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收集的某地下水监测井年内丰、枯水期两期地下水质监测资料,水质监测项目共有18项,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可利用该资料进行()。A:单项组分评价B:综合评价C:地下水级别划分D:污染物迁移特征分析

题目
收集的某地下水监测井年内丰、枯水期两期地下水质监测资料,水质监测项目共有18项,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可利用该资料进行()。

A:单项组分评价
B:综合评价
C:地下水级别划分
D:污染物迁移特征分析

相似考题
更多“收集的某地下水监测井年内丰、枯水期两期地下水质监测资料,水质监测项目共有18项,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可利用该资料进行()。”相关问题
  • 第1题:

    收集的某地下水监测井年内丰、枯水期两期地下水监测资料,水质监测项目区有 18 项,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规定的监测项目,可利用该资料进行( )。
    A. 单项组分评价
    B. 综合评价
    c. 地下水级别划分
    D. 污染物迁移特征分析


    答案:A,B,C
    解析:

  • 第2题:

    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已有近3年内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A: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
    B: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
    C:枯水期1次
    D:任意水期1次

    答案:B
    解析:
    二级评价要求:同时掌握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应选B。

  • 第3题:

    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符合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是( )。

    A.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B.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C.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枯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D.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评价期可不再开展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若无上述资料,应依据导则要求开展水位监测。

  • 第4题:

    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符合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是()。

    A:若有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B:若有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C: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枯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D: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对于新建项目,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对于改、扩建项目,若掌握现有工程建成后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观测资料,也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若已有的监测资料不能满足本条要求,应在评价期内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 第5题: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监测部门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的最低频次要求是( )。

    A.每年仅枯水期监测一次
    B.每年仅丰水期监测一次
    C.每年枯、丰水期各监测一次
    D.每年枯、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答案:C
    解析:
    地下水水质监测要求如下:①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②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③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

  • 第6题:

    下列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中,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A:每年丰水期监测二次
    B:每年枯水期监测二次
    C:每年丰、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D:每年平、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答案:C
    解析: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要求如下:①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测方法按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执行;②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③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

  •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级评价项目可以利用最近三年一个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
    • B、三级评价项目应至少在评价期内监测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并尽可能在枯水期进行
    • C、一级评价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 D、二级评价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枯、丰水期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正确答案:A,C,D

  • 第8题:

    收集的某地下水监测井年内丰、枯水期两期地下水质监测资料,水质监测项目共有18项,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监测项目,可利用该资料进行()。

    • A、单项组分评价
    • B、综合评价
    • C、地下水级别划分
    • D、污染物迁移特征分析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二级评价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建项无现有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 B、新建项目,若有近2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 C、改、扩建项目,若掌握现有工程建成后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观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 D、新建项目,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正确答案:C,D

  • 第10题:

    判断题
    在监测项目少于《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时,不能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对地下水质量级别进行判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  )、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A

    地下水污染源监测

    B

    地下水环境监测

    C

    地下水特征监测

    D

    地下水质量监测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收集的某地下水监测井年内丰、枯水期两期地下水质监测资料,水质监测项目共有18项,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监测项目,可利用该资料进行()。
    A

    单项组分评价

    B

    综合评价

    C

    地下水级别划分

    D

    污染物迁移特征分析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已有近3年内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资料。根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 )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A.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
    B.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
    C.枯水期1次
    D.任意水期1次

    答案:D
    解析:
    根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评价期可不再开展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若无上述资料,应依据导则要求开展水位监测。

  • 第14题: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每年不得少于( )。

    A.每季度1次
    B.丰、枯水期各1次
    C.平、枯水期各1次
    D.丰、平水期各1次

    答案:B
    解析: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

  • 第15题:

    某省监测部门计划对全省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測,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 下述监测频次符合要求的是( )。
    A.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B.每年丰水期、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C.每年平水期、枯水期各监測一次
    D.每年监測两次,可以不考虑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地下氷水质监測频次要求。答案显然。

  • 第16题: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监测部门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的最低频次要求是()。

    A:每年仅枯水期监测一次
    B:每年仅丰水期监测一次
    C:每年枯、丰水期各监测一次
    D:每年枯、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答案:C
    解析: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 第17题: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每年不得少于()。

    A:每季度1次
    B:丰、枯水期各1次
    C:平、枯水期各1次
    D:丰、平水期各1次

    答案:B
    解析: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

  • 第18题: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监测频率每年不得少于()。

    A:一次(平水期)
    B:二次(丰、枯水期)
    C:三次(丰、平、枯水期)
    D:四次(每季一次)

    答案:B
    解析:

  • 第19题: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

    • A、一次(枯水期)
    • B、二次(平、枯水期)
    • C、三次(丰、平、枯水期)
    • D、二次(丰、枯水期)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某省监测部门计划对全省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下述监测频次符合要求的是()。

    • A、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 B、每年丰水期、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 C、每年平水期、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 D、每年监测两次,可以不考虑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时,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每年必须对丰、平、枯水期进行测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判断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时,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每年必须对丰、平、枯水期进行测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
    A

    一次(枯水期)

    B

    二次(平、枯水期)

    C

    三次(丰、平、枯水期)

    D

    二次(丰、枯水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