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乙、丙三人钱数各不相同,甲最多,他拿出一些钱给乙和丙,使乙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乙的钱最多;接着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丙,使甲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丙的钱最多;最后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乙,使甲和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三人钱数一样多了。如果他们三人共有81元,那么乙原来的钱是多少元( )A.24B.19C.55D.7

题目

:甲、乙、丙三人钱数各不相同,甲最多,他拿出一些钱给乙和丙,使乙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乙的钱最多;接着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丙,使甲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丙的钱最多;最后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乙,使甲和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三人钱数一样多了。如果他们三人共有81元,那么乙原来的钱是多少元( )

A.24

B.19

C.55

D.7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丙三人钱数各不相同,甲最多,他拿出一些钱给乙和丙,使乙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丙三人手中各有若干颗糖,第一次甲给乙和丙的颗数各等于乙和丙手中原有的颗数,第二次乙给甲和丙的颗数各等于甲和丙两人手中的颗数,第三次丙给甲和乙两人的颗数各等于甲和乙两人手中现有的颗数,这时甲、乙、丙三人手中恰好每人有8颗糖,问丙原有多少颗糖?( )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A
    本题用列表法来解,列表,得

    由表可知,第三次丙给甲和乙两人糖后,甲、乙、丙手中各有8颗糖。那么当第二次乙给甲和丙糖后,甲和乙手中各有4颗糖,而丙手中则有16颗糖。同样,第一次结束时,甲、乙、丙三人手中的颗数分别有2颗、14颗和8颗。
    依此类推,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13颗、7颗、4颗糖。本题选A。

  • 第2题:

    甲、乙、丙三人合买一本书,他们的钱刚好购买一本书。甲说如果我能再得到16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乙的2倍。”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丙的3倍。”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甲的一半”。问此书的价格为多少元?

    A.25
    B.30
    C.40
    D.45

    答案:D
    解析:
    设甲的钱数为x元,则乙的钱数为(x+16)÷2=(0.5x+8)元,丙的钱数为(0.5x-3)元。故0.5x+8+3=3x(0.5x-3),解得 x=20。
    则乙的钱数为0.5x20+8=18元,丙的钱数为0.5x20-3=7元。
    此书的价格为20+18+7=45元。

  • 第3题:

    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4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4000元带给丙。甲将钱拒为已有。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抢劫罪

    B.敲诈勒索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


    A 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他人陷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错误的处分自己财物的行为。甲的言词实际上是虚构了“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的事实,以达到骗取乙财物的目的,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 第4题:

    甲、乙、丙三人合买一本书,他们的钱刚好购买一本书。甲说:“如果我能再得到16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乙的2倍。”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丙的3倍。”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甲的一半”。问此书的价格为多少元?

    A.25

    B.30

    C.40

    D.45


    正确答案:D
    设甲的钱数为x元.则乙的钱数为(x+16)÷2=(0.5x+8)元.丙的钱数为(0.5x-3)元。故0.5x+8+3=3x(0.5x-3)。解得x=20。则乙的钱数为0.5×20+8=18元,丙的钱数为0.5×20—3=7元。此书的价格为20+18+7=45元。

  • 第5题:

    甲、乙、丙三个乡都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化肥。买好后,甲、丙两个乡都比乙乡多l8 吨,因此甲乡和丙乡各给乙乡1800元。问每吨化肥的价格是多少元?

    A.150
    B.180
    C.200
    D.300

    答案:D
    解析:
    甲比乙多l8吨,最后甲比原先多付了1800元,乙比最初少付了1800x2=3600元,甲乙
    付费实际相差3600+1800=5400元,则每吨化肥价值为5400+18=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