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拟建在大型湖泊岸边、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m3/d的建设项目,其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水域水质现状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为每(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A.1.0~2.5km2 B.1.5~3.5km2 C.2.0~4.0km2 D.3.0~6.0km2

题目
拟建在大型湖泊岸边、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m3/d的建设项目,其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水域水质现状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为每(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1.0~2.5km2
B.1.5~3.5km2
C.2.0~4.0km2
D.3.0~6.0km2

相似考题
更多“拟建在大型湖泊岸边、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m3/d的建设项目,其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水域水质现状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为每(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取样垂线()。

    A:1条
    B:2条
    C:3条
    D:5条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取样垂线( )。

    A.1条
    B.2条
    C.3条
    D.5条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 第3题:

    拟建在大型湖泊岸边、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m3/d的建设项目,其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水域水质现状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为()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1.0~2.5km2
    B:1.5~3.5km2
    C:2.0~4.0km2
    D:3.0~6.0km2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在湖泊、水库中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上应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并且能切实反映湖泊、水库的水质和水文特点(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等);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取样位置的间隔可参考表4。



  • 第4题: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湖泊,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其水质调查采样点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要求的是()。

    A:每0.5~1.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B:每1~2.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C:每1.5~3.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D:每2~4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答案:B
    解析:
    中型湖泊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1~2.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 布设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在拟建棑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B.水质现状监測取样断面不必考虑需进行预测的地点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0.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測取样断面


    答案:B,D
    解析:
    B D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原则。答案显然。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依据有()。

    A:建设项目污水的排放量
    B:建设项目性质
    C: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

    答案:A,C
    解析: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各种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的规模以及对它的水质要求。

  •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答案:B,D
    解析: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Ⅰ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温泉保护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m3/d,污水水质简单,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

    • A、3
    • B、6
    • C、12
    • D、18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
    A

    3

    B

    6

    C

    12

    D

    1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给定的条件,项目要选择3个取样断面: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每个断面上取样4个:设置2条取样垂线(中河、河宽30m),每条垂线上取样2个(水深10m: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大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  )布置一个取样位置。
    A

    <p>3~6km<sup>2</sup></p>

    B

    <p>1~2.5km<sup>2</sup></p>

    C

    <p>1.5~3.5km<sup>2</sup></p>

    D

    <p>4~7km<sup>2</sup></p>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评价范围内布设河流水质取样断面时,布设取样断面的位置可不包括()。
    A

    取水口处

    B

    支流汇入口处

    C

    拟建项目排污口处

    D

    调查河段末端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范国内柯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桥梁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B.支流汇入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C.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D.重要鱼类产卵场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A,B,C,D
    解析: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应在调查河段两端布设取样断面
    B.应在调查河段内重点保护水域布设取样断面
    C.应在调查河段内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布设取样断面
    D.应在拟建排污口上、下游500m处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6.5.4.1…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D错误)。

  • 第1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处应设置一个。

    A.500m
    B.400m
    C.300m
    D.200m

    答案:A
    解析:
    水质取样断面的设置原则有: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范围河流水质的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桥梁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B.支流汇入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C.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D.重要鱼类产卵场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流水质取样断面设置原则包括: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处理。

    A:河流
    B:水库
    C:湖泊
    D:河口

    答案:B
    解析:
    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在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河流,用水量小时则类似狭长形水库。这种河流的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等可参考河流、水库部分的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 第18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水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中预测点的数量和预测点的布设应根据()确定。

    A:评价等级
    B:污水排放量
    C:受纳水体特点
    D:建设项目的特点

    答案:A,C,D
    解析:
    水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中预测点的数量和预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受纳水体和建设项目的特点,评价等级以及当地的环保要求确定。

  • 第19题: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大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3~6km2
    B:1~2.5km2
    C:1.5~3.5km2
    D:4~7km2

    答案:B
    解析:

  • 第20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依据中包括()。

    • A、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 B、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 C、受纳水域的规模
    • D、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
    •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正确答案:B,D

  • 第22题:

    单选题
    海湾水质取样位置的设置主要考虑()、评价工作等级,一般按照一定的水域面积布设水质取样位置。
    A

    污水排放地域

    B

    污水排放量

    C

    污水排方式

    D

    污水排放频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依据中包括()。
    A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B

    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C

    受纳水域的规模

    D

    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分级判据包括影响因素和环境情况两个方面,影响因素指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环境情况指受纳水域的规模及水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