的经济领域。第三,危害最为严重,给世界经济造成了破坏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第四,影响最为深远,这场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危机,最终引起了政治上的危机,并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⑵影响:
    ⑴经济危机的打击的沉重性,使各国的工业生产迟迟不能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最高水平。危机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了特种萧条之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直到1936年仍低于1929年大约5%。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法国和美国的经济回升最慢,其工业生产1936年只分别相当于1929年的70.3%和88.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积累和发展,使这次经济危机后的萧条时期拖得特别长,并且还没有等到形成一次新的经济高涨,下一次经济危机又在一些国家爆发了。1937年,又是美国首先进入经济危机,英国和法国也接着发生经济危机。只有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由于已经把经济转入战争轨道,才延缓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⑵金本位制的崩溃,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货币金融领域里引起的深刻后果。金本位制的崩溃,使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通货膨胀从此成了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医治的又一经济痼疾。
    ⑶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还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它们纷纷寻求对策,以图缓和和避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鼓吹国家干预经济、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反危机”的凯恩斯主义也应运而生。
    ⑷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的争夺。为了在经济上划分势力范围,各种对立的货币集团相继出现,英镑区、法郎区和美元区,把统一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割裂了。外汇倾销盛行,贸易保护主义空前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遇到了许多人为的障碍,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⑸这次经济危机还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发展,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大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第2题: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
    B.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金融危机
    C.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
    D.日本、欧共体经济飞速发展

    答案:A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充分反映了美国的利益,标志着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基本确立。其崩溃反映的是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

  • 第3题: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的原因


    各国政府干预经济违背了金本位制要求的自由竞争的前提;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黄金分配不均,削弱部分国家实行金本位制的基础;货币黄金的供应量不能保持与世界生产同步增长

  • 第4题:

    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

    A.1960年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
    B.1968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
    C.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D.1973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的标志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形成极大的冲击,使两极对抗不复存在,成为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