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定义,表述错误的是()。A:臭气浓度是指恶臭气体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的稀释倍数B: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对物料、工件进行热处理工序的热工设备C:自然通风锅炉是指利用烟囱内、外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差,将空气吸入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锅炉D: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理论空气需要量与实际空气消耗量的比值

题目
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定义,表述错误的是()。

A:臭气浓度是指恶臭气体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的稀释倍数
B: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对物料、工件进行热处理工序的热工设备
C:自然通风锅炉是指利用烟囱内、外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差,将空气吸入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锅炉
D: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理论空气需要量与实际空气消耗量的比值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定义,表述错误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功能定义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概括表述时内容详细

    B、功能定义要求结合动词和名词宾语

    C、主语是被定义的对象

    D、将功能简洁地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D

  • 第2题:

    依据大气、地面水、噪声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评价工作分级,指出下列选项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B.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C.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D.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四共4级

    答案: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规定:第4.2.1条环境影响的评价项目根据环境的组成特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可进一步分解成对下列不同环境要素(或称评价项目)的评价,即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土壤与生态、人群健康状况、文物与“珍贵”景观以及日照、热、放射性、电磁波、振动等。建设项目对上述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价统称为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简称单项影响评价)。第4.2.2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4.2.2.1按照4.1中的划分依据,可将上述各单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例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依此类推。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

  • 第3题:

    下列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方法错误的是()。

    A、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B、按照空间域,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区域环境评价
    C、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或宏观评价
    D、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等

    答案:C
    解析:
    C项,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及环境影响后评价。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以下关于污染因子评价指数的 定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污染物排放量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比值
    B.污染物浓度预測值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比值
    C.污染物浓度顸測值与环境现状监測值的比值
    D.污染物排放速率与环境现状监測值的比值


    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污染因子评价指数的定义。答案显然。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描述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主要内容有()。

    A.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B.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
    C.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D.事故风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答案:A,B,C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主要内容为ABC+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第6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区域和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可参照使用。
    A.新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B.改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C.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D.施工期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和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可参照使用。


  • 第7题:

    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说法错误的是()。

    A: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B: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C: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10%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D: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答案:C
    解析:
    注意新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对评价范围做了新的规定,在复习时一定要熟悉掌握。

  • 第8题:

    自由大气的定义是().

    • A、摩擦层以上的大气
    • B、标准大气中的大气
    • C、对流层顶以上的大气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下列关于类的定义格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类中成员有3种访问权限
    • B、类的定义可分说明部分和实现部分
    • C、类中成员函数都是公有的,数据成员都是私有的
    • D、定义类的关键字通常用class,也可用struct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B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提交待批,建设单位可先开工建设

    D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请指出下列表述的氮进入生态系统各种途径中错误的一项:()
    A

    蓝细菌

    B

    大气闪电

    C

    工业合成氮肥

    D

    大气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沉积

    E

    反硝化作用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中,下列选项中不满足按照环境要素划分分类的是()。
    A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B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C

    气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D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下列数组定义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B
    二二维数组的初始化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分行进行初始化;②不分行的初始化:③部分数组元素初始化;④省略第一维的定义,不省略第二二维的定义。在选项B)中赋值号左边定义了一个2行3列的二维数组,而右边用3行2列的数字进行赋视值。所以出现了边界的越界溢出错误。

  • 第14题:

    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中,下列选项中不满足按照环境要素划分分类的是()。

    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B: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C:气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D: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要素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 第15题:

    下列故障树名词术语与符号搭配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2.5 km
    B.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C.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10 km
    D.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取5 km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
    A.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B.选择标准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C.选择数学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D.选择评价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答案:A
    解析:
    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 第18题:

    下列选项中,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是()

    A.煤化工项目
    B.铜冶炼项目
    C.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D.电镀产业园规划

    答案:A,B,D
    解析:
    根据HJ2.2-2018,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由于C选项不属于规划环评范畴,因此错误。

  • 第19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距污染源中心点()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

    A2km

    B5km

    C8km

    D10km


    B

  • 第20题:

    国际标准ISO830-1981《集装箱名词术语》对集装箱的定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
    1.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有效使用期内可以反复使用;
    2.适用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输货物,途中无需倒装;
    3.设有快速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4.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
    5.内容积等于或大于1m3。不包括车辆和一般包装。

  • 第21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距污染源中心点()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

    • A、2km
    • B、5km
    • C、8km
    • D、10km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问答题
    国际标准ISO830-1981《集装箱名词术语》对集装箱的定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
    1.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有效使用期内可以反复使用;
    2.适用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输货物,途中无需倒装;
    3.设有快速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4.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
    5.内容积等于或大于1m3。不包括车辆和一般包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不定项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描述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主要内容有()。
    A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B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

    C

    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D

    事故风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