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某铜冶炼企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非正常工况应预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铜冶炼企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非正常工况应预测()。

    A:年平均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小时平均浓度
    D:以上全部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至少应包括()。

    A:正常排放时一小时平均浓度
    B:非正常排放时一小时平均浓度
    C: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
    D:非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

    答案:A,B,C
    解析:
    二级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至少应包括:正常排放时1h平均浓度、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正常排放时年均浓度、非正常排放时一小时平均浓度。

  • 第3题:

    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的扩建项目,设定预测情景时需要考虑()。

    A:污染源类别
    B:排放方案
    C:预测点设置
    D:排放工况

    答案:A,B,C,D
    解析:
    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的扩建项目预测情景时需要考虑:污染源类别(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两种工况)、排放方案、预测因子、计算点、常规预测内容。

  • 第4题:

    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至少应包括( )。

    A.正常排放时一小时平均浓度
    B.非正常排放时一小时平均浓度
    C.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
    D.非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

    答案:A,B,C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①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②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③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④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 第5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最少为( )个。
    A. 6 B. 5 C. 4 D. 3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要求。答案显然。

  • 第6题:

    (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情景中,属于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重点预测的情景是()。

    A.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B.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C.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
    D.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答案:C
    解析:
    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等情况的环境影响。

  • 第7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新建燃煤项目,其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情景应包括()。

    A:烟囱高度方案
    B:非正常排放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C:正常排放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D:非正常排放的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答案:A,B,C
    解析:
    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非正常排放无日平均质量浓度,排除D项。

  • 第8题:

    某建设项目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D.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答案:A
    解析:

  • 第9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情景中,属于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重点预测的情景是()。

    A、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B、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C、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
    D、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答案:C
    解析:
    6.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6.3.1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等情况的环境影响。

  •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 )。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答案:D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模式进行预测,推荐模式清单包括:①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②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AERMOD、ADMS和CALPUFF,三者均适用于复杂地形,但AERMOD模式和ADMS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均≤50km,CALPUFF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50km;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第11题:

    不定项题
    某集中供热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项目建成后可取代评价范围内多台小锅炉,大气预测中按导则要求应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上被取代时的(  )质量浓度。
    A

    小时平均

    B

    日平均

    C

    采暖期平均

    D

    年平均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至少应包括( )。
    A

    正常排放时——小时平均浓度

    B

    非正常排放时——小时平均浓度

    C

    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

    D

    非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


    正确答案: B,C
    解析:

  • 第13题:

    某铜冶炼企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非正常工况应预测()。

    A:小时平均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植物生长季平均浓度
    D:年平均浓度

    答案:A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中的二级评价项目的预测内容有:①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②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③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④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 第14题:

    某采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醋的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该项目污染源核算必须包含的内容有()

    A.50%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B.75%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C.满负荷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D.非正常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答案:A,B,D
    解析:
    参考教材P46 ,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元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政建、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

  • 第15题:

    某热电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该热电厂投产后可替代区域内全部采暖锅炉和工业锅炉,该热电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应包括()。

    A:采暖期小时平均浓度
    B:采暖期日平均浓度
    C:非采暖期小时平均浓度
    D:非采暖期日平均浓度

    答案:A,B,C,D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中的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有:①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②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③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④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 第16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

    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答案:A,B,D
    解析:

  • 第17题:

    (2019年)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

    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答案:A,B,D
    解析:
    见原文8.9。

  • 第18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不应少于( )个。
    A. 10 B. 8 C. 6 D. 3


    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規定。答案显然。

  • 第19题:

    (2019年)某“烟塔合一”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适用的模型是()。

    A.ADMSAERMODCALPUFFAUSTAL2000

    答案:D
    解析:

  • 第2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答案:D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模式进行预测,推荐模式清单包括:①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②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AERMOD、ADMS和CALPUFF,三者均适用于复杂地形,但AERMOD模式和ADMS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均≤50km,CALPUFF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50km。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第21题:

    某“烟塔合一”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适用的模型是()

    A.ADMS
    B.AERMOD
    C.CALPUFF
    D.AUSTAL2000

    答案:D
    解析:

  • 第22题:

    下列选项中,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是()

    A.煤化工项目
    B.铜冶炼项目
    C.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D.电镀产业园规划

    答案:A,B,D
    解析:
    根据HJ2.2-2018,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由于C选项不属于规划环评范畴,因此错误。

  • 第23题:

    多选题
    某采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醋的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该项目污染源核算必 须包含的内容有()
    A

    50%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B

    75%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C

    满负荷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D

    非正常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正确答案: B,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