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生产车间产生含金属Ni废水,拟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应在车间内处理达标后排出 B.调节pH为酸性去除金属Ni C.调节pH为碱性去除金属Ni D.与其他车间废水混合后集中处理

题目
某生产车间产生含金属Ni废水,拟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应在车间内处理达标后排出
B.调节pH为酸性去除金属Ni
C.调节pH为碱性去除金属Ni
D.与其他车间废水混合后集中处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C
解析:
第一类污染物包括13种,请牢记: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两汞三个(铬镉)砷铅镍,芘铍银αβ。第一类污染物(Ni)应在车间内处理达标后排出(A正确,D错误)。调节pH为碱性可以去除Ni(如加入NaOH生成Ni(OH)2沉淀,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水中污染物)(C正确,B错误)。选AC。
更多“某生产车间产生含金属Ni废水,拟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业废水中含丙烯腈及低浓度聚合物、硫酸铵、高浓度磷酸钠,处理工艺选用下列( )

    A:水解酸化
    B:除磷预处理
    C:硝化
    D:反硝化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需要去除有机物、氮、磷,选项A水解酸化可以处理丙烯腈及聚合物,正确。硝化反硝化可实现脱氮处理硫酸铵,CD正确。高浓度磷酸钠需要预除磷,B正确。

  • 第2题:

    (2017年)下列几种废水中,需单独预处理的有( )。

    A.含氰废水
    B.含硫废水
    C.含苯系物废水
    D.循环水系统排污水

    答案:A,B,C
    解析:
    预处理相对主要处理(综合废水的处理或几股废水的混合处理)而言的,比如污水厂,二级处理(生化法)之前的处理都是预处理,本题题干交代的信息有限,可以理解企业产生几股废水,这几股废水需要预处理的是哪些?含氰废水、含硫废水、含苯系物废水对后续的生化处理法中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故需预处理。或详见《GB50483-2009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6.4.3.1含石油类、酚类、硫化物、氰化物、氨类及各种难降解的废水宜采用预处理达标。

  • 第3题:

    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SS≤7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 )。

    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
    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
    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
    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答案:B
    解析:
    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种类很多,不能设想只用一种处理方法就能把所有污染物质去除殆尽,应根据原水水质特性、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处理出水水质目标,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处理单元或组合工艺。废水处理时,一般遵循的原则为:先高浓度后低浓度,先厌氧后好氧。对于高浓度COD生产废水,一般先进行厌氧处理,如采用UASB;对于SS(悬浮物),预处理和沉淀消毒过程都有效;对于废水中的氨氮物质,采用接触氧化等工艺,进行生物脱氮。综上,B项所示的工艺流程符合题意。

  • 第4题:

    (2016年)某企业外排含镍、含铜的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水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铜、含镍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
    B. 含铜、含镍废水均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C. 含铜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含镍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D. 含镍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含铜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答案:D
    解析:
    本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两类。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放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 第5题: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喷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醛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s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答案:
    解析:
    (1)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为:(32+24)×(1-98%)=1.12(kg/h)。   (2)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浓度为:1.12×106÷15000=74.67(mg/m3)。该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   (1)磷化废液;   (2)磷化渣;   (3)废硝酸。(1)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可以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   (2)理由: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水排放量为400m3/日,磷化废水排放速率为:400÷(8×2)=25m3/h(按双班制换算)。   而磷化废液的排放量为24m3/日(折合),磷化废液的排放速率为:24÷(8×2)=1.5m3/h(按双班制换算)。   (25+1.5)=26.5m3/h<30m3/h,故可以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   但由于磷化废液是间歇排放,废液排放量波动较大,如果磷化废液的间歇排放量超过5m3/h,将超过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该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包括: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VOCs。

  • 第6题:

    下列哪几种废水适合采用化学沉淀方法处理?( )

    A.含悬浮固体较多的工业废水
    B.含有毒有害金属离子的废水
    C.含微量有机物的废水
    D.含磷酸盐的废水

    答案:B,D
    解析:
    向工业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使其与水中溶解杂质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因而使废水中溶解杂质浓度下降而部分或大部分被去除的废水处理方法称为化学沉淀法。其主要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或含磷的工业废水。对于去除金属离子的化学沉淀法有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碳酸盐沉淀法、钡盐沉淀法等。含磷废水的化学沉淀处理主要采用投加含高价金属离子的盐来实现。

  • 第7题:

    含二氯丙烷废水一般采用闪蒸-增稠工艺进行预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纺织厂印染废水中硫化物,当废水色度和浊度较高并含亚硫酸盐时,应采用()法进行预处理。

    • A、酸化-吹气
    • B、乙酸锌沉淀-过滤
    • C、过滤-酸化-吹气分离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对电镀车间的含Cu废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处理?简述其中的一种工艺方法说明处理过程?


    正确答案: 可以采用电解法和化学沉淀法。如采用电解法,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uSO4+H2O=Cu↓(阴极)+H2SO4+1/2O2↑(阳极)

  • 第10题:

    问答题
    对电镀车间的含Cu废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处理?简述其中的一种工艺方法说明处理过程?

    正确答案: 可以采用电解法和化学沉淀法。如采用电解法,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uSO4+H2O=Cu↓(阴极)+H2SO4+1/2O2↑(阳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含二氯丙烷废水一般采用闪蒸-增稠工艺进行预处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不定项题
    下列几种废水中,需单独预处理的有()
    A

    含氰废水

    B

    含硫废水

    C

    含苯系物废水

    D

    循环水系统排污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2017年)下列处理工艺,适用于芯片制造项目产生的含氟废水预处理的是( )。

    A.隔油
    B.CaCl 2混凝沉淀
    C.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D.生物接触氧化法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下列几种废水中,需单独预处理的有( )。

    A.含氰废水
    B.含硫废水
    C.含苯系物废水
    D.循环水系统排污水

    答案:A,B,C
    解析:
    含氰废水、含硫废水、含苯系物废水均属于有毒有害物质,需单独预处理。教材原文,碱式氯化法主要用于含氰废水处理,空气氧化适用于二价硫废水的处理。含苯系物废水的预处理方法较多,包括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超声波氧化和芬顿氧化等。而循环水系统排污水属于清洁废水,不需要单独预处理。故选ABC。

  • 第15题:

    某企业外派含镇、铜的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物控制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镇、铜的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
    B.含镇、铜的废水均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C.含铜废水在车间排污口采样监控,含镰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D.含镖废水在车间排污口来样监控,舍铜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2019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干按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进行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铜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B.含镍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C.含银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D.含锰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截至2012年工业园区已完成规划用地开发的80%。该企业拟在现有厂区新建两个车间,生产A、B、C三种化学原料药产品。一车间独立生产A产品,二车间生产B、C两种产品,B产品和C产品共用一套设备轮换生产。A、B、C三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有甲苯、醋酸、三乙胺,拟在相应的废气产生节点将废气回收预处理后混合送入RTO(热力燃烧)装置处理,处理后尾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A、B、C三种产品工艺废气预处理后的主要污染物最大速率见表6-1。RTO装置的设计处理效率为95%。
      该企业现有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良好,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能力为100t/d,现状实际处理废水量50t/d,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标。扩建项目废水量40t/d,废水BOD5/COD值小于0.10。拟定的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方案是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部废水。
    表6-1 工艺废气预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最大速率 单位:kg/h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本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给出甲苯最大排放速率。 指出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提出对策建议。 根据水质、水量情况,给出一种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说明理由。 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调查应了解哪些信息?


    答案:
    解析:
    本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有:   (1)生产工艺大气特征污染因子:甲苯、醋酸、三乙胺。   (2)污水处理厂大气特征污染因子: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甲苯最大排放速率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题意,A、B、C三种产品工艺废气预处理后的甲苯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12.5kg/h、10kg/h、7.5kg/h,RTO装置的设计处理效率为95%。   B产品和C产品共用一套设备“轮换”生产,故排放速率为:(12.5+10)×(1-95%)=1.125kg/h。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及对策建议如下:   (1)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为氮氧化物。   理由:甲苯、醋酸是由C、H、O元素组成,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也可能有一氧化碳。三乙胺是由C、H、N元素组成,燃烧生成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故二次污染物主要为氮氧化物。   (2)对策建议:甲苯、醋酸,仍采用热力燃烧(RTO),为确保一氧化碳少产生,甚至不产生,就需要足够高的燃烧温度和足够长的燃烧时间。三乙胺单独处理,采用磷酸喷淋吸收法处理三乙胺废气。氮氧化物可用活性炭吸附。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及理由如下:   (1)污水处理方案建议为:在原有污水处理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对处理厂进行改造,新增污水进行沉淀—厌氧—好氧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减少外排。   (2)理由:该企业现有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良好,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能力为100t/d,现状实际处理废水量50t/d,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标。扩建项目废水量40t/d,废水BOD5/COD值小于0.10。拟定的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方案是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部废水。可在原有污水处理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对处理厂进行改造,新增污水进行沉淀—厌氧—好氧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减少外排。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应调查了解的信息包括:   (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   ①扩建项目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②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2)点源调查:   ①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   ②排气筒底部的高度;   ③排气筒的直径;   ④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⑤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3)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确定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监测点位等。   (4)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5)该扩建项目附近的地形特征以及敏感目标等。   (6)评价范围200m以内的建筑物高度。

  • 第18题:

    某废水的BOD5与COD的比值为0.36,说明这种废水( )。

    A、该废水的有机物能够初步生物降解
    B、该废水的有机物难生物降解
    C、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D、可生化性较好,可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答案:D
    解析:
    废水的BOD5与COD的比值以0.3为可生化性的分界线,用于判断是否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工艺

  • 第19题:

    电镀含铬(Cr6+)废水治理技术中下述哪项技术叙述不正确?()

    • A、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出水水质好,可循环利用
    • B、采用电解法不需投加化学药剂,处理效果稳定,能耗低
    • C、铁屑内电解法对含铬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 D、采用化学法向含铬废水中投加碱性物质,使其产生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去除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废水的BOD5与COD的比值为0.2,则废水的可生化性为()。

    • A、可生化性很好,可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 B、该废水的有机物易生物降解
    • C、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 D、该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生物降解,能够逐步被微生物所利用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工业废水含大量酸、碱和各种形态有机污染物,且水质随产品和产量等变化较大,现拟就近建一处理装置对该废水进行单独处理,在进行预处理单元设计时,可不考虑以下哪个处理单元()
    A

    均质池

    B

    事故池

    C

    沉砂池

    D

    中和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处理工艺,适用于芯片制造项目产生的含氟废水预处理的是()。
    A

    隔油

    B

    CaCl2混凝沉淀

    C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D

    生物接触氧化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废水的BOD5与COD的比值为0.2,则废水的可生化性为()。
    A

    可生化性很好,可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B

    该废水的有机物易生物降解

    C

    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D

    该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生物降解,能够逐步被微生物所利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